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王爷不正常 » 第九章 暗流与教诲

第九章 暗流与教诲

    这一天,赵明幽重新走访了一遍白府周围的乞丐、流浪汉和一些夜不归宿的人。

    重点还是那个见过两位判官的叫三狗的小乞丐,不过他并未提供新的线索,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记忆渐渐有了模糊。

    裘橦在这一天里把白府走了一遍,甚至是爬上了屋顶,俯瞰整座白府。

    最后他亲自盘查了一遍府中的仆人和丫鬟,从他们的来历到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白柒的印象,对这座白府的印象。

    他想通过这些人的印象找出白府里出现特殊变动的地方,虽说问出了不少令人咂舌的东西,但对案件本身没有帮助。

    两人花了一天时间,都没找到新的线索,倒是民间关于这件刺杀案的版本已经演绎更新了好几版了,怎么离谱的都有。

    【幽冥】的刺客像是从帝都蒸发了,百姓都在传鬼门关在白府里面,那些刺客都回到地府了。

    这一夜依旧无事,星河灿烂,月华似纱。

    有人于床榻酣睡,有人则彻夜难眠。

    自武安君遇刺之后,帝都再无风浪,【幽冥】的刺客蛰伏隐匿,武安君闭门不出,禁卫军全帝都巡查。

    一切恍如昨日。

    但处身于这起事件中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有人已经嗅到了血腥的味道。

    而属于前奏的小雨点落在了白府中。

    黑夜退去,白昼重临。

    白府的丫鬟来到杨管事的房门前,她轻叩房门,呼道:“杨管事。”

    房内没有应答。

    她再叩门,力气稍重,声音也大了些,道:“杨管事。”

    侧头以耳贴门,倾听房内动静,却并无声响。

    她疑惑地用力叩击房门,同时放声大喊:“杨管事,在吗,杨管事!”

    可却依然无人应答,房门内是死一般寂静。

    她心头忽有不安的预感,听那些说书人讲的故事里,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了人命。

    见再三呼喊,无人应答,她也不再顾忌,动手想推开杨管事的房门,却发觉门被锁死,以她的力气无法强行开门。

    遂一路小跑,告知守卫白府的禁卫军,禁卫军闻言一方面遣人通知统领裘橦,一方面随丫鬟来到杨管事的房间前。

    身穿盔甲的禁卫军用双手试了试,果真推不开,便小跑一段,侧身以肩膀将房门撞开。

    见到房内情况,围观的白府仆人和丫鬟们惊呼出声,胆小的则被吓得脸色煞白,几乎要昏厥过去,胆大的也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兀自镇定下来。

    禁卫军们早已习惯这些画面,所以迅速冷静下来,并且控制了现场的秩序。

    房门内,杨管事悬梁自尽了。

    裘橦与赵明幽一路纵马疾驰赶到白府,顾不得整理自己的仪容,下马后就直奔杨管事房间而来。

    见到房内景象后,裘橦第一时间与自己的禁卫军了解情况,赵明幽则让禁卫军将杨管事的尸体取下来,并问道:“仵作什么时候来?”

    “已在来的路上,应稍等片刻即到。”禁卫军回道。

    赵明幽简单看了下杨管事的尸体,并未发现异常的地方,便等仵作过来验尸,他则进入杨管事的房间查看。

    禁卫军撞开房门后,就一直守着这里,所以现场保持完整,仔细检查了一番,房间内没发现任何可疑踪迹。

    除了被撞坏的门,房间很整洁,床上的被褥是折叠状态,说明杨管事在睡觉前就已经悬梁自缢了。

    且从杨管事身上所穿衣着来看,他当时没准备睡觉。

    但他又点着熏香,说明他是准备睡觉的,那为什么会自杀了?

    睡前点熏香是大部分人的习惯,因为熏香有助于睡眠,可以安心宁神。

    作为刑部尚书白柒的弟子,赵明幽对这位杨管事虽说不是很熟悉,但也有所了解。

    他睡前点熏香的习惯白府上下都知道,毕竟白柒不是常回家,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杨管事处理,加上一大把年纪了,用熏香可以让他睡得舒服些。

    赵明幽边查边在心里分析着,门外裘橦询问完那位早上来叩门的丫鬟后,来到赵明幽身边,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赵明幽将自己的疑惑与裘橦说了一下,裘橦道:“他的房间我们也搜过,没发现什么暗道和密室,那丫鬟说她来时,门是关着的,要么是杨管事关的,要么另有人替他关门,且还需要特殊的手段,我们找了一遍,并未发现房间周围有可以关门的机关。”

    裘橦并没有下判断说杨管事是自杀的,但眼前的事实说明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了。

    “等仵作验过尸后再说吧,你这边有什么线索吗?”赵明幽问道。

    裘橦轻叹一声,说道:“没有,昨晚这座府中的人都没有听到什么响动,我的人也没有发现可疑的身影。”

    就在此时,仵作终于赶到,四十多岁的仵作将背着的那口木箱放下,便立即查验杨管事的尸身。

    赵明幽和裘橦从房间里出来,观看着仵作验尸。

    将尸身大概看了一遍后,仵作站起来,对裘橦和赵明幽说道:“初步断定为自杀,死因是窒息,要想进一步验证,需要解剖。”

    “嗯,带回去解剖。”

    裘橦让手下将杨管事的尸身带回府衙,仵作也随之而去。

    “有查案方向吗?”

    “杨管事跟在我老师身边已有十多年了,我想先去见见我老师。”

    裘橦想了想,道:“好。”

    让手下禁卫军看好白府后,裘橦与赵明幽骑上马往禁狱奔去。

    此时已快到中午,炽烈的太阳挂在高空,街上飘荡着各种各样小吃、糕点和饭菜的味道,勾动着味蕾,使人食欲大动。

    虽说今天出门没吃早饭,现在肚子有些饿,但赵明幽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停下来享受这些美食。

    马不停蹄地赶到禁狱,裘橦陪着赵明幽来到了白柒的牢房里。

    被关进禁狱后,这是赵明幽第一次与老师见面。

    眼前的老师头发散乱,身穿囚服,坐在茅草堆上,背靠着牢墙,四肢脖子均被锁住,但他的脸色还算好,双眼中的目光也未曾黯淡。

    “老师。”

    “白尚书。”

    两人向白柒行礼,白柒直接开口问道:“现在发生什么事了?”

    赵明幽将刚发生的事情说与白柒听,他听完后陷入了沉默。

    “明幽。”白柒叫道。

    “我在,老师。”

    “出去后替我把杨叔葬了吧。”

    “好,弟子记住了。”

    白柒看着赵明幽,冷静而认真地说道:“以后就不要来见我了。”

    赵明幽一惊,忙说道:“弟子不明,还请老师解惑。”

    “你自己可能觉得无所谓,但你不仅是我的学生,还是当朝文相之子,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你父亲考虑考虑,我的罪名一旦坐实,牵连甚广。”

    赵明幽开口想说自己相信老师,一定会为老师洗清嫌疑的话,但没有说出口,因为老师说的有道理。

    “圣上将会任命新的刑部尚书,无论是谁,你都不可懈怠,要记住,你不是为我办事,而是为大封,为苍生社稷办事。”

    “弟子······铭记在心。”

    “明幽,要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