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春黛锁明台 » 第7章白狐传说

第7章白狐传说

    那假公公一听这酷刑,吓得顿时冷汗直流,浑身哆哆嗦嗦,就跟抖筛子一般,脸变得煞白。

    因为“弹琵琶”这种酷刑简直让人生不如死。

    这种酷刑,首先要将犯人平坦地放在地上,固定住他的双手双脚使其不得动弹,然后,用利刃在被称为“琵琶骨”的锁骨上来回的割划,就像弹琵琶一样的“弹拨”。受此刑罚之人,能深刻感受刻骨之痛,却不能立刻就死。凶残程度,只有凌迟能相抵。

    梁申义一见他这怂样,知道他也不是忠义之人,不激将一下是不会招的,就恶狠狠地说:“我就没见过几个被称为忠义的人能挨过这刑罚。之前有个叛臣,号称全身有两百零四根铁骨,但是这‘琵琶骨’呢,专治嘴硬之人。”说完,他拿着刀故意在地上划拉几下,那声音发出刺耳的尖叫。

    “你知道那刮骨刀在锁骨上那来回走动的声音吗,真是美妙,就像一首曲子一样。只一刀下去,就能让你百骨尽脱,汗如雨下,来那么两三次,你就后悔之前不懂服软了。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闯。”说着便把他拖到后院。

    假太监一听身体软了下来,忙不迭道:“你们要问什么我招就是,我全招了。”

    朱浅风命让他跪在地上细细说来,那假公公缓缓地舒了一口气,便把他知道的一五一十的倒了出来:

    原来这位假公公名字叫金蚕儿,小时候是个乞儿。

    有一日在街中行乞,被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叫住,说他身上藏有慧根,是八仙之一蓝采荷转世,让他加入香道教,以求长生不老。

    本来也无路可求,说不定加入那个教还能有口饭吃,所以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因为入教需要名字,他无名无姓。那道长说他长得粉面红唇,理应姓花,名不颜,肉身乃虚妄,不以真颜示人。

    道长自称为香道教金州分坛的第三位坛主,法号清虚。

    平日那位道长到各处开坛讲座,金蚕儿就随他到各处,名义上是他的执花童子,负责抄写记录事宜。但是背地里,金蚕儿也是他的娈童。

    清虚道长除了好炼丹,还有一爱好就是戏曲。

    那道长看中金蚕儿,正是相中了他那如黄莺出谷的好嗓音,为了让金蚕儿永远保持那天籁般的嗓子,那道长每天给他吃一粒香丸。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金蚕儿还是童颜细嗓。

    香道教讲求无欲无求,不能有任何喜好,专心炼丹以得道升天。但是他的房间里有一间密室里有一个戏台,有时候清虚道长会自己登台唱上一两曲,当然观众只有金蚕儿一人。

    金蚕儿身段纤细,清虚道长让梨园名师在装扮和唱腔上对他悉心教导,如今他一开口,喉中犹如一根萧,委婉动听。

    十天前,清虚道长接到总坛的命令,说有一件绝密之事,需要金州教坛协助,若成功,香道教将成为天朝最至高无上的教会,清虚道长也将是下任总坛坛主。

    起初,金蚕儿并不想担此重任。清虚道长承诺,若事成,将让他脱离教会,并把湖心岛上的秋湖精舍给他,并且保证,宫里的把一切打点妥当,他只需要做个样子即可。

    今早,在清虚道长软硬兼施,金蚕儿穿上蟒服,拿着圣旨,装模作样来到梁王府。谁知梁王和明公火眼金睛,一下就辨出真伪。

    “你们真是好胆量,朝廷里竟然还有你们的靠山,还是个不小的人物!”梁王朱浅风冷笑,当今的香道教,是一个不入流的教会,想不到还有通天之能。

    香道教的总坛主叫子虚老者,无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只知道他真名叫石自然,出生在平山一带。

    据说这个石自然年轻时是乡间一个皮货郎,走街串巷。因为懂点医术,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之类的都会找他医治,所以在乡里有些威望。

    有一日石自然进山采药,遇见一只被苍鹰抓住的红尾狐狸,那只红尾狐狸站起身,挥舞前爪向他求救。他于心不忍,就用石块击推了苍鹰,并把这只红尾狐狸带回家医治。三个月后,红尾狐狸伤好后就自行离开。

    石自然住在荒凉的祖宅里,荒草乱长,几乎把宅子淹没。

    白天时,因为四周土墙坍塌,所以附近人家的牛羊,都会到此啃食野草。到了晚上,这里陷入一片沉寂和夜色中,四周最亮的,也只有天上月。

    一日夜晚,石自然在家翻来覆去睡不着,桌上豆大点的烛火半明半减,他“嗖”的起身,喊道:“何人在此处惊扰,顶天立地的男儿,不怕魑魅魍魉。”

    忽然香风吹过,一位姿容端庄的仙人款款进来,向他一拜,说自己就是之前被救下的红尾狐狸,号称白首狐仙。感谢石自然此前的搭救,如今特地来报恩。

    这位白首狐仙说未来将有一场浩劫,因她心存善念,愿普度众生,石自然是她在人世间的代理人。

    那位仙人说石自然的法号叫子虚,并给他留下一本经书、一把狐狸尾巴和一罐香丸。并说肉身凡胎修都此书上的真经,百年后可飞升成仙;这狐狸尾巴有异香,凡闻之香气的凡人,皆有慧根,可入会修习;香丸是天界仙丹,服用后可刀枪不入,延年益寿。

    然后仙人羽化而去,石自然想拦,奈何开口无声,呐喊无音,香气散了,不见人了。石自然叠翻在床下,醒了,寻思是个梦。但见桌上留着一本经书,一把狐狸尾和一罐沉甸甸的黑檀香木罐。

    石自然打开那本经书一看,只见扉页上写着:“五月十一日,有饭无人吃,有路无人走,处处盗贼生,虎狼满山川,大雨狂风降,人间遭水火大难,洪水处处长流,流如浪滚。”那简直就是末世场景,他再往后翻看,都是修炼打坐之法。

    石自然照着经书上修习打坐,一百八十岁仍健步如飞,貌如童子。

    在仙人的指引下,他还开坛讲座并接收信徒。

    香道教讲求天人合一及无欲无求,所以他们的总坛大多设在深山老林中。

    这香道教刚创立之初,朝廷也曾暗中监视过一段时间,发现这些教徒会晨起饮甘露,午间勤劳作,晚间学梵经,用今生的苦换得来世的福,以清规戒律让自己成早日到达升仙之路。所有日常,并无不妥之处,对他们逐渐宽松起来。

    后来香道教逐渐发展成天朝一个大教,各设二十五个分坛及坛主,各坛间此牵彼引,云合响应。

    后来也不知为何,香道教逐渐膨胀,内部不仅以“君臣民”“父母子”等严格划分等级,更借狐仙之名显示自己的权威性,巧设各名目收敛横财,更有“男取阴神即成菩萨之果,女采阳气者即成佛果之身”之名大肆贩卖香丸。不仅如此,他们似乎与前朝有勾连。

    多年前,金州官衙在追查一起失窃案,在嫌疑犯家中搜出一大叠宣传单,只见宣传单上写着:龙勿用乡野间,腌臜太平藏奸佞,叔侄不分乾坤倒,史册终留臭恶名。

    一看到这个,知府吓得不轻,忙上达天听。嫌疑犯是香道教教徒,而家里竟然藏着这个,此前民间流传起建文君当帝的种种流言,应该和香道教脱不开干系。

    成祖大怒,命令立即彻查,

    每次抓捕前,香道教好像提前得到消息,总让官府扑空,耗费了几年时间,只抓了几十名小喽啰和数千不知所以然的教徒,耗费大于所得。

    一夜之间,香道教就跟消失了一般,也不知藏匿在何处。

    如今,竟然在梁王府抓获一名香道教的成员,还干起了杀害宣旨太监的勾当,如果说这里没有阴谋,那真是天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