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贵女 » 第092回 为她鼓掌

第092回 为她鼓掌

    元春受到太子的鼓励,更加信心百倍起来,她环视了一下列坐两旁的众官僚,继续着自己的见解:

    “孔子倡导‘天人合一’,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美好境界。”

    她的声音温婉而清越,神态淡定而从容:“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以及他提出的儒学思想影响深远,被华夏民族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太子凝望着她,她柔中带刚的声音,她从容不迫的神态,她侃侃而谈的表情,以及她的饱学多才,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元春没有注意到太子的目光,而是款款走到王良才的跟前,向他微微一笑,然后,双手抱拳,毕恭毕敬道:“王大人,元春的见解如若有误,还请大人您指正。”

    王良才不得不对眼前的这个少年郎刮目相看,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这些,是完全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的。

    可是,元春的出现,毕竟侵犯了礼部所有人的利益,就算是她学富五车,也难以得到王良才由衷的认可。

    然而,毕竟太子还坐在上面呢,他也不好拂了太子的面子不是?于是,只好勉强点了点头:“你的这些见解,基本上算是正确的。”

    元春莞尔一笑,向众人道:“现在,元春继续回答刚才魏大人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魏大人说,元春小小的年纪,竟然也敢,充当起‘祭孔大典’总策划师之职。”

    她款款走到魏卜贤的身旁,向他微微一笑,道:“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不知魏大人对这句俗语有何见教?”

    魏卜贤才受了太子的呵斥,心中正在不痛快,此时见元春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心中更加恼火,可是,有了刚才的教训,他也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戾气。

    更何况,元春的问题更是让他无话可答,于是,红着脸向元春道:“刚才,是本官小看了贾公子,还请贾公子不必见怪!”

    元春见他态度和缓了下来,自己也不便再与他计较,大人不记小人过嘛!她转身向太子身边走去。

    经过右侍郎梁文德身边时,他却缓缓起身,叫住了她,将她好一番打量之后,向太子遥遥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向元春道:

    “贾公子果然学识渊博,那么,贾公子既然有胆量担当本次‘祭孔大典’的总策划师,那么本官问你,‘八佾舞于庭’这句话,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元春回望了梁文德片刻,又来一个老谋深算的,这个典故解释起来不难,只是,典故背后的用意,就有些耐人寻思了。

    她略凝了凝眉,回转过身来向梁文德一抱拳,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是《论语-八佾篇》中的句子......”

    她流利顺畅的回答,是梁文德意料之中的,毕竟刚才,他听了她对孔子的评论,对孔子了解得那么深刻,想必也是熟读《论语》的,只是,她的反应之快,是梁文德没有想到的。

    元春清越柔婉的声音再次萦绕在众人的耳边:“春秋末年,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违背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句话,也表现了孔子性格鲜明的一面......”

    她刚刚说到这里,又有人向她发难:“‘八佾乐舞’又是什么意思?不要模糊不清,详细说来!”

    元春听到这么尖锐的指责并没有生气,她抬眼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见是坐在魏卜贤身边的一个官员,说完这句话便很快地低下头去了,他比魏卜贤可聪明得多了,不站出来,想必也是畏惧太子的呵斥,他这话,如此尖刻,分明是在为魏卜贤报仇的嘛。

    太子惹不起,只好把怨气撒到元春的身上。

    元春听了,嘴角露出一点不屑的笑容,向那人道:“按照周礼的规定,奏乐舞蹈时,每行八人,成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士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解释完毕,她也不看刚才那刁难她的人,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

    “在孔子的时代,鲁国有孟孙、仲孙、季孙三家权臣,整个政权都操纵在他们的手里,国君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季氏就是季孙氏,他作为卿大夫,只能用四佾规格的乐舞,但他却僭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规格的乐舞,故此,孔子以这件事断定,季氏将来什么事都是做得出来的......”

    她感到有些唇干舌燥,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嗓音,又继续讲着:“果然,没过多久,季氏削弱鲁国公室,三家权臣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鲁昭公出奔到齐国,后又来逃到晋国,最后,还是死在了晋国的乾候。”

    元春的话音刚落,魏卜贤再次起身,向元春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敢问贾公子,你本是国子监还没有肄业的一名监生,就这么跑来礼部来抢别人的饭碗,这?算不算是僭越呢?”

    刚才,太子当众训斥了他,令他颜面扫地。

    虽然刚才,他的上司王良才也在有意袒护他,他的同僚也故意刁难了元春一次,可是,都被那小子轻易过了关,这次,自己不给这毛孩子来点颜色,这毛孩子还真以为,礼部的人都是吃素的呢。

    元春怎么也没有想到,经过刚才太子的一番呵斥之后,这魏卜贤还有勇气向自己发难,他这百折不挠的精神还真令人佩服哦,可惜用错了地方,除了给自己找难堪,还会有别的用处吗?

    她望了望他那张暴着青筋的可恶脸庞,心中暗想,这人,竟然两次向自己发难,刚才受到太子那般的呵斥,还不长记性,他的背后,要么就是有人撑腰,要么,就是被别人挡枪使了还不自知。

    既然他如此不顾自己的颜面,也就不要怪别人不给他难堪了。

    元春的眉头只微微蹙了一下,转瞬间,便依然露出得体的笑容,从容不迫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乃大青朝之天下,天下臣民,乃当今皇上之臣民,太子殿下,乃大青国之储君。”

    “元春为太子殿下做事,自然也是守臣民之份,并无意去和任何人去争、去抢。如若,魏大人自知,以自身之才,无法胜任现任之职,那又何必,待在礼部吃闲饭呢?”

    元春的话,比刚才太子的训斥更加使他难看,可伶他空有一腔的鲁莽勇气,却没有善辩之才,只憋红了脸站在那里,好半天,才蹦出一句话:“你!出口伤人!”

    元春莞尔一笑,不疾不徐吐出一句话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说完,她也不看魏卜贤的表情,转身便向太子身边走去。

    太子望着元春意气风发地向他走来,心中无限欢悦,象欢迎凯旋而归的英雄一般,鼓掌笑道:“妙语,妙语啊!”

    众官僚望见太子如此纵着这个贾元春,个个心中十分气闷,可是,当着太子的面儿,也只好隐忍着,不敢再次挑衅。

    太子望着元春有些干燥的嘴唇,连忙向侍立在身后的小安子一挥手,吩咐道:“快,赐座!赐茶!”

    “是!”

    小安子躬身轻快地答应着,手中的佛尘轻轻一挥,早有人端着一张椅子置放在太子的身边,另外有人端着一盏茶向元春的身边走去。

    元春废了半天的口舌,也却是口干舌燥的,于是向太子一抱拳:“谢殿下!”

    然后后退了一步,款款落座,伸手接过那盏香气四溢的碧螺春,浅浅地润了两口,便将茶盏递给侍立在自己身后的抱琴了。

    “归座归座!”太子向众人挥着手,又向小安子吩咐道:“小安子,诸位大人都辛苦半天了,快把本宫带来的好茶,给各位大人沏上一盏!”

    “是!”小安子答应着安排去了。

    不大一会儿功夫,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了一盏澄清碧绿、茶香四溢的碧螺春。

    太子望着众人坐着喝茶,热闹了半晌的厅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再没有人敢站起来向元春挑衅了,为她悬着的那颗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他露出一脸轻松爽快的笑容,向众人道:“本宫就喜欢看你们现在的样子,一团和气的,多好!”

    他心中又怎么不知道,这一团和气的下面,还不知道怎么暗潮涌动呢。

    然而,只要他们现在好好地配合着本宫,将祭孔大典的事情做好了,其他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

    他望着默默坐在自己身旁的元春,吩咐道:“贾公子,将你的策划案讲于大家听听!”

    “是!”

    趁着元春展开策划案纸张的时候,太子又向台下众人道:“贾公子讲完策划案之后,你们每个人的手上都会有一张明细单子,上面写着你们应该负责的事情,以及限定完成的时间,在本宫亲自验收之前,贾公子会先验收一下,你们,按着她的标准做就好了!”

    话音刚落,台下,又喧腾了起来:“什么?让我们,都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