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贵女 » 第091回 舌战群僚

第091回 舌战群僚

    元春起草的《祭孔大典策划案》经过太子三次修改之后,终于定稿了。

    这日清晨,元春象往常一样,在抱琴的陪同下来到国子监准备上课,刚进了率性堂的大门,便接到通知,令自己暂停课业,立刻到礼部去报到,协助太子筹办祭孔大典。

    贾珠和水溶簇拥在元春的身边,既为她感到高兴,又暗暗地为她捏着一把汗。

    礼部那地方,水很深的,听长辈们说,那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外人,很难插进去的,元春虽然有太子为她撑腰,但毕竟年龄尚小,资历又浅,哪里是那些老狐狸们的对手。

    他们,不禁为她担心起来。

    这事儿,李守中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元春是自己的学生,在国子监还没有肄业,就得到太子的重用,自己的脸上,也是有光彩的,故此,他早早地便令手下替元春安顿好了马车,载着元春去礼部报到去了。

    马车到了紫霞宫门口,小安子早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见元春下了车,连忙上前见礼,然后,一路引领着她来到礼部集中办理公务的小厅。

    元春站在门口向内望去,只见尚书、侍郎、主事等十几个人分列两排,按序而坐,太子,则高高地坐在台上礼部尚书的位子上,正在向众人讲着什么,抬头看见元春站在门口等着,连忙宣她进来。

    和官僚们一起议事,在元春还是第一次,她的神情不觉凝重了起来。

    听见太子宣她进来,便重新整理了衣冠,目不斜视地迈着矫健的步伐,从那些礼部官僚们款款身旁走过。

    来到太子面前,元春双手抱拳向太子施礼:“元春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望着她神清气爽的样子,心中颇为喜悦,办理公务时有这么一个聪慧的女子相伴身边,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他向元春一招手:“来,站到本宫身边来!”

    元春起身,款款登上台阶,侍立在太子的身旁,只听太子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今年祭孔大典的总策划师贾元春贾公子,贾公子才华横溢,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今年国子监的监元,经过祭酒大人的测试,破格进入率性堂高级班读书,今年的祭孔大典,将有她协助本宫一起完成!”

    太子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哗然一片:“这么年轻?能行吗?”

    “祭孔大典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交给一个小娃娃去做,这,这,唉!”

    太子静静地望着台下,这些声音,原在他的意料之中,这次祭孔大典,自己启用了元春做总策划师,自然让礼部的一众官僚们心中不悦,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更重要的是,恐怕虚报账目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元春的加入,是对他们利益的极大冲突。

    太子的心中明镜似的,平日里,这群人官官相护,虚报各项用度,皇上为了维护大局,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年的祭孔大典既然交给了太子,他就想,借着这次机会,好好地整顿一下礼部,重新为他们立立规矩。

    元春哪里知道太子的打算,她只想把握这次机会,好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因而,听了下边的议论,她只当没有听到一般,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坦然侍立在太子的身边,她心中明白,太子既然决定了让自己协助他办成这件大事,就一定会想办法替她扫平一切障碍。

    她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太子的才干,但是他的能力她是信得过的。

    果然,太子只那么威严地向下面扫视了一番,那些质疑的声音便低了下去,变成了窃窃私语......

    片刻之后,一个尖利地声音冲破沉闷的气氛,向元春发难道:“敢问贾公子,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对孔子会了解多少?竟然也敢,充当起‘祭孔大典’总策划师之职?”

    面对如此挑衅,元春如果再保持沉默,就让人觉得她有些胆颤心虚了。

    于是微扬起头,望了那人一眼,淡定从容地向前走了一小步,不亢不卑,向那人问道:“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

    元春的淡然镇定,出乎太子的意料之外,以前当着父皇和她辩论,她虽然也很镇静,而且应对得当,但那时毕竟人少,且只是试她一试,并没有真心为难她的意思,可是今儿个却不同,面前的这位,分明是赤裸裸的挑衅。

    他静观着事态的发展,看她的神情,应该不会被眼前的问题难住,等到关键时刻,自己再为她解围也不迟,眼下,且看她如何应对。

    向元春挑衅的那人,傲然昂着自己的头,颇有天下唯他独尊的派头,高声道:“礼部祠祭司主管魏卜贤!敢问贾公子,对本官有意见吗?”

    元春淡然地望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抱拳道:“在下对魏大人,可是尊重得很呢,只不知魏大人刚才的话,是对太子殿下的识人能力有所怀疑呢?还是对在下的策划能力有所质疑?”

    魏卜贤万万没有想到,元春会转移了话题,将难题抛给了自己,于是连忙为自己辩护道:“本官当然是怀疑你这个小毛孩子的能力,丝下官丝毫没有怀疑太子殿下识人的能力!”

    元春望着她微笑不语。

    “啪!”太子向案上重重一拍:“魏卜贤!启用贾元春担任这次‘祭孔大典’的总策划师,正是本宫的意思,你有意见吗?”

    听到太子的声音,魏卜贤的腿都软了,就势跪在地上向太子扣头道:“下官不敢,下官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请殿下恕罪!”

    太子厉声道:“没有意见,就滚回到你是位子上去!”

    魏卜贤灰溜溜地起身,弓着身子滚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

    有了魏卜贤做炮灰,其他官员即便是对心中不满,也不敢锋芒过于毕露了。

    左侍郎王良才比那个魏卜贤聪明得多了,只见他款款起身,躬身来到太子面前,先向太子施了一礼,然后才一脸和悦地向太子建议道:

    “殿下,下官一向对您怀着崇敬之心,贾元春又是殿下挑中的人才,想必,他的能力也都是经过殿下考验过的,但是,他毕竟是本次祭孔大典总策划师呀,下官身为礼部左侍郎,责任在身,不得不对贾元春提出几个问题,如果他的回答令人信服,下官执行起他的方案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不是?”

    太子心中暗骂:这个王良才,老狐狸一个,别看他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的,可内心里,还不指定想着如何为难贾元春呢。

    可是,面前的这一关,贾元春毕竟还是要过的,本宫自然会护着她的,但是,如果她的才能得不到众人的认可,再好的方案也无法落到实处不是?

    再说了,这也是对她的磨炼不是?希望她经过了这一次的磨砺,更加懂得本宫对她的照顾。

    他抬眼看了元春一眼,元春会意,向王良才一抱拳,朗声道:“元春愿意回答王大人的问题,王大人请!”

    王良才用眼角的余光瞥了元春一眼,露出一脸奸笑,向元春道:“请贾公子回答一下,祠祭司主事魏卜贤刚才提出的问题!”

    原来,他是要为魏卜贤挽回刚才的面子呀。

    太子一脸厌恶地望着王良才,刚要发话,却见元春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态,款款走下台来,徐徐道:

    “刚才,魏大人问元春,小小的年纪,对孔子会了解多少?竟然也敢,充当起‘祭孔大典’总策划师之职。”

    她抬头向坐着的众人望了一眼,不疾不徐的声音说道:“元春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对孔子的了解有多少?”

    她的声音柔中带刚,在小厅内回荡着:“孔子是我华夏民族儒学之始祖,他门徒三千,鲁国人,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她走向王良才,笑着问道:“王大人,在下说的对吗?”

    王良才一脸的不屑,道:“这是最基本的,谁都知道。”

    元春依然保持着她淡淡的姿态,继续说道:“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拥有3000弟子72贤人。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之中。”

    太子欣然地望着她,这姿态淡定得,仿若无人之境一般,看来,本宫识人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女子,竟然对孔子的学说有如此之高的见解和认识,太子感到很是欣慰,如此才学,协助自己完成今年的祭孔大典根本不在话下。

    元春的目光望向太子,太子也正凝视着她,向她投去一抹鼓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