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红楼贵女 » 第027回 痴情贾珍

第027回 痴情贾珍

    元春听了秦可卿的哭诉,心中早已唏嘘不已。

    真是想不到啊,一向以纨绔子弟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贾珍,竟也是一个痴情的男子呢。

    正在感叹感伤之时,秦继业的夫人打发了小丫头来请吃饭。

    秦可卿同元春一起来到正房厅内,见秦继业已经陪着贾政、贾珍在饭桌旁坐了。

    元春审视着厅内,见并没有设第二张饭桌,便知道,虽然都是在古代,贫寒之家也是男女同桌一起吃饭的。

    倒不是他们不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而是,他们实在也是没有条件讲究的,只是在外人面前回避一些罢了。

    秦继业见元春面色犹豫,以为她吃不惯自家的饭菜,便微微一笑,道:“小门小户的粗茶淡饭,委屈大小姐将就着用一些吧。”

    元春见秦继业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连忙拉了可卿的手,在贾敬和贾政中间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笑道:“秦伯伯说的哪里话来?正是这样的饭菜才好吃呢,而且,一家人似的围在一起吃饭才够热闹呢。”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在现代社会,每逢过年过节,父母带着她回姥姥家里,三个姨妈也带了表哥表妹回去,一家将近二十口人聚在一起团聚的情景。

    可是现在,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暗自在心中感叹着,抬头看时,却不见秦夫人的影子,于是向秦继业笑问道:“秦伯母怎么不来一起吃饭?”

    秦继业笑回道:“难得今儿个贾大人、贾大爷还有大小姐亲临寒舍,夫人亲自下厨去了。”

    元春点点头,道:“只是辛苦秦夫人了呢。”

    “不辛苦,不辛苦。”秦继业笑着答道。

    匆匆吃过饭后,因为还惦着贾母,贾政便带着元春起身告辞,又转身向贾珍道:“珍哥儿,你还不同我们一起回去吗?”

    贾珍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向贾政道:“叔叔先带着大妹妹回府吧,我在这里再帮可卿安顿安顿才能放心呢。”

    “唉!”贾政叹道,“珍哥儿,不是做叔父的说你,你在这里住着也确实不成体统,难怪你父亲看不过你的行为要离家出走呢。”

    元春见贾珍面带忧郁,知道他还和贾敬呕着一口气呢。

    于是劝道:“大哥哥,你在这里躲着,大伯父又离家出走了,现在府里已经乱成一团糟了,您不看别的,也该看在蓉哥儿还年幼的份上,同我们一起回府里去,同着老太太、父亲一起,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才行啊。”

    贾珍听元春说得有理,何况,自己也不是永远就不要那个家了,只是同父亲置气而已,现在父亲离家出走,他正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太太,然后请老人家做主,完了自己的心愿才是。

    想到这里,贾珍便转身向秦可卿道别,决定和贾政、元春一起回宁国府去。

    秦继业送了他们出来,看着贾政、元春和抱琴上了马车,贾珍骑在马上跟在一旁,又远远望着一行人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这才转身回自己家中去了。

    贾政带着元春和贾珍回到宁国府,一径来到上房,见贾母一脸愁容地坐在主位的椅子上,尤氏和贾蓉都愁绪满怀地坐在下面的位子上陪着,丫鬟婢女们更是大气不敢出,一个个提心吊胆地侍立在一旁伺候着,诺达的一间大厅,满屋子的人,竟然寂静无声。

    贾珍一进屋,便慌忙奔到贾母的面前跪了,愧疚道:“孙儿不孝,让老祖宗费心了。”

    贾母见贾政带了贾珍回来,心中虽然略微宽慰了一些,但是面上的怒气并没有消去,向贾珍啐道:“亏你还是咱们贾家的长房长孙呢,把事情闹成这个样子,传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

    贾珍诺声道:“老太太教训得是,孙儿这不是回来了吗?还请老太太替孙儿做主,完了孙儿的心愿才是。”

    贾母向贾珍挥手道:“珍哥儿起来吧。”

    贾珍这才起身,悄声向尤氏问道:“可安排老太太用过晚饭了?”

    尤氏虽然在心中怨恨着贾珍,但是大面上的应酬还是十分妥帖的,于是小声回道:“厨房里虽然准备得周全,老太太也只吃了半碗粥。”

    贾珍闻听,连忙向丫头们吩咐道:“快去厨房,让他们做些精致的点心送上来!”

    “是!”侍立在贾珍身边的一个小丫头答应着传话去了。

    贾母向贾珍道:“珍哥儿,你也先不用张罗这些,快派了人去,接了你两个婶母过来,连夜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才是正事。”

    “是!还是老太太考虑得周全。”

    贾珍向贾母陪着笑,又转身向贾蓉吩咐道:“蓉哥儿,你去安排辆马车,亲自去西府请了两位太太过来。”

    贾蓉见父亲已经回来,心中已经安稳了不少,又听了贾母交待了这些话,心中更加宽慰,忙答应着到西府请人去了。

    元春坐到贾母的身边,附在她的耳边,将自己见到秦可卿的情况大致向贾母讲述了一遍。

    贾母听完点了点头,心中便早有了主意,忙令伺候的丫头们都退下了,才向贾珍道:“珍哥儿,我特地派了春哥儿去见郡主,如今,郡主的心思我也都明白了,我只想问你,你心中是怎么想的?”

    贾珍见问,连忙起身跪倒在贾母跟前,道:“此事全凭老太太做主,只是,孙儿的两次婚姻,老太太是一路看着的,先是为了家族的利益,父亲做主娶了蓉哥儿的母亲,可是,最终怎么样呢?老太太是明眼人,自然心中是明白的。”

    他回头望了一眼尤氏,又道:“第一次婚姻不幸也就罢了,可是后来,父亲竟然连个招呼也不打,又定下了尤氏,逼着孙子成了亲。”

    贾珍说着,眼眶已经湿润,不顾尤氏在场,又继续说道:“父命难为,而且蓉哥儿当时还小,也需要人教养,我都忍了,可是这次,孙子想自私一回,一定要把自己心爱的人娶回家。”

    听了贾珍的话,尤氏的脸上更加悲戚,低头掩面不语。

    元春向尤氏投过一缕同情的目光,可怜大嫂子十几年来温顺贤良,对蓉哥儿又是百般地呵护着,虽然没有夫君的体贴和爱怜,但是,宁国府嫡长媳的地位也足以弥补了心中的这些失落,可是眼看着,自己仅有的这些名分也即将被另外的女人夺了去,这以后的日子可让她怎么活呢?

    “唉!”

    元春低叹了一声,眼前又浮现出秦可卿忧伤的神情,心中更是唏嘘不已,堂堂的一个郡主,转眼之间家破人亡,如今寄养在别人的屋檐之下,虽然那秦继业夫妇也是百般地小心呵护,可到底也只能在衣食上照顾,她心结,恐怕也只有珍大哥能够解得开呢。

    贾珍的一番话,果然赢得了贾政和贾母的同情。

    贾母听贾珍说得可怜,心中也暗暗感伤,这孩子,遇见了这样一个不知道为孩子为家庭谋划的父亲,也着实可怜呢。

    可是转念又想,宁国府本是贾氏一族的长房,并且又有贾敬在,自己虽然也同情珍哥儿,可又怎好为他做主呢?

    贾母凝眉深思着,作为家府中辈分最高的自己,虽然不能不能为珍哥儿做主,可也不能看着眼前的困难不管,给他提一些建议也是好的呢。

    “珍哥儿起来,有什么话咱们慢慢地说。”贾母心疼地望着贾珍,说道。

    贾珍却不起来,带着一脸倔强的表情向贾母道:“如果老太太不为孙子做主,孙子便跪死在这里,不起来了。”

    元春见贾母面露难色,便起身走到贾珍面前,柔声劝道:“大哥哥,你这样子不是让老太太为难吗?老太太怎好越过了大伯父为你去做这个主呢?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珍依旧跪着不起来,抬头向元春说道:“大妹妹,我不是在逼老太太,我是在为自己争取,也是在为郡主争取,虽然义忠亲王府出了事,但是我不能忘了他昔日对贾府的好,更不能见死不救,眼看着郡主流落在秦继业家中。”

    “何况。”

    贾珍皱了一下眉头,又大声说道,“当着老太太和叔父的面,不是我说话不孝顺,我父亲这样处理这件事情,实在有些过河拆桥,我不服,也看不惯他做事的风格,他的话我以后再也不会听了,就算是我忤逆好了。”

    元春听了贾珍的话,知道他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

    于是低声向贾珍道:“如果大哥哥只是为了维护郡主周全,这事应该就好办多了呢。”

    “大妹妹,有什么主意你快说出来呀。”贾珍一脸急切的表情,向元春说道。

    “大哥哥,你快起来,你起来了,我便说给你听。”

    贾珍这才从地上站起来,由于跪的时间太长,双腿已经麻木了,勉强起身,结果一个趔趄,眼看着就要摔倒在地,元春连忙伸手去扶,恰好尤氏也已经快步冲了过来,从元春手中接过贾珍的手臂,扶到座位上依旧坐了。

    尤氏又连忙亲手为贾珍捧了茶来。

    贾珍哪里顾得上喝茶?只是面子上不好让尤氏过分难堪,只把茶盏拿在手中,催促着元春道:“大妹妹有什么好的主意,快说出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