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三十六章 仵作

第三十六章 仵作

    那位大队头稍微一顿,继续说道。

    “重阳节那日,遇仙酒楼像往常一般开着夜市,其中一个阁房的客人从附近的妓馆里叫了几个卖唱的妓子。这在遇仙酒楼乃是常见事,遇仙酒楼自身也有培养妓子卖唱。只是由于遇仙酒楼内的妓子并不卖身,所以来此的客人也会在附近妓馆叫上几位风尘女子,以作聊慰。

    被叫来的这几位妓子中有个是雏儿,那天是头次出来外边儿接客。结果笨手笨脚的惹得那阁房里的客人不高兴,便给了那妓子一巴掌。谁知那妓子站不稳,被一掌扇到了三楼的露台边上,一个不小心,掉了下去。因为当时事发争吵得大声,所以附近几个阁房的客人皆是从窗户看见了。

    那妓子掉到了一楼的花园里,满身血,有胆儿大的伙计便凑上去摸了下鼻子,发现只是昏迷,没死。当大伙儿都松口气的时候,那妓子直接就开始着火燃烧了,楼里的伙计赶忙提着水桶来救。但无论倒了多少桶水,那妓子身上都照烧不误,而那妓子被烈火烧得烫醒后,便好似方才这位侍卫长所说,喊不出声,直至被完全烧干。”

    说到这,赵朔已经开始觉得,这事儿不会真是鬼神干的吧。难道自己所提出的白磷猜想,是错误的?毕竟这世界有超凡力量,那么有鬼神也没那么难接受。

    “那妓子被烧死之后,遇仙酒楼还想掩盖此事,上下打点了不少。结果,没过几天,遇仙酒楼里又来了一个妓子,以同样的死法被烧死在了同个地方。死时皆是眼中带着求救,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被活活烧干。

    这第二起案情发生后,遇仙酒楼才觉得那块儿地方邪门儿,请了几个高人轮流做法,却丝毫没有改善。

    而鬼火烧尸案也开始扩散,不再拘泥于西南角,而是城内多处都开始出现鬼火。直到昨日,连东城街这边也开始出现受害者了,昨日和今日,短短两天便有四人遇害。”

    高世则震惊了,本以为只是个城中的传闻,谁知竟已持续了这么久。

    “那开封府到现在都没查出来线索吗?”

    “开封府那边一开始也是觉得有异人作乱,毕竟现在乃是朝廷征夏的紧要关头。但排查了几遍,要么事发地点在闹市,周围很多人看着,根本无法排查。要么就是在小巷,人都烧干了才被发现,除了报案的路人百姓外,也找不出其他线索。”大队头摇摇头,表示此事难以勘察。

    “那此事该如何防范?总不能让所有人出门都提心吊胆的都吧。”高世则再次发问。

    “这事倒是有一定的防范手段,目前所有出现的案情,从来没有同时出现过三名及以上受害者的,只需保持多人同行,那便大概率不会被寻上。而且,目前所有受害者皆是普通人,不修文武,无一技防身。因此我们猜测,可能那鬼火对修习之人并无用处,或是用处不大。”

    听到这话屋内的众人神色倒是好看了一些,毕竟谁也不想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点燃了,却连一点办法都没有。唯独赵朔在思索了片刻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那鬼火对修习之人没用,或是用处不大,为何没有修习之人尝试灭掉那鬼火呢?我记得大队头你说过有巡铺兵也看见过鬼火的。”

    听到这话,那一旁记录完毕的大队头接过了话头。

    “这便是我等猜测那鬼火对修习之人可能无用的证据,那位巡捕兵当时是用武气覆兵,而后生生将那鬼火拍散了。但由于不知那鬼火是否人为控制,因此也无法确定是因为离了控制才被拍散,还是本身就容易被拍散。”

    但赵朔却抓住了漏洞。

    “两位队头难道今日过来之前没看过昨夜我府上遇害护卫的卷宗吗?那两位护卫可都是军中退下的老兵,武气绝对是有修习的。并且绝对不弱,但还是悄无声息的死在了王府后巷!”

    两位队头面色一变,再次相视一眼,还是先发声的那位大队头开口。

    “王爷,我等乃是军巡铺的大队头。昨夜的案件一发生,由于涉及王府,事关重要,便马上被开封府接手了,而后便转到了刑部勘验。我等只知王府上有人遇害,却并不知道遇害者乃是何身份。”

    “没想到鬼火已经开始蔓延到修习之人身上了。”这是那位负责记录的大队头。

    “还望王爷再给些时日,既然已经惊动了刑部和京城巡检司,那么相信很快便会有个结果的。”

    虽然知道这大队头大概率是在打官腔,但赵朔没办法,现在只能期待他们能尽早破案,查清事情的原委。随后赵朔将两位大队头和高世则高进送到了门口,而在门外已站了十几位军巡铺的士兵,以及十几位高家的护卫。

    接下来会由军巡铺的士兵护送高世则一行人到街口处,而赵朔则转身返回王府,并让护卫都提提神,至少保证有四人站岗。

    而另一边,高世则被护送着出了巷子,走在人来人往热闹的市街上,听着街口的走贩吆喝着糖葫芦,高世则心中松了一口气,回身对两位大队头道。

    “二位大队头,之后便不用再送了,从这里到高府一路皆是敞亮地带。”

    两位大队头也是拱手道别,准备拿着笔录回去向上头的巡检司汇报。

    另一边,刑部殓房,仵作正通过验喉法给两位王府护院验尸。白天已经做过初步的勘验了,现在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检查。

    口中有灰,咽喉有灰,这足以证明死者是被活生生烧死的,才会在死前吸入大量的烟灰。在确认了这点后,仵作拿出了尖刀,准备进行剖尸。

    通常仵作是不被允许解剖尸体的,除非是苦主或主家要求剖尸检验。而今天这两具王府的尸体,由于征得了王府同意,死者家中又完全听从王府的安排,于是便要求仵作开膛验尸。

    尖刀划开了已经烧焦的尸体胸腔,打开之后仵作却发现了与之前推断不同的地方。死者的肺部完全没有吸入灰尘的痕迹,这意味着死者虽是被活活烧死,但死前却并没有吸入一口空气。

    尖刀继续向上,划开了喉管,仵作发现了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死者自锁骨往上部分的喉管,布满了灰尘,这也符合被活活烧死的推论。但锁骨往下直到肺部,却完全没有沾到一点灰尘,极其的干净。上下仿佛在锁骨那一节被截断了,让灰尘无法进入更深处。

    仵作继续检查另一具尸体,又忙碌了一会儿,在确认两位死者体内特征都是完全一样后,才收敛了尸身,放下尖刀往外而去。

    殓房门口,早已放着一盆温水与干巾,这是仵作的习惯,验尸前先让准备好热水干巾,在验完后干好变为温水。细细的洗净了双手,又用一旁的干巾擦干水分,仵作这才走出了殓房,向刑部大堂而去。

    大堂内,满当的坐着多位官员,刑部左侍郎郑叔齐,刑部郎中齐国印坐在下首左边。右边坐着京城巡检司右厢天武军新任统制高公绘。在下面还有开封府判官旁听。而在最上首坐着的,乃是大理寺少卿龚应书。

    仵作入堂后先是行礼,而后才开始讲述验尸的发现。

    “死者口中及咽喉有灰,确系被无名火活活烧死,火势从面部而起蔓延至全身,无法熄灭。但方才剖尸后下官有了新的发现,尸体自琵琶骨而下被堵住,以下无丝毫烟尘,以上则完全符合被烧死之人所有体征。

    是故,足以推断死者被烧时完全无法吸气入肺,被活活憋死,因此在被火烧时才无法出声。”

    仵作在汇报完后,便退了下去。而在座的官员开始互相低声讨论起来,相互之间交流各自所掌握的线索。

    忽有刑部官吏进来打算汇报,左侍郎郑叔齐询问是否与鬼火烧尸案有关,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郑叔齐便让其直接当着众人面上报。官吏点头躬身,而后开始禀报最新的讯息。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东城街那一片又出现了两位遇害者,死者乃是韩国公富家府上的家丁,而目击者...”官吏看了眼高公绘,“目击之人应该是高统制府上的公子与其护卫,其护卫出示了天武军的令牌。”

    于是众人目光转向了高公绘,但高公绘却急问。

    “那公子与护卫可有受波及?”

    “并无受到波及,只是那两位韩国公府上的家丁正好在离高公子十步的距离被烧死,被髙公子正好遇上了。而之后髙公子的侍卫也派人前去通知了附近的军巡铺,高统制应该很快会收到底下人的消息,毕竟那一片正好属于右厢负责。”官吏所述信息极为详细,仿佛亲身在现场一般。

    听到高世则没事,高公绘不由得松了口气,这才向在座的各位官员解释。

    “那位高公子乃是家兄新兴郡王高公纪遗子,亦是家嫂来京时托付给在下的晚辈。世则已被陛下钦点恩荫为左班殿直,其前往东城街,应是去岳阳郡王府上。现任岳阳郡王亲母乃是家妹,世则与其乃是堂兄弟。”高公绘既解释了高世则的身份,又将高世则的名字推给了在座的官员,留下个印象。同时,也讲清了高世则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城街,毕竟高府并不在那一片。

    听了高公绘的解释,在座官员自是心领神会。各自称赞了几句高世则后,又客套的说了两句关于岳阳王府,才将话题转回到新发现的两具尸体。

    仍是刑部左侍郎先开口。

    “先去向韩国公府请示,看能否解剖那两具家丁尸体,同时也向之前的死者家中申请解剖,只要确认这几具尸体皆是同样的内里体征,便可以确定此事乃是人为了。我等并非没见过鬼神作怪,但在皇城,有天子坐镇,有百官看守,有大宋气运镇压,是绝不可能有鬼神敢踏入京城的。

    是故,虽此案从一开始刑部的定论便是人为,但开封府、大理寺、巡检司与民间皆有疑惑,且当时刑部也无法确定是异人还是异士所为,亦或是借术法达成,因此便并未枉下定论。

    而如今开膛验尸后,肺部的痕迹便可以确定了。毕竟鬼神无序,从不会做多余之事,若是要烧,便无惧你会哭喊。反而是居心叵测之人,会想要通过这种无声死亡的方式,给予人恐惧。”

    在座官员皆是点头颔首,接受了这种说法。而只要确认是人为的而非鬼神所为,那么只要广撒网,多部门联合侦办,相信一定很快会有结果。

    毕竟,连当今陛下,也在关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