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十四章 军势

第十四章 军势

    “行吧,那编入异人营的事就让他办吧,之后要什么后勤装备也可以找他要最好的。呵,这次就给他个面子。”种建中哼哼不爽。

    种建中本以为此次上任会被多方刁难,谁知鄜州军统领是曾经的战友,而接下来的上司吕惠卿和后勤总管程向英直接释放了善意。让种建中有种还未出力敌方就投降的感觉。

    听到种建中同意,赵冯二人皆是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接下来便是入伍的事情了。

    “那过几天等我与鄜州军将领交接完,拿到血罗兰的消息后,我会让仁山过去找你的。到时候你记得带好净化后的异石。还有,到时候记得把你带来的人递个名单给我,让我心里有个数。”种建中安排起了接下来的事宜。

    两人商议了许久之后,赵聪在留下现在的住址之后,带着冯云离开了驿店。

    第二日辰时,收拾完毕的种建中一行直奔城中的经略司官邸。

    种建中此次调任过来,担任的职位是鄜延路经略副使兼鄜州领军统领。原本是仅担任鄜州军统领的,是枢密院事曾布说吕惠卿此人有过不听上令的先例,需要有人加以制衡,所以才给加上的经略副使。当然种建中并不知道此中内情。

    经略司的官邸还算宽敞,容纳百人绰绰有余。前面的院子办公,后面的院子住人。种建中过来时,官邸门口早有人迎侯。

    “见过种副使。下官林希宰,乃是延安城的粮官,此次调用到经略司,吕经略特让下官前来迎接种副使,并在种副使麾下听用。”却是经略司从延安城中各部调用过来的官员。

    见此种建中心里稍微舒坦了一些,让粮官前来交接,便代表吕惠卿愿意把后勤的权力交给种建中一部分,这对领兵的种建中来说自然是极为利好的。当然种建中也没完全放下心来,给出了一部分,吕惠卿自然是要拿走另一部分的。

    但至少是个好的开始,所以种建中也与林希宰和善的交流着往主屋走去,让其余士兵由邱仁山和赵忠带着,分别接管官邸防御和收拾后院住处。

    进得主屋,便看见有几个官员正在向当中一老人汇报着各种情况,赫然便是经略使吕惠卿。而吕惠卿也看见了进来的两人,抬手让几个官员先停止汇报,起身走向种建中。

    “种将军来得正是时候呐,我等正在为军备的事宜发愁呢。”吕惠卿笑着走向种建中,口中虽然说着发愁,但语气却是轻松的。

    “哦?此话怎讲?”

    “我等研究了一下城中的军备和鄜延路各地报上来的储备发现,由于宣仁皇后多年来皆是例行边关防守之策,因此各地的冲车云梯等皆是大量老化。若出兵征夏,需得重新打造攻城器械。重新打造倒是没什么,各地的工匠也已经调集过来了。但是由于灵武之役,鄜州北部仅有的木材皆已伐过一轮,新长的木材还达不到打造攻城器械的要求。”

    说到这吕惠卿顿了一下,然后才接着说道。

    “所以,我等商量过后,提出了两个方法,一是从南部往北调动,伐南部的树木。要么,就是再往北,往白干山的支脉青峰山调军,那一片的深山仍存有符合要求的高木。只是...那一片多是凶民聚集之地,多有悍匪流犯,贸然前往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剧烈抵抗。”

    “区区乱匪,不足为虑,正好本将待会儿要过去交接鄜州军,也要熟悉一下将士们。等交接完后,便由本将领兵前去清剿青峰山乱匪,顺带练练兵。”种建中想借机熟悉一下鄜州军,之后也好估算要扩编征兵多少,因此主动请战。

    “不愧是有‘小三种’之称的大将,种将军愿意接手此事自然是大善。但是,我希望种将军在清剿完青峰山之后,别急着回来。而是更激进一些,直接通过青峰山内的走私渠道进入西夏境内,沿边骚扰夏军。至于辎重后勤方面,则由林大人和鄜州各地县丞负责,同时种将军也可以在鄜延路内各地募兵,扩编部队。种将军认为可否?”

    这算是吕惠卿直接性的示好了,允许种建中带走鄜州这路军队,同时通过林希宰保证向种建中保证后勤补给的份额,又允许种建中在各地优先募兵。而要求则是让种建中让出经略司内的权力,不要妨碍吕惠卿的管理。

    这样的让步对种建中来说当然是够了,领军作战最忌有不同声音,因此吕惠卿这样算是给了种建中一定的自由行事的权力,只要大方向上是对的,其余的皆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种建中莫名的有些不舒畅,感觉自己像是被随手打发了,虽然给得确实很多,但就是有些不爽,于是他开口又在这些上面加了一条。

    “本将认为大体可以。不过,由于各种战况的需要,本将要求把异人营队编入本将麾下。”

    此话一出,吕惠卿脸色一变,拒绝的话脱口而出。

    “不可,异人营人数稀少,应留在中枢统一调配,最多只能分配给种将军一百人。”

    “一百也太少了,至少也得五百吧!”

    最终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同意分配给了种建中一百五十个异人营队士兵,但允许种建中自行招募扩编那一部分异人营队,最高不得超过五百人。

    旁边看着这像菜市场买菜的情景,皆是目瞪口呆,但种建中已经一脸得胜的表情离去,众官员也只得平复心情,继续商讨其他事宜。

    种建中一出主屋表情便收敛了起来,原以为会在经略司耗费些许时日,没想到不到半天就解决了,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让人把赵忠他们叫过来,不用收拾了,我们直接去鄜州军营。”一刻钟后,这支队伍便从延州北城门鱼贯而出。

    ......

    鄜州军,不同于内陆的地方厢军。鄜州军虽同为地方常备军,但由于地处边境,时常会与西夏有摩擦,又由于神宗时期新法变革,裁减淘汰了军中的老弱,因此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但宋朝军队有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军队吃空饷。哪怕是边军也不例外,区别只是边军会少吃点。

    鄜州军营,编制是五万正军,若是出战,再拉上五到十万的辅兵,就可以号称三十万大军。由于鄜州军目前的统领折可适尚能压得住底下将领,因此鄜州军的吃空饷现象还没那么严重,鄜州军中还有四万多人士兵。

    种建中一行靠近军营时,由于并没有打出军旗,直到快千米营中的士兵才发现并示警,然后才稀稀拉拉的组成了一个百来人的军阵靠了过来,这警惕性看得种建中直皱眉头。

    “来者何人!为何鬼鬼祟祟靠近我鄜州军大营!”

    虽然对方为首之人语气跋扈,但邱仁山还是耐住性子,好声回应:“我乃新任鄜州军统领种建中将军麾下将领邱仁山!在我身后的便是即将上任的鄜州军统领!”

    “我可没收到什么新统领上任的消息,鄜州军只有一个统领!那就是折可适折统领!尔等竟还敢冒充种家军前来,真当我是傻子吗!”

    但那领头小将仍一脸神气,隔着二百米上来就是一阵劈头盖脸的喝问,这让种建中看得更是脸色变得更差了。

    “邱仁山,去教训下他。”

    “末将领命,众将士听令,整军!刀背应战!”

    种建中停在原地不动,身边仅留赵忠一人。而邱仁山则策马奔行而出,其余士兵皆是不发一言跨马跟随,反握长刀蓄力,身上有黑气泛起。邱仁山一马当先,身上同样有黑气泛起,与身后士兵连成一体,势如奔雷,像一把利刃直刺对面。

    对面的小将没想到种建中一言不合就直接让人冲锋,完全不管人数劣势,顿时有些慌乱,匆忙让手下的士兵防守。但宋朝军队,战力一靠军阵,二靠将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面对邱仁山这种沙场老将领着的精锐种家军,这小将领着的临时队伍完全没有一合之力,虽然于大勇也努力的想激发军势,但仍是仅稍作抵抗便被完全冲散。在一个来回的冲刺后,发现邱仁山是刀背应战的鄜州军士兵们纷纷围成一团丢掉了武器,干脆的投降了。百来人的队伍,竟反过来被五十人给包围了。

    “某乃种家军大将种建中麾下将领邱仁山!刚刚问话那小将,上前回话!”邱仁山在马背上,踱步着朝围成一团的士兵喊话。

    鄜州军士兵纷纷往两边让开一条路,然后看向了在道路尽头面色变幻的小将,于是他只得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末将鄜州军进勇副尉于大勇,见过几位将军。”小将来到种建中面前,直接单膝跪地行了个军礼,显然他也是知道种家军的。

    “我且问你,军营布防是何人负责?竟然如此散漫!你们统领折将军现在何处?”种建中直接开口询问,营防如此散漫,而且到现在于大勇的部队被围住了,鄜州军营那边也没有动静。种建中不敢相信这是折可适手下的兵。

    “回...回将军,此处大营乃是由杨惟忠副将负责布防的,而折统领...折统领带人出去练兵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于大勇说到副将杨惟忠的时候,眼神中有些迟疑。但说到折可适的时候,却是显得有些敬畏。

    种建中敏锐察觉到了于大勇语气中的迟疑,当即大喝问到:“吞吞吐吐,你在隐瞒什么!?折统领到底去了哪里!”

    于大勇被种建中突然的喝问吓得一哆嗦,当下如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全说了。

    原来,鄜州军中主要存在两方势力。一方以折可适为首,领着的是整个鄜州军最能战的士兵,大概两万五千人左右,这一部分士兵大多都上过战场见过血,驻扎在各个堡寨。而另一方,就是以副统领杨寅为主的地方军,这一部分虽然也被划分到鄜州军中,但实际上却是类似各地的乡兵县兵,依附的是各地的乡贤缙绅。而鄜州军中吃空饷的,也大多出于此。

    当然,还有一些中立的营部,属于两边不接受的。如于大勇说他自己就是,折可适看不上他,但他又不想依附于杨寅,为士绅大族做事,因此只能被打发来看大营。不过,结合于大勇提起杨寅时的语气,种建中更倾向于他是得罪了杨寅。

    正当种建中想进一步询问的时候,忽然感到大地正在震颤,然后便看见远远的有一支军队从远处行来,军阵正中的乃是步兵营,两侧又有少许骑兵奔行。一杆红底黑字的旌旗在空中刮起猎猎长风,上面赫然绣着一个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