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宋志 » 第十三章 莫名

第十三章 莫名

    听到嵬名阿埋的出战请求,仁多保忠直接表示了支持。

    “臣觉得嵬名将军说得有理,永乐城之战,已经证明大军对峙,宋军并非我大夏的对手,因此应效仿恭肃章宪皇后,在宋军还未集结完毕之前主动出击!”仁多保忠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

    “因此,臣推举嵬名将军领军前往,嵬名将军骁勇善战,知兵用兵皆是一流,除嵬名将军外无人可以胜任。同时,臣推荐仁多洗忠担任后勤总领,负责出兵的后勤保障。”

    嵬名阿埋虽然聪明英勇,对于贵族的弯弯绕绕并不太理解,还以为仁多保忠是在为他说话,支持他的说法。因此还向他投去了善意的眼光。

    但梁太后自己就出身贵族,从小受熏陶长大,同时还长期在宫中,现在更是总领朝政,对这些极其敏感,一听便知道仁多保忠打算趁此机会把嵬名阿埋这个平民将领放到边军。到时候不管打胜还是战败,只要嵬名阿埋一离开兴庆府,他就有极大把握让其回不来。之后说不定还能把他胞弟仁多洗忠也推上位,一门两大将。

    若是一个月前,梁太后是很乐意同意此事的,因为当时她的兄长梁乙逋还活着,整个朝政由她们兄妹二人联合把持。

    而梁太后现在虽然说能总领大权,但她靠的主要是接手的梁家的势力,还有西夏国内平衡的局势,一旦哪一方稍微打破平衡,她压住的问题可能就要爆发出来。靠着比两方都强一点的实力,以及儿子李乾顺这个正统皇帝的存在,她才能名正言顺的总领摄政大权。

    所以现在的梁太后,就算是要派人出兵,也是两方一边调一半人。更别说,梁太后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

    一路往南,延安府内,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天午后,一队军伍策马进入延安府城。

    这队人马不过五十来人,但马蹄轰鸣,却好似一支千人大队。皆是全身甲胄寒光凛然,腰间长刀斜挂,手按其上随时准备出鞘。远远的看见这队人马,守城的士兵皆是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城门卫卒队长正想让两个士兵前去叫停,让他们下马受检查。便看见那队伍中奔行在第二位的士兵,立起了一杆红色军旗,上面赫然绣着一个种字,通报着来军身份。

    队伍停在了城门处,马蹄只是稍有骚乱便马上平息。队中一名士兵下马前去与守卫沟通,片刻便回来向为首之人禀报。

    “邱仁山,进城后你领一队人马去城中官署问清鄜州军队目前驻扎在何处,打听一下目前领鄜州军的乃是何人,然后让他前来驿店见我。赵忠,你同样领人去延州知府打探一下吕吉甫那老儿到了没有。打探清楚后来城中官驿汇报。其余人,直接跟我去官驿。”为首之人留着一字虬髯胡,但并不杂乱,可以看出时常打理,配上那英武的上斜眉,整个人肃杀的气质中却透露出一丝儒和。

    此人正是刚从泾原路被调任到鄜延路经略司上任的种建中。而所带士兵,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种家军。此次上任,种建中并没有带太多士兵过来。除了几个心腹,余下皆是普通的种家军中低层士兵。而核心的种家军仍握于种师中与种朴之手,坐镇西北边陲秦凤路,直面吐蕃与西夏南军。

    听到种建中吩咐,进城后队中迅速分出两支五人小队,提前一步往城中赶去。而种建中则带着剩下的士兵不急不慢的赶往官驿。

    延安城乃边陲城市,城中并不禁奔马。但除非有急事,否则大多数时候皆会下马步行,或是放缓速度。入城后队伍便收起了军旗隐藏身份,但腰挎的长刀以及铁血的气息,还是令得来往路人纷纷避让。一行人找了个路人,问了路之后很顺利的就找到了官驿入住。

    而在众人入住没多久,邱仁山与赵忠相继归来。方一进来,就见两人各自表情都有些古怪。但还是相继开口向种建中汇报情况。

    “回禀将军,鄜州军队,目前就驻扎于城北三十里地外。而领军大将...是折可适折将军,目前并不在城中。”邱仁山说完之后站在一旁。而赵忠表情便更古怪了,一副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理解的事物一样。

    “回禀将军,属下去延州知府打听的时候,知州程向英亲自接待了属下,态度和善。不但告知了属下吕吉甫两天已经到了,而且还贴心...贴心的指出了经略司在城中的官邸办事处和经略司分配居住的官宅地点。”

    听到邱仁山的答复时,种建中倒是还好。他进城不直接去官邸,而是入住驿店,并且让邱仁山去喊人来驿店,便是想给他个下马威。但既然是折可适,那这个打算就泡汤了。因为两人是认识的,而且不但认识,还一起在老种相公种谔的麾下打过仗,有同袍之谊。虽然同为将门世家,为了避嫌不敢走得太近,但毕竟同是西北边军,关系还是尚可的,顶多立威交接变成和平交接就是了。

    但听到赵忠的回复,连种建中都皱起了眉头,不知道程向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种家虽然是投笔从戎的儒将世家,与文官关系还算亲近。但是,也不至于延州知州这一方大员亲自接待种家的士兵,甚至还态度和善?其中必定有鬼。

    “鄜州军的事就算了,明天我再亲自去军中见折可适。至于程向英...你说吕吉甫前两天已经到了,看来两人是已经见过面,达成共识了。指路?看来这经略司官邸,是准备好了等着咱们,想给咱们一个下马威啊。”说到这里,种建中嗤笑一声。

    “吕吉甫此人还有点才能,以前也打出过点成绩来。但此次陛下特意把我从泾原路调过来,看重的便是我的领军能力,若是他识相点,我不介意配合一番,送他一份军功。但他要是不识相,想跟以前在朝中一般大权独揽打压异己,可别怪我不客气!”

    “既然已经入住了,那今天就先在这住一天,等明天分配了官宅再搬过去。”重建缓了一下再次说到。

    邱赵二人拱手称是。

    原以为今天会无事发生,但傍晚时分,邱仁山却进来通禀说外面有人拿着岳阳郡王府的牌子前来拜访。

    来人自然是已经等了两天的赵聪和他的幕僚之首冯云,一知道种建中入城的消息,依旧是马上前来拜见。但与上次见吕吉甫程向英二人不同,这次赵聪直接带着冯云一起进了房间会见种建中。

    “见过种叔”、“见过种将军”二人的声音先后响起。

    “小聪啊,来,快坐。你怎么跑鄜州来了?我记得你不是还在守孝期吗?”种建中语气和蔼的让赵聪坐下,然后才开口询问。

    赵聪道了声谢便直接坐下了,而冯云则站在赵聪身后。

    种建中是六月末收到任命过来鄜延路的,也是那时收到的自己好友兼连襟,岳阳郡王赵烈夫妇被西夏刺客袭杀遇害的消息。他当时便悲怒上心,恨不能立马领兵出征西夏。因此这次调过来鄜延路,他心中也是乐意的。

    因为在秦凤路坐镇的种家军,需要同时盯着吐蕃诸部和西夏南军,主要还是以防守为主,极少主动出击。此次宋帝启用多名强硬主战派任四路军镇经略使,却唯独没有包括秦凤路便可以看出,秦凤路主要还是以维稳为主。

    种建中在接到任命的第一时间便收拾好行囊,带着自己的亲卫和心腹出发了,因此并没有收到郡王遇害案的后续信息,所以他对赵聪出现在鄜州的事情感到有些讶异。

    “种叔,侄儿此番乃为血亲报仇而来,为此已向圣上请求,特许得以随军出征。至于守孝,家中兄长前段时日因意外恢复了神智,兄长毕竟是长子,需要承袭王位。但血亲之仇不可不报,因此由兄长代为守孝。侄儿随军出征!”赵聪语气平静的向种建中解释。

    “胡闹!你今年哪怕算虚岁也才十六,年龄还小呢!兄长的仇,自有我来帮你报,你还是尽早回开封吧。”种建中对于少年兵倒是没什么反感,搁在西北,人烟稀少的边陲在拉壮丁时常会有,但赵聪是自家晚辈,自己自然是不希望他上战场的。

    而一听种建中拒绝,赵聪顿时有些着急。只见赵聪指着自己空荡荡的右臂,眼眶微红。

    “种叔,您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还带着血仇,我能安心的回到京城吗?侄儿此次前来,不止是为了报仇,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现在,只有血罗兰可以让侄儿恢复了!”

    “哪怕你借助血罗兰恢复了又能如何?血罗兰确实能短时间大幅提升你的战力,但凭你一人,又谈何报仇?而且军中有规定,凡使用血罗兰者...”说着说着种建中反应过来。

    赵聪接过话继续说了下去:“凡使用血罗兰者一律编入异人营队,服役三年或立下大功,方可退出异人营。种叔,我知道的,我也正是这个打算。凭我一人确实难以做到,但加上我从王府中带来的异士和异人营,便有了可能性!”

    种建中陷入了沉默之中,似乎是在衡量可行性。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问道。

    “你刚刚所说的,你兄长恢复神智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赵...嗯...世子他确定能继承王府吗?”

    种建中是见过兄弟二人的,但他几次去王府,都是跟赵聪接触,对于赵朔并不太了解,只是听自己的夫人说过郡王世子好像是先天不慧。此时突然说起,竟有些想不起郡王世子叫什么名字。

    赵聪听到种建中的口风有些松动却是振奋了起来,连忙给种建中解释了来龙去脉,最后还补上一句:“兄长恢复神智后,第一时间便去书房看书,可见其勤奋好学。家中又有老人刘总管帮衬着,定然能安稳接过王府的。”

    种建中听后不置可否,只是沉吟了一会儿。

    “血罗兰我可以帮你解决,之后编入异人营的事也随你。不过,虽然陛下允你随军,但并没有允你领兵,因此你入异人营后一切皆按军规决定,我不会出手帮你的。”

    赵聪与冯云对视一眼。

    “种叔,编入异人营后的事情,吕吉甫说愿意出手相助。这也是我来找种叔你要说的第二件事。”

    “这又关吕吉甫什么事?”种建中有些好奇。

    于是赵聪把会见吕惠卿和程向英的过程,又加上了自己与冯云的猜测详述了一遍,并说了自己的打算。

    “我说程向英和吕吉甫怎么态度这么好呢,原来原因出在你这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