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散落的那些年 » 第3章 开学前夕

第3章 开学前夕

    一抹阳光沿着树叶滑到了窗前,身上夹杂着雨露,一丝泥土的气息,凝滞的凉意并没有打断它前进的方向,一转身溜进了门缝儿仿佛是做贼心虚的小偷,怕留下一丝蛛丝马迹,渐渐地渗透到房间里,带来了新一天的问候。

    小贼跟寻着气味快速地通过搁了半空中的脚丫子,一直向上攀爬,越过丛林般茂密的大腿,前方是隆起的山坡,望见一座五指山匍匐在上面,时不时地挠挠山坡。

    山坡之中有个肚儿洞,再往上走便是来到了牙儿湾,牙儿湾是半环形的,上面湾口朝下,下面湾口朝上,整体形成了一个环儿,两边湾口排着序列的小白人,有的宽,有的方,还有的尖尖的……

    “啊,啊湫!”一声巨响突然响起,在牙儿湾的正上方有着深不见底的两个黑洞,如同被埋了的炸弹随即炸响,紧接着一股势不可挡的狂风迎面袭来,毫无防备的小贼犹如晴天霹雳化为了青烟袅袅,耳边传来了一句:“小贼不过如此!”

    “刘宁,起床了!听见没有?再不起来我踹你了啊!”大壮早早地起了床,翻叠着手中的被子像是一名训练过的老兵似的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明明白白的。

    刘宁扯了扯被子的一角,翻过身惺眼朦胧睁开双眼说道:“这才几点啊?别闹,我再眯一会。”

    “谁上次嚷嚷着说要第一个追榜的?这会儿估计红榜早就贴上了,就不知道这第一个人还是不是你?小组长怕是没戏了!”大壮一脸戏谑的样子。

    每次开学前夕,村里村委会都会组织一名小组长去村口的告示栏上面张贴一张红榜,上面清楚地写着某某学校,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开学,早上还是下午几点钟,不同的年级所交的学费也是不一样的,依次分为幼儿园、低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分开进行。

    每个学生需要带的证件,文具,作业本,书包,还有专门包新书的封面袋儿,在小卖部的都有明码标价。

    像语文书,数学书这一类小一点的书本的封面要一到两元一份儿,而大一点的作业本,其他厚一点大一点的书本的封面就比较贵了,要五元钱一份儿。

    村口向东走一百米就是学校,学校坐落在相对平缓的地段,面朝校门的左边是王佑的早饭店,王佑已经开了十年的早饭店了,最拿手的就是炸油条和内包子。

    周一至周五大清早就能看见一大口大油锅滋滋滋滋地冒泡,一旁的砧板上是切成断条状的面粉条子,右手大拇指往那一送,油条便开始在油锅里翻滚了,像是上了发条的齿条在那一个劲地转。

    陪伴王佑的老家伙之一要数那根长长的筷子,炸油条必不可少,期间总少不了它的踪影,无论是煎还是夹,它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待油条炸至两面金黄色就可以出锅啦!

    锅边还有个铁制的篓子,那是放炸好的油条的,有的顾客在店里面吃方便自己夹,一来大伙都熟,二来也帮了王佑省下不少的时间,其中不乏有水泥匠,上年纪的老大爷,携带小孩的妇女,刚买菜回来的大婶,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但大多数都是学生,早上起得很晚了又得赶早上的早读课,于是匆匆付了钱就打包往兜里一塞就走了。

    墙角处垒得像山那么高的是蒸笼,底下是风炉,红彤彤的炭火熊熊燃烧起着火光,水蒸气噗噗地冒腾犹如人间仙境,云海翻腾,一屉一屉的蒸笼在云雾中表演起来了叠罗汉,一层更比一层高。

    门口中间放置着一张小的八仙桌,是王佑为了照顾小朋友,低年级的学生特意放置的,另外附带四张小板凳,点菜的时候小家伙们坐在八仙桌上玩小纸片。

    各式各样的菜色覆盖了小家伙们的味蕾,金黄色的油条、爆炒年糕、小馄饨、青菜肉丝面、牛肉拉面等等。

    傍晚的时候,王佑夫妇又推出一辆小推车用来卖烧烤,小推车上荤素搭配,里脊肉、火腿肠、南瓜饼、炸年糕、骨肉相连、鸡排等等,相应的价钱有的五毛,一块,两块三块的都有;调料区的有胡椒粉、辣椒粉,还有的辣拌黄豆酱!

    在校门口的右边就是小卖部了,以出售文具用品和小零食为主,时不时地会推出抽奖活动,五毛钱一次,有的刮刮乐,奖品丰富。

    例如:陀螺、玩具枪、玩具车、悠悠球,还有一大包的那种大礼包,一个大礼包是二十元钱,里面的东西连老板娘都不知道,可能是弹簧,可能是玩具刀,可能是拼图,也有可能是几张印有游戏人物的荧光卡片。

    “大壮,你喊刘娃儿下来吃早饭了,锅里煮了青菜挂面,我去菜园子里看一看,你们俩个记得吃啊!”楼下传来大娘的声音。

    刘宁受不了大壮那副看戏的样儿,立马坐起身来开始穿衣服,顺手一抓,脖子往衣服里面一套,露出那张清秀的脸庞,杂草丛生的头发盘旋着像是在顶上挂了个鸟巢似的,耷拉的耳朵如同放了气的气球迅速地瘪了下去遮住了传音的通道。

    然后他双手分别钻进衣服里,仅仅凭着感觉从两只袖子里伸出来,尚未苏醒的大脑犹如朦胧的睡眼,时而眯成了一条缝,时而睁开放空一会儿。

    短暂的休整之后,刘宁穿着那双略大的人字拖鞋趴在水池边上,两只晃晃悠悠的手仿佛是支了座大山在上面,沉重的脑袋随时都有可能一头扎进水里,山里的水格外的凉快,以至于溅起来的水花如同火花四射的火种在脸上胡乱地跳,一阵阵似火焰般的刺痛,似寒冰般的凉意纵横交错地拍向刘宁,顿时,瞬间觉得人间清醒。

    “刘宁,葱花要不要?面上面搁点葱花闻起来贼香!”大壮一手拌面,一手边撒葱花笑着说。

    刘宁一听立马加快了速度,洗完脸后抹着毛巾说:“我都行,加点吧,再来点老干妈,那可是干饭神器,吃完面咱们就去村口看看吧!”

    两碗挂面在大壮的手上摇身一变成了一道绝世佳肴,色香味俱全!

    面里有小青菜,那是大娘亲自种的,外加一份榨菜丝,最后加入葱花与老干妈,入味!

    顿时,两人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别人那是正经地吃面,他俩那是嗦粉似的嗦面,十分钟就解决了战斗。

    “你说,这点儿红榜贴上没有?我们兴许还能赶上也说不定哈?”刘宁挎上小布袋道。

    大壮插上后堂后门的插销,又确认了一遍是否都锁紧了,回头看看窗户关没关好,然后将菜篮子里的两根黄瓜,三个西红柿,一些小青菜打包好递给刘宁道:“大娘知道你爱吃这些,别丢了,回去替我向刘奶奶问声好。”

    刘宁打开他的小布袋细心地把蔬菜放进袋子里,这袋子是奶奶替他缝制的,从上学起就形影不离地一直挎在肩上,风雨无阻。

    布袋总共有两层,一大一小,大的那一层就放书本、作业、铅笔盒之类的,小的那一层则是放小饭盒之类的。布袋的另一侧上面特地缝了一个小夹层,那是平常放零花钱和家门钥匙的地方。

    放完蔬菜后,刘宁把手伸进夹层里面,摸出来一个一块硬币和一个五毛硬币,对大壮说:“一共一块五,我留五毛钱攒着,这一块待会儿我们看完红榜咱再去小卖部可以买辣条吃,五毛钱一包我们两个人刚好一人一包。”

    大壮把大门合上但并没有上锁,到时候大娘回来也方便开门,要是自己先回来也行。

    刘宁擦了擦怀中的黄瓜,掰断了一根把一半分给大壮,随即自己咬了起来,乡下种的黄瓜就是甘甜可口,大壮也吃了起来,身上的背心不像是穿上去的倒像是挂上去的似的。

    村里的马路勉强能仅容一辆大巴车大小通行,晴天尘土飞扬,扬起的黄土跟着车轱辘在后面跑,你加速我启航,你减速我飘摇,上演一幕你追我赶的戏剧。

    雨天黄泥加身,坑中蓄满了的水是迷惑的障眼法,你不知道坑中是否会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或许是只迷路的螃蟹,不知道从哪一个沟沟里出来的,或许是陷入其中的青蛙,跳着跳着来个完美落水,或许这就是单纯的坑只为等你入坑,顶多湿掉一只鞋,或者扎爆一条轮胎,所以泥泞的道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两人对视一眼,轻车熟路地避开了这个万泥坑,由小路向着村口出发。

    叽叽喳喳的声音聚集在了整个村口,刘老头不像上次那样悠闲地蹲在石墩子旁抽着那杆老式的烟斗,此时凌乱的头发已经很难分辨,身上还是有几处擦伤,这还是那个刘老头吗?

    混乱的人群和嘈杂的闹声将刘老头冲散在墙角里犹如一群饿狼正围猎着一只羊羔时时刻刻准备群起而攻之。

    闻声而来的大壮立马挤进人群之中横栏在了刘老头面前,如同一条天降的大坝突然截断了眼前的洪水猛兽,落单的刘宁一看形势不对,转过头一瞧,身边的大壮没了人影,也一头钻进了人群堆里,发现刘老头哆哆嗦嗦地靠在墙角处,显然是受到了惊吓,不然那也不至于这副模样,看得让人有些心疼。

    刘宁半蹲着试图安慰刘老头,大壮同时大手一挥将刘宁护在了身后,像极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面鸡妈妈护住小鸡们的架势,“你们干什么?有必要这样围着刘老头?”

    带头的王五见身材魁梧的大壮一下子也不敢上前了,于是装腔作势地吼了一声:“你问他!”指向了刘老头。

    大壮眼神示意刘宁,刘宁也不含糊地点了点头朝着刘老头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您慢慢说不着急。”

    刘老头这才放心的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原来这次贴红榜的人本不是刘老头,原来组织的小组长因病去了医院,临走前把贴红榜的事情交代给了刘老头,和刘老头说红榜已经拟好了就在村委会的桌上,到时候往那告示栏一贴就好了,谁知道那人也没说清,刘老头也只是照着交代的把红榜贴上就以为没啥事了。

    后来大伙们来看红榜,发现红榜上面的学费价格比往年涨了许多,这一问刘老头,刘老头也答不上来呀,关键是刘老头一把岁数他不识得字儿,越解释越解释不清楚,也就越乱,结果人越聚越多。

    大部分都是孩子的家长,这学费靠的是一家的收成而来,多多少少也影响一家的生计,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

    带头的王五是邻村的小混混,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早年里因为偷井盖被抓进局子里改造了一段时间,邻村也知道他名声不好怕他败坏了村里的形象,便把他逐出了村子,不知道怎么来到了这里。

    据说是看上了刘老头的那杆老式的烟斗,刘老头不肯给,王五又不好明着抢便趁着这次机会来找茬来了。

    见刘老头不识字,王五想着陷害他出一出好戏,事后想从刘老头那里捞点好处,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得到烟斗反而局势失控,刘老头身上的几处伤口就是在人多的时候和他推嚷刮伤的。

    听完后,大伙儿恍然大悟,发现错怪了刘老头,心里悔恨不已,王五一听不妙便想着逃走,“快看!坏人他要跑路了!”一小孩儿大声叫了出来,眼睛睁得跟明镜儿似的。

    几位壮汉抄起锄头就往王五逃走的方向追去,边追边喊:“你这混蛋!都欺负到我们村头上来了!”最后另外几位打抱不平的妇女侠肝义胆地决定一起举报他。

    后来,王五在外村的一处桥洞里被警察当场抓获,有村民看见他衣不蔽体,像是刚从臭水沟里捞出来一样,这回应该能老老实实地回局子里待上一段时间了。

    大壮和刘宁一人一边搀扶着刘老头向着卫生院赶去,打算给刘老头处理一下伤口,医生说所幸只是轻微的擦伤,受了点惊吓,问题不大回去休息两天就好了。

    村委会的人得到消息也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详细了解情况之后登门向刘老头郑重道歉,并且给予一定的补偿,还表扬了两个小伙子,重新拟出了一张红榜,宣布由大壮和刘宁他们两个一起贴上,刘宁这次想当张贴红榜小组长的愿望也因此而实现了,他们俩并被赋予了本届正义红榜守护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