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文明进化 » 第152章 明朝战事

第152章 明朝战事

    明朝……

    “陛下,这几个月我们的税收增加了两成,粮价也并没有大涨,我们印发铜钱的做法是对的,对朝廷是大有好处的!”宰相贾忠启奏道,他可是在这波操作中吃的饱饱的。

    “好,这件事开始也是宰相你极力主张的,功劳甚大,朕封一侯爵给府上,世袭罔替,完了让侍中拟好旨,就会下发到你府上的!”

    “臣叩谢陛下天恩,万死难报万一!”宰相跪下感谢道。

    “恩,爱卿,起来吧!”

    “陛下,臣还有建议要奏报!”宰相开心了,也就把自己还没想好的事给说了出来!

    “爱卿,还有什么事,你说!”皇帝心情也格外好。

    “陛下,铜铁现在有点涨价了,如果市场上的钱币还不够,我们可以用金、银、铜、铁三种材料分别制造钱币,也可以把铜和铁混合到一起制造钱币,这样也能降低朝廷的成本!”贾忠说道,这是王林商队出的主意,他没想好就拿来表现了!

    “欧阳尚书,你觉得呢,宰相的建议如何!”明皇帝问道。

    “陛下,我们平时用的就是碎银两和铁币,如果能把银子也铸成固定形状,让其大小一样,重量相等,市场上一定会大受追捧的!”户部尚书觉得使用碎银两可以,那标准化的银币就更没问题了。

    他不知道的是,市场上有种劣币驱良币的效应,对标准化的金银币尤其有效。

    等金银币一磨损,等被掺了假的金银币出现,还按原来的计量标准交易,优等的足量的金银币就会慢慢消失,流通的将是越来越磨损或参了假的金银币。

    尤其铁币的大量仿制,朝廷会发现,他们收上来的货币额度是相同的,但质量却天差地别,这是朝廷订立的标准,他们要么废除承担损失,要么继续让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不管哪种情况,朝廷的损失会是巨大的。

    “好,那朝廷的金银铜铁币的制造就交给户部了,现在朝廷税收多了不少,朕准备对西南边的番司动手了,不知各位爱卿有何意见!”皇帝试探的问道。

    “陛下,明朝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啊,如果把燕朝灭了,那西南自然定矣!”有将军出来说道,他们就希望打仗,打仗就是军功,能封公赐爵的,这对家族来说才是破天的大事。

    “陛下,现在朝廷蒸蒸日上,我们应该对燕朝用兵了!”有国公建议道。

    燕明两朝,隔江而立,如果没有李隆,也会战争不断的。

    “各位爱卿,西南番司实力弱小,我们灭他们轻而易举,等灭了他们,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如果直接和燕朝开战,若战事对我朝有利,则番司安稳,若战事对我朝不利,番司就会搞事情,到时候再平定就不容易了,再说燕朝的实力也在大幅度提高,我们若没有充分准备好,也会像前几年一样,打来打去,没什么收获的!”皇帝分析道。

    “陛下,臣也认为先对番司动手的好,这些民族,只称臣,不纳贡,征召也不响应,如果让他们做大做强,我们北有燕朝虎视眈眈,西南有他们造成威胁,这很不利我朝的发展!”宰相附和道。

    “各位爱卿,这件事就这样定了,准备粮草武器,训练军士,我们十天后发兵西南,速战速决!”皇帝直接决定道。

    “陛下,是不是等秋收再出兵,现在作战,粮草吃紧,民间粮价也因此会上涨的!”户部尚书欧阳文建议道。

    “欧阳爱卿,西南番司仰仗的也就是地势,以前我们不好剿灭,是因为代价太大,现在士兵都换了兵器,加上军队配给的单筒望远镜,还有从明朝那边运来的货物,我们各个方面占优,还怕灭不了番司?”

    “如果没有粮食,可以让那边的商人运点过来,他们连兵器都可以卖,可见是势利之辈,难道一点粮草还搞不定?”皇帝说道。

    “欧阳尚书,这事交给你办,联系那边的世家,看看能不能买到粮食,如果不能,再问问那些商人有没办法?”

    “是,臣遵旨!”

    燕朝的瓷器炒作,就被朝廷的作战给降了温度,这是皇帝的心思,李隆也没想到,这下又要改变方案,发战争财了!

    战争有个好处就是能促进民族了解、融合,李隆从太初那里收到消息,也沉吟了起来!

    在粮食粮价前,要把世家贵族的底蕴给掏空了,然后再一击致命,战争不结束,瓷器炒作想要掏空明朝,这不契合环境认知,这个时候百姓们就会变得保守了。

    难道要把西南番司也扶持一下,战争打的越久,这对楚王府来说其实是越有好处,可苦了的就是百姓。

    李隆的瓷器炒作,针对的是明朝的世家勋贵,百姓没那么多财产,不懂土地,他们就有吃的,伤害程度能降到最低,但战争就不同了,百姓受的伤害值是最大的,反而对勋贵世家有大量好处。

    粮价上涨,百姓就要把幸幸苦苦的积攒的财富拿出来消费,自己的孩子要上战场,世家勋贵一将功成而百姓子孙万骨枯冢。

    李隆在不直接干预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最有利于百姓的那方面。

    王林被王福叫了过来!

    “王爷,你找我!”

    “明朝那边要对西南番司动手了,瓷器炒作要温和地进行,全力辅助明朝灭了番司,把西南也统一了再发力!”李隆吩咐道。

    “王爷,这不可能吧,我们的人没传过来消息!”王林震惊道。

    “恩,那边的百姓还不知道,也就是朝廷重要的几个大臣知道!”李隆解释道。

    “那王爷,我们需要怎么做!”王林问道。

    “你过去看他们要什么,除了粮食,提供武器,提供物资,换取他们的金银!”李隆说道。

    “王爷,辽州那边还有很多大米,为什么粮食不给他们高价卖点?”王林疑惑道。

    “他们会买世家勋贵的,到时候这边的世家勋贵就会和那边的朝廷达成协议,秋收后也要把明朝粮食同等价格卖给这边,这可是他们联合对付我们王府的好机会!”李隆说道。

    “王爷,这边的世家勋贵想让我们买不到粮食,到时候只能买他们的高价粮,如果他们再从明朝那边进口大量的粮食,王爷,那到时候这边的世家勋贵都会陷入危机的!”王林说道。

    “这样,你找明朝那边的人,扮演世家,把辽州大量的大米买给这边的世家勋贵,并签订合约,秋收按现在的价格也卖同样多的粮食给他们,让他们把定金交了,不信他们不上钩!”李隆说道。

    “王爷,这……”

    “定金尽量多收,写明违反合约,定金概不退还!”李隆又提醒了一句。

    “王爷,这会不会太狠了!”王林觉得这都不是打击这边的世家勋贵门了,是要灭亡他们啊!

    “没事,到时候他们只能把粮食土地贱卖给我们,家族体系解体,贵族光环不在,我们也不会把他们往绝路上逼!”

    李隆用楚王府生产的商品从日本换来了大米,这本是用作储粮的,现在按市价卖给燕朝的勋贵,这其中楚王府也就承担了商品制作的原料人工费用,能大赚一比。

    然后燕朝的世家勋贵为了秋天从明朝那边买粮,自然会促成这次的交易,把自己的粮食卖给明王朝。

    加上王林商队扮演南边的世家,再与这边签订契约,到时候定金明显是拿不回来了,按合同购买,那会是高价,违约就别要定金了!

    而明朝这边,燕朝这边的世家勋贵收钱还好,如果也是按合同签订,按同样的粮食交换,交不交换,那又是血亏,人家把粮食还回来,现在的这个价格,到时候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跌幅世家勋贵们也要承担。

    收取银两的话,李隆到秋天跟着世家勋贵微微炒作一下粮价,钱都会流进楚王府,世家勋贵收购的量越大,他们死的越彻底。

    燕朝这边的坑世家勋贵怎么也是躲不过去了,识字认字运动开始,这就是一场裹挟所有百姓的游戏,世家勋贵的财富将会被楚王府的游戏分润给百姓们,楚王府承担的损失就会降低到最低了。

    而明王朝这边为了打仗,自然会消耗粮草物资,很多东西就会在楚王府这边买,比如布匹,比如兵器,楚王府也能赚一波,但他们这边的世家勋贵们实力不但不会受损,反而因为受封会精进,当然土地的价值也会很快降下来。

    若不能让明朝的皇家贵族世家商贾陷入危机,李隆的计策就会失败。

    所以只有辅助明朝尽快平定西南番司,明朝必然会被喜庆的气氛所包围,到时候再炒作瓷器,炒作粮价,收割财富,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