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成为挽救大明的江南巨富 » 第六章 转变

第六章 转变

    大厅中,吴越发,吴江,章平三人坐在主位上。吴越发见吴泽进来后对他说道:帐已经查完了?

    吴泽递上去了三本本子回道:全部查完了,两家共有一百五十多人被清退,合计商铺共有一千五十多间,私盐厂三十七家,私钱坊二十三家,票号十四家,远洋商号四个,田地五千公顷,约七万五千亩,年纯利润二千一百万两白银。

    吴越发等人看见吴泽递上来的简结帐目,欣喜不以。吴越发说道:干的不错,面对犯错下人的处置也算干净利落,非常果断。他见到吴泽试图张口说什么便鼓励道:你若还有什么想法便说出来吧。

    吴泽见状鼓起勇气说道:在咱们两家的产业中,第一大的是那四个远洋商号,当然赚的也是最多的占两家总收入的四层,那些个盐厂,钱坊,票号占总收入三层,商铺占总收入两层,而那几万亩田地只占收入的一层,吴泽从袖子中拿出用炭笔画曲线图的近十年吴,章家府关于田亩的盈利情况,等吴越发三人都看完之后,吴泽接着说:咱们两家虽田亩众多,不过没有合适的青壮力来种植,既使雇佣了足够的青壮力来种植,但因为粮食出口不是我们俩家的主要业务,更多的是供自己两家人员食用,所以导致有了足够的青壮力之后,粮食结成后两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店铺可以吃下这批货,如若卖给其他米店,算上路途遥远的损耗与压价,根本赚不了多少,甚至会亏钱。既使是咱们两家现在的种植情况也是有问题的,几万亩地种的清一色的小麦或者水稻,没有任何经济作物做为调整,这导致土地肥力逐年下降,种了几年后只能将田地闲置恢复地力。

    吴泽又指了指纸的背面,见他们翻过去后,吴泽又说道:这后面是孩儿整理的近百年内粮食的丰收和歉收情况简异曲线图,

    咱们两家的种植方式就代表着关于农田的收入,完全取决于老天爷是否赏脸。吴泽这还补充道孩儿这几天翻遍了书籍,根据在两家中能找到的史料与元史的记录,在元朝100多年内发生水灾92次、旱灾86次、雹灾69次、蝗灾61次、地震52次、风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而从洪武年间,到现在期间共计自然灾害800多次。咱们两家的种植方式就代表着关于农田的收入,完全取决于老天爷是否赏脸。就拿去年咱们两家田产的收入跟十年前相比,虽然田地增加了,但收入没有增加反而下滑超过了三分之一,几乎将近一半。很多地方的田地种植一年的粮食卖出去,算上各种成本反而会亏钱,这根本就是为了种地而种地。

    那你的意思呢?吴越发对无吴泽问道。

    吴泽想了一会儿,说道:按照我未来的计划,我打算利用新技术,大量投资盐厂长与制糖厂,这两个几乎除海贸外,最赚钱的产业。同样的书店也需要大力发展,再加上聘请知晓农学的有学知识以及足够的青壮力,以及购买种子,田地开荒,这都需要大量的现银,避免资金链断裂反正我们两家加起来有七万五千多亩良田。我提议先卖二万五千多亩获得大量现银。投资以上我所说的产业,以及正好可以重新规划一下各处的田地,方便管理。这样下来,不仅减少了成本也增加了,未来会获得利润。至于剩下的钱,则可以运用我之前提出的股份制说服那些中小型世家,直接入股他们,以后咱们就可以直接钱生钱了。

    吴越发听完则是笑骂道:你还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一张口就是卖个几万亩的田地,真是败家子。不过倒是挺聪明的竟然能看到这一层。吴江与章平两人也是纷纷附和道。

    吴越发见吴泽一头雾水地站在那儿说道:我与你父亲和你岳父,又不是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你能看到这些问题,难道我们三个人管理吴家与章家那么多年会看不见吗?就如同我们老早之前就知道下人会贪污做假帐,却留他们一命,目的就是在未来给你一个机会,在下人中立威。同样的田地里面的情况,我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那为何?吴泽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吴越发打断。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为何不尽早解决呢?傻孩子,吴越发慈爱的看向吴泽:其他的江南世家,地方的豪族,乃至那个皇帝也许会同意让。两个强大的世家合二为一,但绝不会坐视有一个世家能在商业上统一整个江南,我们是故意留一个破绽给他们看,虽然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都知道我们都不可能是那种对田地一无所知的蠢蛋,但我们就要这么做,这就是这个社会与世界运行的道理,哪怕你可以强大到横扫一切,但是你必须让别人看到你有弱点,既使大家都知道这个弱点是虚假的,没有弱点的人活不长久的。你是不知道,我当时看到你画在图纸上那些奇思妙上的点子我是多么欣喜,但又很担忧,我欣喜的是我们吴家终于后继有人,我担忧的是你年少轻狂,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又有如此高尚的才华,家里的家丁与家将又会无条件的支持你,待你成婚之后,又会获得章家的支持,我害怕到时候你会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说到这儿,吴越发走下来,拍拍吴泽的肩膀,继续对他说:如今的情况就是最好的情况,不要再折腾了,待大考之后,我把你安排到兵部去,山东备倭营里面混点资历,在军中发展一下自己的亲信,学一下治军之法。随后便找个由头辞官回家,操练一下家丁与家将,便安心与章阳过平静的生活吧。咱们两家的情况,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冲锋陷阵的家主了,而需要一个左右玲珑,一个能屈能伸,一个安于现状的家主。

    但那些制盐、制糖还有印刷术呢?吴泽问道

    我们三人前几天就在跟江南那些世家以及能代表其他地方世家的人讨论这件事情。这三个技术中,无论是哪一个,他们都不会默许我们俩家完全掌握的。关于制盐以后我们家只做高级盐,只会售卖给皇族,藩王以及地主豪强和那些士绅与上层世家的供应,对于中下层的市场,我们会与其他家族做个切割逐渐退出,别担心,虽然那些上层阶层的市场份额,我们家也不是完全占有。但光是这些的收益就是能让我们的收益翻倍,代价就是制盐法在世家当中是半公开的存在,每一个想利用这个法子的人只需要每年给我们家交一百万两白银就能使用,由于没有多少世家是靠制糖发家的,所以说关于制糖法我们家占主动,在总体市场中,我们家会占比三分之一,并且同样的其他涉足制糖的世家每年也要给我们家交一百万两白银才能使用这个方子,至于活字印刷术,那些世家不愿让我们公开,相反,开了高价试图收购这个技术。我替你做了决定,把技术以极底的价格给了那些齐楚浙党与东林党中的领头家族,换了一批很大的人情。以后,除非我们俩家是犯了弑君以及其他诸九族的罪,否则就这大明一朝我们家算是横着走了。

    就这样吗?吴泽说道:我当初画出那些制盐法制糖法虽然本意也是为了给我们家增加收入,但同样的,我原本也希望让那些吃不起好盐,甚至那些吃不起盐,吃不起糖的贫苦人家也吃得起,这些东西。爷爷,你是否知道,那些人吃的是什么盐,什么糖?他们吃的可都是那种带毒的粗盐,最多二十几年,一个好端端的汉子就会患上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而盐这种东西又不能不吃。有了这些制盐法,本来这些贫古之人都能以较低的价格吃到原本是世家才能知道的精盐,不知道会救多少人,制糖法也一样,还有改良印刷术,那些世家根本不缺钱买那些书籍,他们害怕的是底下之人也有了购买书本的能力后,自己也被挤掉,但是底下人读书成才,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本凭自己才学能上的职位,说不定也会被世家内的人用关系顶掉,就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不愿给那些平民一点希望吗?其实百姓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希望自己能饿不死,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有机会考取个功名,如果可以的话,因为那些不交赋税的世家,所以只能把那一部分钱,添加在平民身上,那一部分的钱能少一点。就这么简单而已,难道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连这点都满足不了吗?!他们只想好好的活着而已啊,就这么难吗!这最后一句话,吴泽几乎是怒吼的喊出的,门外的家丁听到动静想进来,被吴泽一句滚出去,喝退。作为生长在后世的吴泽,虽然也见识过社会的阴暗面,但是他骨子里还是与这个封建时代的人的思想格格不入,这也导致了他的思考方式与其他人有着根本差异。这就造成了矛盾。

    吴越发的声色没有变动,继续说道:这是没办法的孩子,你必须学会接受这一点,我自然理解你的意思与感受,但是别忘了,我们家也是世家。让那些平民生活变好,到最后受损的还是我们,更何况,你也不能责怪其他世家,如果位置换算一下,我们家也会如同像现在对我们施压的那些世家一样对别人施压。更何况,我们两家也不是圣人,大家底子都不干净,我知道这也许这对你很难接受,但是你必须明白这一点,那些人与我们的差距不是,一些个新技术能改变的,就如同我们与皇帝的差距一样,无论朝代覆灭了多少次,总归会有新的天命之人出现,总归会有新的王朝建立。这是历史的必然性。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挡他者死。

    吴泽小声但坚定的说道:爷爷,你相不相信以后在这片大地上是不会有皇帝的,或许还会有世家,但不会像现在一样,如此明目张胆,以后人人都可以读得起书,都吃得饱饭,基本每一顿都有肉,上的起学。每一个人,无论是商人之子还是平民之子,都可以参加科举,凭自己的本事博得一个好出身。吴越发听到这话,笑了笑,没有反驳他,只当作是吴泽不甘于现在的现状,发出的抱怨上语,是年少时的豪言壮语,谁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呢?但他并没有看见吴泽那眼神中坚定的目光,因为吴泽他真的见到过这种情况,或者说他就是在这样情况中生长生活了17年,而吴越发只是对他说道:以后这话不要再对任何一个人说了,我不想那么快就把那些个人情用掉。随即,吴越发、吴江、章平三人走了出去,吴越发走之前对赵德喊道:之前还有一些中小型世家,吵着要见我们,试图跟我们结盟,但是呢,他们的分量不是很配与我们三人谈话,少爷现在的情绪不太好,在他缓和之后,你便让他从那些请贴中随便选一家去看看,去看看他们是不是有资格跟我们结盟?顺便让他锻炼一下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他现在棱角太深,过刚易折,容易伤到自己。说完便出了门。

    过了一会儿,赵德小心翼翼的抱着一堆请帖来到吴泽前,让他抽一张对他说:少爷,别生闷气了,随便抽一张,糊弄糊弄他们吧。等回来,我把章家小姐请过来陪你,吴泽心中也有一股不知名的郁气发散不出来,于是他也就随便抽了一张出来,赵德打开请帖,发现是田家的,他记得这是一家专门从辽东往江南运普通与珍惜药材的一个中小世家,他之前还奉了老爷的命,亲自去他们家买了一批人参等珍贵药材。便让下人连忙去通知田家,让他做好准备,自家少爷马上过去。在众多机缘巧合之下,吴泽巧妙的抽中了最独特的一张请帖,也许,在抽中这场请帖之前,吴泽的命运就跟吴越发之前对他说的一样,混好资历之后,便跟吴泽之前设想的一样与章阳平静的过完这一辈子。但抽到这张请帖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不仅吴泽的命运。整个吴,章两家的命运,乃至整个大明,整个亚洲,甚至世界的命运都巧妙地发生了变化,由吴泽这只来自四百年后的变化之蝶,扇出了第一缕微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不久之后,这一缕微风便会变成肆虐江南的狂风到最后会变成一场席卷整个中原大地的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