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活在年代 » 第六章 又梦

第六章 又梦

    陈秀莲可能是跟着村里的妇女去山里捡柴火了,家中只有罗祥荣一人。他见罗光年抱着一捆小竹回来,便好奇道:“砍这些东西回来做什么?”

    “前两天回想起在暹罗时见过的一些鱼笼,想着试试看能不能编织出来。”

    “以前怎么不见你做这些。”

    罗光年无语,直接怼道:“二姐出嫁之后,我就想着进山打猎,可是我敢长时间离开吗。”

    罗祥荣扭头一边,以此掩盖自己的尴尬。

    罗光年也不理他,进入厨房,将一些有分支的竹子成一条条,然后分门别类。接着还削了一些长条形的竹子外皮,作为编绳。

    仔细回想一种鱼笼的编制步骤与要点。

    鱼笼编制难度不大,是否坚固以及使用寿命才是关键。

    一个长将近一米一,尾部是活动口,头部比常人脑袋大一点,加上一个阻拦缩小入口的位置,再用柴火焚烧外表两次,烧去一些尖刺。

    孔洞不大,但是造型比较粗糙。

    罗光年也不在意,现在只是练练手而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将来有时间就上山砍一些拳头粗的长竹子,削成竹片,应该能编织的非常精致。

    做了两个鱼笼之后,罗光年还削了一些竹片,最开始以四条竹片交错叠加成井字,然后一圈一圈的往外编织,等到长宽有了三十厘米左右时,就往上编织,形成一个竹筐。

    编到六十厘米左右时收口,不过竹筐的收口,罗光年是真的没有印象,观察家中就有的竹篮等物,也难以从中看到什么技巧。

    不过既然是练手,罗光年也不太在意,边框位置多安排几条出片,然后来回穿插,让它不容易散开就行。

    然后是点火烧木材,一边用火燎两个鱼笼与竹筐的细毛,顺便烧开水。

    水未开,陈秀莲就背着两捆木材回来。然后母子俩便一起做事。

    罗光年将木材,看成适当长短,太粗的还要劈开。陈秀莲等水开了之后,就承装起来,等水凉了就是凉开水,可以日常饮用。

    然后罗光年帮忙烧火,陈秀莲则开始做饭炒菜。

    今天煮了米饭,不过菜只有咸菜,还有陈秀莲上山采的野菜以及竹笋。没有肉,罗光年让陈秀莲多放点油。

    陈秀莲虽然有点不舍,却也没有拒绝儿子的要求。

    以至于玩耍回家的三小只,闻到油香味,就围在灶台边望眼欲穿。

    好一会儿,罗光华才留意到两个鱼笼,双眼一亮,急忙问道:“哥,这两个能捕到鱼吗?”

    “吃完饭我们去试试。”

    “好,哈哈~~”

    看着罗光华有点兴高采烈的表情,罗光年的心情又复杂了。

    因为在小侄儿罗耀明听说的世界中,罗光华从小就不靠谱,小时候经常上山打鸟捉蛇,下溪摸鱼,长大一些之后会跟同伴去电鱼,后来还好打牌。

    小侄儿一直知道自己小时候,父亲养猪养鱼养羊,养鸡鸭,算是非常刻苦耐劳的人,九零年代末,平均下来,月入四五千,当时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他却将钱输光,以至于罗耀明的学费都要问罗春香借。

    而如今的罗光华,虽然仍旧顽皮,却也听话懂事,并没有罗耀明认知中的那么不着调。

    现在看来,应该是罗光年,罗春花,罗祥荣的先手的去世,对罗光华有着很大的打击吧。

    只是看着罗光华的兴奋劲,罗光年又觉得,这才是他的本性,以前只是被自己管的比较严而已。

    将来会怎样~~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顿晚餐迅速解决,碗碟舔舐干净,如果不嫌弃,都不用洗碗了。

    饭后罗光年就拿上两个鱼笼以及竹筐,带着三只小的,先去挖蚯蚓,然后加泥捣碎,而后装入小竹筒中,在用小石头半封口。

    前往小溪边的路上,扯了两条藤条,到了溪边,先找了两处水位比较深的地方,将鱼笼放下。让罗光华明天中午来起笼,看有没有收获。

    放下两只鱼笼之后,才带着三只小的前往布置陷阱的地方。隔得有点远,见到陷阱所在的水面有翻滚的迹象,罗光年就带着三只小弯着腰,小心翼翼的前进。

    到了陷阱处,罗光年就将竹筐往两个陀螺形陷阱的入口处一放,非常豪气道:“抓鱼。”

    罗光华直接扑到一处陀螺陷阱的中心,一下子就抓起了两条鲫鱼,不大,加起来还不到半斤。

    陈春花与陈春香则一般喊着好多鱼,一边随着陀螺陷阱的外围一点点往中心赶。

    罗光年先捞了两块石头放到内竹筐压住,然后也加入捉鱼的行列。

    不到十分钟,便捕捉完毕。

    将近两斤的鲫鱼,还有大半斤小溪里比较常见的白条。还有一条将近半斤重的鲶鱼。一些寻常家庭拿去喂猫的杂鱼,家中没养猫,就不要了。

    如此收获不算很丰富,却也相当不错了。

    然后兄弟姐妹四人浑身湿漉漉,却又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到家前,罗光年挑了几条加起来将近一斤的鲫鱼,用藤条穿口过鱼鳃,让罗光华送到罗祥福家,剩下的才拿回家处理。

    鲶鱼生命力顽强,可以先养着,鲫鱼与白条杀了之后,用粗盐腌制。

    罗光华一回家,就让陈秀莲煎鱼吃,哪能让他如意,就算他在地上打滚都不行,除非想吃竹鞭。

    总算闲下来时,罗光年才回到客厅坐下喝茶。

    等陈秀莲也忙完出来时,罗光年才看着罗祥荣道:“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何事?”

    陈秀莲眼神专注。

    “小花小香年纪也不小了,继续跟着我和小华睡,终究不是个事。我想如果不够富裕,那我们就分家,吃还是一起吃的,就是为了多个住处。”

    “如果足够富裕,那就建个新房,也就没有分家的必要了,爸妈你们觉得呢?”

    陈秀莲先行回答道:“你爸一直想着要回我们的老宅。”

    罗光年有点意外。

    位于中寨的老宅,确实不小,如今住了四户人家,自己这个家,最多只能跟其中一户换,另外三户人的安置就是个问题。

    而且在小侄儿罗耀明的记忆中,他小时候就是在老宅的偏房长大,然后六七岁时就搬到了罗光华建的新家。没过几年老宅所在那条短巷,所有人都搬走了,再后来,老宅被一位宗亲叔要去当猪圈用了。

    罗光年没有在老宅住过,所以现在的罗光年,对老宅没有一点依恋情节。

    但是既然罗祥荣有此想法,罗光年便愿意顺从对方的意愿,想了想才道:“那,在你们的房间里,建个小阁楼怎么样?”

    罗祥荣表情严肃,却道:“你终究也要成家的,总不能让老五一直跟着你睡吧。再说吧,如果财富足够,就先建一座新屋。老宅之内已经没有值得怀念的物件,也不急着要回。”

    陈秀莲偷偷松了一口气。

    罗光年心情又复杂了,罗耀明三十好几都没结婚,对结婚有一定的憧憬,但是更多的还是抗拒吧。如同记忆融合,罗光年的心态多少是有点受影响的。

    不过居然罗祥荣有了想法,罗光年便不在发表意见,微微点头默认,事件就不了了之了。

    然后罗光年花了片刻时间,辅导三只小的暑假作业,更晚一些时候才出门去找一些同辈,曾经的罗耀明要叫伯的人物闲聊,罗光华新家所在小巷的罗光建,罗光荣与罗光明等人。

    这三位,属于同为大房的宗亲,以前就比较关照罗光年,后来也是比较关照罗光华之人。如今看来,应该有着与罗光年的友谊成分。

    天黑回家睡觉。

    这一夜,罗光年又是接连做梦,梦到一些曾经看过的日漫、日系电影电视剧等。

    夏日白天比较长,五点钟,天蒙蒙亮,罗光年就被人摇醒。

    罗光华有点迫不及待道:“哥,我们去看鱼笼呀。”

    罗春花道:“哥,你昨晚又念经了,说爹丝涅~~八嘎呀路~~”

    罗家四女,芬芳花香,都继承了陈秀莲的大部分美貌。加上罗祥荣的容貌也是相当不俗,所以清秀可人的罗春花,说出八嘎呀路四个字时,显得异常可爱。

    罗光年有点无奈,这也是他想要分开睡的原由之一,他真的担心自己在睡梦中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让三只小的听了进去。

    无奈当前的家境,还不容他随心所欲。

    仍旧是头昏脑袋,但是罗光年觉得,自己可以精通日文了,却没有太多的喜悦。

    只因三只小的当他在念经,但是他却没办法解释自己会读写日语原由。另外相较于语言能力,罗光年实则更想要狩猎或者射击一类的技能。

    起床发现母亲陈秀莲已经在做饭,罗光年就让春花春香去帮母亲,拿起竹筐带着罗光华去了小溪边。

    在第一处放鱼笼的位置,找到了藤条,轻轻一拉,感觉非常沉,小心翼翼的将鱼笼拉出书面。鱼笼内部顿时水花四溅,噼里啪啦声响不断。

    罗光年抓住鱼笼,便一把将鱼笼提到岸上,往内一看,顿时吓了一跳。鱼获多而杂还在其次,主要是鱼笼内有条黑色的长条带鳞的蛇,蛇身有两根手指粗,算是有些肥大,但仔细辨认之后便发现是无毒的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