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文武双全 » 第38章 拐子自来投(万字更新求收藏推荐追读!)

第38章 拐子自来投(万字更新求收藏推荐追读!)

    一个上午过去,孙长兴在贾环的悉心教导下,记住了《七宝刀法》的十八个基础招式,但是各种组合变化,却只记住了不足一成。

    薛蟠在旁边看到目瞪口呆,他看贾环演示刀法,轻松自在,没想到真正学起来,竟然如此繁琐麻烦。

    幸好贾环先教的是孙长兴,要是教他,说不定都撑不到一个上午,薛蟠就要放弃习武念头了。

    薛蟠幻想中,几天学会这路刀法,成为武术高手的梦想,清醒了七八分。

    对贾环先教授孙长兴,再无异议。

    孙长兴是薛府护卫,和薛府签有长契,算是薛家人。

    薛蟠继承家业,将来像薛父一样,到处巡视产业的时候,孙长兴自然会护卫在他身边,所以,他学会这门刀法,和薛蟠学会没什么两样。

    薛蟠性格虽然有点混不吝,但是为人处事,还是颇有几分章法的,贾环教授孙长兴刀法颇为用心,他不能让贾环白忙活,命人去金陵城中最好的酒楼,定了一桌上等席面,送到荣国府祖宅。

    贾环对他薛家人毫无保留,薛蟠自然不能差事儿。

    吃了一顿美味丰盛的午饭,贾环和薛蟠坐在厅上,看孙长兴自己复习上午所学,有什么记不清的地方,贾环会及时指点。

    薛蟠一开始看得颇有兴致,很快就昏昏欲睡起来。

    忽然,金彩亲自进来向贾环禀报道,“三爷,外边来了一个人,自称姓齐,身边带着两个女孩子,说是和三爷约好的。”

    贾环闻言,哈哈笑道,“这老小子,真是掉进钱眼儿里了,真的敢找过来,蟠大哥,咱们出去会他一会。”

    薛蟠本来萎靡的神情,顿时兴致高涨,连声说道,“好好好,我也要看一看他今天带过来的两个女孩子生得如何,要是能入我的眼,咱们兄弟就一人一个。”

    贾环、薛蟠,在金彩、孙长兴、赵国基等人陪侍下,走出荣国府,看到角门外,果然站着老齐。

    老齐的身边,有两个十来岁年纪的女孩,衣着打扮和昨日的英莲相似,相貌也颇清俊,不过还是要比英莲差一些。

    老齐看到贾环、薛蟠联袂而出,连忙迎上来躬身拱手道,“薛大爷、贾三爷,小人把两个女儿带过来了。”

    贾环点了点头,说道,“叫她们两个过来,让本少爷好好看看。”

    老齐连忙回身,把两个女孩拉过来,推到贾环面前,谄笑道,“贾三爷,您请看。”

    贾环对那两个女孩子说道,“抬起头来。”

    老齐在后边戳了戳两个女孩的后背,两个女孩怯生生地抬起头。

    贾环看了,点头说道,“不错,长得都不错,都留下吧。”

    薛蟠站在贾环身边,也看清了两个女孩的面貌,嘿嘿笑道,“左边这个好看一点,我要这个,右边的那个给环兄弟你。”

    贾环没理他,对老齐说道,“你很不错,没有骗本少爷,本少爷先把人带进府去,等下让人把银子给你送出来。”

    薛蟠在一旁呆愣愣说道,“怎么能让环兄弟掏钱呢,这钱哥哥出了!”说着,就要从怀中掏银票,被贾环一把拦下。

    贾环向他使了个眼色,说道,“昨天的银子就是让蟠大哥出的,今天怎么能还让蟠大哥出呢?”

    说着,手上使了个巧劲,把薛蟠的身子拨过去,在他背上推了一把,让他先从角门进去,再带着两个女孩进府。

    留赵国基在外边看着老齐。

    老齐不疑有他,谄笑在外边等待。

    贾环进府之后,把两位女孩叫到一边,正色说道,“好叫你们两个知道,我乃荣国府贾环,这位蟠大哥,出身薛家,我们两家,在这金陵城里,权势滔天,说一不二。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两个要对我如实相告,要是胆敢说谎,休怪本少爷翻脸无情!”

    两个女孩闻言,面面相觑,瘦小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

    贾环说道,“我看外边那个老齐相貌猥琐,面相不善,和你们两个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你们两个当真是他的女儿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快快如实说来。”

    两个女孩听到,贾环问的竟然是这个,齐齐愣在当场。

    贾环仔细观察两个女孩的神情,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想。

    右边的女孩扭头往角门的方向看了一眼,有院墙门户阻隔,没有看到老齐,神情犹豫不决,张口正要说话,忽然被左边的女孩拦住。

    左边的女孩一只手抓住右边女孩的胳膊,另一只手紧紧攥着衣角,咬了咬嘴唇,开口说道,“大少爷,我们说了实话,你能给我们做主吗?”

    贾环笑道,“这是自然,我既然问你们这个问题,就是要为你们做主。”

    左边女孩闻言,双眼泛红,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向贾环磕头,口中说道,“我们不是他的女儿,是被他从小拐来的,他是个拐子!”

    右边女孩,见姐妹如此,也跟着跪下,说道,“我们是被他拐来的。”

    贾环挥了挥手,让钱槐把两个女孩扶起来,笑着说道,“你们真的是被拐的?”

    两个女孩抹着眼泪,坚定地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贾环问道,“你们可记得被拐之前的事情?还记不记得是在哪里被拐的?”

    左边的女孩哽咽道,“我记得,我家是城南竹枝巷的,我父亲姓刘,我小名六儿,是四年前元宵节的时候被拐走的。”

    贾环点了点头,扭头对金彩说道,“金叔,你让人去城内竹枝巷打听一下,这位姐姐说的可是实情,如果那里真的有刘姓人家,四年前丢失了女儿,就把人带过来。”

    金彩领命道,“是,三爷,小人这就让人去办。”

    贾环接着问六儿,“你可记得老齐现在的住处?他的家里还有多少被拐的女孩?”

    六儿回道,“我记得,家里还有七个被拐来的妹妹。”

    贾环闻言,对孙长兴说道,“孙叔,麻烦你带着六儿姐姐走一趟,把那些被拐的女孩都救出来。”

    薛蟠一开始,在旁边看得莫名所以,现在才听明白,原来外边的老齐是个拐子,专门拐骗小女孩,养到十二三四岁,再转手卖掉。

    昨天的英莲,今天的两位女孩,还有他家里的七个年纪更小的女孩,都是被他拐来的。

    听到贾环让孙长兴去解救其他女孩,薛蟠自告奋勇道,“我也去我也去。”

    贾环点头说道,“蟠大哥要跟着去,那就更妥当了,你们先回府去,多带一些人手,免得发生意外。”

    薛蟠立即带着孙长兴和六儿,兴冲冲地去了。

    贾环又问了右边女孩的儿时记忆,她被拐的时间,比六儿早了一些,被拐的时候只有三四岁,儿时记忆已经模糊了。

    贾环便让金彩家的,把她带到后面,暂时交给如意、英莲照管。

    再次走出角门,看到老齐已经被赵国基擒下。

    老齐看到贾环出来,连忙梗着脖子问道,“贾三爷,你这是何意?”

    贾环冷笑道,“你可还记得,本少爷昨天说过的话?”

    老齐眨巴着小眼睛,说道,“昨天三爷买下了莲儿,又说还要再买两个丫鬟,问小人还有没有其他女儿,让小人再带两个过来,小人今日把人带过来了,三爷这是嫌之前定的价格太高了吗?要是价格的问题,三爷只管开个新价,小人绝无二话。”

    贾环笑道,“后面的话,你记得倒是清楚,前面的话呢?”

    老齐苦着脸回忆,嘴里嘟囔道,“前面......前面......”忽然想起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冷汗瞬间遍布额头。

    贾环笑道,“记起来了?你记不起来也没事,六儿姐姐被你拐走的时候,年纪应该稍大了一些,还记得被拐之前的事情,她已经把被拐的经历告诉本少爷了。

    “本少爷已经派人去核实,另外让人带着六儿姐姐去你家里,解决其他被拐女孩,等人都带过来,再把你送到府衙去,想必在府衙大堂上,你应该能记起所有事情。”

    老齐闻言,汗如雨下,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国基这个时候,让人找来绳子,把老齐五花大绑,扔在荣国府祖宅角门外。

    街对面宁国府的人,看到这边有热闹,都凑过来,问询清楚,向贾环竖起大拇指,赞道,“三爷真是明察秋毫呀!”

    贾环摆出这个年纪的孩童,听到夸赞,应该摆出的洋洋自得姿态。

    没等多久,金彩派去城南竹枝巷,核实六儿被拐之事的人,先带回来确切消息,六儿的父亲老刘,和大哥刘大,亲自跟了过来。

    老刘和刘大一到,便跪在贾环面前,连连磕头道,“多谢大爷,帮我们找到被拐的女儿。”

    贾环让人把他们两个扶起来,说道,“六儿姐姐带人去抄这个拐子的老窝去了,等她回来,就能与你们相认,你们二位稍安勿躁。”

    贾环年纪虽然小,但是一身华服,身后又站着荣国府、宁国府加起来十来位仆从,坐在荣国府角门外,一看就是大人物。

    老刘和刘大不敢造次,唯唯称是。

    刘大年纪轻,血气方刚,看到被五花大绑扔在一边的老齐,恨恨地上前,在老齐的身上狠狠地踹了两脚。

    老齐的家不知道在金陵城外什么地方,薛蟠、孙长兴等人,足足去了一个半时辰,才有消息传回来。

    薛蟠和孙长兴对被拐女孩的解救行动,非常顺利。

    老齐家里,只有一个五大三粗的婆娘,见六儿带人去解救被拐女孩,还想撒泼,被薛蟠一脚踹倒,刚要扯着嗓子哭喊,被孙长兴用刀架在脖子上。

    老齐家的街坊四邻,都知道这对公婆那挨千刀遭天谴的勾当,只是乡里乡亲,顾着情面,才没人告官。

    现在城里来人解救被拐女孩,老齐婆娘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领头的薛蟠虽然不大,但是嚣张跋扈,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没人上来阻拦。

    只是,老齐家里那七位被拐女孩,年纪都还小,从三四岁到七八岁不等,被救出来之后,受到惊吓,哭闹不止。

    薛蟠顾了辆马车,把女孩们哄上去,缓缓进城。

    贾环得到消息,吩咐来报信的薛府下人,去迎接薛蟠,让他们一行人不用到荣国府这边来,直接去金陵府衙。

    贾环这边,也带着老齐,领着老刘、刘大,以及英莲和另一位女孩,一起也往金陵府衙去。

    金陵府衙,离荣国府所在的宁荣街不远,很快便到。

    金彩上前,把他们一行人来此缘由,向府衙门子说了,门子听说是荣国府贾氏子孙,亲自抓到一个拐子,人赃俱获,送到府衙,请知府老爷审判,不敢怠慢,连忙进去禀告。

    不一时,贾环一行人被放进府衙,金陵知府已经升堂。

    贾环此时身上无官无职,也没有功名,见到金陵知府,按理应该跪拜,他却只拱手见礼道,“见过知府老爷,学生乃荣国府子弟贾环,家祖是先荣国公,家父现任工部员外郎。”

    这位金陵知府,已经上任两年,对金陵城内各大家族门儿清,自然知道荣国府在城中的分量。

    当初进京会试得中进士之后,有幸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对京城中的权贵,也有所了解,知道荣国府二老爷贾政,被恩荫为工部主事,后升任工部员外郎。

    工部员外郎虽然只是从五品官阶,比他这个高配的正四品金陵知府要低三个品阶,但是不论是权势,还是官场人脉,他这个金陵知府,都要比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贾政,逊色三分。

    从贾环的自我介绍中,能够得知,他是出身荣国府嫡脉,是贾政的儿子。

    有这样的渊源,金陵知府对贾环没有跪拜,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轻放过,温言问道,“你今日过堂,所为何事?”

    贾环回道,“学生昨日在城中,偶遇表兄薛蟠,被他带去,和这人有一番交际,认为事有蹊跷,便略施小计,让他今日自投罗网,现下已经查明,这人是一个拐子,多年来在金陵城内拐骗女童,作恶多端,人脏俱在,请知府老爷严查。”

    这个时候,有人进来禀报,外边来了一行人。

    贾环拱手道,“外边来人,是学生请表兄薛蟠,带人去解救的被拐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