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文武双全 » 第25章 高价得番薯

第25章 高价得番薯

    那辆在扬州城内疾驰而过的马车,显然是嚣张惯了,根本不管被惊扰的百姓。

    赵国基见状,走过去,把那老汉扶起来。

    老汉面相看上去已经有六七十岁,实际年龄未知,摔了一跤,身体吃痛,但是起身第一件事,却是照看麻袋,跪在地上,捡拾从麻袋里散落的东西。

    赵国基也蹲下去,帮着他一起捡。

    老汉忙不迭的称谢。

    贾环在车厢里,看到老汉麻袋里的东西,有点眼熟,吩咐从车辕上跳下来看热闹的钱槐,“你去取一块那个东西来给我看。”

    钱槐虽然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听命上前,从地上捡起一块番薯,见上面沾有泥土,用手拍了几下,拍不掉,撩起衣襟擦了几下,把泥土擦掉大半,才递给贾环。

    贾环接过来,在手里仔细打量,确定它就是番薯。

    看到它,贾环才想起来,前世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好像看过一篇番薯的科普文章,文章中说,番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海外传过来的。

    红楼世界,明朝以前的历史,和贾环知道的一样。

    从明朝开始,才发生改变。

    算算时间,此时按照公元纪年,应该是十七世纪初,正是明朝晚期。

    番薯这个时候传入大乾王朝,和原本的时间线应该差不多。

    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把番薯当做一种零食,或者健康代餐主食,却不知道,番薯从十七世纪初传入中国,因其高产耐贫瘠,迅速成为广大百姓的粮食补充。

    历史上,中国的人口,在宋朝之前,就算是在所谓的盛世年月,顶多也不过6000万。

    宋朝时期,人口才突破1亿。

    经过两宋之间的战争,以及元朝统治,人口又降到1亿以下。

    明朝建立的时候,中国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以及后面的仁宣之治,传到明英宗的时候,人口恢复到8000万以上。

    土木堡之变,刚刚建国不足百年的大明王朝,一朝崩溃,中华大地又陷入南北分治的局面,广大的黄河以北疆域,沦于草原民族统治,两淮繁华之地,成为南北交战的战场。

    到大乾王朝太祖奋起,取代软弱又内斗不断的南明朝堂,重新竖起中华大旗,历经二十多年艰难创业,终于再一次驱逐鞑虏,复我中华,还都京城的时候,中华大地上,人口再一次降到6000万以下。

    经过大乾王朝的数十年经营,现在,国朝人口,已经恢复到9000万,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一二十年,就能再一次突破1亿人。

    在农业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不高的情况下,中华大地要养活1亿人口,非常困难。

    历史上,明朝在万历年间,人口达到巅峰,高达1.5亿人,国家实在养不起这么多人。

    再加上大江南北,灾患频仍,进入到十七世纪之后,明朝已经进入末世,活不下去的农民,化作流民,成为明朝与外患同等的内忧。

    明朝最后,其实不是灭于外患,而是先亡于内忧,京城是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破的。

    满清是捡了个大便宜。

    大乾王朝现在的情况,要比明朝末年好上许多,虽然如今两帝并立,朝局暗流涌动,各地灾患不断,底层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但是,好歹还没有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历史上,中国人口,在满清康雍乾三朝,迅速增长,从康熙初年的不足1亿人,到乾隆末年,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人口增长到3个亿,从此奠定中华人口第一大国的基础。

    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人口出现如此爆发式的增长,原因多种多样。

    在贾环看来,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番薯、玉米这样的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增加了百姓的口粮。

    百姓只有在吃饱的情况下,才有余力生育。

    宋朝之前,不是百姓不愿意生养孩子,而是粮食不够吃,生了孩子也养不起。

    宋朝的人口之所以能突破1亿人,原因是大力发展工商业,藏富于民,百姓有钱,自己土地上的粮食不够吃,可以从海外收购。

    大乾王朝现在,对工商业的态度,既没有宋朝那么开明,也没有明朝那样打压,海关未禁,海贸繁荣。

    江南地区,已经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像贾环刚刚卖书稿的书铺,已经形成了自产自销的产业,聘用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

    扬州城毗邻的运河,靠着常年无休的漕运,供应了数十万漕工。

    林如海执掌的巡盐御史衙门,治下的两淮盐场,也有数万盐工。

    漕工和盐工,在某种方面,也属于产业工人。

    扯远了。

    说回到番薯。

    番薯可是个好东西,不仅产量高,不挑土地,用途多样,作主粮味道也不错,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

    像林黛玉那样肠胃不好,身带旧疾的人,常吃番薯,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

    如果今天没有碰到这位老汉,贾环一时间可能想不到番薯,现在既然碰到了,当然不会错过。

    看到老汉在赵国基的帮忙下,收好了番薯,就要背起来离开,贾环连忙从车厢窗子探出身来,扬声叫道,“老伯,请等一等。”

    老汉闻言停下步子,扭头看过来,连忙把背上的麻袋放下,身子拘谨着,颤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小少爷叫老汉有什么吩咐?”

    贾环转了转眼睛,伸手托着番薯,问道,“我刚才看到老伯的袋子里装着这个,一时好奇,不知道这是什么,还请老伯不吝赐教。”

    老汉连连在衣服上擦手,咧嘴陪笑道,“不敢当,不敢当,这是我亲家从福建老家带过来的一样新鲜作物,据说是从海外番邦传过来,叫做番薯。”

    贾环问道,“这是吃的么?”

    老汉回道,“是,能吃,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都可以,也可以生吃,味道甘甜,颇能抗饿。”

    贾环笑道,“听老伯这么说,我也想尝一尝它的味道了。”

    老汉连忙回身,从麻袋里掏出几个番薯,递过来,说道,“刚才多承这位兄弟帮手,小少爷不嫌弃这是我们农家的玩意儿,这些送给少爷尝尝鲜。”

    贾环笑道,“怎么好平白要老伯的东西,这一麻袋番薯作价多少,我向老伯买来。”

    老汉连忙摇头道,“不用买,不用买,这一袋番薯,是老汉亲家送给老汉的,是在山间荒地随便种的,没费什么力,值什么钱?”

    贾环笑道,“东西虽贱,好歹是老伯亲家种植收获,老伯一路背进城来的,我不能白要。”

    说着,取出一块二两左右的银子,交给钱槐,让他交给老汉。

    老汉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想伸手又不敢,想推拒又舍不得,嘴里连声说道,“使不得,使不得。”眼睛却焊在了钱槐手里的银子上。

    钱槐笑嘻嘻地,把银子塞到老汉手里,说道,“我们爷给你,你就安心收着。”

    老汉紧紧攥着银子,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连连向贾环磕头,口中连声说道,“多谢小少爷,多谢小少爷。”

    贾环让赵国基把老汉扶起来,笑着说道,“老伯不必如此,咱们是公平买卖,不必谢我。”

    老汉仍然连忙称谢。

    贾环接着说道,“我府上人口多,这番薯如果真的像老伯说的那样,可以换着花样吃,这一袋也吃不了几顿,不知道老伯亲家家里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请老伯再弄些来,我仍然按照一袋二两银子算给你。”

    老汉这一麻袋番薯,大约有六七十斤。

    现在扬州城里的米价,大约是十文钱一斤,一百斤一吊钱,银贵铜贱,一两银子差不多能买一百二十斤大米。

    现在,贾环用二两银子,买六十斤番薯,意味着一斤番薯,抵得上四斤大米。

    番薯这个时候,才传入中国不久,尚未在民间大规模推广开,老汉的亲家是福建人,两年前回乡探亲,偶然知道有番薯,高产不挑食,味道也不错,就学了种植技术,带来扬州栽种。

    今年才是第二次收获,颇为丰收。

    惦记在城中生活的女儿,便捎信来让老汉过去,带回一些充当粮食,能省些米面。

    没想到被贾环撞见,竟然出如此高价购买。

    听了贾环的话,老汉连忙说道,“小少爷说的可是真的?老汉亲家今年收获了足有六七斤番薯,小少爷都要吗?”

    一麻袋番薯六七十斤,贾环给二两银子。

    六七千斤,按照上面的价格,就是二百两银子。

    刚刚得了500两银子润笔费的贾环,倒不是掏不出这笔银子,但是六七千斤番薯,要吃到什么时候去?

    贾环看着老汉皱纹纵横的脸上,迸发出的希冀期待,点头说道,“都要都要,我现在住在扬州巡盐御史衙门,老伯把番薯运过来之后,就去那里找我。”

    老汉一听贾环住在衙门里,脸上喜色敛去。

    像他这样的平头百姓,最怕和衙门扯上关系。

    巡盐御史衙门虽然是专管盐业的,和扬州府衙那里的地方衙门不一样,老汉却分辨不出里面的不同。

    贾环见状,猜到老汉的顾虑,笑着说道,“扬州巡盐御史衙门的林老爷,是我姑父,他的官声口碑,老伯可以在城内打听一下。如果实在不放心,就先少送些过来,咱们还像今天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当面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