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 17.即便睁开很残酷,也请勿闭眼自欺——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17.即便睁开很残酷,也请勿闭眼自欺——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本文创作并发表于2021年1月,为旧稿搬运,不代表本人真实水平】

    我是泓烧鸭。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用“极夜”作为比喻、来生动形象的诠释了当前这个深陷在了黑暗与阴霾之中的,人们早已失去了自由的创作环境。

    从它发出去后遭遇到的审核情况与结果来看,我是写对了。

    尽管早在许多年前,就已有人用“寒冬”来形容过了,但在我看来,极夜或许才更为合适…因为在寒冬中,人们至少还能区分日升月落,还能感受到寒冷,还明白这一天总会过去,春天是会到来的。

    但是极夜,就不一定了。

    冬季只有三个月,部分地区的冬季甚至是算不上“寒冷”的。

    极夜却长达半年,且能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都位于极圈内。在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寒冷的,只是冬季时最冷而已。

    而更可怕的是,在没有任何时钟、或可指示时间类物品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处于绝对的极夜中,是察觉不到时间变化的。

    在这里,没有早晨、中午、夜晚的概念,更无法分辨春夏秋冬…人们不知该如何安排作息,不知何时该睁眼、又何时该闭上…

    所以很明显,对比当下,“极夜”才是更残酷、也更现实的那个真相。

    可是,我也不曾去过极圈,不曾见过极夜,我也不知是否真是这样。

    不过…我真的不曾到过吗?

    我难道不是…已经身陷其中许多年了吗?

    我说现在就是极夜,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当然,如题所述,也许很多同学,尤其是并不从事创作、甚至是连对文艺作品关注都不够多的人们,是会感受不到现在这个“极夜”的情况的。

    这是一群并不知道自己尚且被蒙在鼓里的、麻木的人。

    有一些人,则是明知这样并不好,明知这是个不知何时能有日升的永夜,却也依然选择要闭着眼。或是出于追求安逸,随遇而安,或是出于内心对试探真相的怯懦…

    无论是何原因,他们都会自欺欺人的说服自己,现在不是极夜、不是寒冬,甚至现在的文化艺术产业环境,正在“蒸蒸日上”…

    而最为邪恶的,则是在加剧环境的恶劣、延长极夜时间的那些人了。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打压那些睁眼人,去要蒙蔽甚至是戳瞎他们的双目,缝上他们的嘴。因为能驱散寒冬与极夜的太阳一旦升起,他们这群靠着暗夜的能量才能苟活下去的、邪恶的吸血鬼就会暴露出来,就会被焚烧殆尽,就是死路一条。

    他们不敢面对阳光,不能践行正义,所以,迫害指出真相者,与真相搏斗、以及制造阴影来蒙蔽之,就成了他们唯一能做、也必须要做的事。

    所以,他们是我们的敌人,至少,是我的敌人。

    我不知你们属于以上的哪种,但是看到这篇文章,你们至少明白我是哪种了。

    不过,我可不是来写什么“讨恶檄文”的,或者说,不全是。我也没指望过靠一篇文章就能唤醒多少麻木的闭眼者。

    我只是一如往常般,来倾诉并抒发一番自己的感想,在孜孜不倦挥砍着武士刀的间隙,指着极夜的穹顶破口大骂一道…

    然后再新建文档,在唯一的征程上、如夸父追日般继续前行,只可如此罢了。

    只是刚好,最近这些感想、还有今日的这些描述用语,无法不令我想起了一部我早些时候看过、曾经想要单独创作一篇影评的电影来,只可惜当时不曾想到切入点,不知该结合些什么道理、表达什么思想,故才不了了之、暂行搁置…

    但在“极夜”这个概念出现后,确切的说,是在经历了上一篇文章的完整阐述后,我的灵感终于明显了许多。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之间简直是太契合了。

    于是这篇文章,我便觉得,是时候该把它从我的灵感库里、拎出来展示一番了。

    而这,便即是诸多“教科书级”电影的其中一部——《楚门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是由PeterWeir(彼得·威尔)执导,JimCarrey(金·凯瑞)、LauraLinney(劳拉·琳妮)、NoahEmmerich(诺亚·艾默里奇)、EdHarris(埃德·哈里斯)等联袂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主要讲述了是一档热门真人秀的主人公Truman(楚门),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最终楚门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的故事,该片于1998年6月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及最佳原创剧本3项提名,以及包括美国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等评奖协会在内的8项大奖与7项提名…

    影片时长不算很长,只有《七武士》的一半左右,但却足够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让大家在看完后感到无比的震撼、甚至是惊悚…

    这个上映的日期,于我而言可说是十分亲切的。

    虽不是在同一天,但我正是在那年的六月初一出生的,相差仅一个多月左右。

    由于复述剧情不属于我的“创作”,我就直接抒发感想好了。

    所以接下来的部分,其实并没有看过影片的,也可以看。我不会太多透露情节,甚至几乎不会怎么再提到它。

    《楚门的世界》通过被誉为“喜剧天才”的JimCarrey在影片中贡献出的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原本是十分黑暗、深邃、残酷的故事,表现成了那般充满荒诞的趣味。但相信任何一位认真看过了电影的同学,只要稍微深思那么一丁点,都是能感受到这个故事所溢出屏幕来、那份带给我们的恐惧与惊悚的。

    而大家所恐惧的,多半就是自己是否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摄影棚中,自己是否就是个“楚门”而已。然而实际上,真相或许也恰如观影时的许多弹幕所说的“肯定不是”吧:

    因为如果是的话,到我这个年纪,导演早就给我发老婆了。

    我不想写与他人重复的评述,我只作自己真切的观后感。

    看完这场“楚门秀”给我带来最大的思考,从来就不是我们每个人是否是Truman自己,或是串场的演员,甚至不太可能是的导演。但毫无疑问,我们的现实当中就存在着这样一场楚门秀。

    观众们弹幕里所说的“不是”,也是仅存于物理意义上而已。

    我的相信是,这个穹顶一直就存在,我们的文艺市场、是一直如同就《楚门的世界》中一样,被一批“克里斯托弗”、也就是“导演”们操控着。

    而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寒冬与极夜,他们就是那群惧怕阳光的、吸血的恶鬼。

    大家可以照我所说,仔细思考一番。

    难道…不是吗?

    一切我们所能见的,大到国际院线影片引进时因审查制度经受的删减,小到我鸭某人是否签个破约并有没有被推荐,是否过审、是否被封…很明显,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人为操纵的。

    在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扮演那个“中间人”的,就是这场楚门秀里的克里斯托弗,也就是那些资本集团。

    有些同学应该想说早就知道了,我这等于是说废话。

    可是…你们可有深思过,为什么会这样吗?这个时代,这个环境,这个市场,又真的应该这样吗?

    世间许多事物,总有一套所谓的“守恒定律”,在我看来,文艺产业里是也有的。

    作者,受众,中间人,是这三方角色构成了这一整个产业链的整体,一旦要稳定运转,其中必是缺一不可。就如“楚门秀”当中的Truman、众演员以及导演三方,各带着不同的目的开始运转一样。

    正因有这个守恒定律的存在,我们的创作与接受,都必须要受到各种形式的限制

    所以,我们“创作”与接受的环境,并不是“变得”不自由,而是从来就没有自由过。

    也不是时代淘汰了武侠,不是武侠已死,而是有这群恶鬼、他们不再想要让武侠活下去,是他们向武侠开了枪。

    是他们的魔爪与利齿伸了过来,要置我们于死地。

    没有什么大势所趋、时代所向,而是他们控制了“大势”、控制了“时代”。

    然而,有一种东西,叫做“利益”,这个东西很可怕,这是足可驱使恶鬼也要去推磨的存在…

    它可以是实在的金钱或资源,可以是虚幻的权利或名声…

    但不容置疑的是,任何人,甚至任何生物,都是由着利益的驱使而存在的。

    这是任何生物都拥有的,最原始的、本性中的贪欲,本着对任何事物与方面、任何形态的利益都存在的贪欲,生物们才会离开母体、开始活下去,饱腹生存,争抢地盘,繁衍后代…

    这也是我为何用许多年来歌颂以及向往“侠义精神”的原因之一,因为能牺牲自己、去为他人谋利益者,不论是为卑贱到无一声言谢的刁民,还是为这座蓝色星球上的全人类整体…

    他们,都有着超脱人性之上的高超觉悟,他们才是无上的勇者。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生物的本性,依然是追求利益为主,这是我们很难逃脱、故必须面对的现实。

    没有武士保护的村庄,面临的只有山贼的掳劫。

    在“文艺产业”这场楚门秀里,也是一个道理。

    一旦有了过多的、不正常的利益开始涌入这个产业整体,那么这个运转,就会开始变得不正常,无论是三方中的哪一方,都会产生变化。

    比如部分的创作者出了名、挣多了钱后,就会逐渐失去初心,用越来越多的水货来应付公司与粉丝,自己却捧着得到的钱开始去享受。并且还美其名曰“劳碌了大半辈子,为何不能享受享受”…

    但这还只是小事,他们可以享受,我没说他们不能。

    当然,我也没资格说。

    当过多的利益涌入,以致文艺产业开始由“利益”而非“质量”驱使的时候,带给这三方角色最重的影响,并非就只是“金钱”那么简单,而是借由金钱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地位。

    任何一方的地位一旦提高,另外两方就会相对降低、由此产生深重的影响。

    譬如,当创作者的地位或因名气、或因权利,亦或是其它原因,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后…

    在他所属的那环产业链里,另外两方的地位就会降低。

    急需通过经销他作品来盈利、甚至是生存的中间商,就无法再做高高在上的老板,号令一切、压榨他们,而是只能请求他尽快推出新作。

    不再是他找各家公司来与他合作,而是各家公司求着来与他合作。

    他的受众以及粉丝们,自然不再是寥寥无几的、让他时常需要去交流以及感谢的“家人们”,而是开始成千上万、数以亿计…在演唱会上,他一举话筒,你们就会跟着唱;他让做什么手势,你们就会跟着做;

    到了网络上,就成了那句经典的“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了。

    这也正是通俗来说的“架子”,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见证过、也都能理解的一个很简单的,创作者地位提升后的概念。

    而这,只是第一个例子。

    当受众的地位提高了后,会是怎么样呢?

    实际上,这个几乎就不需要我举例了…也许有的同学会有意见,认为他们作为受众时的地位不够高,实际上,这只看对应在哪个行业、哪位明星、哪家公司而已。

    至少在现在这个、已经被利益腐蚀透顶的楚门秀里,受众们的地位已经足够了。

    他们虽没有高过中间商,但已经高过了创作者。

    “爽文”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知从何时起,当有那么一些创作者开始为了利益,自降身份,开始讨好读者,在文字间将他们弄舒服了、并借此获得了地位后,这一套商业模式便立刻开始盛行…

    至今,依旧处在这个最黑暗的穹顶下,真正的创作者,依旧被牢牢制约在最底层,往上一层是读者口味的挑选,再往上是克里斯托弗公司严苛到几乎要剥夺走一切的条约…

    从零开始的创作者若做不到同时讨好,或无法另寻地位提升之道,那么在这场秀里,他就将永无出头之日…

    读者地位提升起来是何模样,不需要我举例,现在已经是这个情况了。

    那么,若是第三个,中间商呢?

    事实上,中间商地位的崛起与提升,是最悲惨、也是最不应该的。而更不幸的是,当前的文艺产业、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已经是这样了。

    这就是文艺产业的寒冬,这就是创作者们的极夜。

    我之所以如此针锋相对,不是没有道理的,也不单纯只是因为自己在追梦上的不得志发牢骚而已。

    为什么呢?

    首先,为了专注于作品的质量,创作者与受众们所关注的重心、必是要在作品上的。他们双方会交流讨论,一方提出意见,另一方做出调整。因而,他们是不会在市场运营上有所精专。

    可是,这个世界太大了。

    而且为了将重心放在作品上,创作者与读者也再做不到“面对面”交流了。

    不论是小众还是大众创作者,他们与读者之间,现在都缺不了这群重心只在乎“利益”、而非“质量”的,中间的经销商了。

    这很令人心绞痛,但却也是不得不承认并面对的现实。

    商人,这同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我还不至于傻到失去理智,我知道商人在这个世上是必须存在的,我也不讨厌商人,也正因为有他们带来的“以物易物”,才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相互进步…

    我所厌恶的,是商人地位的提高,是这个现象。

    战国时期《管子·小匡》中有言,古代社会阶层所谓的“四民”,士、农、工、商,商人自古以来即是排在最底层的。

    甚至有两个成语,就叫做“无奸不商”、“商人误国”。

    我们的祖先有着这般洞察清楚的明晰智慧、以及超越千年的敏锐嗅觉,在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商人的地位是不能提高的。

    一旦提高,必有祸患。

    因为在商人的眼中,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们“唯利是图”。对应到文化产业里的中间商,他们就不会在乎的作品质量,而是只看销售指数、只看经营利润。他们只会想尽办法去照顾能挣钱、或有挣钱趋势或盼头的作品,而对那些专注于质量、真正思想明锐的作品,从来弃之不顾、置若罔闻。

    在这一段话上,我说的主观了些,气愤了些。

    但我必须强调,你们也必须承认,这正是当下的现实。

    而只做商人,尚且满足不了他们的贪欲。

    在他们的心里,他们想要把一切都填补完整,而这,自然包括了他们的名声。所以就更有甚者,以商人的根骨、冒充创作者,进入了文化产业。

    为了地位能快速上升及稳固,他们会披上一层从别的创作者处撕下来的皮、走进这个闭环里,取代创作者进行运转。这当中的太过瞩目以致暴露者,已经被曝出来,开始发烂、发臭了。

    而尚未被揭穿的,却还仍有数之不尽…

    可是,再多臭烂的骂名也都只停留于表面,有了这层皮,有了仍在滚滚盈生的利润,再承受多少谩骂又如何呢?

    毕竟,名声可都是虚的呀,唯有实打实到手的金钱,才是够分量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离开这片极夜,扭转这个寒冬呢?

    也如我前文所说,我不是来写什么讨恶檄文的,也不指望一篇文章能“唤醒”多少个尚在被蒙骗着的Truman。再加上,这个产业的稳固、缺了他们是不行的,所以,即便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也不能将矛头指向他们。

    什么叫侠之大者?

    我们要做到拯救这个局面,或许很难,但其实也很简单。

    往简单的说,四个字,止戈为武。

    往清晰的说,也就是《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中慧彦大师所诠释过的“王道精神”:

    “所谓战争必胜之法,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前,阻止战争的发生。”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会导致这个现象,是由于商人地位的提高。我们也知道了,由于地位已经提高并稳固、导致如今他们掌控了一切,而我们再无法与之为敌…

    那么,我们又何必再起干戈呢?

    之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原因其实也无它,即专注做好我们眼前的事、守好我们的本分即可。

    当创作者追寻了本心,表达的是心中所想,没有顺读者口味、从市场潮流,没有注水,没有植入广告,没有模仿、拼凑甚至抄袭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合格的,最起码的创作者。

    每有一个创作者能做到如此,文化产业里的奸商就会少一分胜算。

    当读者也追寻了本心,明确自己的地位,能真正的区分明白何为好书,不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的而去主动看爽文,并且支持正版,认真读书,向作者大方提意见与建议…

    每个读者也只需做到如此,就能使这个寒冬更温暖一些、使极夜更阳光一些。

    可是…之所以我又说,做到这些很难,也是有原因的。

    每个无法做到的作者与读者,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难题,还是那两个字——利益。

    而最绝望的是,利益,正好是奸商们的武器。

    他们控制了利益,他们就控制了我们。

    当我们能更勇敢一些、决绝一些,挣脱欲望的束缚、逃离利益的控制时,我们就可以直面他们,我们堂堂正正的身影,就不会再被扭曲与歪斜。

    这时,我们就可以像Truman一样,在《Underground&Storm》震撼人心的鼓点旋律中,在狂风暴雨下克服自己对大海的恐惧,驾驶着小舟,前往并抵达“世界的尽头”。

    相信很多观众、同学以及评论家们都留意到了,在《楚门的世界》中,克里斯托弗真正强调了的那句台词:

    “外面的世界,比我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的谎言,虚伪。但在我的世界,你不必害怕,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而对我来说,Truman接下来的回答,才堪称是“画龙点睛”:

    “但你没有在我脑里安装摄影机。”

    是的,对应到我们今天的话题当中,也是一回事。

    资本家们懂得怎样运用利益,怎样控制被欲望束缚住的我们,来提升并稳固他们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来为他们牟取利益。

    但他们唯独做不到的一件事,就是明白我们的真正所想。

    这件事甚至对很多人自己来说,可能都仍然没有做到。

    很多读者甚至是创作者,已经失落在了现实的世界中,被利益与欲望所束缚,所驱使,走在他们明明不想走的路,做着他们明明不想做的事…

    所以,请清醒过来吧。

    即便现在是寒冬,现在是极夜。

    即便睁开眼来很残酷,但也请不要再闭上眼自欺。尽管会有狂风暴雨,至少,我们可以面对真实,我们能控制自己,而不是被欲望控制、被利益控制…

    尤其是,被“克里斯托弗”们所控制。

    说起来,《楚门的世界》一开始让我感兴趣,还不仅是因为他是“教科书级”电影之一,或是与我同年出生,亦或是完全传达了一种与当今的我一样的情感或思想等这些理由而已,而是还有别的原因的。

    有稍查询过的同学或是up主,应该是知道这样一种说法的,即Truman这个人物,其实是有原型的。

    这个原型不是别人,正是我鸭某人的第一偶像、“流行音乐天王”——Michael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

    以下内容摘抄自南海网:

    一部《楚门的世界》给JimCarrey带来金球奖影帝,“但事实上,MichaelJackson才是真正的‘Truman’。”导演PeterWeir说,“再这部描述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原来是部热门电视节目的影片里,那个生活被上千台摄影机捕捉、无时无刻不曝光在观众面前的‘Truman’原型就是Jackson。他是整个名人文化荒诞历史的缩影。”

    极端的天赋背后总让人怀疑有魔鬼的企图,MichaelJackson登上世界之巅的太空步带有“救世主”性质,可他演绎出上世纪最伟大传奇剧的同时,代价也就产生—将人生从此曝光为一部真人秀。反叛,隐居,整容,面具,流亡,自杀式的落幕演出,Jackson与命运抗争,即使这抗争也逃不脱又一轮媒体围观猎奇追捕,仍要选择做一个“True-man”,或许这才是Spielberg(斯皮尔伯格)赞赏MichaelJackson的真正原因:“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按自己方式生活的天真无邪的人。”

    这两段话,看得令人无比伤感,却也必须承认,这是不争的事实。

    凭着自己卓越的才华,从一个孩子成为童星,再不断成长为顶级的世界巨星。五十年的生命,有四十五年活跃于乐坛…这些年以来对焦在他身上的镜头,何止数千?

    要知道,你们甚至能在哔哩哔哩上,搜到他5岁时唱歌的片段呢。

    MichaelJackson最令我所钦佩的其中一点,便是他完全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还有对创作的绝对诚挚,把他作为一个艺人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恰如我前文所说的是,他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而打压了自己在文化产业里的三位闭环中,中间商的地位。

    凭着高昂的人气,迫使MTV“自降身份”,史无前例的为他一个黑人播放了《BillieJean》。这对一个艺人而言,似乎只是迈向成功的一小步。但对他所代表的整个黑人群体而言,这就是开创性的一大步。

    就凭这个成就,他就足以堪称“前无古人”,足可青史留名。

    尽管由此带来了惊人的收入,也没有令他沉沦享乐。相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直到去世前的几个小时,病入膏肓的他也依旧在为复出演唱会进行着排练…

    甚至至今,我们依然能每年听到一些他生前未发布的作品demo经过各种混音处理后放出的“新歌”。

    我们依然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如同他依然还活着一般。

    而打压了这**商们的地位,自然将遭受他们的报复。

    此后所发生的一切,整个地球的摄像机与报刊杂志也都见证到了,那就是铺天盖地而来的绯闻与争议,两次子虚乌有的娈童控告,漂白,整容,氧气罐…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许多人听信谣言、对他产生了深重的误解。

    全世界的迈迷们,也依然在为此努力。

    由此,大家可以见到,尽管作为一位Truman,要睁眼醒来,并且要驶舟撞破这个世界的限制,会十分困难,会是这般的艰巨…但是无论再多绯闻、争议或是谣言,都只是杀不死你的狂风暴雨而已。

    只要坚持下去了,总会有做到的那天。

    十天前,即1月10日,是《槊蟒记之金蛟破海》启笔二周年的纪念日。

    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我怀着一腔热血,开始了《妖圣再世》的创作,我凭借着毅力,在毫无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把这部书写到了70余万字…只可惜最后,还是由于灵感枯竭、另开新作、笔力进步等各种原因,最终中止了它的创作,让叶锴勋的征程永远停留在了70万。

    但是那时,我对网文界的憧憬,其实只是努力使自己能签约而已。

    那时我就是一个尚不知自己仍被蒙骗的Truman,把签约、上架、出书、成名视为自己的道路,为了起点中文网的一纸破条约(当时还没人叫它‘霸王合同’),挤破了头往里钻。

    每个月能申请一次,我就每月定时申请,无一例外,全数被拒。

    后来,《槊蟒记》出现了。

    签上名字的合同,实打实到手的稿费,让我一度迷失了自己,以为自己着实踏上了成功之路,让我竟开始以为、自己的写作之旅会蒸蒸日上…可是后来,我却越写越是迷茫。

    上架后依然渺茫的订阅,一度让我走火入魔…

    为了那零星数百元的全勤奖,我开始牺牲社交,牺牲课业,甚至中断自己的大学生涯,为的也是每天处心积虑的去构思、去想尽办法的凑够那四千字。直到我完成了这二百万字的长篇后,这部书开始彻底失去收入时,才让我深感怅然,心中唯有无比唏嘘…

    如同做了一场两年的长梦,醒来后,失去了一切。

    这两年八个月的岁月,同是错付了一场。

    数个月后,《海与梦的彼岸》的三章被封,更是令我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2019年1月10日,《槊蟒记之金蛟破海》发布(当时叫《槊蟒记二》)。当时,被伤过一次心的我,已有了这部书再不签约的意愿了。

    而五个月后,当我所有的小说,全都一律遭到封禁时,才让我下定了这个决心。

    这部书,我绝不再申请任何签约。

    当时的我,就如同终于察觉到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假的Truman一样崩溃,我面对着键盘与屏幕、不知该创作些什么,我怅然若失,仿佛自己失去了什么,可是打开自己的云文档,我的一切却又都在那…

    终于,我醒悟了,我逃了出来,我驾驶着一艘小舟,开始要往一个方向、探索这个世界真正的尽头了。

    我挣脱了欲望与利益的束缚,这一次,我用我的蛇瞳、紧盯着唯一的目标。

    我只想遵循本心进行创作,我要当头雁、而非野狗。

    是的,在没有任何收入、以及全部阅读渠道皆被封禁的情况下,我历时两年、将这部书已写到了约87万字。

    并且,还会继续写下去。

    我是泓烧鸭。

    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泓烧鸭

    ——完成于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早晨6时08分,聚银龙网咖010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