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惊鸿匆匆照影来 » 第十二章: 雨打芭蕉

第十二章: 雨打芭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绍兴十八年.仲秋

    西风落叶,寒蝉凄切,于此年,渐浓的秋意似比往年至的早些……

    陆府的一家之长陆宰将于年末迎来自己的花甲之岁。虽说唐琬嫁入陆府已有三年之久,可迟迟没为陆家传宗接代。

    所幸,温恭直谅的陆宰作为公公,无论夫人对儿媳表示出了多么强烈的不满和刁难,而且没少在暗地里和自己说儿媳的坏话,他还是不介以怀,幕天习地,非但未曾对唐琬有过半分为难,反而很是赏识她的才情。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真所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原本身体康健的陆宰却不知是何缘由忽得犯上了咳喘之症,呼促气短,每每至夜半时分便咳得声大而急,更有甚时竟会咳出些许鲜血。以致于精神萎靡,面色恍白,连体形也在未觉中削瘦了甚多。

    这种情形让本就敏感多疑的唐氏更加慌张,一时间三年前香炉禅寺方丈之言又盈绕在她的脑海之中,响久也不得挥之而去。

    对于这个似有“不祥之身”的儿媳,唐氏如今便是再难容下,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生怕唐琬将这她的戾气魔爪朝向自己和儿子。

    不久之后,陆府便请来了山阴城内赫赫有名的李颜松李郎中到家中替陆宰诊治。然而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陆家之主陆宰被诊断为患上了肺痿之症,且时已不短,怕是将至日薄西山的大渐弥留之际!

    自小就孝顺明理的陆游得知了此事,更是变得心急如焚,坐立不安起来。是父亲告诉了自己立何种志向,一生莫忘志学报国,留得赤胆忠心于世间。若是没了父亲,这天下便再无旁人为自己引路照明了。

    深谙贤良淑德之道的唐琬,向来对陆家的上下老小恭逊和善,何况又是自己甚是爱戴,如今却陷入病庵的公公。她时常与陆游做伴前去伺候,从不嫌怨烦恼。

    然而,在唐氏的眼中,不管唐琬做出何种表现,终是一派假意虚情,叫人好生厌恶。

    人生在世,总有离合悲欢。

    记得陆宰辞世那日,“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人不寐,秋声爽。”

    因逝者于生前义胆忠肝,颇有名望。出丧日陆府上下一片哀嚎,夫人唐氏、陆家三子携其家室,以及陆宰生前好友熟识、山阴政界人士齐聚于中厅之内。鸿雁哀鸣中,只余悲凉……

    葬礼日后,已是深秋

    秋木萋萋,枫叶簌簌,黄花满地堆积,隐约中,点点凉意将伤心之人团团围住,只得脉脉无言。

    连一贯凌厉的唐氏,在近段时日家中变故的折腾之下,眼神中也多添了几分沧桑,竟看似有些许柔婉。但不易被人察觉的是,有一丝坚决暗暗藏于眸中。

    于头七当日,陆宰临终前起草的遗书,由唐氏整理后为全家诵读。其中,财产分配、期寄话语、叮咛嘱托……从里至外、自长而次,颇为全面。可见在弥留之际时,陆宰的神智尚清。

    不过,当论起一事时,只闻唐氏稍稍停顿,后忽厉声说道:“儿媳唐琬,与务观成婚,多年未育,极擅蛊惑,自此下去,终会误务观前程,愿三子务观将其休之,另寻良妻。”

    当是时,在场无人不错愕嗔叹,瞠目结舌。人们属实不甚理解,常常平日里对儿媳赞口不绝的陆宰竟会留此遗言,又是经过唐氏的当堂宣读,仿佛晴天霹雳,身着素服的陆游似木头一般地怔在原地,楞着两只眼睛发痴的望着唐氏。

    此时,严词厉色的母亲目光如炬,颇有一家之主的威严。

    其中深意,陆游心知肚明,俯头牵住了身旁唐琬那冰凉微抖的手。不论遗书是真是假,母亲欲休妻子的心意已决,竭力抵抗只会愈添徒劳。

    好似这瑟瑟西风,只需瞬息,便可吹败花叶草木。

    经过这段时日操劳疲累的殡丧诸多杂事后,唐氏只感身心交瘁,竟染上了风寒。府中主父方才作古,晚辈奴仆们自然不愿主母再抱恙罹病,纷纷前来探望。

    只见唐氏面色蜡黄,一向圆润丰满的脸容竟也变得瘦削,观之难免叫人心生怜意。为不多打搅唐氏养病,少时,众人探后便告退离去。

    一时间,空荡的卧房中只余陆游唐氏母子两人。

    “游儿,你父亲的心愿想必你已清楚明了,母亲我已老矣,不知还能不能有幸看到我游儿春风得意之时。每每想到,便好生遗憾啊!”

    唐氏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喊诉道,言语虽听似委婉,却句句像针刺般刺扎在陆游心房,半响默然,房内仍旧是一片沉寂……

    当是时:梧桐细雨、鹧鸪哀啼、芭蕉不展……

    应是点点愁绪入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