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无限篡位 » 第七十一章 湖口船场

第七十一章 湖口船场

    孙林尴尬一笑,“我们这南广场,不如搞一个配套房地产项目。开发成片的宅子,卖给在城内买不起房的官员与百姓。”

    “将来作为成例,可以游说两浙富商前来投资房地产。”

    “只有大量新建房屋,才能彻底将城内房价打下来。”

    那些既得利益者只会恨一时,不会允许城外房地产市场全部被江南与两浙富商吃掉,定然也会参与进去。

    这样的话,开封房价高的毛病,就彻底根治了。

    有钱俶这条鲶鱼,满盘皆活。

    “两浙颇有些余财,用来开封城外办这个,这个房地产,可有什么禁忌?”

    今日众人都是大开眼界,听了一大串新词,什么开封广场,什么配套工程,什么配套房地产开发,等等。

    但不得不说,皇子提出的这些办法,真的都是上等良策。

    尤其是两浙与江南资本北上搅局,更是神来之笔。

    连沈义伦这等爱挑刺的,都挑不出毛病来。

    只能暗叹,要是真这么实行下去,开封城房价就彻底下来了。

    或许此时就去城外囤些地?

    不过想到今日李怀忠案,只怕许多人想囤地都不敢囤。

    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如果这一系列计策真是皇子从头到尾谋划,那真叫人不寒而栗。

    兴许,皇子真的只是误打误撞。

    说皇子一手安排了这天衣无缝的大局,他们都是不信的。

    本来因为谋逆案,气氛有些不对。

    但此刻因为开封房价居高不下导致的一系列恶果,眼见按部就班就能彻底根治,赵匡胤满心畅快,气氛也就活跃了不少。

    宰执们也展开笑颜,全然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刚才发生的事情,他们也不会说出去。

    当然,城外占些地,搞些其他动作,参与一下开封广场开发,或者将来参与房地产开发,他们是铁定会授意人去做的。

    这便是身居高位的好处,有便宜谁不会占。

    跟皇子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要不然,开封广场人家肯让你参与?

    晋王都只占一成。

    晋王赵光义一直面色不改,也能说些热闹话。

    但孙林却能感觉得到,赵光义看他的眼神,态度已经全然不同。

    想必赵光义也感觉到了,一旦开封广场真的显现效应,那么配套房地产开发必定迅猛而上,开封房价彻底被打压。

    然后,迁都洛阳的阻力就去了大半。

    绝不能让开封广场搞成功。

    先前他盼着开封广场牵扯这侄儿的所有精力心思,现在来看,这侄儿摆了他一道。

    还说要起码十万贯才能成事,现在来看,根本就不用这么多。

    下午在开封府衙,讨价还价入股,借钱,全特么是笑话。

    这侄儿就是骗他一笔钱,恐怕这些钱已经在飞速变成一堆堆木料,砖石等物。

    他恨啊!

    从来就没有人敢如此戏耍他!

    他现在拼着一两万贯不要,也要搅黄这开封广场。

    ……

    孙林一场大胜,并没有飘飘然。

    第二天就坐了船,顺着汴河南下。

    当然是去江州。

    至于朝野怎么震动,怎么吵翻天,几家欢笑几家愁,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他的心思只在江州之上。

    当然走之前,他唯一办的事情就是画了砖窑图纸,写了点砖窑改良方案。

    这是他作为工科男在这个世界唯一能做的几件事情之一。

    要说搞枪炮之类,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但后世乡村小砖窑,在这个时代都能无限加快建设速度,节省海量成本,没有理由不做。

    凡是能够将砖窑成功改良的匠师,重赏五百贯,赏钱就在石保吉那放着。

    开封广场也由石保吉负责在那边盯着。

    昨天从赵光义那里骗了一笔钱,又跟耍猴子一样耍了他一通,估计报复很快就会到来。

    所以他让唐瑞跟张顺一起随行,暗中还调了一队皇城监的人假扮随从。

    船是钱俶借的船,一路从徐州过去换了淮河,从淮河入大运河,一路直到江阴港。

    在江阴港歇了歇,派人前去给曹翰报信,这才重新溯长江而上,直往湖口。

    本来想请李煜一同南下,劝降江州守将胡则的,但考虑到跟赵光义的关系已经到了极为凶险的地步,所以没有让他随行。

    他这一路上也极为小心,轻易不会下船。

    他不信赵光义会无动于衷。

    就怕赵光义铤而走险。

    湖口县,属江州,扼洞庭湖口。

    后世也是九江的一个县,原先叫做湖口戍。

    算是个小小的军事江港,重要程度肯定远远不如江阴港。

    但这个时代的湖口,位置极佳,不仅通洞庭湖,还连接四方水路,算是个小小枢纽。

    一座废弃的小寨。

    原先就是个造船的湖口船场。

    后来金陵被破,此处离散,船场主官李恬带着船工与家眷躲入了洞庭湖之中。

    虽说没有当湖匪,但也差不多。

    至少保留了自由之身。

    之前孙林担心他们自由惯了,会不听自己的召唤。

    没想到李恬还是如约而来。

    不仅仅是李煜的书信,还有跟随孙林一起从江阴港到这里的客人。

    这些客人就是先前李煜所说的,还归属于李家的产业目前实际主持人。

    李煜私下的产业不多,但也值个几万贯,尤其是一些经商的人才难得。

    关键这些人对李煜也忠诚。

    皇子赵德昭作《虞美人》,与李煜知己相和,早就传到了南边。

    就算不传,孙林也会暗中让人放风。

    这样一来,至少江南士林之间对自己观感会很好。

    李恬是个白面干瘦的中年人,只是初初交谈,便能聊到一块去。

    没办法,都是工科男。

    这个李恬果然是个造船的人才,满脑子都是造船。

    再加上钱俶答应的一批造船工匠,等到资本筹集足够,他就能立马在登莱造船厂。

    他们这一路来的快,干脆就在湖口歇一晚。

    看到孙林指挥人手在各个水荡之中设置暗哨,李恬不解。

    “当前江州被围,除了湖匪,可没什么乱兵。再说湖匪大多我们也认识,无非是结寨自保。不敢对皇子不利。”

    这次孙林不仅带了三百人的护卫,而且在江阴港的时候,还有李煜的以往护卫一百多人汇入队伍。

    所以李恬觉得奇怪,这么多人,是否有些戒备森严。

    “先前在江阴港布了个口袋,想招待些客人,客人没来。不知道会不会在这湖口相遇。”

    孙林神秘一笑。

    为了避免李恬误会,还是的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