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周妖实录 » 第四十九章 唐家洗砚

第四十九章 唐家洗砚

    唐府里也是昏暗无比,府中下人提着灯,三三两两的行走,安稳的做着事,丝毫不见慌乱。

    看样子,这管事的也算是镇静。

    在下人的引路下,传厅过堂,二人一路来到了正厅之中。

    正厅内,只是点了几根火烛。

    这是唐县令的吩咐,眼下县中大半百姓的生意都出了问题,他这个做县令的更要注意,不能浪费,不要多点,不必长燃,务必做到人走烛灭。

    坐在最上头的,是一位长相堪称丰神俊朗的男子,身着县令官服,整个人仪表堂堂,气质温润,偏偏县令官服都给他穿出了丞相官服的气势。

    他眉头紧锁,眼中忧虑繁多,面上带着几分疲惫之色,显然是让这宁海县的事情给拌住了手脚。

    坐在左右两侧的,看样子应该就是提前赶来的令师同僚们了。

    一个身着短打,全是褐色,眼中带着思索之色,面色冷硬。

    一个身材婀娜,穿一身火红裙装,蛾眉螓首,一双眼睛带着天生的妩媚,片偏偏眼神又单纯好奇,正歪着脑袋看着这边。

    这……怎么才两个人?

    还有一个是女子?

    别说杨落堂懵了,就连张泉都有些怔住了。

    什么情况?

    没听说潮州十二县中有哪一县的令师是女子啊,还是说这位不是令师,就是恰巧坐在这里?

    哦!

    张泉明白了,他想起来唐县令有个女儿,想必这位应该就是唐县令的千金了。

    肯定嘛,穿着裙装坐在这里,怎么看也不能是……

    “二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唐县令醇厚的嗓音带着丝丝歉意,让人如沐春风,“如今宁海县事态严重,这接风洗尘就等到事情结束吧……”

    “县令大人所言极是,当务之急还是要处理宁海县异象,不然我等寝食难安。”

    杨落堂陪着张泉行了礼,心里不由得对他伸出了大拇指。

    跟甘县尉交流无碍,那是混熟了,出来办公事还是需要个老人带着才方便,自己也不用回话,听着就完事了。

    “好。”

    唐县令微微点头,随后介绍到,“这位,是湖新县的葛方葛令师,比你们要早到。”

    湖新县到这里,比潮州城到这里的路途还要远一些,竟然提前到了。

    杨落堂觉得,这家伙有可能就是在山湖驿时李子所说的那个赶路的令师。

    “安康张泉。”

    “平康杨落堂。”

    葛方站起身来对着二人回礼,“见过二位。”

    “这位,”

    唐县令指了指那个自带妩媚的年轻女子,“常海县的令师,唐洗砚。”

    “见过二位。”

    唐洗砚利落起身,大大方方的见礼,声音妩媚磁性,。

    “唐令师。”

    杨落堂心中惊讶,但也立刻回礼。

    听到眼前这个长相英朗的少年毫不迟疑的称呼自己令师,唐洗砚就开心的眯起了眼。

    张泉迟疑了一下,回礼后问道:“敢问……”

    “这正是我要说的。”

    唐县令摆了摆手。

    “坐吧。”

    二人落座后,府内下人很快就端上了茶水。

    “宁海县异象,关系重大,你们早来了,其他令师也如此。他们怕越耽搁时间越容易出问题,商议着分批次出发前往宁海县探查。”

    “首批三人,后两批四人,以三天为限。”

    “今天正好是第二批令师出发的日子,因此目前你们还需等上三日。”

    唐县令给张泉和杨落堂解释着,让他们知道了早来的同僚是如何计划的,也正好说明为何正厅中只有这么点人。

    “第一批……”

    张泉语气凝重,心中带着点侥幸,他问的问题也是杨落堂迫切想知道的。

    唐县令微微一顿,旋即沉重的摇了摇头。

    “第一批出发的没人回来,第二批的同僚们商量了许久,还是出发了。”

    坐在一旁的葛方替唐县令说出了这个沉重的答案。

    张泉心里有些乱,这宁海县果然棘手,“所以,我们现在有什么新消息吗?”

    “有。”

    唐洗砚的声音响起,“我师傅——也就是上一任常海县令师,从宁海县里带出来了消息。”

    张泉已经顾不上惊讶唐县令的千金竟然拜了那个糟老头子为师,“你是说他从宁海县里出来了?”

    杨落堂也是十分惊讶,因为从他们所掌握的任何信息来看,进了宁海县的人是出不来的,只有那些远远见到宁海县异象的商队才能带给他们一些消息。

    “对。”

    唐洗砚郑重点头,她不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撒谎。

    而一旁的葛方显得十分沉稳,“第一批同僚现在都没出来,显然老张出来的法子不一定管用。”

    显然,这个所谓的消息应该已经告知第一批和第二批出发的令师了。

    “无妨,最少是种希望。消息是什么?”

    杨落堂觉得任何有可能总比没可能强,便开口追问。

    “众生寺。”

    唐洗砚正色道,“众生寺有可能是从宁海县脱困的关键。”

    众生寺,是宁海县中的一座三品佛寺。

    当年大周伐无道,诛灭暴夏,大周军队从北方一直往南打,赶着夏朝一部分精锐去到宁海县,双方在那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最终这部分夏朝精锐无一投降,皆血战到底,于是被斩杀殆尽,尸体被就地掩埋。

    待到大周统一天下之后,开始着手与民休息,恢复民生。

    大周成周三年,周武帝特别吩咐当时的潮州权,让他在宁海县建造一座佛寺,以超度亡魂,庇佑百姓。

    潮州权不知道从哪找出一位修行有成的老和尚来做住持,随后众生寺便拔地而起,香火渐渐的旺盛起来,这宁海县便愈发繁荣了。

    “还有更详细的信息吗?”

    这就三个字,杨落堂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那么聪明,谁能从三个字里面想出脱困的方法呢?

    众生寺,是进去还是离远点?

    进去了要做什么?

    这都不知道啊,这线索一方面给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一方面也给了更多谜团。

    “没有了。”

    唐洗砚眼神黯淡的摇摇头,“师傅出来之后也只来得及说出这三个字。”

    言下之意,就是人也没了,不然谁愿意当个谜语人呢?

    既然这条线索就截止到这里,那便要讨论一下别的事情。

    杨落堂:“唐令师,最近可否再看到有船驶出码头?”

    宁海县城东南是码头,城东北就是众生寺。

    唐洗砚略显茫然,还未开口,葛方便接过话来:“有。”

    “我来的第二天,曾经看到过一艘船离开码头。”

    “往哪里去?”

    “往北。”

    张泉皱起了眉头,往北?

    可是他和杨落堂得到的信息是往东。

    “其他人呢?有见过吗?”张泉言简意赅的问道。

    “据我所知,有一个,也是往北。”

    葛方的回答也非常简洁。

    这下不只张泉皱眉,连杨落堂都想不明白了。

    目前看到的,一共五艘船离开码头,三艘往东,两艘往北。

    这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