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雏凤清吟 » 第三十五章 太上皇崩

第三十五章 太上皇崩

    靖西侯于大华门之前献俘,新帝在大华门上观赏了整个献俘典仪。

    离着大华门比较近的店铺、阁楼、茶肆都快被京城的闺秀们挤得坍塌了。

    其实从那些位置看过去,也不是很真切。

    但是陛下当初还是九殿下之时就才名远播,还曾经是京城第一少呢。

    之后再从吴王到如今的圣上,那是威仪日隆啊。

    更何况他俊逸无双,风流倜傥无人可敌。

    远一些怕什么,模糊一些又如何?哪怕是看到一个影子也能安慰一辈子呢。

    大华门城墙之上五座双檐庑殿顶楼阁如朱雀展翅,巍峨庄严。

    鸣钟敲鼓之后,新帝陛下身穿黄龙袍,头戴九龙冠,出现了城墙之上,面向万民。

    九龙冠正中的镶钻红宝石被太阳一照,顿时霞彩艳射,烨烨生辉。

    陛下他虽神情肃穆,也却难掩丰神俊朗。

    顿时万民拜服,山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在大华门城墙之上,钱郦稷心潮也很是澎湃。

    只是他的心里更念着另一个人:若是有一天,橒妹妹和我一起站在这里受万民景仰,才真正不枉此生。

    如今,到底缺憾得很。

    万民山呼万岁后,新帝朗朗声音,响彻大华门前,那些姑娘们听得断断续续地声音传了过来:“朕威德所怀,故乃苍旻之惠。。。抚我黎庶,以威八方。。。敢侵华中疆土者,必鼓雷霆以肃伐。。。”

    陛下的金口玉言啊,那些姑娘们听得如痴如醉,幸福得都快晕过去了,继而捧着小心肝,睁着水盈盈的美目,随着万民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更有甚者泪流满面。

    陛下好威仪,好俊逸,妾身好倾慕、好敬仰哦~嘻嘻嘻。

    楼下的掌柜们捂着耳朵,听着楼上震天的尖叫声,深深地为他自家的楼阁担心:不会坍了吧?

    献俘典仪的当日晚上,太上皇含笑闭上了眼睛。

    太上皇崩。

    遗诏天下:。。。园陵制仪,务从俭约。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寻常官衙,任之有职。三品文武,三日哭灵朝阳门,十五举音。四品下,任所举哀。以日易月。皇帝无嗣,朕心甚忧,孝毕二十七,纳嫔妃以延国祚。。。

    京师闻讣,各寺观鸣钟声起,三万杵毕。文武百官依遗诏之言,着衰服哭灵朝阳门。命妇第四日由西华门入,哭临三日,俱衰服。

    军民婚嫁,音乐祭祀,辍停百日。军民素服,二十七日除。

    禁屠宰四十九日。

    靖西侯回到府邸不久,就传来了太上皇驾崩消息。如今他虽无官职,但依然是超一品侯爵,自然也要前往朝阳门哭灵。不仅是他,还有侯夫人和已经是三品命妇的三奶奶也要在三日后去了西华门哭丧。

    哭丧其实是件苦力活,但虽苦犹荣啊。

    二奶奶睁着血红的眼睛每天送婆婆去垂花门,那弟媳妇便已经在门前等着呢。那心里真是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

    等到了第十五日侯爷更是嘶声哭嚎了一整天。待得太上皇停灵之后,他便病倒在了鸣鹤园无法理事了。

    侯爷病倒后,陛下曾谴徐伴伴和太医来府中探视侯爷,并赐下药材和财物。此举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靖西侯虽然荣养,但是新君圣眷不浅啊,这是为何呢?众人自然不解。

    待得先帝遗诏,以日易月二十七日后,侯爷也可起身整顿府内各项事务了。便在休沐之日见了二爷和三爷。爱书屋

    只是侯爷还没有开言,陛下圣旨到了,加封靖西侯一品左柱国。

    侯爷本是超一品的侯爵,如今又被加封一个一品的勋爵。

    虽然是虚职,属于散秩大臣,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是那也是荣光无限啊。说明陛下依然十分看重靖西侯,靖西侯并未因手中没有了权柄而没落,它依然站在勋贵塔尖的位置,不是任何人可以轻视的。

    京城里纷纷猜测陛下的用意,但是一时也无法得出结论,只有继续观望着。但是内眷们开始频繁走动起来了。

    靖西侯被加封,府中之人那是个个高兴啊,如今不仅圣眷正隆,府中还有正三品的侍郎在,他们做奴才的依然可以趾高气扬,昂首挺胸了。

    侯爷接旨之后便忙开了啊,那些闻讯前来贺喜的、笼络的、攀交情的,甚至是刺探的都纷纷上门了。连着几天都是宾客盈门,十分热闹。靖西侯府隐隐还是十余年前那个鲜花著锦的模样。

    梁矜桢和她娘亲窃窃私语了几天,也都是容光焕发,殷勤招待着前来贺喜的夫人、奶奶们、姑娘们。

    忙忙碌碌了三四天,终于可以歇歇脚了。

    三爷和三奶奶,送走了前院后院的爷们和夫人奶奶们,才回到了内室说起了梯己话。

    “陛下此举用意颇深啊。”三爷无限感慨地叹道。

    三奶奶有些不明白又有些明白:“这又是为何呢?难道是为了二侄女儿?”

    “虽说圣上已经登基,侄女儿那边该是安然无恙了。但是要走到那个位置,还是举步维艰啊。”三爷叹道,他也实在想不到,先帝竟然会下这样的招书。

    “看起来,中宫之位是不太可能了”。三奶奶也有些泄气,先帝之命不可违啊。

    “便是选妃之路也甚是麻烦,到底是丧妇长女,又长期在乡下住着,经不起别人病垢。”

    “也难说,陛下连翻施恩与府中,必是心中另有乾坤。”三爷眯着眼睛心里不住地掂量。

    梁矜橒要争皇后之位,先要有显贵的家世。

    陛下擢升二爷、三爷,加封靖西侯的目的,便是让靖西侯府依然挺立在一流勋贵之中,不因侯爷退出朝野而没落。

    至于德行纯备、贤淑端良。这些张嘴说说,无须考证。对于梁矜橒来说是不会有大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幼禀庭训,家传义方之前,她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啊。

    就算还没有皇后,皇帝要选她时,大臣们一听,啥?乡下姑娘,还是个丧妇的。那可不行,五不娶中占了两条呢。如何让众贵妇们拜服在她的脚下。还听训问责?怕是连话都说不清楚吧。不妥,非常的不妥。

    更何况如今已经了有准皇后,要争又如何争的过啊。

    唯一之路便是选妃,那不过是尊贵一点的妾而已。

    就算梁矜橒愿意做小伏低,钱郦稷费劲心机踏上登上皇位,结果还让他珍视之人位于人下,那不是打自己脸吗?

    “不知道陛下将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离着大婚毕竟还有几年的功夫,底下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石家也是如履薄冰。

    若是知道了侄女儿和陛下是如此的情分,怕是又一场腥风血雨啊。”梁三爷又是长叹一声。

    三奶奶想通了其中的原委,也心悸了起来:“这件事还不能传扬了出去,以免招祸啊。”

    梁矜橒,路漫漫其修远兮。

    京城,你心心念念要回归的土地,或许正是龙潭虎穴,比之西溪芦雪更是艰辛百倍!

    可怜的陛下啊,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是不敢见她橒妹妹,等做了皇帝之后,是不能见了。唉~,憋着吧。

    三爷和三奶奶再次深深地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