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不是糊裱匠 » 第73章尾声

第73章尾声

    战争结束后,朱由检在山海关督师行辕中,接见了此次参与战争的,孙承宗,毛文龙,袁可立,满桂,赵率教,曹文诏后,等高级将领,随后再赏赐勋阶,蟒袍,绸缎,银牌。

    孙承宗进光禄大夫(正一品)、上柱国、辽东伯;袁可立,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正一品)威远伯。

    其他人每人又都官升一级。

    孙承宗立马推辞说:“尊无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称。国初虽设此官,左相国达,功臣第一,亦止为左柱国。乞陛下免臣此官,著为令典,以昭臣节。”朱由检没办法,便允其辞。

    孙承宗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辽东伯。

    众人随后叩头谢恩后。

    朱由检首先对他们表示祝贺,最后对他们说道:

    “忠君爱国,是武将在历史上唯一使命。你们的使命就是要为君分忧,为国操劳,为百姓服务。”

    人要流芳百世,而不是遗臭万年!人要志存高远,而不能浑浑噩噩”

    朱由检希望自己可以提高这样武将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认识。告诉他们在对历史的影响。

    朱由检最后深情地说道:“爱卿们,你们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人民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他们付出的英雄人物,朝廷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他们付出的英雄人物,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奉献的将士们的。

    史书也会记载你们的贡献的。

    朱由检在检阅数万大军的时候,身具五爪龙袍的朱由检站在御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端重而又威严地说道:

    “此战告诉我们,奴酋也是肉长的,他也会疼,也会累,也会怕,也会输,砍掉脑袋,也流血,也长不出来。

    大明的士兵,从来不会比别人差!

    大明的将领,也从来不比别人差!

    当兵打仗是光荣的,是神圣的。你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

    只要众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

    最后朱由检又强调,国家现在处于危难之间,朝廷并不富裕,但是他不能既然将士会流血,也让将士们流泪。

    所以他决定又从內帑拨付了五百万军饷赏赐给此次参与明金大战的将士。

    那些战死的士兵,每个人的名字都会记载在,未来在紫禁城修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受百世香火。

    皇帝宛如白话的演讲,让每个人既感到亲近,又感到振奋!

    原本高高在上天子从可畏可怖,变的更加可敬可亲。不少的士兵,觉得自己当兵只是谋生吃食,也瞬间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手中的钢枪也握紧不少。

    而那些原本有些私心的将领此刻也在皇帝的感召下,非常惭愧,觉得自己一定要粉身碎骨报答君父。

    当战争结束后,皇帝便打算回京了,不过在回京的之前。他还想去陕西看看。

    随着辽东的危机变淡了不少之后。陕西的灾情便是悬在他心头的头等大事了。那么财政便成是重中之重。很多人说明朝是亡于财政破产,那么为什么明朝这么穷呢?

    在宋代,国家收入和支出以铜钱缗(min)作为标准的财政计量单位。

    在明代,每缗铜钱与1石粮食相抵,宋代的记载显示,到11世纪中期每年国家的预算已经达到12600万缗到15000万缗之间。且宋王朝每年要生产3500吨铜和5000吨铁。

    而明代田赋大致收入在2700万石粮食左右。而是田赋收入占明王朝总收入的75%。

    所以明朝总体收入在3600万左右,折色成白银,1200万两白银,到崇祯年间就更少了,而清代顺治年间到甲午战争期间,清朝的年收入大概都是5000万-8000万白银。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官员们普遍认为“轻徭薄赋”的低税收必然会对百姓有好处,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税收收入不足意味着朝廷不能最充分地管理帝国资源。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方面是金属货币,和户口食盐钞;这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收入不足导致必要项目的开支就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解决,比如,私下派征。

    预算不足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明朝官员十分猖獗的腐败行为,以及许多部门的管理费用甚至连最低水平的开支都不能保证。

    明朝腐败贪污严重,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事实上朝廷官员的俸禄水平低的荒谬可笑。

    正一品俸禄1044石,依次递减,最低九品官员的俸禄是60石,就这样情况下,朝廷官员的禄米部分折成宝钞支付,甚至还有丝绢,棉布,胡椒,苏木等。

    明朝1470年,有个吏部尚书上书就称道:有些放债者专门探听吏部的消息。

    以此有选择地对在京的官员放债,一旦这些官员赴任地方,他们就会随之而去,其中一些官员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这些债主的控制。

    16世纪以后,情况显然更加恶化,登记在案的弹劾事件显示出官员们的道德水准已经十分低下。

    过去的明史论述当中,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如果意在说明当日的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可以言之成理了。

    要是认为全国的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十六世纪末,全国田赋最重的为南直隶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此外各府县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以下,其中又有轻重不同,山东曹县的赋役占农村收入的百分之九。

    而此比列而言,与此同时的日本大名政权,税额占收入的50%,以总额而言,十七世纪末期英国,人口为500万,税收每年竟高达700万英镑,折合白银2000余万两,这跟人口1.5亿的明朝大体相等。

    据此而作出结论,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太重,而在法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收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明朝采取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即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成货币,货币交换成商品。但货币是一种公共制度,它把原来属于公众的权利授予私人。

    资本积累的越多,它操作私人的权利也就越大。商业资本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商业有了充足的发展,工业发展才能同样增进。

    中国两千多年,以儒家学说为根本,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不愿意发展商业和工业,以道德代替法治,在明代是最严重的。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到山穷水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