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不是糊裱匠 » 第67章剪除羽翼

第67章剪除羽翼

    再次削弱八旗贝勒权力之后,皇太极便开始处理其他问题了。

    皇太极继位两年多以来,面临的形势,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均相当严峻。除了政治矛盾之外,还有社会矛盾,经济问题。

    满族对汉族人的残酷压迫,造成社会矛盾尖锐。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施屠杀、移民等政策,造成人口大量逃亡,土地荒废。

    留在后金统治区的汉人,后来也因推行“计丁授田”,由自由农民变为封建农奴,大大损害了生产积极性。

    所以辽沈地区的汉族人民接连发动武装暴动的。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得满族贵族胆战心惊,因此,后金规定满人行路,不许人数过单,务集十人以上结伙同行。

    后金随后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努尔哈赤在镇压镇江人民暴动时,大肆屠杀;仅杀害俘虏就达一万两千人,后金官兵所到之处,所有男丁,俘虏子女等人,全部杀死。

    然而后金所采取的这种野蛮的残酷的镇压手段,并不能使汉人的暴动平息下去,反而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生产急剧下降。

    而满族进入了辽沈地区以后,随着占领地区的扩大和军需供应的浩繁,必须依赖汉族人民提供粮草。

    再加上同时,明朝及朝鲜的封锁政策,也使后金“银两虽多,无处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加以连遭天灾,后金“国中大饥,斗米银八两,人有相食者。

    皇太极作为后金统治者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对它所推行的政策不得不有所改变。

    于是他向有着王佐之才的汉官请教道:“我大金如今国乏民困,治国安邦之道还请先生们教我!”

    汉官范文程,宁完我,深谙政务,结合大明的土地制度情况,一下子就明白问题所在了,于是上奏道,要改变“拖克索”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原来满族的这种“拖克索”农庄,最初采用的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所以大量的自由成为了农奴之后,生产积极性就急剧下降,甚至开始大量反抗逃亡。

    皇太极听完颇以为然,会议结束的几天后下发汗谕:

    “男丁十三人,牛七头,编成一庄。将庄头的兄弟列入于十三丁之数。庄头自己到沈阳,住在牛录额真家的邻近。

    使二庄头住在一处。如逢役使,该二庄关轮流前往督催。诸申不要参与。

    把庄头之名,庄中十二男丁之名,牛、驴之毛色,都写上交给村领催,由去的大臣书写带来。

    若收养的人,置于公中,会被诸申侵害,全部编入汗、诸贝勒田庄。一庄男丁十三人,牛七头,田百目。

    其中二十日纳官粮八十十日供自己食用。”

    事实上每庄十三个男丁用自己的劳力和农具耕种百日土地,其中二十日的产品以劳役地租的形式提供给封建主,其余八十日的产品留供自己食用。

    这种劳役制形式改变了汉人的政治地位,将分为满官的为奴的汉人编户为民,把奴隶解放为自由民,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大的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皇太极用汗谕以行政命令加以规定,自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另外皇太极随后陆续又发布一系列,鼓励耕种和垦荒,保护农业生产的法令,在出征,狩猎,修路,筑城等事上,均不得妨碍农耕。

    随后皇太极又向诸大臣请教了外部战略环境的问题。

    从外部看,后金形势亦不乐观,西邻的蒙古、东邻的朝鲜,均对后金形成威胁。

    明朝方面,由于朱由检继位后重用孙承宗与袁崇焕,随后又与察哈尔汗林丹汗议和,和亲,开边市,使辽西走廊的防御体系日趋巩固,并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获胜的基础上,企图恢复辽东。

    后金处于大明,蒙古察哈尔,朝鲜三面战略包围之中,一旦三方在战略上采取联合行动,对后金来说是前后夹击,三线作战。

    稍有不慎,便有亡国灭种之危!

    其实,这一问题,才是今天御前会议的主要问题。对于针对大明的战略问题,他也是深思熟虑。皇太极深知,饮马中原,绝非短期武力所能达成的。

    “我国处南朝之大计,惟在讲和与自固二策而已。自固者,以打为固,即先剪断大明之左膀右臂,西蒙古,东朝鲜。攫取人力,物力,来滋养我大金。”皇太极掷地有声地说道。

    汉官,范文程,宁完我,马国柱等补充建议:“伐明之策,宜先以书议和,诶彼不从,执以为辞,乘衅深入,可以得志。”

    也就是说,他们主张,便谈便打,既保证和议不断,又要在此时期内增强自己,削弱敌人。

    在议和的幌子下,历史上皇太极对内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极大地增加自己的实力。

    随后,皇太极向众人扫视了一眼说道:“察哈尔林丹汗,败军之犬也,这次先饶他一条狗命!

    “本汗誓为大金子民夺回一条生路,大金的剑为大金的犁,开辟一条大道。”

    “本汗誓要大金子民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不再受人欺辱压迫。”

    “本汗誓要尔等公侯万代,与国同休!”

    本汗将派阿敏,济尔哈朗等贝勒率军三万攻入朝鲜,先斩断大明右臂。”皇太极的脸色厉色尽显。一股仿佛蛮荒的尸山血海之气扑向众人。

    “遵大汗谕旨!”大殿之上,所有人的脸上露出兴奋,狰狞,甚至狂热表情。

    随后,后金战争的机器便开启了......

    刘兴祚原籍辽东,万历三十三年因细罪而弃家投降后金,更名爱塔,努尔哈赤之孙萨哈廉(亦作萨哈璘)曾将其乳媪之女许配给他。

    天命七年(天启二年)刘爱塔奉命总管物产富饶的南四卫(指位于辽东半岛西半边的金、复、盖、海四州)。

    但或因不能忍受领主代善对他的侵扰剥削,再在袁可立的诱降下,他渐生反正之心,弃暗投明。

    原本历史上,刘爱塔是在崇祯元年,以“狸猫换太子“以自焚之计,诈死与其兄弟逃离后金。历史上毛文龙的做法太不讲究了。

    毛文龙一方面将刘氏兄弟投诚一事当成其在明廷中的功绩,另一方面则将之作为和皇太极谈合作的筹码。

    后金当时曾派人潜至铁山一带,希望能将刘兴祚兄弟抢回发落,毛文龙因此致函皇太极,声称只要能谈成优厚的合作条件,颇愿牺牲刘氏兄弟,将之解还金国。

    朱由检继位后,便立马派遣孙承宗前去辽东,孙承宗随后便找到这条暗线。

    便让刘爱塔派更多的棋子,潜伏在后金政权之中。刘爱塔左思右想,决定拖延自己逃离后金的计划。刘爱塔相当于是每分每秒处在危险之中。

    这次后金派出大将阿敏,济尔哈朗等贝勒率军三万,将进攻朝鲜的消息,就是刘爱塔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传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