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无敌从梦中杀怪开始 » 24 做局

24 做局

    英国国会于1714年通过“经度法案”,要赏奖给发明实际测定经度方法的人。标准及奖金如下:能准到二分之一度者,奖金2万英镑;三分之二者1万5千英镑;一度者1万英镑。2万英镑在当时是个大数目,所以又称为(相当于)“国王的赎金”(King'sransom)。

    经度法案要求要有多准呢?15度相当于1小时,所以1度(赤道上距离111公里)相当于4分钟,半度相当于2分钟。当时从英国到美洲大概要6个星期,所以一天之快慢不能超过3秒钟,否则累积起来就会超过2分钟──其实这是赤道上的要求,若在纬度30度,则要打7折(cos30°≒0.7),成为2秒钟;纬度愈高,要求愈严。

    1714年,英国设置的“经度委员会”,曾找来牛顿谘询,牛顿答道:“这样的计时器至今犹未问世。”1720年代左右,英国经度委员会悬赏2万镑,徵求“能够在6星期航程结束时判定船舶所在经度的仪器,误差不得超过30海里”当时英国钟錶匠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以一人之力单打独斗,投入航海钟设计,花了40年时间,在试验过好几个原型后,终于达到经度委员会所订的标准。1761年,他设计的“经线仪四号”被放置在皇家海军兵舰“德普特福号”(Dept.ford)上,离开英国,驶向牙买加。哈里森的儿子威廉随船操作经纬仪。航行9天后,威廉根据经线仪计算的经度,向舰长报告:第二天早晨他们肯定会看到马德拉群岛(MadeiraIs.lands)。舰长以5:1的赌注跟威廉打赌,他们不会看到这座群岛。结果威廉赢了。两个月后,“德普特福号”抵达牙买加;哈里森设计的计时器误差仅仅5秒钟。哈里森经线仪的精确度,超越了经度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然后,由于英国官僚体制从中作梗,直到他逝世前3年,也就是1773年,哈里森才领到2万镑奖金。当然,直到奖金拿到手后,他才将经线仪的设计诀窍公诸于世。直到1770年代,哈里森经线仪才开始大量上市。

    而这个经线仪,是英国钟錶匠约翰.哈里森,以他自己与他儿子的人力与财力,单打独斗,花了近40年的时间,把最终成果做了出来。不是什麽技术积累,而是依靠他的天才。但在那些天文学家的挑剔阻挠之下,直到接近生命的尾声,才于1773年得到应有的承认。

    另一个例子在18世纪。就是号称近代“化工先祖”的吕布兰製硷法的发明。

    最早的硷是所谓的植物硷,由草木灰製成,产量少,价格高。由于1756~1763年英法的七年战争,当时依赖于西班牙植物硷的来源断绝。法国十分缺纯硷﹐因此18世纪的世界最高科学研究机构,法国皇家科学院开始对新的製硷法进行研究。他们採取了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方式:悬赏。

    法国皇家科学院于1775年开始悬赏徵求製硷的方法﹐他们拿出1200法郎的“巨金”(=50英镑,约150两银子)悬赏,徵求可供实用的制硷方法。,吕布兰(奥尔良公爵的私人外科医生)发明了以食盐和硫酸为原料的製硷方法,并在1791年获得专利。因他是奥尔良公爵的医生﹐公爵拨款20万利弗﹐在巴黎附近圣但尼建厂。1793年公爵被法国革命党人送上断头台﹐工厂被没收﹐製硷方法也被公开。但法国革命政府因急需硷﹐仍将工厂拨归吕布兰经营﹐由于缺乏资金等困难﹐工厂未继续生产。他晚年穷困潦倒﹐以致沦入救济院中﹐终于在1806年1月16日于救济院自杀身亡。

    也就是说,19世纪,甚至可以说20世纪以前,“发明”是一种私人行为。即使是当时科学理念最先进欧洲政府,乃至于科学组织如法国皇家科学院,他们对技术研发的最佳方法就是悬赏。各个科学家则靠著自己的积蓄苦苦打拼研究。

    而到了19世纪中末,开始有成功的发明家,以几项发明累积的财力,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小队,并进行后续的研发。如诺贝尔,爱迪生等,都是这样的人。但这说到底依然属于“私人发明”,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财力进行,而且必须要获利,才能进行新的研究发明。直到20世纪以后,政府组织才採用另一种方式:建立一个专案,将几个或者十几个相关的科学家或者工匠集中起来,给予一个额度的资金(或者每年拨给),指定研究目标,要他们拿出成果来。而这种方法显然更有效率。

    所以说,在20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各国都有伟大的大发明家,20世纪中期以后就没有了,只有各大实验室、各研发小组团队。发明研究变成一种团队工作,新技术发明速度提昇了成百上千倍。

    而在21世纪,作为各种新发明专案的提出者,包含政府官员、各大公司经理、老闆等,没有一个懂具体技术——他们甚至不是本科系的,只懂法律、财会、金融等。他们也不须要懂得具体技术,只需要组织团队(通常只要指定负责人即可,团队由负责人著急),提出要求,拨给资金。至于剩下来的研究,那是研发团队的事。最多定义时程与赏罚,如何时研究出来者奖金多少,过期则如何处罚等。

    而作为穿越者,他完全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组织起一个几人至十几人小组,拨给资金人员,指定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不管是纺织机、蒸汽机、火枪、大砲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加速,而且保证可以在很短时间——基本上是两三年以内——将成果拿出来。

    这原因很简单,纺织机、蒸汽机、火枪乃至于大砲,都是很简单的东西。所谓“技术瓶颈”、完全不存在。那都是迷思。

    譬如很多穿越者就有没有橡胶无法作蒸汽机的奇谈怪论,而橡胶与蒸汽机是没有半点关係的,鸦片战争中英国用来砲击中国砲台的蒸气战舰,上面没有用到任何一克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