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无敌从梦中杀怪开始 » 23 问讯

23 问讯

    关键在于,上面这些移民与建设计画,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估计约在8~10年左右。必须以官方身份,至少是准军事组织的身份,譬如郑氏海贼团那样的身份才行。需要投入的资金等都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譬如说,往台湾移民一个人,支持其开垦到其能够有所产出(约须1~2年),连同运费、粮食与工具物资等,每人约须投资15~20两左右(移民海南略少些,但不会少太多)。移民100万人总共需要2000万两。但这些钱不是一次投入,而是批次投入。此外,也不须全部投入,只要启动资金就可以了。

    如以公司模式组织大规模移民,首批移民5000户共一万人,约须投入20万两,第二年,最迟第三年就可以开垦出土地有所回报。一般来说两年内开垦出50亩熟田是没有问题的。以亩产4石(明郑时期产量,台湾二穫)计,假设公司拥有全部土地,但给予移民永佃权,统一收三成年租,那麽第二年第一批移民就可以开发出25万亩地,产粮100万石,公司收得田租30万石,以当时粮价,这就是30万两银子的粮食了,完全可以收回成本。重点是,以这些粮食为资源,用以继续扩大招收移民。这样移民就能源源不绝,还不需要投入太多财源。

    以这样的规模,第一年与第二年各投入20万两,移民5000户,第三年以后不需再投钱,仅用首批移民缴纳的30万两田租招募新移民7500户,第四年15000户,第五年时开垦土地就可以达到275万亩,光田租就可以收得330万石,价值330万两,足以支付16.5万人移民的经费了。而头四年移民数达到49万,完全解决粮食问题,除自给自足外还可以支援新移民。而从第四年或第五年开始,除了继续移民种田外,可以开始招募茶农、桑蚕农与织户了。当然,铁匠、木匠、船降、矿工等的招募与种植园、工业的建立也是从第四年启动,从第五年开始大规模进行。这样短则八年,长则十年,一个完整的,可以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便可以建立完毕。而所需的投资只有头两年共40万两,并且第五年就可以回收投资了。当然,正确的方法是继续加大投资,扩招流民加速进行——当时中国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难民流民满地都是。

    此外,很多人提的“瘴疠之气”的说法,可以休矣。古人害怕这个也就算了。一个穿越者害怕这个,不懂这个,我不知他小学中学上课时在干什麽了。

    古人之所以害怕瘴疠之气,之所以移民大量生病死亡,原因很简单。“细菌”这种东西,那是在19世纪末才被法国人巴斯特发现的,防治方法也是其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只有一句话“水土不服”。可是作为穿越者,只要你上过小学,不,甚至不需要,幼稚园的孩子也知道细菌是甚麽,也知道防治细菌的方法。平时穿拖鞋减少直接接触地面,勿喝生水,饭前饭后洗手,不可随地大小便、大小便后洗手,要用肥皂、睡觉挂蚊帐,排空死水等。将这些常识实施,那麽移民疫病率立刻就会大幅下降。防治疟疾的黄花嵩、金鸡纳霜的购买与移植等反倒是其次。再把喝开水,接生前开水洗手,用开水给剪刀消毒,乃至于用政策规定生育时间到18岁后,那麽婴儿与孕妇死亡率立刻大幅下降。

    很多人有个迷思,就是“古代人平均寿命短”,就代表人早老早死。如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则是: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35岁;新中国1957年,57岁;1981年,68岁。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就以为,古代人民30岁就显老了。

    实际上这是错的,大错特错。古代平均寿命短的原因很简单,孕妇生产与婴幼儿死亡率太高——婴幼儿成人的机率低于25%,孕妇生产死亡机率为30~50%。而婴幼儿死亡会大幅降低平均寿命,一户人死一个婴儿,平均寿命要拉低十几岁。如果度过了婴幼儿阶段,一个人活到成人,则古代的成人平均寿命其实大约在50岁左右。而只要控制生产年龄,并且注意消毒与其后卫生问题(如喝开水等),则虽然仅仅依靠这些知识,而没有先进手术器械帮助,孕妇死亡率亦可以大幅下降,同时婴儿生存与成年率都可以大幅提昇,人口成长率也会大幅提昇。

    而除了概念外,很多东西穿越者都可以轻易作出来的。譬如说肥皂。这东西不只可以卖钱,他对人口成长率有巨大影响。而製作肥皂,学名皂化反应,那是中学化学课程中必作的实验之一,是常识。

    类似的例子还有工业开发。很多穿越者说我不懂这个不懂那个,所以造不出来。这其实也是很愚蠢的。穿越者不需要懂技术,他只需要懂方向,懂投资就可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或者说19世纪以前,各国要发明技术,靠得是甚麽?可能很少人知道。答案除了自然进步外就只有一个:悬赏。

    举个简单例子,18世纪,欧洲做出六分仪可以航海。但是六分仪只能测纬度,要测经度除了基线外,需要高精度的计时器。所谓的经线仪,实际上就是高精密度的航海钟。只要在摇晃的船上,能够稳定的计时,在长时间内误差在一定范围以内。如此就可以计算出精确度可以被接受的经度。

    而使用钟錶在海上判定经度这种方法,最早在1530年提出,1637年伽利略曾说把吊摆运用到有轮组的钟上,协助航海人判定经度。一六六0年,惠根斯依同样原理,完成两口航海钟,但是误差太大。

    英国国会于1714年通过“经度法案”,要赏奖给发明实际测定经度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