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 第四十九章 各有计较

第四十九章 各有计较

    临近晌午,韩家门外又来了客人。

    是刘家庄的刘良成夫妇上门来了。

    小渠是一直在院子里玩耍的,远远的瞧见了他们就兴奋的跑了过去:“大舅,大舅母。”

    屋子里的韩正旺和乔大舅爷以及在灶上忙活的乔氏姑嫂听到动静也都赶忙迎了出来。

    刘良成肩上背着大半袋子小麦,而刘大舅母则是挎着个大大的篮子,看分量好像不轻,众人见面客套见礼一番,韩正旺夫妻就赶忙帮忙把东西接了过来。

    刘良成一把就把跑到近前的外甥女抱了起来,他脸上虽然笑着,眼睛却有些发红:“我的乖乖,跟着二伯娘习惯吗?有没有想你……”

    话到嘴边,被身旁的刘大舅母拐了下胳膊他就止了话头。

    然后,气氛一时之间就有些沉闷起来。

    乔氏发现这诡异的气氛,赶忙招呼众人:“都快进屋子里去歇歇吧,饭菜马上就好了。”

    大家就又呼啦啦的进了东厢去。

    落在最后的刘大舅母见人都进去了才小声的说了丈夫一句:“你心里难受不假,你也分分场合,如今外甥女寄人篱下,咱们就得盼望着她在人家膝下多得些疼爱才是。

    你刚刚说那话,人家韩二嫂听了心里该咋想?还以为你怀疑人家比不得亲娘仔细呢!”

    刘良成也察觉失言,就摸了摸眨巴着大眼睛注视着自己的外甥女的小脸蛋,有些苦涩的叹口气:“不提就不提了吧。”

    只是,妹妹不在了,如今却连提都不能提,他又如何真的能够开心得起来呢?

    小渠发觉刘良成的低落情绪,抱紧了他的脖子,故意天真的岔开了话题:“大舅,你们今天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来啊?”

    刘良成就打起精神来哄道:“那是自然,让你大舅母带你去看看,你姥姥给你还做了衣服的。”

    进了屋子里,刘大舅母就牵着小渠进了内间,里面放着他们带来的那个大篮子。

    因为篮子是用灰布盖着的,来的时候大家看不到里面装了啥。

    这会刘大舅母揭开了布,就露出里面塞的满满当当的东西来。

    最上面有个小号的小藤条筐子,底部铺了厚厚的一层麦秸秆,里面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几层鸡蛋,估摸着能有三四十个。

    旁边放着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整套桃红色的花布小裤褂,还有一双红色的小鞋子,显然这都是刘家婆媳给小渠做的。

    篮子里另外还有包裹好的栗子糕,酥糖、和一包白糖。

    那边还放着刘良成拿来的那袋白面,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在如今的老百姓家里算得上是不轻的礼了。

    说不感动那是假的,小渠觉得心里热热的。

    刘家的日子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家里的孩子也不少,可是这些平时大家都不怎么舍得吃的东西,这时却送到了韩家来。

    这足以证明刘家人对自己的疼爱重视了。

    乔大舅母把衣服拿起来在小渠身上笔画了下:“哎呦,还别说,你姥姥的眼力还真是好,尺寸差不多呢。

    渠儿,喜欢吗?”

    “喜欢。”

    小渠非常配合的高兴的点头。

    然后刘大舅母就跟小渠唠嗑起来,细细的问了她早上吃了什么,买了什么,晚上睡得好不好之类的?

    当然了,小渠又不是真的小孩子,知道自己的答案肯定会被大舅母回去告诉刘婆子,就捡一些好的说了。

    没一会儿,乔氏就过来请刘大舅母出去吃饭,大家就都出了内室到了明间来。

    韩正旺一家住的房子是东厢上房,正好三间。

    本来一家人的居住格局就是,两个儿子住一间,闺女韩杏儿住一间,夫妻俩住一间,是不设灶房的。

    如今分了家,就临时把韩杏儿的房间改成了灶房加厅堂。

    在韩正旺夫妻的房间里加了一道帘子暂时给韩杏儿睡觉用,而小渠因为年纪小则是跟着韩正旺和乔氏睡。

    这时候的明间厅堂里放了两张桌子,桌子上也摆满了做好的菜。

    乔大舅爷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就对韩正旺说道:“姐夫,咱们过去请韩大伯过来一起喝几杯?”

    乔大舅爷嘴里说的大伯,当然说的就是韩老头了。

    韩正旺看了眼刘良成平静的脸色:“好,是这么个礼。”

    然后他又小心的对着刘良成客套:“那个,刘家大兄弟,你们先坐着,我们去去就来。”

    乔大舅爷这人性子豪爽,做事周到有礼,他提出去请韩老头过来喝酒是很合乎礼仪的。

    而反观刘良成,他坐在一边面无表情一动不动,也不说话,仿佛就没听到韩正旺和大舅子的对话似的,还是刘大舅母推了他一把,他才勉强的笑了下:“啊,你们去吧,不用招呼我们。”

    众人这才避免了尴尬。

    小渠大概能够猜测到刘良成的心里想法,在他看来,刘氏会自尽多半都是吴氏作践逼的,如果吴氏是害死妹妹的凶手的话,那不作为不阻拦的韩老头肯定算是帮凶的。

    当然了,还包括没担当没囊气的妹夫韩正发。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迫不得已,刘良成肯定不会主动到韩家来的。就更别提会想要见到韩老头和韩正发了。

    韩正旺和乔大舅爷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也没怪罪多言就相携去了上房。

    没一会儿就回来了,韩老头当然是推脱了没来的。

    昨天刘家闹了那么一出,现在吴氏脸上头上还挂着伤,不管出于哪方面考虑,韩老头都不会过来同刘良成一起吃饭的。

    乔氏就拿出碗来,把桌子上各种菜都夹了一些,并且倒了一碗酒让四郎五郎给送到上房去,这才算是全了礼仪孝道。

    安排好了这些,大家这才男女分桌落座。

    桌子上的饭菜很丰盛,每桌都有一盆鸡块炖土豆,一大碗红亮亮的红烧肉,清炒豆角、凉拌黄瓜、青椒肉丝、家常豆腐、粉条炖干豆角另外还有一盆蛋花汤,主食则吃的两和面的饼子。

    男客那桌区别则是多了一坛黄花酒。

    乔氏招呼着自己的弟媳妇和刘大舅母夹菜吃饭,一时之间饭桌上倒也热络了起来,众人谈话说笑,气氛也算融洽。

    就在这时,院子里有道突兀的说话声传到了东厢房里:

    “咦?韩三哥,你在这门口杵着做啥?难道也是闻着酒香来讨酒喝的?”

    大家顺着声音往外望去,那站在房门口往这边张望的不是韩小渠的便宜爹韩正发又是谁呢?

    刘良成的面色瞬间就阴沉下去,碍于在饭桌上没有当时发火,只是这会他看向韩正发的目光已经不太友善了。

    小渠扶额,韩正发今天就没去镇上,那定然也是没有锅碗瓢盆的,就别提没有生火煮饭的事情了。

    那会乔氏煮饭的时候,小渠可是在门口看过,他那屋子里的灶才垒了一半的,也不知道他一上午都干嘛去了的?

    而刘良成夫妻上门温灶,本来是应该到他这个嫡亲的妹夫房里去的,然而,因为先前他对待刘氏自尽这件事情上含糊的态度,惹怒了刘家人,以至于他们来了以后直接忽略掉了他直接来了二房这边。

    而这会儿跟韩正发说话的人则是四房韩正旺的三个小舅子,分别是同样来给四房温灶的钱老大、钱老二、钱老三。

    酒宴到了一半被人打断,出于礼仪,自然不能够再这么进行,韩正旺和乔大舅爷都站了起来招呼:“是钱家兄弟啊?你们吃了没?要不要来喝一杯?”

    钱家兄弟都互看了一眼,然后钱老大就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一句:“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就是吧,确实有阵日子没见着乔大兄弟了,我们也确实想的慌。”

    “哈哈,那正好,来,今日我们好好唠唠。”

    乔大舅爷虽然豪爽,却也不是傻子,也知道钱家几兄弟就是想来蹭饭蹭酒,可是话赶话到了这里,也就顺势而为了。

    几人客套了几句,钱家兄弟就当真进屋上了桌。

    小渠这时候总算是明白了那时候乔氏跟钱氏商量打酒,钱氏推脱说娘家几兄弟都不喝酒,她眼中为何会出现那抹异色了。

    感情,乔氏是早了解了钱家兄弟的尿性了啊,而钱氏却耍了心眼不肯打酒,这个时候却让几兄弟过来蹭酒饭,小渠觉得,这个钱氏远远可没有表面上那么温柔善良的样子。

    这个时候门外还站着韩正发,韩正旺皱了下眉,也不招呼他进来,而是说道:“老三,你灶搭好了没有?”

    “啊,快……快了。”

    韩正发一直被刘良成不善的盯着,说话都有些发虚。

    韩正旺就语重心长的嘱咐弟弟:“哦,那就快点去搭好,然后自己做口吃的,以后自己当家做主,自己吃饭糊口,可要立着些,别一副没主见的样子。”

    韩正发有些失望,望着屋子里那桌子上的酒肉不自觉的吞了口口水。

    本来自己就是打算过来蹭饭的,可是二哥愣是不开口喊他过去一起吃,还让他回去快点搭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尤其是还有个仇视自己的大舅子在,他没那么厚的脸皮开口说要留下吃饭。

    只能是蔫头耷脑的应了声:“哎,好。”

    然后就灰溜溜的回房去了。

    当然了,韩正发虽然没留下,留下的不速之客也没有让人多喜欢。

    钱家几兄弟上了桌都捡最好的肉吃,都是狼吞虎咽的样子,酒也是一碗接着一碗的喝,而且几兄弟嘴上都没有个把门的,喝了一些酒后,就开始唾沫横飞的高谈阔论起来。

    从庄稼地聊着聊着就变成了酒楼娼馆赌访,后来直接点评上哪家大姑娘小媳妇生的漂亮俊俏之类的,听的韩正旺几人都黑了脸。

    就是乔氏和刘大舅母等人脸色也都不太好看,一顿饭在这么不愉快的气氛下匆匆结束了。

    酒足饭饱后,刘良成夫妻就告辞要回去了。

    乔氏赶紧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篮子给提了出来。篮子还是刘家带来的篮子,只是里面的东西已经换了。

    刘家带来的鸡蛋,乔氏只留了一半,剩下一半算做回礼。另外再把今天自家大兄弟他们提来的一条子猪肉给放到了篮子里,又拿了一块上次自己做衣服没用完的一个尺头。

    这尺头做一整套大人衣服肯定不够,但是要是做像小渠这么大的孩子衣服还是够的,这是变相的在还刘家给小渠做衣服的情。

    家里的条件有限,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精米白面送给刘家,韩正旺就把刘良成背来的白面又给提了出来。

    刘良成夫妻见了都是直摆手。

    尤其是刘大舅母看到了篮子里的东西,就推辞着不肯要:“我说韩二嫂,这尺头我就拿了,鸡蛋和肉我可是不能拿回去的,你家里也几个孩子呢,留着给孩子们多补补身体。”

    “那不成,咱们乡下人家,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

    乔氏和刘大舅母就回礼一事就推推搡搡起来,一个拼命热情的要送,一个死命的往回塞,拉扯了老半天。

    最后还是刘良成发了话:“韩二兄弟,这样吧,这白面鸡蛋是渠儿姥姥姥爷让拿来给她吃的,我们断然不会拿回去。也别推搡了,尺头我们收下,肉你们就自己留着吃吧。”

    见他们实在不肯要猪肉,韩正旺无奈,人家送了那么多东西过来,回去的时候让人家篮子里空空的回去也实在是不像话,面子里子上都是过不去的,韩正旺就吩咐四郎:“四郎,你把这条子肉提到你六重哥家去。

    让他驾着牛车来我们家送下刘家大兄弟夫妻回家。”

    刘良成连忙摆手:“大侄子,你别听你爹的去麻烦人家,我们走回去也没多远的。”

    当然了,四郎是不会听他的话的,提着肉一溜烟的就跑走了。

    韩正旺又赶忙吩咐五郎去鸡圈里捉了一只老母鸡来,等韩六重驾了牛车过来,老母鸡连同篮子一起放到了车板上。

    刘良成夫妻还推说不要,韩正旺就握了一把刘良成的手诚恳的说道:“大兄弟,你就别那么外道了,这鸡就当是小渠和六郎孝敬他们姥爷姥姥的。”

    提到失踪了的六郎,刘良成的眼眶就有些湿润起来,他没再拒绝,弯腰摸了摸小渠的头,声音有些涩然:“好孩子,在家乖乖听二伯二伯娘的话,别调皮捣蛋哈。秋收完了大舅就来接你。”

    小渠莫名觉得心里有些沉重,就重重的点了头:“大舅,我会乖乖听话的。”

    又嘱咐了几句,韩六重就驾着牛车送刘良成夫妻俩走了。

    而乔大舅爷今天喝的有点多,就有些醉意,这会儿还躺在四郎的床上呼呼大睡着,他们夫妻就没那么快走。

    送走了刘家人,回头来乔氏和乔大舅母就在灶上收拾,小渠则是坐在里间的床上跟杏儿一起收拾大舅他们带来的糕点糖果和衣服。

    这时候听到外面传来了小声的嘀咕声:“你说你家这妯娌也是有意思,谁不知道她家几兄弟见到酒就走不动道,竟然好意思跟你说她家兄弟不喝酒?”

    声音虽然有点小,由于没有其他人说话,小渠和杏儿还是清楚的听到了外面说话的美容。

    而说话的主人公则是乔大舅母。

    “唉!由她去吧,她是啥样的,我可是知道的,看着温柔老实胆小,其实精的很,心里老有成算了。”

    接话的人显然是乔氏。

    乔大舅母就有些愤愤不平:“那你还那么傻,让她占便宜?要我说,她不打酒,你当时也别打,咱们也不是非要喝那口马尿的。她那种人,惯会算计,你看看这都叫啥事?

    咱们好好的温灶酒就让那嘴上没把门会说大话的混不吝的赖子给搅和了,多晦气!

    他们倒是会占便宜,来了六口人,光是来咱们这边吃饭就来了一半,倒是省了他们的饭菜,这都办事情啊?也不怕人讲究……”

    “算了,哪能那么计较,反正以后这种事情也不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们不顾忌脸面,我们却是不能够不讲究的。

    你想想,今天刘家肯定会来人的,不管咱们两家有啥矛盾,那孩子他们肯定都是心疼的,所以今天定然是要来周全脸面缓和关系的……”

    小渠听了乔氏的话,才知道原来乔氏心里有那么多顾虑想法和长久的大局观。

    “你想想,不准备好酒菜,刘家人来了,难免想咱们连他们大人都慢待,还会厚待那没娘的孩子吗?

    不管咋滴说,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我也是真心疼她的,也是我们当家的嫡亲侄女,我也在人前应承过她的以后,我就得做出个样子来,不能让人在背后议论说道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万事都得周全了不是?”

    当然了,乔氏没有说出来的事情是,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她就得比对待亲生的要小心仔细,免得落了人家的口舌。

    其实她主动答应养这孩子也不是没有私心的,在老韩家这种名声扫地的情况下,儿女们的婚事都是受到影响的,想要说亲事有很大的难度。

    就像老五韩正存一样,受吴氏名声和家庭条件连累,迟迟娶不到媳妇。

    还有大房二郎,本来已经在说亲事相看了,发生了刘氏跳井的事情后,自然都告吹了。

    所以乔氏才想博个好名声,挽救一下他们夫妻在大家眼中的形象,避免自己的儿子们也步入打光棍的后尘。

    她和乔正旺抚养侄女并且应承韩小渠以后得嫁妆事宜,果然起了一些效果,最起码村民们会说,他们韩家也不是都像吴氏张氏那样的人,他们二房还是很不错的。

    二人小声的说着话,全然没有意识到韩小渠这个六岁的小孩子完全听得明白她们讨论的内容。

    杏儿见小渠有些发呆,就弹了下她的脑门:“我给你都收到柜子里,天气热,糕点和糖都不能长久的放,不然会坏,得抓紧吃。”

    小渠这才回过神来,晃了晃脑袋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驱逐出脑海,她就把糕点糖果都打开来,献宝似的推到了杏儿面前:“大姐,你吃。”

    杏儿眯起眼睛坏笑:“那我可是要都给你吃光光的,你舍得?”

    小渠状似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你给我留下一块不行吗?我就吃一块,很小的,行不行啦,大姐姐?”

    “嘻嘻,傻丫头。”

    杏儿乐了,捡起一块糕点放到了小渠的嘴里:“姐姐不吃,都给你留着,半晌你要是饿了就拿出来垫垫肚子。”

    任凭小渠如何劝说,杏儿就是不肯同自己一起吃糕点糖果,也就作罢了。

    她想着,可能是杏儿已经是大姑娘了,懂事明事理了,知道这些东西是自己姥爷家拿来专门给她吃的,加上刚刚听到了乔氏的那番话,她才不愿意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