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 第十章 完了,要生了

第十章 完了,要生了

    乔氏倒是没有刘氏想的那么多,她松了一口气道:“哎呦,可吓死伯娘了,没事就好。”

    回头她又嗔怪的看了一眼刘氏:“三弟妹,你也是,渠儿人还小,胆子自然就小,你弄这么多虫子,我看了都觉得难受,别说这么小的女娃娃了。”

    刘氏想想也是,也许是这次自己捉回来的量多,这些虫子都还是鲜活的,在篮子里不停的翻滚蠕动,把闺女吓到了也是有的。

    她也就没再多心。

    闹了一场乌龙,到了吃饭之时,吴氏的脸色就更臭了。

    以至于给小渠分配玉米饼子的时候,她克扣了半块,只给分了一块最小的。

    小渠拿着只有自己小手大小的饼子,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扁了下嘴,想着今天晚上估计是要挨饿了。

    不过吴氏这秉性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

    而一天没吃饭的张氏则是在吴氏分了食物以后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两个饼子给吃了下去。

    这玉米饼子是粗粮,非常的喇嗓子,张氏如此的狼吞虎咽,就被噎的直翻白眼。

    吴氏一见张氏她这德行就来气,随口就斥骂了句:“怎么不噎死你?活像饿死鬼投胎一样。”

    一旁同张氏坐在一起的孟氏毕竟是晚辈,是张氏的儿媳妇,她见婆婆被噎的脸色都憋青了,就主动把自己面前的蛋花汤端到了张氏的面前。

    张氏顺手接了碗,不管不顾的一口气就给灌了个底朝天。

    在老韩家,这蛋花汤每天只有怀孕的孟氏能够享受一顿,其他人是没有这个特权的,就是吴氏自己她都舍不得吃。

    因为鸡蛋在普通农家来说,也属于是比较金贵的吃食了,一般家里的几只母鸡生了蛋,吴氏都会攒着,要么是用来人情往来,要么是拿去镇上卖了换钱贴补家用。

    张氏这人贪嘴大家都知道,不过平时吃饭的时候,她不敢去抢儿媳妇的吃食,因为上面有吴氏看着的。

    今天她手快,没待吴氏反应过来,张氏就把一碗蛋花汤给解决了个干净,倒是把吴氏气的七窍生烟。

    她把筷子用力的惯到了桌子上,瞪着张氏的一双小眼睛仿佛能够喷火,她指着张氏就吐沫横飞的骂了开来:“你个败兴玩意儿,你咋就能够吃得下去?

    你个黑了心肝烂了肺的婆娘,自己孙子的一口吃食你都抢了去,你还是个人吗?

    你怎么就不看看月如的肚子,你咋就不想想在外面累死累活的老大父子俩,你咋就顾着你自己,你咋那么独呢?

    也不知道你那心是什么做的,你眼里怎么就只有吃的,就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吗?”(本地方言,独为自私的意思。)

    张氏好不容易顺下了嗓子里的食物,刚缓过气来,就被吴氏劈头盖脸的如此斥骂,吴氏的吐沫星子都快溅到她的脸上了,她的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紫。

    今天三番五次被吴氏教训,张氏非常不忿,她不服气的解释道:“这又不是俺自己要喝的,是月如看俺噎着了,主动孝敬俺的,娘,你这也能骂上俺?俺也太冤了吧!”

    小渠都佩服这个张氏的胆量,竟然敢当面跟吴氏回嘴,真是勇气可嘉,小渠在心里默默的给张氏点了个赞。

    要是换成老实巴交,只知道干活的刘氏被如此斥责,估计她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而张氏这么一顶嘴,可就是捅了马蜂窝了,吴氏今天怎么都气不顺,今个儿又三番五次教训张氏不成,她气的胸膛起起伏伏,一张老脸铁青,浑身都直打哆嗦。

    张氏见吴氏这么大反应,有些发怵,声音就小了下去:“大不了以后俺不吃儿媳妇孝敬的东西就是……”

    就在这时,吴氏不等张氏把话说完,猛然站了起来,冲到张氏的跟前,抡圆了胳膊就左右开弓,大耳刮子直往张氏的脸上招呼。

    一边打她一边恨声骂:“你个煮不烂,炖不熟的黑心肝玩意儿,老娘今天不教训教训你,你都要爬到老娘头上拉屎拉尿了。”

    张氏也没想到吴氏突然来这么一出,说动手就动上手,等反应过来以后,脸上就已经挨了好几下了。

    她慌忙躲避吴氏的魔爪,一边抱头鼠窜,一边“哎呦哎呦”的叫着。

    因为孟氏是挨着张氏坐的,在混乱之中,就被张氏不小心的撞了一下肚子。

    孟氏的肚子非常大,已经九个多月了,这几天眼见要临盆,如今糟了这么一下,身子重心不稳,就摔了下去。

    “月如!”

    “哎呀,大郎媳妇!”

    孟氏摔到了地上,痛的她五官都皱到了一起,而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吴氏和张氏也都没想到孟氏会摔倒,也就紧张的都住了手,大家七手八脚的都来搀扶孟氏。

    不过乔氏眼尖,她看到孟氏身子下的情况就是一惊:“这羊水破了,娘,你快看,大郎媳妇这应该是要生了。”

    吴氏低头检查,脸色瞬间变了好几变,因为孙媳妇这情况看起来是真要临盆了。

    张氏再懒再馋,德行再不好,这孟氏毕竟是她儿媳妇,那肚子里是她的孙子,她焦急的询问吴氏:“娘,咋办啊?”

    吴氏见孟氏疼的额头直冒冷汗,身下情况也不大好,在生产之事上她可不敢大意,就连忙吩咐刘氏道:“老三媳妇,你快去刘家请二柱娘来给大郎媳妇看看。”

    吴氏说的二柱娘就是村口杂货铺掌柜的母亲,是大柳村里有名的稳婆。

    这村子里出生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是二柱娘给接生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大家也很信任她。所以吴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二柱娘。

    刘氏不敢怠慢,听话的点头,转身就要出去。

    小渠则是不满的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黑漆漆一片,虽然有月光,在没有路灯,没有监控的年代,一个女人大晚上的走在外面不见得是安全的事情。

    小渠不放心的追了上去牵起了刘氏的手:“娘,我跟你一起去。”

    她人虽然小,作用却是可以给刘氏壮壮胆啊。有个人陪着,刘氏心里也能有个安慰不是?

    刘氏本来想叫闺女留在家里,转而想到要去刘家就得经过大宅门口,关于大宅的传说,这十里八村是家喻户晓,她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于是握紧了闺女的手:“那你可不许捣乱,更不许哭鼻子,娘可是有正经事要做的。”

    “嗯。知道了,娘。”

    小渠乖乖的迈着小短腿,一路小跑跟着刘氏出门。

    她们老韩家住在大柳村子的中间,而刘二柱家则是在村口,这中间可是隔了有一里路,四下已经没什么人,除了偶尔有狗叫,还有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虫鸣,母女两话也不说,一路快步飞奔。

    小渠不说话是因为刘氏步子大,她追的费劲给累的够呛,顾不上说其他的。而刘氏不说话纯属就是吓的,尤其是到了大宅门口,她感觉四周空气似乎都下降了好几度。

    她不自觉的把小闺女的手又攥紧了一些,抖着声音对小渠结结巴巴的说道:“闺女,不……不怕哈,有娘在呢,娘在呢。”

    小渠无语的给刘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心里想着,我不怕,真的!不过,也不知道是谁害怕的说话都不完整了。

    二人正走着,而大宅那高大的门楼后面,突然冒出来几盏昏暗暗的幽光,把刘氏吓得惊叫了一声,险些背过气去:“有……有鬼……”

    小渠也给吓了一跳,看着那离她们母女越来越近的幽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那幽光处传来了男人低沉的喝声:“是谁?”

    嗯?是人?

    听到人声,母女俩本来准备后退的步子就停住了。

    离得近了,她们这才看清楚,她们以为的幽光,其实是几盏白灯笼。

    因为古代的灯笼都是纸糊的,那这纸的透明度并不高,所以灯光朦胧昏暗,从远处看还真是有点吓人。

    小渠拍了拍胸口,这人吓人,可真是会吓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