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 第九章 小姐身子丫鬟的命

第九章 小姐身子丫鬟的命

    等回到家里,小渠发现一切已经归于平静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灶房的门大开着,张氏在里面洗碗收拾,吴氏站在门口双手叉腰,一瞬不瞬的盯着张氏干活。

    韩杏儿主动的到了吴氏跟前,她把手中买来的两坨丝线给吴氏过目:“奶,今个儿买了这些。”

    吴氏看了一下颜色,并没有询问多少钱。

    乔氏和韩杏儿母女手巧,负责家里的缝补,有空还会做一些手帕荷包一类的绣活,攒的多了吴氏就会拿到镇子上去卖掉。

    对于吴氏来说,能够给她带来进项,嘴巴又讨巧的二房母女是跟家里其他的媳妇孙女不一样的,处处都让她高看一眼。

    转头吴氏就看到了跟在韩杏儿后面一同回来的小渠,她脸色瞬间阴沉,吴氏不满意的斥了一句:“你咋又跟去了?是不是又磨着杏儿给你买糖块吃了?

    小孩子家家的,你咋那么贪嘴?那一般庄户人家,哪里有这条件,三天两头给你买上零嘴吃?”

    小渠惊愕,面对吴氏的教训,也不知道该笑还是哭。

    这老婆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她还以为经过晌午那些事,她们已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了呢!

    看来,是她想多了。

    韩杏儿见小渠呆愣愣的看着吴氏,就笑着解围道:“奶,是我要带三妹妹去的,那会我见你们都在大伯娘房里忙,三妹妹一个人在院子里玩,我不放心,就拉着出去走了一圈。”

    吴氏这才缓和了一点脸色。

    在韩杏儿又朝着自己使了眼色之后,小渠迈着小短腿就跑开了。

    刘氏并不在家里,小渠问了躺在床上休息的大堂嫂孟氏才知道,刘氏说是下地给玉米地里捉虫去了。

    小渠皱眉,仰头看着挺着大肚子费力翻身起来的孟氏:“捉虫?咋我娘还得管庄稼捉虫啊?怎么捉的?”

    孟氏听到小堂妹如此无知天真的童语,也觉得好笑,解释说:“傻丫头,捉虫还能咋捉,当然是用手啊!你没做过农活,不知道这些。

    这种庄稼,可不就得生虫嘛?那虫子都把庄稼叶子啃完了,还怎么长起来?所以就得把那些害虫子捉出来。”

    小渠当然知道这些,问题是这捉虫可是个辛苦活,这么大太阳,钻到那半人高的玉米地里,又不透风,不热死也得被玉米叶子刺挠死。

    更遑论,要用手一个叶子一个叶子的翻找里面的虫子,这可不是个好活计。弄不好,还会中暑。

    小渠无语凝噎,家里这么多人,张氏、乔氏还有钱氏不都在家吗?

    怎么单单就刘氏一个人下地干活呢?

    她都不用问,去地里的事情也不定是吴氏让她去的,保不准就是刘氏自告奋勇自己要去的。

    一直等到天快擦黑的时候,刘氏才挎着篮子回来。

    别说满头大汗了,就是她的全身都热的像被水洗过一样湿哒哒的。

    小渠也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可怜心疼她。

    一个女人,怎么就不知道爱惜爱惜自己,非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那么惨,究竟是图啥呢?

    她这边还在感叹刘氏太务实本分,勤快,就只见刘氏将篮子跨到了大门边鸡圈那里,从篮子里往外抓东西扔到里面。

    小渠被惊的目瞪口呆,因为她分明看到,刘氏从篮子里抓出来的一把把那青色的还在蠕动的东西,分明是虫子。

    她往篮子里一看,顿时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不由自主的惊叫了一声,因为那篮子里密密麻麻的都是青虫,有的个头还很大,有小拇指粗细。

    她从小到大最怕这些虫子,这猛然间看到那么多,觉得浑身好像都在痒。

    刘氏被闺女的叫声唬了一跳,她放下篮子,就朝着闺女走来,一边走一边关心的询问:“咋啦?小渠?”

    小渠看着慢慢走近的刘氏,分明看到她的衣服裙摆上还沾着几条鲜活的虫子,霎时吓的吱哇乱叫的一个劲后退。

    她是倒着退的,倒没小心到堂屋里门槛,就被绊了一下,摔到了地上。

    倒把在堂屋(本地把正房客厅叫做堂屋)里的人都给惊动了出来。

    见闺女摔倒,刘氏这下更急了,冲了上来,就要抱起她。

    小渠看着近在咫尺得刘氏,那衣摆上的,软软的,毛茸茸的虫子也在这时朝她扬起了头,仿佛只要刘氏接触了自己,它就会爬到自己身上一样。

    小渠又惊又怕,眼睛慢慢的就失去了聚焦,眼前一黑,就要昏过去。

    眼见闺女要晕,倒把刘氏给唬了一跳,她惊叫着,抱起闺女哭了起来:“渠儿,你这是咋啦?”

    而跟着吴氏乔氏一同围上来的张氏咋呼起来:“这咋还翻白眼了?快,老三媳妇,快掐掐人中!”

    刘氏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完全乱了阵脚,这会儿也不知道该掐哪里。

    见刘氏如此笨手笨脚,吴氏恨铁不成钢的从刘氏手里一把夺过孩子,对着小人儿的人中用力的掐了一把。

    小渠只是惊吓过度,这会吃痛,当真从惊厥当中苏醒了过来。

    刘氏看闺女醒了,又惊又喜,她焦急的询问:“乖孩子,你究竟是怎么了?哪里不调和?你别吓娘啊!”

    转头她就去央求吴氏:“娘,小渠这情况我看真得瞧瞧,别再是有啥病症。您就让我去请个大夫来吧。”

    看大夫可不就得花钱嘛?

    吴氏一听又得为这小丫头花钱,满心眼的不耐烦,就粗鲁的将小渠给扔到了地上,她绷着一张老脸气哼哼的说道:“想看就去看,反正老婆子我是没钱的。你们有本事请大夫,就得有本事自己想办法付人家诊费。

    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自己没本事赚来铜板,要问老婆子要,那就是想要喝老婆子的血吃老婆子的肉,老婆子非得打断她的腿不可。”

    说完,她看也不看刘氏,就又转回了堂屋,是一句关心的话都没问过韩小渠的。

    倒是把残酷冷血演绎的玲离尽致。

    刘氏被吴氏这几句话说的寒心又委屈,又心疼担心闺女,就捂着脸“呜呜”得哭了起来。

    张氏在一边撇嘴,说着风凉话:“一个丫头片子,至于大惊小怪的嘛?还请大夫?你以为你这丫头是啥金贵人啊?

    又不是咱们家月如,肚子里有咱们老韩家的金孙,不调和给看看还差不多。”

    张氏如此说,刘氏就更伤心了。

    乔氏倒是蹲下来把小渠扶了起来,她温声询问:“渠儿,告诉伯娘,你哪里难受?是不是头疼?”

    她转头看刘氏还在哭,就叹气安慰道:“三弟妹,你别哭了,渠儿要是真有不好得,我这里还有陪嫁的簪子,回头我拿给你换了钱给渠儿看病。”

    古代的医疗水平落后,很多小孩子没有养大就夭折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乔氏也怕这小孩子有个好歹,回头一家子老爷们回来了,都得挨上挂落。

    尤其是乔氏的丈夫韩正旺,可是极其疼爱关心这个侄女的,吴氏可以狠心不过问,乔氏可不能不管。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乔氏能够在这种时候说出这么慷慨的话来,刘氏感动的热泪盈眶不说,就是小渠都有些动容。

    就连韩杏儿和韩玲儿俩小姐妹也都围了上来,都是一脸的关切。

    小渠面对众人担忧的目光,她不好意思的嗫嚅道:“额,其实,我没哪里不调和,就是被我娘身上的虫子吓的。我害怕虫子。”

    众人惊愕,啥玩意?

    这人还能被个虫子给吓晕了?

    实在不怪大家如此反应,这生在农村里,蛇虫鼠蚁都很常见。

    哪个孩子没有见过捉过,有些调皮的男娃子还会专门捉些虫子老鼠来玩呢。

    张氏这时又咋咋呼呼起来,她拍着大腿笑的前仰后合:“哎呦,老天,完了,老三媳妇,你家这丫头片子才真的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这庄户人家,有谁不会捉虫逮虫的?你这见虫子就晕,将来到婆家咋下地干活啊?”

    刘氏也呆了呆,她无比吃惊的注视着小闺女,怕虫子?

    没有啊,闺女小时候她就经常带着去田地里干活,虫子啥的还拿在手上玩过揪过来着。

    小渠面对刘氏探究的审视目光,心内一沉,糟了,这刘氏不会是对自己起疑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