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生一世共白头 » 第五十七章 方七

第五十七章 方七

    时间回到九月初三,在川蜀一带的一个树林里,月光透过林间的树缝洒落在在囚车上,囚车里的人似乎受了很重的伤,看起来有些虚弱,但是看上去似乎又有些淡然,有些洒脱,颇有一股看破尘世的韵味。

    囚车后紧跟着的是一队俘虏,少部分带着枷锁,大多都是用绳子绑着双手,脚铐也不曾带上,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同样是俘虏,还有区别对待。

    囚车内的人透过囚车的缝隙,又透过树林的缝隙,看着漫天的星空,他记得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喜欢望着天空,因为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总能让他想起家里的人,那时候的他,很喜欢深夜的天空,如今回想起来,好像有许久不曾这般单纯的看天空中的星星。

    囚车里的人叫方七,数月以前,还是永乐朝起义中二把手,带着手下军队,接连攻陷无数城池,势不可挡,以几万兵力拖住了程鹏十几万大军南下的脚步,为临安建造防御工程争取了宝贵时间,他曾被认为是永乐朝的智多星,领军打仗第一,谋略第一,但是碰上了李安,这个江湖人称智公子的人,便是到现在,方七也没有想明白,一场婚礼,一场雨夜,临安便破了,本来在他的计划里,起码还能坚持数月的,他想不明白。

    后来在带着部队逃亡的过程中,听到了关于李安的传言,这才明白,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李安做事太规矩,隐藏的太好,中间又有太多的巧合,想来,老天也是站在他那一边的,再后来又听闻了天刀营的一些事情,又觉得李安对朋友还不错,再到后来,听到圣公身死的消息的时候,他有些累了。

    在最近一战中,本来可以撤走的他,选择了断后,最后被俘虏了,而朝廷那边向来没有优待俘虏的待遇,本来只是受些拷打罢了,再后来,京城来了一行人,为首几个人,将他的双手废了,腿给打折了,琵琶骨被穿了,一身纵横江湖的武功便已经被废的七七八八了。

    再到现在,他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也知道朝廷想要干什么,但是他什么都做不了,说不了,因为没有任何意义,想过自杀,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有大夫一直跟着自己,而现在的他,致命伤也弄不出来了,其他的,不过是折磨自己罢了。

    大夏天德十一年,方七已经三十六岁了,很有可能这是他的最后一年。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被称为智多星的他,从小对读书就不感兴趣,又或者说,家里没条件让他读书,只不过他记得自己的家里,生活的还算不错,有房子住,每顿都能吃饱饭,一个月还能吃上几顿肉,他觉得很幸福,父母也疼他,有肉的时候总会让他先吃够,方七也算懂事,每次都会给父母留下大概一半的肉,让他们也能尝尝荤腥,毕竟家里干活的他们,留多了他们会念叨,留少了,方七有些不忍。

    后来方七遇到了一个和尚,跟着和尚去修行了,几年之后,方七再回到家里的时候,家中的田地已经没了。

    原来是方七出去后不久,他的父亲生了一次病,为了治病,他的母亲将田产抵押给了附近的地主老爷,后来方父病愈后,身体每况愈下,种地也有些困难了,方母也到地主家做工,地主老爷似乎心肠不错,经常带些东西来看望方父,后来方父的身体好了,但是田地也没了,因为还不上借的钱。

    方七对这个地主很感激,而这个地主对附近的农民似乎都很不错,有人生病,都会主动帮忙,慰问,就这样,地主名下的田地也是越来越多。

    本来方父若是拉下脸面,去找方十三家,倒也不至于如此,只不过方父虽然是个农民,但是生性要强,便是过的辛苦一些,也不找同族帮忙,反倒是家里有余粮,还会救济一下不如他的同族。

    后来在方七偶然得知是大夫收了地主钱,故意拖延方父康复的时间,这才不得不将那块地抵押,最后变成了卖。

    方七虽然是跟着一个和尚修行的,但是和尚除了教他武功,教他做人之外,并没有让他遵守什么戒律清规,反倒是时常和他说一些不符合和尚身份的话。

    所以方七直接到地主家理论,最后闹到了青溪县令那里,此时的青溪县令已经是刘弘治了,地主和县令通过气了,最后因为没有证据,方七不得不低头。

    此时正是朱勉任江南节度使,各种理由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不聊生,恰好此时的方十三想起事,方七乃是方十三的堂弟,方百花和方十三是亲兄妹,纠集了一群人将附近的一些地主杀光了,很快,官府就派人追杀了,他们也就变成了通缉犯,但是纠集了数百人,中间有些人的家里人没通知到了,没走成,就被官府抓去顶罪,毕竟,你家里人犯了罪,我抓不到人,那就拿你这家里人顶罪了。

    方七的父母也死在这场祸事之中,再然后方十三等人接触了白莲教,白莲教的教义很符合他们的想法,在白莲教的数年里,方七想起自己师父的话,想不通的东西,便多看些书,想了解一些东西,去看看相关的书,你能想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就去书里找,而后的几年里,方七便开始识字读书,开始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后来,什么都会看上一些,渐渐的方七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越觉得自己当时冲动了些,若是自己再能忍住些,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死了。

    中间,方七明白一些道理后,曾隐藏行踪回到青溪县,发现那些地主死去后,名下的田地又被其他地主瓜分了。

    而后在方七三十三岁的那一年,自己的堂兄想要夺取白莲教的控制权,方腊虽然进步神速,但也只是九品上的高手,而白莲教主司空震已经进入宗师境界了,而其他的护法和长老大都属于旁观者,没有明确站队的那种,方十三不敌司空震,最终方七出手,击败司空震之后,又接连击败了几名支持司空震的高手,最终白莲教的控制权在方十三手上了,但是白莲教内派系众多,一部分人选择跟方十三一起起事,一部分保持中立,一部分人跟着司空震出走了。

    方七本来是几人中实力最低的那个,但是在读完一些书,想通了一些事后,自然而然的踏入了宗师境界,这其实在整个江湖都是非常罕见的,读书读出一个宗师境,或许在方七之前有,但是也已经没有名字留下了,方七读书读到宗师境,想来整个天下,知道的也不过三两人。

    正式起事之后,几起几落,终究是拿下了临安,但是在那之后,或许正如那个叫李安的人所说的一样,没有多少人是为了天下,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方七也曾想过,为何曾经老实巴交的百姓,在面对同为百姓的人,也能毫不手软的烧杀抢掠,他们曾经厌恶那些地主、富商,最终却活成了他们最讨厌的模样,现在想来,也许不是厌恶,而是嫉妒。

    方七在临安守城的时候便知道已经守不住了,但是不守,又能怎么做呢?曾经因为一些人导致家破人亡的义军,在面对别人的时候,也能毫不留情的让别人家破人亡,哪怕不认识,哪怕没有半点恩怨,或许他们觉得这是应该的,应该吗?方七也不知道。

    方七在被囚禁的这段日子里,想了很多,但是现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想来,或许起事本就是错的,方七因为一些事和一些人,对这个世道失望,后来起事之后,见到义军的所作所为,又开始对人本身失望了,因为成事的意义,是让那些被贪官欺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起事之后,义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那些百姓过的还不如在朝廷的统治下。

    最开始方七觉得这只是暂时,但是到后面,他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没有实力、没有地的情况下,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有了实力,有了田地,有了钱,也和以前欺压他们的那些地主、贪官一样欺压别的穷苦百姓,照这样来看,或许就算起事成功,也不过是换了批人欺压百姓,对于百姓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个统治者,多受了些罪,死了一些无关或有关的人罢了。

    又想到了自己本来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又或者自己撤走,让别人断后,但是方七终究还是懂得一些东西的,心里的那份责任感,让他站出来断后,给别人生机,代价就是自己的命。

    这段时间,不断在心里闪过一些任何事,有两个人,在他眼中,始终与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第一个便是陈凡,陈凡本是一个孤儿,被自己收养后,教他读书写字,习武,自己作为一个师父,该教的,能教的,都教了,在他看来,陈凡是个聪明的孩子,天资也不差,年纪轻轻就是九品高手,但是做人做事,却有些固执。

    也是因此本来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最后觉得能平安活下去就好,太聪明了,也太早看穿了一些事情的本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有些无趣,同样的,也会变得固执,前几天的劫囚行动中也看到了他的身影,方七是不希望他来救自己的,他希望他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度过余生。

    另外一个人,在前两日的行动中,自己也看到了她的身影。

    公孙雪晴,天刀山庄的庄主,公孙四娘的女儿,他的侄女。

    在自己眼里,她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天真的人,是真的天真,不是装出来的那种,也不知道公孙四娘一个赫赫有名的马匪头子,怎么会有这般天真的女儿,自己好像也有些羡慕,在公孙四娘去世之后,她带着天刀山庄的人,总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不符合她身份的事情来。

    不过众人对她很是宠爱,自然是能够容忍这些看起来有些出格的事情的,主要还是有俩个原因,当初在面对一次青溪县令率兵的围剿中,他们带的人手不够,与他们有些交情,但不多的公孙四娘带了一些人马来救他们,最后被官府活捉,于闹市中砍头,他们却无能为力,当他们有了能力的时候,青溪县令已经不知所踪了,公孙四娘其实和他们不过是见过几次面,聊过几次而已,但是却数次救过他们性命,最后一次,更是把自己的命都给留下了。

    方七又想到了公孙四娘被砍头的那个雨天,他们无能为力,临安城破的那天,也是雨天,他们同样无能为力,或许,上天早就暗示了吧。

    第二个原因便是天刀山庄有很强的战力,底子是公孙四娘从西域那边带来的八百马匪,在西南经营数年,有了四千来人的规模,战力都是不弱的,在圣公起义的时候,她没有任何犹豫,带着庄内大多数的精锐投靠了圣公,成立了天刀营,成为了圣公最信任的军队。

    方七又想起天刀营在她的带领下,一路上都是冲杀在最前面,撤退在最后面,直到临安城破,带着天刀营剩下的残兵去了南疆,安顿好营内的众人之后,又带着一些心腹去京城营救圣公。

    后来陈凡来找过自己,让自己跟着一起去南疆,说朝廷那边不会追到那里去,在陈凡的描述下,方七的脑海中再次闪过那个叫李安的残废少年,一个什么都敢说,什么都不怕的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被那个天真少女打了三个巴掌,没有反手,也被那个天真少女逼着保了自己兄长一命,想来那个叫李安的,应该付出了不少代价吧,毕竟自己兄长乃是这次起事的首领。

    那个天真的少女,天真的行为,最终也为她赢得了一线生机,想来坐在轮椅上的那个少年,应该是不允许其他人动她的吧。

    而自己没有去南疆避祸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便是不想抛弃自己战友和属下,第二,不想连累天刀营众人,因为自己和别人的身份不一样,朝廷不会轻易放过的,第三,自己也有些累了,有些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方七在回想这些东西的时候,押送队伍又遭到了一波刺杀,六扇门四大名捕之一的铁鹰摸着自己手上的铁爪,带着一众捕头和士兵击退这波刺杀,路上留下了十几具尸体。

    方七隐约看见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一伙拿刀的人在看着这边,想来应该是那个少女带的人,还没找,估计是还想救自己。

    其实方七不希望别人来救自己,因为他知道朝廷以他当诱饵,想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但是方七劝不了他们,不过没看到自己徒弟的身影,倒是有些欣慰,不过他明白,自己的徒弟或许是去找那个叫李安的人想办法去了,但是方七清楚,便是那个人,或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救出自己,若自己武功还在,倒也简单不少,可惜自己是个废人了。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捕头也带人回来了。

    “死了不少人,来的是....”

    铁鹰眉头微皱,低语道:“她是那个人要保的,若我们杀了她,恐怕日后不得安生了。”

    铁剑说道:“没办法,上面这次给的任务你也知道,而且那么多人,就算是他,也保不住。”

    铁鹰说道:“他保不住,那就是我们倒霉了,我们若杀了她,他会弄死我们的。”

    铁剑说道:“我们好歹也是六扇门的捕头,上面有刑部,而且再往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我们还是...”

    铁鹰说道:“还是小心点吧,那位要是发狂,你觉得上面的会不会把我们丢出去,平了他的怒火,毕竟谁也不想被他惦记上,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铁剑低语道:“要不让人传信给那位,让他自己带人走?”

    铁鹰说道:“我想了想,还是不行,万一被其他人知道了,我们也难做,只能说留她一命,这样的话,那个疯子也不会迁怒我们了,他还是懂规矩的。”

    铁剑说道:“只能如此了。”

    方七佛听到他们的低语,心里也明白了一些事,那个叫李安的少年,终究也没办法救他,但是他会保住那个天真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