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任于斯 » 第27章 登剑宗

第27章 登剑宗

    “天地不仁兮,万物齐一。”

    默念着最后一句话,信到此处就结束了。

    读完信,一种莫名的伤感在苏沐风心中徘徊。

    根据这封信的内容,再结合第一封信,他得以窥视风无痕隐藏在洒脱背后真实的内心世界,他觉得风大哥人生最后的十年其实过得异常痛苦:

    知己不在,伤病缠身,气域受损,修为渐失,无颜师门,忏心度日。

    在这些痛苦的折磨下,也就小念给了他支撑下去的动力和安慰。

    且说,在看信的时候,当得知《万象归元诀》的品阶时,苏沐风着实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居然是一门修行之人梦寐以求的天阶功法,果真是“非同凡响”。

    虽然这门功法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个缺陷在他这里被天极气域完美规避了。

    信中介绍剑宗的相关隐秘时,云翳峰的起和落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撼。

    李暮云的出现让云翳峰一脉兴起,而在他飞升之后,他遗留下来的剑却把这一脉拖入濒临灭绝之地。

    “这到底是一把怎样的剑,竟有如此威力?”

    这个巨大的疑问盘旋在苏沐风的脑际,挥之不去。

    和第一封信一样,在这封信里,风无痕依旧对他充满关心,信中提到的两点警示,让他真正意识到了天极气域的严峻性,同时也让他明白了风无痕在第一封信里留下那篇口诀叫他修炼的用意。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真叫人鼻子有些发酸,心里有些发苦。

    至于风无痕在第一封信里谈到的所谓请求,其实就是想让苏沐风进入剑宗云翳峰一脉继承师门厚望,说直白点,就是想让苏沐风把云翳峰一脉振兴起来。

    风无痕说这个请求是他的自私,但苏沐风却不这么认为。从他背着陈小念离开竹情谷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对风无痕心存结草衔环之情,如今,这种机会就摆在面前,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拒绝。

    况且,他气域不能聚集元气的问题,也要上剑宗寻求破解之法。真要说自私,他才是自私的那个吧。

    “风大哥,你放心,我定会继承你的遗志。”

    心思既定,苏沐风灭了烛火,躺下睡觉。

    第二天一早,他向小二打听了去往剑宗的山道,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那里。

    一个时辰后,他已出现在天剑峰的山脚下。

    天剑峰是剑宗的主峰,有两名年轻的剑宗弟子在山门前看守。

    他们身穿白色道袍,腰间束着一条嵌有缥缈的云雾图案的腰带,这是剑宗云雾峰一脉的标志。同时,他们的腰间上还悬有一柄小巧玲珑的青莲玉剑,这是剑宗内门弟子的标志。两人的背后也都负着一柄宝剑。

    从衣着上看,这两名弟子均来自剑宗云雾峰一脉,且都是内门弟子。如果是在云雾峰打杂的外门弟子,那么他们的腰间绝不会佩戴青莲玉剑坠。

    当然,苏沐风暂时并不清楚这些。

    看见来人,站在右首的那人上前一步道:“来者何人,请通报姓名。”

    他说话的语气虽有傲然之色,但还算客气,不失宗门气度。

    苏沐风抱拳于胸,彬彬有礼道:“在下苏沐风,对剑宗仰慕已久,特来拜山。”

    那人道:“现在还未到宗门对外收徒的时间,你请回吧。”

    剑宗每十年对外招收一次弟子,上一次还是三年前。

    苏沐风从背上解下包裹,从客栈出来的时候,他把风无痕的断剑用布包起来背在身上,将两截断剑从包裹里取出来奉在手上,躬身且恭敬道:

    “在下有要事求见贵宗宗主,还请师兄代为通融,这是我的信物。”

    看到苏沐风手中的断剑,那两名弟子俱是心中一凛,这剑一看就是本门之物,而剑断,则表明用剑之人很可能已修成心剑境界,也就是说,这柄断剑的主人很可能就是本宗的前辈高人。

    两人对视一眼,左首之人向右首之人点点头,右首之人上前以双手接过苏沐风手中的断剑,语气和善地说:“你在此稍候,我去禀告宗主。”

    “多谢师兄。”苏沐风感激道。

    那人心念一动,背上的剑瞬间出鞘,身形往空中一掠,剑已在脚下,向着峰顶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苏沐风的视野中。

    “这便是御剑术吗?”苏沐风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倾羡。

    他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自己也会这门法术的话,那该有多好,这样一来,小念一路上就不会受那么多苦,自己也不会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才到达剑宗。

    唉,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那不争气的气域,希望剑宗有能解决自己气域问题的办法。

    在叹息和迷惘中,苏沐风耐心地等待着传唤。

    不多时,那人已御剑返回,双脚刚落地,就对苏沐风道:“信物我已交给宗主,你可以上去了,不过只能走云梯。”

    苏沐风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身后的云梯,那云梯顺山势盘旋而上,一眼望不到头,峰顶更是被霭霭云雾遮挡,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他心中还在思索这云梯到底有多少级,那人再次开口,解答了这一疑惑。

    “这云梯有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

    苏沐风心下一宽,还好,估算下来也就在五千米左右,没有离谱到一万多米的高度,就当是爬大一点的峨眉山好了,这是他在地球时爬过最高的山。

    向两人行了个拱手礼,苏沐风便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因为是带着一种欣赏风景的心态,所以他的脚步不急不慢。

    这石阶先前一段平而缓,爬起来毫不费力。

    到中间的时候,开始变得陡而险,还有点滑,稍有不慎,就有跌入万丈悬崖的危险。

    苏沐风已收起了欣赏风景的心态,全神贯注地应付脚下曲折蜿蜒的山道,以他在瀑布和长期的流浪生活中铸就的超强身体素质,应付起来还算是绰绰有余。

    这山道仿佛有灵性一般,知道光凭借陡和险并不能难倒苏沐风,于是在后面一段的时候,台阶又变得和先前一样平缓起来。

    但此时,苏沐风的视野被云雾完全遮挡。

    他往上看了一眼,浓雾弥漫。

    往下看了一眼,也是浓雾弥漫。

    当真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他现在既不知道自己爬到了哪里,距离山顶还有多久,也不知道这后面的石阶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奇特变化。

    陡和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

    虽然看不清前方的路,但索性这山道的终点必然是山顶。

    这是一颗强有力的镇心丸。

    苏沐风深吸一口气,抛却脑中杂七杂八的想法,将坚定的信念化为坚定的眼神和脚下坚定的步伐。

    右脚轻轻向上一迈。

    这不,距离山顶他又更近了一步。

    也不知过了多久,可能有一个时辰,也可能只有半个时辰,苏沐风的视野渐渐变得开阔起来,身后霞光万道,四周云海翻腾,霞光在云海间变换绝伦,彼此相得益彰。

    这会儿的景色比之刚登云梯那会儿不知美了多少倍,说是云泥之别也毫不为过,苏沐风却没有去看一眼,而是一直低着头,神情肃穆地注视着脚下冷冰冰的石阶。

    一想到这鬼斧神工般的云梯竟是由人工一斧一锤开凿出来的,一股深深的叹服立即从他心底油然而生。

    “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劳苦大众,既没有修武之人那超乎寻常的无穷气力,更没有修行之人那近乎仙术的飞天遁地,他们只是凭借微弱的体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就开凿出了这几千里山道。

    “在他们的面前,我是如此的渺小。

    “山的巍峨耸立,是地的杰作;

    “云的变幻无穷,是天的妙想;

    “山道的崎岖蜿蜒,是人的匠心。

    “在崎岖中体会巍峨,在巍峨中领略变幻,在变幻中感悟匠心,三者融为一体,和谐归一。

    “枉我修行以来,一直以为修行修的是绝对的力量,这岂非与修行背道而驰?

    “修行修的是大道,修的是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以征服的姿态傲视天地,以倨傲的姿态蔑视苍生。”

    这番明悟犹如天籁之音在苏沐风心中激荡。

    倏然间,周围的云气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不自觉地跳动、汹涌,继而以苏沐风为中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起来,大量灵气迅速向苏沐风的身体聚拢。

    灵气仿佛遇到了世界末日,苏沐风的身体仿佛“诺亚方舟”,是灵气唯一的归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沐风已无暇去顾及,他连忙盘膝而坐,将《万象归元诀》运转起来,很快便进入无我无他的空明状态。

    这神奇的一幕,简单点说就是修行者的顿悟,它能给修行者带来无可比拟的好处。

    顿悟极其难得,很多修行者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一次顿悟。

    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当你觉得它过得很快的时候,其实它过得很慢。

    当苏沐风睁开双眼,从顿悟中苏醒,天色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他知道,在刚才的打坐中凝炼出来的元气远超他的想象,如果非要形容一下的话,这些元气足够一个修行之人从气域境初期突破到气旋境初期。

    纵然这些凝炼出来的元气依旧不翼而飞了,但苏沐风心里并无不快,相反,他脸上洋溢着令人高深莫测的笑容。

    他往上看了一眼,石阶跌宕盘旋,如同天梯。

    这极尽的崎岖在苏沐风此时看来,没有任何威胁。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盛极而衰的智慧告诉他,这是云梯认输前最后的挣扎,山顶已唾手可得。

    他迈开脚步,开始了最后的征程,以比先前更快的步伐向山顶攀登而去。

    果不其然,一切如同所料,只半柱香时间,他便出现在了天剑峰的峰顶。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苏沐风到达山顶后的切实感受。

    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欣赏浮云堆雪、云蒸霞蔚的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