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七十九章 汉中行

第七十九章 汉中行

    次日。

    中午时分,魏书记来了。同他一道来的,除了司机,还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姓白,叫白第城,是雅安建安厂的机械工程师。他高高瘦瘦,戴着一付厚厚的眼镜,头上的头发白了一大半。他的名字和形象,令人不禁想起李白流传千古的一首诗的诗名:《早发白帝城》。

    魏书记在得知肖鹏要亲自带人去汉中联系水泥生产设备采购的事情后,心里很不放心。他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便专程去建安厂请白第城和他一道来汉源,然后和肖鹏一起去汉中。

    会议室里,五六名参会者围坐在会议桌边,目光尽皆看着魏书记。

    修水泥厂一事,县里意见并不统一,这一点,肖鹏同魏书记已经汇报过了。见大家都在看着他,魏书记便轻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后说道:“对修水泥厂一事,大家有何看法,不妨都说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摸不准魏书记的意思,便心里犹豫着谁都不肯当“出头鸟。”

    见状,魏书记笑了笑,说道:“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提,心里不要有什么顾虑,咱们不兴打击报复那一套。共产党人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说对吗?”

    县教育局局长杨岳民咬咬牙说道:“好,我先说。”

    “魏书记,对修水泥厂这件事情,我的确和肖书记有不同的意见。我并不是反对修水泥厂,而是认为目前汉源的情况不宜修,至少应该缓缓再修。”

    “因为,九襄汉一中自建校后,因资金短缺,教职工的宿舍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教师们意见很大,一中岳校长来找我多次反映,说住宿问题不解决,老师根本无法安心上课。住得近的姑且不说,住得远的每天上下学往返便是好几十里路,哪有时间改作业、备课?更别说家在外地的,本地有亲戚朋友的还好,可以去借宿,没有的呢,只能去合伙租住。长此下去,它……它不是个事嘛!”

    杨岳民情绪稍稍激动:“所以,我认为水泥厂应该暂缓修建,先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切实解决了再说。”

    魏书记听完点点头:“你说的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还有谁有不同意见?”

    “我来说。”

    说话的是县宣传部部长林芳。她说道:“魏书记,去年省里便下了文件,将雅安境内的茶马古道列为省重点文物单位保护。汉源境内的茶马古道,起自大相岭,沿大渡河而上,泸定境内渡河至康定,此路在唐时称为′唐番路′。依文件精神,对汉源境内茶马古道的保护,保护范围应该是道路从汉恩村起至汉泸交界处,两侧各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段重点保护范围外延5米。但因为资金问题,对茶马古道的保护一拖再拖,时到今日也没有相应的举措对茶马古道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所以嘛……”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要钱。

    “还有谁要说?”魏书记问。

    剩下的几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将各自的难处讲了出来。

    魏书记认真听完后,看了肖鹏一眼说道:“看来,汉源目前面临的问题还真不少。”

    肖鹏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同志们,”魏书记说道:“我理解大家的难处,但是,请你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早晚终究会得到解决。”

    “不管大家有什么想法,但汉源水泥厂必须修建!我说说我的理由:第一,这笔五十万的款子是老兵黄元龙捐献的,他的目的想必大家都知道,纯粹是想为家乡做点事。如果我们将这笔钱挪作它用,他回来后连水泥厂的影子都没看到,会作何感想?”

    “第二,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用这钱解决了一中的教职工宿舍问题,解决了茶马古道的保护等等问题,我想问问各位,明年遇到同等的问题怎么办,还是靠别人捐款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显然不现实。”

    “第三点,也是我刚才强调水泥厂、必须要修的最关键的一点。大家可以想下,水泥厂建成投产了,形成产业链后,能有效带动汉源经济发展,到时资金不就有了吗?咱们的钱袋子鼓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行远自迩,踔厉自发!同志们,只要我们踏踏实实一步步前进,我相信,汉源的明天一定会一片光明。”

    杨岳民、林芳等人听完,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魏书记问道。

    “没有了。”众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好,既然意见统一了,便请白工给我们讲讲一些细节问题。”

    “大家鼓掌欢迎。”肖鹏说完,带头拍起手来。

    白第城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待掌声停后便说道:“我预算了一下,五十万顶多只够买设备的钱。生产水泥的常用设备主要有三个车间。1、烧成车间的:煤预均化设备、煤磨机、转子称、预热器、回转窑、冷却机等。2、水泥车间的:水泥调配、辊压机、水泥磨、包装机等。3、生料车间的:石灰石破碎机(锤破、颚破等),石灰石预均化用的堆取料机、生料磨机。以及各种计量皮带、皮带机、风机,有循环水系统。”

    “这一整套设备下来,五十万未必够。还有厂房及其附属设施,没有十几二十万是搞不好的。”

    肖鹏听着,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没想到水泥生产居然会这么复杂。仅仅有那么一瞬,他生出了放弃的念头。

    但随即,他的眼神又逐渐坚定起来。

    “元龙兄,你一时雪中送碳,我便承诺你咱们的国家将会永世繁荣昌盛!”

    他心里想着想着,暗暗下了决定。

    “同志们,听了白工的话,大家作何感想?”魏书记问。

    知道资金缺口还差一大截,几人刚刚燃起的热情瞬间凉了下去,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将目光齐聚在县财政局局长杨兵身上。

    “都看我做什么?”杨兵手一摊,苦笑着说道:“咱们有多少家底子大家都知道。”

    “魏书记,甭说二十万,就是二万,恐怕也得东挪西拼才勉强凑得够。”

    魏书记点点头,说道:“别说你们,就是市里也比较吃紧。我知道你们的难处,这回来便是要彻底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

    “市里最近上马了一些项目,其中一项是修建雅安青衣江大桥,计划明年年初动工。我和市里其他常委讨论过了,决定暂缓青衣江大桥的修建,调拔三十万支持汉源建设。”

    “三十万?”大伙闻言瞬间激动起来。

    肖鹏感激地看着魏书记:“魏书记,太感谢您了!有了这笔钱,我心里踏实多了。”

    “这笔钱你打算如何分配使用?”魏书记问他。

    “当前首要的是解决一中教职工的宿舍问题,让老师们能安心上课,提高教学质量。余下的钱用来建水泥厂的厂房及其附属设施,如果钱不够,我们自己来想办法,不能再增加市里的负担。”肖鹏回答道。

    魏书记赞许地点点头。看来,肖鹏没有被急于建水泥厂的想法冲昏头,孰轻孰重还掂量得轻。

    “明天让白工同你一起去汉中吧,他在机械方面是专家,你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我知道了。”肖鹏点点头。

    第二天中午,肖鹏、白第城、牙子、任勇一行四人从汉源汽车站出发到乌斯河镇,在那里上了火车。

    三个多小时后,列车在川西平原上奔驰,呼啸着经过剑门关,驶向素有“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