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李家的悲剧

李家的悲剧

    【李敢刺杀卫青】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是值得大汉记住的一年。这一年,大汉用武力洗刷了匈奴带来长达八十多年的耻辱。就在朝廷上下,为战胜匈奴欢庆时,陇西李氏,却高兴不起来。尤其是李敢。

    李敢跟随霍去病,出战漠北,因斩将夺旗,立下战功,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两百户。李敢食邑虽少,好歹,也以军功封侯。尤其是,此时的他尚在壮年,青春鼎盛。

    李广用尽一生,想要封侯,光宗耀祖,却没能实现。结果,他的儿子李敢实现了。李敢,也成为李蔡之后,陇西李氏又以军功封侯的人。

    按理说,李敢封侯,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他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失去了父亲李广。李广壮志难酬,漠南自刎,为李家上下,带来了悲伤。

    李敢一边为李广守孝送葬,另一边打听父亲为何自刎。很快,李敢打听到一个消息:李广是被卫青逼死的。

    李广的能力,身为儿子的李敢,岂能不知。李广,不仅是大汉抗匈名将,军中将士称赞的老将军,也是李敢心目中的英雄。出征时,李广还是好好的。怎知,李广没有以军人最体面的方式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却满怀悲愤自刎于将士前。

    这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李敢从中得知了有关父亲李广出征时的情况,比如反对分兵东进,与卫青闹得不欢而散。又比如,东进线路迂回曲折,军中又没有导向。

    李敢根据这些事情,不仅他本人断定是卫青逼死了他的父亲。其他人,也认为李广之死,卫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卫青是当朝权贵,不仅军功显赫,官拜大司马,军中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后卫子夫,还是卫青的同母姐姐。

    卫青,有军功,有身份,有地位。就凭李敢,怎能撼动卫青,替父报仇。而,李敢是热血男儿,才不会想那么多。卫青逼死了他的父亲,就要他为父亲偿命。哪怕,赔了自己的性命,也要为父报仇。

    若不替父报仇,枉为人子。

    李敢直接去了大将军府邸,找到卫青,趁其不备,拔剑刺杀卫青。卫青不仅被刺杀,还被李敢打成了重伤。然,卫青常年在军旅,武功了得。哪怕,李敢偷袭,也没讨到便宜。

    李敢当众刺杀卫青,性质极其恶劣。卫青何许人也,官拜大将军,当朝外戚,皇帝身边的红人。李敢做的这件事,这可是灭九族的重罪。若是田妢之流,李敢必死无疑。然,李敢遇到了卫青。

    卫青不仅释放了李敢,还既往不咎,亲自压下了这件事。李敢刺杀卫青重罪,最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能说,卫青人品太好了,不仅有宽广的心胸,还有容人的气度。

    当然,卫青能够有这些优良品格,离不开他的经历。他是私生子,且不被父族待见,平阳侯府的马奴。从小被人欺辱,见惯了世态炎凉。因姐姐卫子夫,得以显贵。哪怕,他的官,越做越大,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依旧保持谦卑、恭顺,严于利己,

    哪怕,抗击匈奴军功显赫,为大汉开疆拓土,成为武将排行榜之首。地位虽高,却从来没有作威作福。

    卫青,这样的外戚,放眼整个大汉朝,没人比得过。

    当然,卫青不追究李敢,除了性格宽厚,不想把事情闹大。就是李广的死,卫青也是没想到。尽管,他的战略部署,没有错。但,是他让李广分兵东进,这才导致他迷路漠南。

    哪怕,卫青回到漠南,遇见了李广等人,为了不伤李广的颜面,他还让人送酒、送肉,前去慰问。尽管,他让长史问话李广,是他的本职工作。怎知,李广这位热血男儿,却挥剑自刎。尤其是,李广临死前的遗言,更加让卫青充满愧疚。

    虽然,李广的死,不是他直接导致的。但,也属于间接行为。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为我而死。

    如果,不是他分兵,执意让李广走东路。那么,李广就不会迷路。李广不迷路,就不会有自刎的悲剧。

    不仅李敢认为是他逼死了李广,军中不少将士,也是这种想法。甚至是天下人,也认为是他逼死了李广。而他,难以用语言去分辩。

    李敢刺杀他,重伤了他。卫青不追究,也算是弥补对李广之死的亏欠。就这样,一场莫大政治风波,在卫青的压制下,最终得到平息。

    卫青善解人意,深知对方这么做,是出于愤怒。因为愤怒,做了错误的事。卫青也知李敢本性不坏,给他一次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敢会想明白一切,他父亲的死,也是他不想看到的结果。

    【霍去病射杀李敢】

    卫青,刺也刺了,打也打了。气,李敢也出了。事后,李敢也醒悟过来,因他一时冲动,差点连累了整个家族。

    若是卫青被刺身亡,整个李家,将会遭遇灭顶之灾。而,此时的李家,李敢无疑是家族中的顶梁柱。

    话说,李广生有三子,长子叫李当户,次子叫李椒,李敢是第三子。长子李当户,担任过郎官,早逝,留下一个遗腹子:李陵。

    次子李椒,也担任过郎官,早逝,没能留下子嗣。

    李敢,是第三子,有一儿一女。儿子叫李禹,跟随太子刘据。女儿的名字没有记载,是太子刘据的中人。

    李广去世,支撑家族的重担,落在了李敢肩上。而今,李敢却做出刺杀卫青的行为,无疑是断送了整个李家。

    平静之后的李敢,感到后怕,脑海也在想一件事:父亲的死,是否与卫青有关。

    卫青已经抓到他,为什么要释放他。以卫青的地位、身份,想要对付他,甚至是对付整个李家,都是轻而易举。而,卫青不仅没有追究,反而压下了这件事。卫青的行为,耐人寻味。

    如果真是卫青逼杀李广,就应该借题发挥,铲除整个李家,以绝后患。而,卫青没有这么做。莫非,李广之死,真的与卫青无关?

    李敢不怕死,却不想因为自己的鲁莽,牵连了整个家族。

    卫青的举动,也让他对害死父亲的凶手,产生了动摇。

    或许,真的不是他。

    卫青、李敢,这场风波,好不容易散去。又有一个人物参与进来,他就是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皇帝刘彻举行了一场盛大狩猎活动,地点:甘泉宫。

    甘泉宫,位于渭水北岸。战国时,秦昭襄王在渭水北岸,修建了一座宫殿群。及至,大秦王朝建立,秦二世,将这里取名为林光宫。

    项羽打进咸阳,为了断绝天下人当皇帝的念想,一把火烧掉了大秦数代人的努力。及至,汉中王刘邦,出汉中,平定三秦,选别都。在秦原有的宫殿基础上,修建新的宫殿。被修筑的宫殿,取名为桂宫。

    刘彻继位后,对桂宫进行改建后,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取名为甘泉宫。有种说法,是刘彻改建宫殿,位于甘泉山,山中出甜水,故而取名甘泉宫。

    甘泉宫不仅成为刘彻避暑最佳之地,也是他举行重大祭祀的地方,称为国祭。据记载,甘泉宫有十二个宫殿,十一个台,楼台阁宇,连成一片,风景美不胜收。

    这一年,刘彻在这里举行国祭,然后便在这里狩猎。

    天子狩猎,是有讲究的,他不是为了追求食物,也不是想穿用动物制作的皮衣,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西周时期,天子狩猎成为展示王室威仪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制度,被传承下来。这一次,刘彻举行狩猎。一来,是彰显汉家的威仪。二来,是举行国祭,宣告战胜匈奴的喜讯。

    普通老百姓狩猎,方式比较简单。但,天子狩猎,程序相当复杂。

    首先,天子要有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行宫。而,刘彻住的地方,叫甘泉宫。其次,规模要声势浩大,才能彰显皇家威仪。

    这项工作,还要兼顾很多方面。比如公卿大臣、列侯的居住问题。

    又比如,如何保障随行人员的安全问题。

    再比如狩猎场地、规模等。

    以及,狩猎的地方,要避免有大型的猛兽出现。

    刘彻举行的这场狩猎,出现了一个事故:霍去病射杀了李敢。

    霍去病从小在宫廷长大,备受皇帝器重。如今,又建立不世功勋,官拜大司马,封冠军侯,食邑万户。李敢曾是他的部将,竟敢重伤了他心目中的舅舅。

    这口气,如何能忍。

    霍去病狩猎之时,射杀李敢。

    按道理说,霍去病得知,曾经的部将李敢,重伤过卫青。第一反应,先弄清情况,再去找李敢麻烦。怎知,霍去病不按常规出牌,直接射杀了李敢。

    那么,什么情况下,让霍去病射杀同袍,且官居九卿,因功封爵的李敢。

    答案:因愤怒,失去理智。

    【汉武帝霸道的庇护】

    李敢,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他还有一个身份,郎中令。一个有战功,侯爵身份,官拜九卿的郎中令,被射杀了。这,绝对是一场重大的政治事件。

    霍去病射杀了李敢,怒气消了。冷静下来,他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霍去病主动找到了皇帝刘彻,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根据史料告诉我们,刘彻听后,是这样做的。先霸道保下霍去病,再为其强行开罪,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霍去病射杀列侯,且官居郎中令,这是重罪。刘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呢?

    对此,有很多的观点。

    有的人认为,是汉武帝过度偏爱,毕竟,霍去病是刘彻看着长大,且有横扫匈奴的不世之功。

    也有的人认为,刘彻是为了降低损失。毕竟,李敢已经死了,悲剧无法挽回。刘彻,不想失去霍去病。

    当然呢?李敢是无辜的。但,对刘彻而言,霍去病比李敢重要。大汉可以没有李敢,却不能没有霍去病。

    【幕后推手】

    当我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总觉得霸道的汉武帝,太过护犊子。这里且不去讨论,汉武帝这种做法,是对,还是错。现在来弄清一个真相:李敢刺杀卫青,霍去病射杀李敢,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史料记载,李敢刺杀,是得知,父亲李广之死,另有隐情。故而,李敢因愤怒所致,刺杀卫青。

    霍去病射杀李敢,是得知,李敢以下犯上,刺杀他心中最为敬重的舅舅卫青。

    从李敢、霍去病做出的疯狂行为,这背后定是有人搅动风云。

    李广之死,朝廷定会对这起事件,有过定性,且给出了合理定案。毕竟,李广是令人爱戴的老将军,还是官居郎中令。

    李敢在军中效力,不信官方给出的最终结论。不信,李敢就会去寻找真相。他不顾自己性命,甚至不怕被灭族的危险,去刺杀卫青。只能说明一点:有人佐证了他父亲之死,是卫青所为。

    李敢刺杀卫青这件事,为了避免闹大,卫青,亲自压下了这件事。按理说,知道这件事的人,定是卫青身边的人。这件事过去了这么久,又是谁对霍去病提起。

    这个人不仅旧事重提,还在适当的时机提起,一下令霍去病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才不顾同袍之情,射杀了李敢。此人,不仅对霍去病的性情十分了解,且,抓住了时机,瞬间点燃霍去病胸中的怒火。

    无论是李敢,还是霍去病,都因为有人说,而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大逆不道的行为。这个人是谁,太史公没有记载,不得而知。但,从得利益者来判断,无非有三类人。

    其一,皇帝刘彻。

    卫青、霍去病两人都是击败匈奴的大功臣,同时,他们也有外戚身份。而,霍去病还曾做出越规之事:请封卫子夫的儿子,为太子。

    卫子夫是皇后,其子刘据是太子,卫青是大司马兼任大将军,霍去病也是大司马兼任骠骑将军。卫氏的权势,太过显赫,威胁到了刘彻的安全。故而,以李广之死,挑动李家和卫氏之间的恩怨,趁势打压,维护皇权。

    真的是刘彻为了皇权,打下卫青,做出这样的事情?

    从霍去病射杀李敢,刘彻做出的反应来看,又感觉不像。否则,他借用李敢之死,削夺霍去病的权势,再提起卫青被刺那些事,一举端掉卫、霍。

    刘彻庇护霍去病,就等于维护卫氏。

    从理论上来看,刘彻有可能是背后推手。但,从行为上看,刘彻不至于动大汉双壁。毕竟,卫霍二人,代表着军功显赫,历经十年,完成了刘彻横扫匈奴的战略够想。

    其二,卫青的门客。

    李敢刺杀卫青,本人大度,亲自压了下来。但,其门客,要为卫青出头。可,李家,势力也不弱。

    李蔡是汉相,且因军功封侯。李敢是郎中令,也因军功封侯。想要搬倒李家,就需要更大的势力。而,霍去病就是最好的人选。尤其是霍去病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其部下封侯者众,且风头、势力盖住了卫青。一旦,挑动霍去病和李敢对立。那么,两方势力都会受损。

    其三,暗中的第三方势力:党争。

    现在的刘彻,不仅只有卫据一个儿子,还生了好几个儿子。那几个儿子虽小,但,皇子背后的势力,总会为其争。

    据史料记载,李广的孙女,也就是李敢的女儿,是刘据的太子中人。李广的孙子,也就是李敢的儿子李禹,跟从刘据。也就是说,李家和卫家,其实是共同体,他们都有一个要扶持的人:卫太子。

    为了打击卫太子的势力,第三方黑手,先以李广之死,挑动李敢刺杀卫青,进而,让卫、李两家,势力得到削弱,自己坐收渔利。

    怎知,卫青为人宽厚,使其计谋落空。

    然后,第三方黑手,又趁着最佳时机,告诉了霍去病。

    霍去病虽有战功,但,为人年轻,容易挑动。就有了后来的结果:霍去病射杀李敢。

    霍、李两家彻底决裂,也会影响到卫氏。李、卫两家的势力,定会得到削弱。

    我比较相信,第三方黑手,只是这个人是谁,很难得出答案。

    总之呢?

    李广漠北决战,因迷路失期,侯爵难封,愤怒之下,自刎而死。李敢听有人说,得知父亲之死,祸首是卫青。故而,刺杀卫青。

    卫青仁厚,不追究,压了下来。怎知,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人揭发,告诉了霍去病。

    霍去病愤怒之下,为舅舅卫青出头,射杀李敢。

    霍去病犯下大逆不道的重罪,理应受到处罚。而,刘彻霸道的压下这件事,对外发出官方宣言:李敢被鹿撞死。

    李广—卫青—李敢—霍去病—刘彻,这几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斗。

    其背后凶手是谁,不得而知。

    霍去病战绩卓著,却因射杀李敢这件事,成了他一生的污点,难以抹去。这个污点,至今,都流传下来。后人记住了霍去病至高无上的战功,也记住了这个少年将军留下的污点。

    【汉相李蔡的悲剧】

    李敢被鹿撞死,这个官方给出的结论,说服不了其他人,尤其是李氏还有一个有权势的人物:汉相乐安侯李蔡。

    李蔡,李广的堂弟,两人一起从军,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李蔡有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公元前124年,李蔡以代相的身份,协助卫青,出朔方郡,横扫右贤王,才得以封侯。从此,李蔡弃武从文,又用了三年时间,成为三公之首,成为汉相。

    一时间,李蔡成为被人传颂且令人羡慕的李家儿郎。此刻,他迎来了人生的悲剧。

    李蔡为相四年,做了两件值得后世称赞的大事:

    其一,支持漠北远征,横扫匈奴王廷。

    其二,协助汉武帝治吏、改币、统禁盐铁等国家大事。

    谁能想到,前一年李广自刎,第二年侄儿李敢被鹿撞死。元朔五年(公元前118年),李蔡因侵占汉景帝陵园前路旁一块空地而被问罪。

    李蔡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也自刎而死。

    李广、李敢、李蔡,陇西李氏称道的儿郎,两位郎中令,一位汉相,就这样先后退出历史舞台,李家之势,瞬间远不如前,走向衰败。而,李家的故事,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