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西汉最变态的诸侯王:江都王刘建

西汉最变态的诸侯王:江都王刘建

    【江都国那些事】

    话说,刘邦建立汉家天下,将楚地,封给了汉初三将之首的韩信。及至,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将韩信的封国,一分为二。其弟刘交,受封为楚王,管理淮西三十六城。同族中的刘贾,受封为荆王,管理淮东五十二城,定都吴。

    淮南王英布反叛,荆王刘贾战死。刘邦诛杀英布后,以侄儿刘濞,镇守吴越之地,定都广陵,管辖三郡五十三城。

    汉景帝三年,刘濞掀起同姓诸侯王反叛朝廷。汉景帝以周亚夫、窦婴平定叛乱后,将吴国故地,封给平定叛乱有功的老五汝南王刘非,并奖励他天子旌旗。

    刘非定都江陵,改吴国为江都国。刘非也成为江都国第一任江都王。

    刘非年少拥有战功,又得天子旌旗表彰,故而,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他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元光五年,匈奴寇边,刘非上书,请求横扫匈奴。刘彻见五哥此举,包藏祸心,欲干涉朝政,对其进行打压。

    元光六年,在位二十七年的刘非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刘非去世,被追谥号为江都易王。其子刘建袭爵,成为第二任江都王。刘建,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其不好。燕国刘定国、齐王刘次昌犯下的禽兽罪与之相比,还差得太远。后世对江都王刘建,有一个评价:变态的刘姓诸侯王。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建到底做了什么事,获得这个称谓。

    刘非在皇子中,排名老五。汉景帝继位后,加封皇子。刘非初封汝南王,后改封江都王时,年仅十五岁。

    不久后,他迎来了第一个儿子,给他取名为刘建。

    刘建在宫廷长大,养尊处优,没有吃过什么苦。又见证了父亲刘非,奢侈且盛大的排场。刘非善战的优点,刘建没有继承,反而无师自通,不学无术,学会了骄奢淫逸。

    刘非在世时,刘建为太子,一位邯郸人梁蚡,想通过献美女的方式,得到刘非的重用,以谋求荣华富贵。然,梁蚡献上的女子,太过美艳,吸引住了刘建的目光。于是,刘建不顾礼制,强行夺下了这位美人。

    刘建荒唐的行为,引发了梁蚡的强烈不满。然,梁蚡人单势弱,不能拿刘建怎么样。却想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表达对刘建的憎恨。

    很快,江陵出现了一故事:儿子与父争妻。

    儿子,指的就是刘建。父,指的就是刘非。其意,是说刘建不顾世俗,竟与父亲争妻,简直是荒唐可耻。

    刘建从小养尊处优,要什么有什么,哪里被人这样骂过。于是,刘建找到谣言的起源梁蚡,直接派人杀了他。

    就这样,梁蚡因为一句话,丢了性命。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答案:江都国没有。

    梁蚡家人为了报仇,只能向朝廷告状,上书申冤。

    这起案件,引起了皇帝刘彻的注意,将案子交给廷尉处置。廷尉张欧,素性朴诚,不尚苛刻,持平听讼,狱无冤滞,所以海内闻风,讴歌不息。皇帝交给他的案子,张欧也认真去办理。然,刘建运气出奇地好,遇见了朝廷大赦,没有被治罪。

    刘建杀人,不用偿命,更加助长了嚣张跋扈的个性,为祸一方,深受江都国百姓的厌恶。刘非死了,刘建没有人管束,江都国,他最大,更加的放飞自我,骄奢淫逸。

    据史料记载,刘非死了,还未下葬,刘建就盯上了父王后宫中的佳丽。刘建住在居丧时的住室,召唤父王所爱的美人淖姬等共十人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他不仅盯上了父王的美人,就连他的妹妹刘征臣(王太后弟弟王信的夫人),回来参加父王的葬礼,也未能躲过他的魔掌,被迫发生不正当关系。

    刘非在位二十多年,总共留下六子一女。刘建的荒唐可耻行径,遭到了一个人举报。这个人是老六刘定国的母亲,老六也是刘非最小的儿子。

    其母举报刘建荒淫无耻的行为,并非是出于大义,而是想要扶持儿子上位。其母不仅知道刘建禽兽行为,还知道详细的情况,比如时间,地点,那些人。

    她想举报,又怕事情败露,得罪刘建,殃及自身。

    她想了一个办法:找人替她举报。

    经过物色人选,她找了一个人:荼恬。

    举报这件事,难度系数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送了性命。荼恬举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恶名昭著的江都王刘建。为了让他能够去完成这个任务,其母给了荼恬大量钱财。

    荼恬拿钱办事,跑到长安去举报刘建的禽兽行为,不应该当王。

    刘彻对这个案子,没有过度重视,交给廷尉审理。此时的廷尉,没有记载他的全名,只是被称为翟公。

    翟公是下邽人,张欧升迁为御使大夫,他接替了张欧的位置。廷尉,属于九卿,你不懂法,没有才华,是很难坐到这个位置。可惜,翻遍史料,没有查阅到翟公的升迁之路。

    元光五年,不知名的翟公,一下担任廷尉这个官职。廷尉是最高的司法机构,手握实权。所以,有很多人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总会送礼,前来巴结。故而,翟公门庭若市,来拜访他的人有很多。

    翟公因过被罢免后,门庭冷清,可设罗雀,连投靠他的朋友都不在来往。故而,翟公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门可罗雀。

    翟公再次启用,那些人又来投靠。经过此次经历,翟公悟道了人性,看破官场起伏。于是,他在自己的门庭奋笔写下了几行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翟公当廷尉时,要处理很多案件。尤其是当时,朝廷的重心分四路攻打匈奴。

    有关江都王刘建的案子,皇帝没有重视,廷尉翟公也没有重视。经过审判,翟公发现前来状告刘建的人(荼恬)有问题。荼恬是因拿了别人的钱替别人告状。

    这显然是诬陷,是有人想诋毁江都王刘建。翟公也不相信,江都王刘建会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加上,汉庭对于诸侯私生活不检点没有立法,只是以道德谴责。故而,翟公没有法办江都王刘建。反而,将告状的荼恬判重罪,遭弃世。

    此次告状案,告状的人,被杀。被告的人,却安然无恙。实在成为了讽刺。

    总之,刘建又一次躲过了朝廷的处罚。

    刘建性格顽劣,又见朝廷法度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更加的肆无忌惮,过着荒淫无道的生活。然,他的好运到头了。朝廷出了一个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诸侯王的儿子,都可以封侯。于是,刘建的五个兄弟都被封侯。二弟刘敢,被封为丹阳侯。三弟刘蒙之,被封为盱台侯。三弟刘胥行,被封为胡孰侯。四弟刘缠,被封为秣陵侯。五弟刘定国,被封为淮陵侯。

    刘建诺达的江都国,分给了五个弟弟,令他极其不满。

    以前,江都国,是他一人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现在,他不得不响应朝廷的号召,将封国分给五个弟弟。

    尽管,他仍然是江都国的老大,权利的最高峰。但,五个弟弟分走了他本该留给儿子的全部遗产。然,主父偃还一言灭燕王刘定国,逼杀齐王刘次昌。不仅如此,朝廷还出台了法律,以禽兽罪,来监督诸侯王不堪的私生活。

    其中,刘定国是被判禽兽罪第一位诸侯王。有第一,就会有第二。按道理说,燕、齐二王的死,足以警醒诸侯王,安分点。那怕生活不检点,也要低调点,保全自身。

    刘建不仅不低调,反而异常高调,挑衅朝廷法度。刘建多次派人前往长安,迎接刘征臣,保持不正当关系。

    不久后,流言四起,传到了鲁太后哪里。

    【程姬那些事】

    鲁太后是汉景帝的妃子,叫程姬。她为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老四刘余、老五刘非、老八刘端。

    汉景帝平定诸侯王叛乱后,加封皇子。其中,淮阳王刘余,改封为鲁王。汝南王刘非,改封为江都王。刘端,被封为胶西王。

    程姬生的三个儿子,都被封王。汉景帝去世后,刘彻继位,善待兄弟的母亲,让她们跟随儿子前往封地。程姬前往长子鲁王刘余哪里,被尊为鲁太后。

    鲁王刘余从小有口吃,不喜文辞,好声色,养狗马。在鲁国扩建宫苑时,破坏孔宅,听到了钟磬琴瑟奏乐之音。于壁中得到孔子后裔所藏的竹简,乃用古蝌蚪文所写的《论语》《尚书》《礼经》《孝经》等,是为古文经。

    刘余,在位二十七年,于元朔元年去世,被追加谥号为恭。其子,刘广袭爵。其后裔,在东汉末年,出了两个诸侯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焉。话题,扯远了。

    程姬的三个儿子封王,老大刘余、老大刘非,同年去世,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遭受晚年丧子之痛。老三刘端,身体有问题,生不出儿子。所以,她只能把目光,看向孙子辈。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刘建,竟然会干出禽兽不如的行为。

    当她听说燕王刘定国、齐王刘次昌因为禽兽罪,被朝廷处置,人死国灭。这下,更加让程姬为孙子刘建担心。尤其是她孙子刘建和孙女刘征臣那些事,更加令她坐立难安。故而,她写信告诉孙女刘征臣,很直接地告诉她:江都国,你不要再回去了,哪里,有关你们的传言有很多。

    程姬身在鲁国,就听到了孙女和孙子之间的传闻。连她这个身在其他诸侯国,且深居后宫的老太太都知道这些丑闻,其他人不知道吗?

    刘征臣还听奶奶的话,没有前往江都国。

    刘建见姐姐突然不来,得知是奶奶阻拦,顿时,气不打一处。刘建派了一个使者,叫吉,前往鲁国,问候奶奶。

    刘建表面上是去问候,实则是去问责奶奶,凭什么管他的事。

    这下,程姬彻底怒了,她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如此叛逆。愤怒之下,程姬说了这样的话:回去告诉你的王,应自我管束。难道没有听说过燕王、齐王的事吗?

    程姬说的够直白,燕、齐二王之事,天下人皆知。刘建若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就给我收敛点,停止禽兽不如的行为。

    刘建哪里听得进去奶奶的金玉良言,反而怒气横生,揍了使者一顿出气。

    【荒淫无道】

    刘建不仅有禽兽的丑行,还有变态的行为,性格极度扭曲。

    据史料记载,刘建干了这几件事。

    其一,他命四名侍女游船,故意将船弄翻,其目的就是想看她们垂死挣扎的场景,以供自己取乐。这次事件,导致两名侍女溺水而亡。

    其二,他命两名郎吏,冒着大风浪天气中行船。看着郎吏,被淹死的场景,拍掌大笑。

    其三,连他的姬妾,也遭受他的摧残。凡有姬妾犯错,就让她们站立,且全裸,打鼓,看她们的姿态。

    有的放在树上不穿衣服长达三十天;有的用铁链锁着,让她们手拿铅杵舂米,如果数量不够就用皮鞭抽打;更惨的是放出恶狼咬死她们,或活活将他们饿死。有三十五个姬妾,因他变态行径,而死亡。

    刘建的这些行为已经够变态,不被世俗所容。而,他还有超级变态,人性极度扭曲。据记载,他强迫宫女与畜生发生关系,生子。据说,骡子就是他荒淫暴虐无道整出来的产物。

    刘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丧尽天良,自然遭到很多人不满,怨恨极深。

    刘建见国内有很多人要联合告发他,他开始怕了,心中不安。为了避免被杀,他与王后胡成光想了一个办法:让越人下蛊,诅咒皇帝早死。

    不仅如此,为了克服心中的恐惧,震慑想告发他的人,他与郎中令说了这样的话:如汉廷使者治罪于我,我决不独自死掉!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朝廷想要治我罪,我就反了。

    【造反】

    就在这时,刘建听说淮南王、衡山王的阴谋造反,害怕自己被吞并。于是,他也效仿他们,制造兵器,跟着造反。

    刘建以胡应(王后的父亲)为将军,负责军事。

    中大夫疾有膂力,善射骑,封为灵武君。

    制作造反用的东西,如制作黄屋盖;刻制皇帝玺,铸造将军、都尉金银印,制造汉使符节、绶带。

    为了鼓励将士奋战,设置军官品级。

    为了更好的谋反,他命人收集天下的地理及军队部署地图。

    为了增加获胜的机会,刘建还选择了两个盟友:越繇王、闽侯。

    刘建不仅派人去越地加强联系,还赠送锦帛奇珍。逊王阻堡也给刘建回礼,赠送型建荃、葛、珠玑、犀甲、翠羽、猿熊奇兽。一来二去,刘建与百越达成协议,若遇战事,互相支援。

    刘建的造反大业,尚未完成,随着淮南王刘安自杀,淮南国被废,而落空。朝廷扩大追究淮南王刘安谋反案时,惩治同党,牵涉到刘建。

    刘建运用金钱的魅力,贿赂办案人员,没有遭到牵连法办。

    不得不说,刘建的运气,是真的好。

    【不作死,就不会死】

    按理说,经过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被朝廷诛杀事件,定会给刘建敲一记警钟。刘建应该努力表现自己,向朝廷表明忠心,做一个低调的诸侯王。

    有句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

    刘建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还勾结百越,造反朝廷。这些事,想藏,也藏不住。迟早,也会被人揭发。

    面对朝廷使者多次来审他,刘建稳不住了,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江都王,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却要担惊受怕面对皇帝派来审案的官吏。这些人每年都来,活着没有欢快的日子,勇士不能等着死,要做人所不能做的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为诸侯王,却要小心翼翼的面对朝廷的官员。与其屈辱的活着,没有快乐,还不如死了。大丈夫要活得快乐,做常人不敢做的事。

    刘建做出僭越,比拟天子出行,佩戴爷爷汉景帝赏赐给父亲的将军印,拿出爷爷表彰给父亲的天子旌旗出游。

    刘建这样做,是想告诉天下人。我的父亲,曾是爷爷最爱的儿子,有卓越的军功,将军印、天子旌旗,是最好的信物。

    刘建之举,无非是挑衅朝廷法制。以前朝的信物,打当今的皇帝的脸,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在朝臣眼里,刘建的行为,无疑是造反行为。

    很快,刘建的举动,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刘彻的重点关注。于是,刘彻将这个案件,交给两个人负责查办。一位是丞相长史,另一位是江都相。

    这二位办事效率极高,很快搜出了刘建大逆不道的证据:如兵器、印玺、绶带、旌旗等造反的器具。

    丞相长史和江都相收集到证据,拿到口供,立马修书一封,上奏朝廷。

    公卿大臣商议,请求诛杀刘建。

    刘彻下令,让列侯、公卿大臣、博士(刘建涉及到禽兽等罪行,伦理纲常)讨论。

    这些人讨论后,给出一个意见:诛杀。

    他们还列举了三个理由:

    其一,失去臣子之道。

    其二,图谋造反。

    其三,所作所为,夏桀商纣犹不能及。天道不容,法理难容,该杀。

    刘彻采纳了大臣的意见,将案子交给了宗正、廷尉去处置。

    江都王刘建自杀,王后胡成光弃市,江都国被废,归朝廷管辖,设广陵郡。参加叛乱,及助长刘建的人,全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