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董生献策:推孔尊儒

董生献策:推孔尊儒

    从匈奴和亲这件事,刘彻看到一个现象:不干实事的人太多了。

    要解决尸位素餐的问题,就要给朝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他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样,就可以趁机罢黜那些不称职、胆小怕事的人,提拔一批年轻有为、敢想敢干的实干家。于是,刘彻继续推行建元期间失败的新政,让郡国太守、地方诸侯、两千石的高官,举贤良。这次新政,以汉相田妢、御使大夫韩安国等为领导班子推行,也被誉为元光新政。

    这次被举荐的人有很多,其中很多人留下了名字,他们是董仲舒、主父偃、徐乐、严安、公孙弘。

    韩安国也举荐了天下名士:壶遂、臧固、郅他。

    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要重点提及,他就是董仲舒。其他人,放在后面再讲。

    现在,来看一下,西汉时期的一位大儒,上承孔孟之道,下启程朱之学。他叫董仲舒。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一位董姓的大地主家诞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未来的董仲舒。

    董仲舒出生在广川衡水人,出生在大地主之家。出生地邻近齐鲁,北靠燕赵,西界三晋。他家里不仅有钱,而且,还有很多藏书。从藏书和取名字两件事可以看出,董父是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同时也注重后代子孙家庭教育。董仲舒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增加知识的储备量。

    根史料记载,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经常废寝忘食。故而,被很多人当成书呆子(贬义词,只知道读书,其他什么都不干)。

    董父见儿子只对书感兴趣,怕他误入歧途,为了分散儿子的注意力,让他劳逸结合,不惜斥巨资,修建一座花园,以供娱乐。进而,留下一个故事:董仲舒专心笃学,三年不窥园。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董父修建花园,用了三年时间。

    第一年,其姐邀请他在花园中玩,而董仲舒不为所动,手捧竹简,学《春秋》,背《诗经》。

    第二年,花园中修了一座假山,同年人邀请他一起玩,他只顾埋头看书写诗。

    第三年,董父邀请亲人中秋来新建的花园共同赏月,而,董仲舒仍旧埋头学习。

    现在的孩子都在拼命的玩,不写作业,不想读书。惹得父母,鸡飞狗跳。董仲舒恰恰相反,在读书中长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沉迷于圣经贤传之中,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孩子不读书,父母会认为他长大后难以成器。孩子太专注于读书,父母也会为他的未来担忧。只读书,不学书外的事,这样的人,很难立足于社会。而,董仲舒是个例外,学有所成,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通晓诸子百家,名声远扬。

    董仲舒没有成为一个只会读圣贤书的废人,而是养成了很高的学问。因为董仲舒名声远扬,很多读书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于是,董仲舒有了一个新职业:当老师。

    他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

    据史料记载,董仲舒当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时,有个习惯:下帷讲诵。

    这四个字翻阅过来的意思是说,董仲舒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

    这种教学方式,若是放在当今,定会上热搜,而他的教学方式,也会遭到评判,进而导致教学生涯到此为止。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他的情况恰恰相反,不仅上了热搜,也没有终止教学生涯,学生反而越来越多。

    因学生太多,无法亲传面授,他还想了一个办法:门下高足代劳。

    这个办法的意思是说,董仲舒挑选几位学习好的亲传弟子,将自己的知识交给他们。这些弟子将学到的知识,再教给其他人。故而,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道,却没见过董仲舒。

    这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情况。

    就好像你和一个人聊天,他问:你们的老师是谁。

    你答:是某人。

    他问:某人长什么样。

    你答不上来,那么,对方会有什么想法。

    答案:你是骗子。毕竟,哪有学生,说不出自己老师的长相。

    如果是在西汉时期,还真不是他招摇撞骗,而是他们是真的没见过自己的老师。但,他们的学习的东西,真的是老师教的。

    董仲舒用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却阻挡不住求学的人,可见其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董仲舒三十岁左右开始干老师的职业,广招门徒,他有几位得意门生,他们是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其中,吕不舒更是跟随董仲舒左右。

    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汉景帝时,董仲舒的弟子,其中不少为千石高官,名声显赫。汉景帝也听说了董仲舒这个人物,拜他为博士,负责整理春秋,掌管经学讲授。

    董仲舒被拜为博士,有了固定的官方职业,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他不满足于现状,依旧广招门徒,传道解惑。很多读书人,以他为师。

    汉文帝时,开始对先秦时代的文化加以整理。而,汉景帝继承了其父文学之心。于是,在汉景帝时,有一项国家文化宝藏重点工程:整理春秋。

    春秋,不是指春天和秋天,是指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那段历史。

    先秦时代,历史事件由官方记载。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左丘明的《左传》。而,春秋诸侯混战,王道崩殂,大权旁落,诸之百家也开始记录历史大事件。春秋时期,出了一个儒家创始人孔子,他广招门徒,口传心授一些历史事件。其中,有一名弟子将孔子讲的东西传了下去,他叫卜商,也叫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晚年前往魏国,被魏文侯尊为师,创立西河学派。其中,有几名弟子很出名,他们是李悝、吴起、谷梁赤、公羊高等人。

    子夏晚年,居家著书授业,谷梁赤前往学习,学成后,在鲁国为吏,著书立说,决定将老师说的那些历史故事写下来,并将这些东西教给了自己的后人,形成了谷梁氏春秋。

    公羊高没有著书的条件,只能将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教给自己的儿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口耳相传,形成了公羊氏春秋。

    谷梁赤和公羊高师从子夏,同一个老师教的东西,各自领悟的精髓不一样。公羊氏的春秋,主张大一统,君臣等级观。谷梁氏的春秋,主张礼乐教化,仁德之治。

    汉景帝平定诸侯叛乱,想看到天下一统,故而,安排人手主修公羊氏口耳相传的春秋。此时,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在朝为博士,通晓春秋。于是,汉景帝将著书的这件任务交给了公羊寿。公羊寿也想把先祖传下来的东西,整理出来,以供后人观赏。

    著书,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故而,公羊寿召集了很多人手,其中有一位学生叫胡毋生。

    胡毋生是齐人,家贫,而他师从公羊寿,成为一名精通儒学的人。汉景帝时,也将他拜为博士,负责传道受业。他既是公羊春秋的嫡系正传,也是协助公羊寿将公羊氏的春秋着之竹帛。这对师徒,齐心协力著书,结束了公羊氏的春秋,没有文本,口耳相传的历史。

    董仲舒被拜为博士与公羊、胡师徒二人一起治春秋。

    公羊氏春秋面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更对董仲舒有深刻的影响。董仲舒爱书如命,开始专研公羊春秋,并与公、胡二人商讨。而今,公、羊二人去世,董仲舒对公羊氏的春秋研究有很高深的造诣,俨然成为一代新的大儒宗师。董仲舒以儒家为核心,又容纳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了另一套儒学。这套儒学,有大一统观,也有神权的影子,还有阴阳家的理论。

    汉武帝建元元年,推行新政,董仲舒已经是朝廷博士,没有参与。有一种版本,说他参与了。我个人觉得,他不会参于。毕竟,与他同朝为博士的辕固生,因为学术讨论,差点丢了性命。窦太皇太后尚在,谁敢说道家的思想不好。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又再一次推行建元元年失败的新政。青年皇帝刘彻下诏,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这次新政,来了很多人,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

    董仲舒能够见到青年皇帝,是因为他笔试获得第一名。笔试,是现代用语。西汉时,它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对策。

    所谓对策,是指皇帝以诏书的方式,提出问题,前来回答问题的人,要以博古论今的文章来作答的一种行式。

    刘彻下了三道诏书,提了很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其一,天人之间的关系。

    其二,如何才能巩固统治。

    其三,治国政术。

    董仲舒认真审题,然后作答,他的答案,被后人称为《天人三策》。董仲舒不愧是当世大儒,总结了很多历史故事,博古论今。他的精彩作答,也流传下来。这里,就不用介绍天人三策的内容,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观看。

    那么,刘彻提的问题,董仲舒答了什么。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核心思想。

    其一,先谈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了很多历史人物来论证出一个结论:君权神授。

    其二,要想巩固统治,就需要培养人才,提出培养人才渠道。

    其三,帝王政术,就是要解决一个核心问:治国的思想。

    董仲舒第一个答案:君权神授。

    这个答案,帮助大汉解决了一个问题:合法性。

    在大汉以前,能够成为权贵者,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刘邦从平民参加反秦灭楚建立大汉,只用了七年时间。你灭了秦朝,当了皇帝。同理,我也可以灭了你,当皇帝。

    刘邦建立大汉,完成了从异姓诸侯王到同姓诸侯王的局势转变。他这一代人,太忙了,没有时间证明大汉自身的合法性。吕后忙着与功臣势力、刘姓皇族集团周旋,不断巩固吕氏的地位,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

    汉文帝从边缘化的诸侯王到大汉皇帝,不是在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就是应对匈奴边患和分化功臣集团、诸侯的势力,也没有时间考虑这个有深度的问题。汉景帝不是参与后宫争斗,就是忙着立皇储,替儿子铺路,忙得也是不可开交。唯一一次,召开学术讨论,还差点让一代大儒送命。到了刘彻,正是应该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给了大汉取代大秦的合法性。刘邦是真龙天子,得到上天的认可,才能创造奇迹,成为皇帝。这四个字,从理论上证明了大汉政权的神圣性与合法性,同时也拔高了西汉统治者的地位。

    董仲舒第二个答案:大一统。

    董仲舒深受公羊氏春秋的影响,对大一统观念,十分强烈。汉若能大一统,就能解除诸侯王割据,威胁长安。尤其是吴楚叛乱,给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如果汉不实现大一统,吴楚叛乱之事,还会有其他人效仿。

    要实现大一统,就要有一种思想。

    周室王道衰微,诸子百家登场,诸侯陷入数百年混乱。而,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秦王朝。秦始皇为了能够一统天下,不仅颁布了车同轨、书同文,还颁布了焚书令、携书令等。说了理论依据,就要解决一个问题:那种思想,才能巩固统治。

    东周时,诸子百家争鸣,诞生了很多大宗师,思想上也有很多流派。其中,有四家思想比较有名,他们是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故而,衍生出一种说法,非儒即墨,其次尚法,再次追墨。

    墨家思想深受百姓追捧,却不被君王重用。而,秦始皇以法治国,历经二世而衰。刘邦建汉,在张良、萧何、曹参等人推动下,以道家无为治国。儒家,一直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尽管道家,成为大汉治国思想,历经六十多年。但,刘彻初登帝位,组建儒学班底显然不喜欢道家的治国理政之念。以道治国,不是当今皇帝,最想要的。董仲舒身为儒家,自然要给自己学术宗派一个登上历史的舞台。

    因此,董仲舒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尊儒。

    董仲舒在策问中,提及了这样一句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六经之外的书,就不要让老百姓读了。后世将董仲舒的答案,升级化,给出了霸气的八个字: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只要思想统一,就能更好的管理百姓,进而,巩固统治。

    第三个答案:兴太学,举贤良。

    要想巩固统治,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要想有人才,就需要注重教育。兴太学,就是获取人才的渠道,它不仅能专门为朝廷重点培养人才,还能侧重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光靠朝廷培养,这自然不够,还需民间自行培养,故而要办乡学,民学。

    朝廷办的重点大学,出发点是好的。可,这个渠道,被人把控,就会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那些有真本事,有学问的人,却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渠道,是没有机会获得重点培养。朝廷的那些博士,可以动员起来,用他们的学识,广招门徒,扩大教育点。

    有这些还不够,还要诸侯举荐人才,且,给他们制定目标,每年定期举荐。

    董仲舒的三个答案,不仅解决了大汉王朝的合法性,还给皇帝指出了培养人才渠道,也给出了一个治国思想。这样的答案,自然俘获了皇帝之心,岂能不排名第一。

    排名第一,就能够拥有面见皇帝的机会。于是,二十三岁刘彻与四十六岁的董仲舒以官方面试的方式,正式见面了。

    刘彻和董仲舒相谈甚欢。青年皇帝被眼前知识渊博的博士给征服。然,历史又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董仲舒不受重用。

    按道理说,董仲舒有王佐之才,定当受到皇帝重用。此时,刘彻推行新政,正需要帮手才是。历史给我们这样一个答案:董仲舒被外调,担任江都王国相。

    对于,这个现象,令很多人不解。因而,发出一声呐喊:为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是好奇。有了好奇,就要去寻问。寻问了很多人,他们的答案不一。

    有的人说董仲舒有才,却很古板,不好相处。

    也有的人说,董仲舒口才不好,会写,但表达能力欠缺。所以,廷试的时候,临场发挥欠缺,令皇帝不高兴。

    还有的人说,董仲舒名气虽大,但,教学方式太过于乏味,令少年皇帝提不起兴趣。

    甚至有人说,董仲舒长得不好看,被皇帝嫌弃。

    对于,以上的观点,就当是娱乐话。

    现在呢?我就以个人的观点,来解释董仲舒有才,却不受重用,而被外调。

    其一,汉武帝是出于保护。

    董仲舒的观点,的确能够令皇帝竖起大拇指称赞。但,董仲舒的思想太过跳跃,他尊儒推孔,罢黜百家的主张会得罪很多人。尤其是,汉武帝遭遇的目前形势。道家思想,从建国之初到汉武帝时,是经过几代人论证的治国思想。而,大汉王朝在这种思想治理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建元新政的失败,不仅是刘彻与窦太皇太后祖孙权力之争,也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交锋。而,大汉朝廷大多数人都拥护道家学派思想,也是受益者。

    什么都好改,唯独思想不好改。所以,刘彻认可董仲舒的主张,却不会立马提上行程。改革缓进,需要时间。

    其二,给他一个舞台,让他去江都国实践他的理论。

    儒家,在先秦时代,几乎没有登上历史舞台。中山衅王更改国体,以儒治国,空谈之风盛行。没以儒治国前的中山国,在齐、燕、赵三个大国之间,不仅夹缝生存,还越做越大,伐燕平乱,克敌大邦。推行儒学之后,不到十年,被赵武灵王所灭。故而,儒学能够治国,很多人发出了一个问号?

    刘彻认可儒学,但,也不敢贸然去推行。所以,给了董仲舒一个去江都国,施展才华,以儒学锻炼的机会。也可以这样认为,刘彻是想让董仲舒以江都国打开一个以儒治国的窗户。

    江都国在儒学的治理下,越来越好,刘彻就能在大汉推行,顺势而为。如果没有成效,只能作罢,另寻治国思想。

    元光初年的新政,我们认识到了青年皇帝汉武帝改革图强之心。也认识了给汉武帝指导思想并规划蓝图一代大儒的董仲舒。

    董仲舒,暂时离开长安吧!

    你若表现好,未来,还能登临长安,一展所长。

    此去,不是别离,而是,为了未来有一个更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