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建元新政

建元新政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140年),诏令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国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卫绾见新帝的举措,招来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来自诸子百家。少年皇帝这样做,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准备大张旗鼓的改革。

    刘彻此举,令卫绾感到不安。有窦太皇太后在,想要推行新政,哪有那么容易。他身为汉相,有责任和义务,帮皇帝规避错误。但,他了解皇帝的个性,不能直接劝阻。于是,对举荐的人才,他提了一个要求:所推举贤良,若是陈说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的言论,淆乱国政,请一律罢去。

    然,令卫绾没想到,皇帝竟然答应了。

    刘彻推出新政,招纳人才,应该全面,而不是侧重发展。可,以卫绾为首等人反对,他又不能硬来。同时,刘彻也意识到一个问题:父皇让卫绾辅佐自己,这一刻,卫绾成为了阻碍。

    卫绾,崇尚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他也坚定不移推行高祖时代遗留下的国策:以道家为治国思想。

    申不害、商鞅、韩非是法家人物。苏秦、张仪是纵横家。卫绾思想保守持旧,提及这类人不用,明显是阻拦皇帝推行新政,也是警告皇帝,不要随意更改国策。就这样,刘彻治国理政之念与老成持重的卫绾意见相左,产生了矛盾。

    刘彻想广纳贤才,卫绾不同意,就会遭遇强大的阻力。刘彻要想进一步推行新政,就要罢免卫绾。可,卫绾是他的太傅,又在汉相这个岗位上矜矜业业干了三年,虽没有取得成绩,但也没有犯错。要想罢免他,没有好的借口,难以服众。就在这时,一件事让刘彻找到了罢免卫绾的机会。

    汉景帝时,平定诸侯叛乱,殃及了很多无辜,导致了很多冤假错案,很多地方都有冤情。而,卫绾做为汉相,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替他们申冤。其实,这也怪不得卫绾。毕竟,案子是汉景帝亲自定的,他敢去革新吗?不敢。革新,等于打先帝的颜面。

    刘彻要罢免卫绾,这是最好的借口。这个借口,不仅扫清了保守派的阻碍者,还能得到人心。于是,刘彻以在其位不谋其职为由,罢黜汉相卫绾和御使大夫直不疑。(两人都是道家,推崇无为而治)

    卫绾和直不疑虽是老实人,却看到了新帝这样做的背后意义。两人以病为由,主动请辞。刘彻顺势,罢免了二人。

    卫绾、直不疑被罢免,汉相和御使大夫的位置空了出来。谁能接替卫绾,成为新帝的第二任汉相?

    这时,呼声最高的有两位。一位是魏其侯窦婴,另一位是武安侯田蚡。这二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戚。

    来看一下窦婴和田妢,为什么呼声最高。

    先来看一下窦婴。(文景之治时,提及很多,这里简单提一下)

    身份外戚:

    窦婴代表窦氏,背后有窦太后。窦太后为了壮大窦家,多次要求汉景帝立窦婴为相,但,都被汉景帝以各种理由拒绝。

    有眼界、有明锐的洞察力:

    劝阻汉景帝立子嗣为皇储、拒绝前往吴国为相。

    有军功:

    诸侯叛乱时,窦婴负责平叛,因功被封为魏其侯。

    有资历、人脉广:

    出仕于汉文帝,成名于汉景帝,是两朝老臣。汉景帝时,每朝议大事,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简单说,窦婴有资历、有能力、有威望,还有战功,又是窦氏外戚。

    再来说田蚡。

    据史料记载,田蚡没有显贵之前,侍奉过窦婴,恭敬犹如孙子辈。田蚡本人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所谓盘盂,是指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

    当刘彻被立为太子,田蚡开始显贵,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广招门客。刘彻初立,王太后也多用田蚡的门客,与窦婴分庭抗礼。从这份简历来看,田蚡比不过窦婴,怎有资格与之争。但,他有个最大的优势,背后有王太后。

    简单说,田妢有背景,是当世亲贵。

    汉相之位,非二人中之一,谁敢来抢。其中,田蚡更认为汉相之位,非他莫属。毕竟,他的姐姐是王太后,外甥是当今的皇帝。

    田蚡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资历、实力、威望,是不能与窦婴相争。想要胜出,就要走王太后的后门。就在田妢想要通过王太后索要汉相时,一个人点醒了他。这个人叫籍福。

    籍福,史料对他的记载比较少,只知道他是永年人,曾是窦婴门客,后追随田妢,是一位细察入微,有口辩士。按道理说,籍福是田蚡的门客,田蚡争汉相,做为门客应该献计献策,促成这件事。田蚡成为汉相,他这位门客地位也将会水涨船高。然,历史告诉我们,籍福给田蚡泼了一盆冷水。

    籍福面对目前朝廷局势,头脑很清醒,看透了外戚势力以窦婴为首。田蚡与窦婴争,没有任何优势,不但不成功,反而只会徒增笑柄。籍福直接对田妢说出一个观点:你不能去竞选汉相,应该让。

    田蚡闻言,很不高兴。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门客也为他分析获胜的可能性。籍福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田蚡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他,示意对方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籍福说了一大段话,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其一,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比不过)

    其二,博得让贤的美名。(有了美名,自然会有更多人来投奔。为未来竞争汉相,打下基础。)

    其三,魏其侯当丞相,你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让了会得到什么)

    田蚡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势力,与其去争汉相,争不过,还不如退而求其次,赢得太尉。田蚡听进去了籍福的意见,进宫去见王太后。

    王太后也想弟弟担任汉相,这样,她的母家就会有势力。然,王太后也深知弟弟想争汉相这个位置,胜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她的上面,还有窦太后压着。一旦,窦太后不开心,别说是争取汉相,连她这个太后、儿子这个皇帝,都有可能被废黜。明知争不过,就要学会低头。

    王皇后没想到这个弟弟,懂大局,识大体,能说出这番话来,十分满意。于是,王太后找到刘彻,先探口风,谁可以胜任汉相。刘彻误以为母亲是来为舅舅走后门,心里不乐。同时,不漏声色地反问:太后认为谁比较合适。

    王太后见儿子口风不漏,又反过来问她。只能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话,说了一个名字:魏其侯。

    刘彻闻言,误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母亲不为舅舅争,反而将汉相之位拱手让人,有些不解。

    王太后说了窦婴成名的那些事,以及背后的窦太皇太后。刘彻也是有这样的考虑,毕竟,他的奶奶,十分强横,他也惹不起。可,立窦婴为相,又怕寒了母亲和舅舅的心。如今,王太后亲自来说,刘彻虽知晓真实的原因,却也为母亲和舅舅识大体感到高兴。

    就这样,刘彻任命窦婴为汉相,田蚡为太尉。

    这样安排,窦太皇太后很高兴,窦氏,出了一位汉相。窦氏子弟,未来有了倚仗。王太后也很高兴,母族出了一个太尉,未来还有机会成为汉相。刘彻也很高兴,照顾奶奶和母亲的情绪,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刘彻还有两个位置要安排。一个是御使大夫,另一个是郎中令。很快,这两个岗位被窦、田二人解决。

    窦婴和田蚡虽代表外戚,是权贵。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尊儒。

    汉相尊儒,太尉尊儒,他们要推荐的人才,也是儒学大才。很快,有两个人被窦、田共同推荐。一位叫王臧,另一位叫赵绾。

    王臧,是大陵人,精通儒学《诗》。汉景帝时,曾为太子太傅。刘彻初登帝位,主动请命当宫廷宿卫。赵绾,是代国人,精通儒学《诗》,与王臧师出同门。汉景帝时,已经是有名的儒氏,也是一位有名望的大臣。

    在窦、田二人的举荐下,刘彻以王臧为郎中令,以赵绾为御使大夫。

    就这样,刘彻组建了以汉相窦婴、太尉田蚡、御使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推崇儒学治国的人。大汉王朝,掀起了一股儒学之风。

    新的班底组建完成,且以儒学为主。所以,新的班底提出了一个口号:兴儒学,除弊政,设明堂,改衣制,封禅天下。

    设明堂,宣扬政教,以朝诸侯,彰显新帝之象。刘彻听后很满意,按照古制,在城南选了一块地设明堂。地方建成,就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人来坐镇。王臧和赵绾不敢受命,而是推举了他们的老师,申培公。

    现在,来看一下,西汉时期一位儒学诗经的教育家:申培。

    申培,是鲁国人,姓申名培。楚制对德高望重的人,尊称为公,故而,叫申培公,或叫申公。他出生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灭六国第四年后),没有记载死亡的时间。

    年轻时,申培师从浮丘伯(荀子的弟子),学儒家六经之一《诗》。他有三位很出名的同学:白生、鲁穆生、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后来的楚元王)。

    秦始皇颁布《焚书令》,打压读书人,申培公离开老师,回到鲁地。大汉建立,刘邦以弟弟刘交为楚王,负责管辖楚国,被后人称为楚元王。楚元王刘交又是一位爱专研学术的诸侯王,成为楚王后,便召集昔日的同学来楚,一起研究学术。

    申培公响应号召,来到楚国,被封为中大夫,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诗》,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楚元王诗》。

    汉高祖十二年,路过鲁地,申培公又跟随老师浮丘伯在鲁南宫接受召见。吕太后执政,浮丘伯在长安教学。申培公闻言立马西进长安求学。刘交也想去,但他是诸侯王不能擅离职守,只能派自己的二儿子刘郢客共赴长安求学。

    汉文帝继位,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听闻申培是浮丘伯弟子,又对诗研究精深,遂拜为博士。并让他为《诗》做传,其整理出来的学术成果,被后人称为《鲁诗》。申培公也成为鲁诗的开创者,名声显赫,成为一代大儒。

    申培公不仅专研学术成果,为了让自己的成果能够广为流传,广收门徒。其中,慕名前来学习的人,达千余人。其中,有很多弟子留名,比如赵绾、王臧、孔安国(孔子十二世孙,太史公司马迁的老师)、周霸、夏宽、砀鲁、缪生、徐偃、庆忌等人。这些人物,在后面会提及。

    申培公的弟子,成才者甚多,博士者十余人,为大夫、郞、掌故者以百数。此时,申培公年过八旬,弟子众多,又是鲁诗开创者,可谓德高望重,一代大儒。由他来坐镇明堂,最合适不过。

    刘彻闻言,立马喊人去请申培公来。

    赵绾却说:申培公年纪大了,又远在鲁国,路远,易颠,怕老师身体吃不消。

    其言下之意,是要皇帝高规格迎接老师。毕竟,申培公的弟子,一个是御使大夫,位列三公。另一个是郎中令,地位仅次于三公之下,迎接老师不能寒酸。而,刘彻为了彰显自己的爱才之心,决定用天子规格,皇家礼仪:束帛加璧,安车驷马。

    就这样,当世一代研究《诗》的大儒,被少年皇帝,以天子待遇,请来长安,坐镇明堂。

    刘彻见到了申培公,问了一个问题:如何治乱。

    申培公给出这样的回答:治理国家,不在多说话,而在多做事。(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简单说,申培公告诉少年天子,说得再多,还不如脚踏实地去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硬道理。

    申培公简单一句话,令刘彻明白,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于是,立即拜申培公为太中大夫,坐镇明堂,负责相关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窦婴和田蚡也要干实事,不然会被认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毕竟,前有卫绾、直不疑以不作为被罢黜的案例。

    窦婴和田蚡制定了三条规定。

    其一:诸侯就国。

    汉文帝时,为了消除功臣势力带来的隐患,下令诸侯就国。而,那时的诸侯,不尊帝命。汉文帝为了震慑诸侯,抓了一个典型:罢黜周勃,让他带头回到自己封地。

    及至,汉景帝时,平定诸侯叛乱。长安又聚集了很多诸侯,诸侯来了,他们都不走了。窦、田看到大量诸侯徒留长安,且这些人是黄老之术和无为而治的国策构成强大的政治支撑。要想进一步推行儒学,这些人就会成为阻力的来源。所以,必须赶走他们,才能保证长安的太平。

    颁布诸侯就国,就是为了让有封地的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毕竟,作为地方诸侯,不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治理地方,而一直在留在京师,那有什么意义?对于诸侯而言,是不想回到自己封地。封地的环境怎能比得上长安,他们也不能第一时间知道朝廷的变化。留在长安,还有机会再升一步。

    其二,除关。

    除关,指的是函谷关。汉文帝时,为了加强与关外的联系,曾废除关。汉景帝时,吴楚诸侯叛乱,这道关卡再一次被设立。进入函谷关,必须有文凭路引,否则根本无法进入。如今,天下大治,诸侯安宁,增设此关,带来不便。新帝放开,就是彰显新气象。

    其三,检举揭发。

    这一条主要针对的外戚、宗亲和地方诸侯王。

    很多人仗着自己的身份,作奸犯科,欺压百姓。通过检举揭发他们的罪行,才能遏制这种行为。窦婴是汉相,也是他登上权势的顶峰。所以,他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利己。对待窦氏一族和皇族成员,也毫不留情。只要犯错,一律出籍,进行法办。因此,很多反对窦婴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

    罢免卫绾、直不疑,窦太皇太后没有干涉。

    组建以儒学为首的朝廷班底,窦太皇太后也没说话。

    设明堂,也不见窦太皇太后,发表意见。

    推行新政,也没遭到强大的阻力。

    这些信号,让刘彻和以儒学班底的大臣产生了错觉。就在,刘彻携同大臣,进一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之时,坐镇后方的窦太皇太后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