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梦人间 » 第四章 螺湾镇

第四章 螺湾镇

    鸳鸯楼的密室里,一位看起来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坐在案台的后面,默默的等着暗道中的人进来。“嗒嗒”的脚步声逐渐变大,没过多久,魏辰的身影出现在了密室的入口出。

    老人看了一眼来者,熟络的笑着招呼对方。

    “魏先生,好久不见啊。这次还是和以前一样吗?”

    “不,这次我要的是螺湾镇近几个月的情报和传闻。”魏辰对老者还以微笑。

    “螺湾镇么?最近确实听说那边有些奇怪的传闻。”老人说着,拿出一张纸条,写下“螺湾镇魏先生取”七个字。然后把字条放入身后墙壁凹槽的暗格里,拉了一下绳索,暗格便被墙壁夹层里的机关带到了另一个未知的房间。

    “魏先生请稍等片刻。”老人说到。

    “嗯。”魏辰早已是鸳鸯楼的熟客了,对这些流程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他走到案台前坐下,轻轻拍打手中的折扇,耐心的等着。

    大概半刻钟后,机关转动的声音再次传来,被带走的暗格又出现在了老者的身后。老者转身取出暗个里的物品,是一本很薄的册子和一张纸条。

    老人看了眼纸条上的内容,再次开口说道:“螺湾镇的情报并没有多少,我们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收集的价值,只收您50两。”

    魏辰点点头,取出个瓷瓶后,从瓷瓶里倒出粒药丸,交给老人。

    “老样子,以物易物,多出来的钱,继续买关于我的情报保密。”

    “明白,这次您所出丹药溢出的价格,可以续上5年的情报保密,再加上您剩余的保密时间,你现在拥有的保密时长,一共是8年零6个月3天。”

    老人收起药丸,他知道这粒丹药的价值,魏先生为人低调,每次来这边都选择拿这种丹药来交换情报,这种神奇的丹药,在鸳鸯楼的情报里,只有魏先生一个人能制作。整个大楚王朝,都找不出能制作类似丹药的人。

    这种药丸名叫祛厄丹,它就是当初魏辰刺入祥子胸口的药,这种丹药的效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祛除原本不属于于此生命体内的一切外在力量,并修复其身体的一切异常,可惜无法修复灵魂,也无法驱逐原本不属于这个生命却俯身其中的灵体。

    鸳鸯楼的人一直都把它当成顶级的疗伤丹药使用,不管什么剧毒、伤势和疾病,它都能全部祛除,不只是这些,甚至那些刺入体内无法取出的兵器碎片,也能全部溶解。

    经过鸳鸯楼多此使用后,他们得出结论,只要是不属于人体,却出现在人体内的,都能被它溶解的一干二净。若真要让他们给出和此丹药功效同样神奇的类似药品情报,那他们能想到的,只有传说中仙人炼制的仙药。

    然而,这世间到底有没有仙人,就无人知晓了,在大楚王朝境内,各地每年都会流传出见到仙人的传言,却找不到任何能证明仙人存在的证据。

    就算是鸳鸯楼这样的情报组织,每次根据当地传说去寻找,要么是找出了一群江湖骗子,要么就是遇上邪祟鬼物。

    至于它为什么能够为什么能够溶解那些异乡人的灵魂,魏辰也没弄明白,这是他独创的丹药,他是最了解不过的,就算从药理方面去解析,理论上根本不可能,也从来没有过,能对任何灵体产生效果。

    能够溶解穿越者的灵魂,是魏辰偶然发现的。而他制作出来针对灵体的器具,对穿越者却毫无作用。

    他唯一能得出的结论,这些异乡人根本没有灵魂,得到这个结论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点,没有灵魂的他们又是如何做到拥有自主意识,并实现夺舍他人身体的行为的?

    这世间一切的生灵或者邪祟,都必须拥有灵魂,才能诞生自我意识,不依靠本能行动,而那些异乡人,明显不在此列。

    魏辰曾经猜想过,莫非是传说中的仙人手段?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猜想,按照传说中对仙人的描述,他们修金丹、炼元婴,以天雷淬炼元神和肉身,这些都说明了,就算存在仙人,也同样必须拥有灵魂。

    “知道了,那这次交易就先进行到这里吧。”魏辰将老者递来的薄册收入怀中。

    “那就预祝魏先生此行能有收获。”老者作揖行晚辈礼,他并不清楚魏先生的底细,但他知道,鸳鸯楼不能失去和魏先生之间的香火情,虽然他和鸳鸯楼之间只是生意上的往来。

    鸳鸯楼的前代楼主下过死命令,不要去主动调查魏先生的情报,也不要主动去攀附他,但是必须维持住这份只有生意往来的香火情。

    而鸳鸯楼关于魏辰的情报,都是在和对方每次交易的闲聊中,魏辰主动透露出来的,这份积累出来的情报被整理出来后,能阅读其全部内容的只有舵主以上的高层。

    老人很清楚,魏先生的来历绝对不一般,自己在年轻的时候,魏先生就已经是现在这副相貌了,现如今几十年过去,自己已经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而魏先生依旧如从前一般。

    他曾经想过,魏先生会不会就是传说中长生久视的仙人?但魏先生除了拿出这种神奇的丹药,从来没有展现出任何传说中仙人才有的手段。

    他会像普通人一样在酒楼里喝酒吃肉,也会像普通食客一样与邻桌的客人有说有笑,更会像普通读书人一样,给偶尔经过酒楼外、坐在花车里的花魁作出诗词歌赋,附庸风雅,遇到不平事,还会像普通江湖人一样,踏着轻功赶去相助。

    老人觉得,大概红尘仙也不过是如魏先生这般嬉戏人间,逍遥快活罢了。

    魏辰离开了鸳鸯楼,看完了册子上的内容后,来到一块写着“白玉堂”的牌匾下,这是城里最大的首饰铺子,白玉堂制作的首饰,在整个南华郡都是相当有名气的。

    “白玉堂的簪子,李姑娘应该会喜欢吧。”魏辰内心说道。

    他根据掌柜的介绍,挑选出一支时下富家小姐们之间都赞誉有加的簪子,店里的伙计用锦盒装好后,魏辰收好锦盒,转身走向城门方向,出了城便往螺湾镇的方向去了。

    螺湾镇,坐落在沙河的河湾处,因其所在的河湾形似一枚螺蛳壳而得名。

    它和小孤山镇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但是最近传闻,小镇旁的沙河里,闹起了河妖,白天的河面上风平浪静,可是到了夜里,镇上的人们隔三岔五就能听到河里传来诡异声音。

    那种声音似乎具有某种蛊惑人心的作用,听过这个声音镇民,都说自己当时产生了一种投身河神怀抱的想法。

    他们在每次听到这种声音时,都觉得这个声音威严而不可侵犯,仿佛是来自高高在上的神祇,让他们不可抑制的产生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甚至有些村民,还能闻到一种奇异的花香,让他们觉的自己仿佛身处仙境。

    但是,每当声音停止后,人们再次回想起那个声音,都产生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那个声音不但没有丝毫的威严,竟然还如此刺耳,那奇异的花香,事后回想起来,竟是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味儿。

    此后,小镇的居民再也不敢去听这个声音,听到过声音的人,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其他没听到的,警告他们最好不要去听这个声音,而没听过这个声音的人,又把这件事情传达给更多途径此地的路人,劝他们远离河边。

    此后,这件怪事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诡异,有人说,这是河里有鱼妖,想要吃人发出的声音。也有人说,这是曾经在河中溺死孩子,魂魄被水草锁住,无法投胎转世,在引诱一个愿意去替他受苦的人。还有人说,这是某位被纨绔子弟糟蹋的良家少女,投河自尽后,心中的怨气使她化身成厉鬼,要向靠近河流的人索命。

    每一个故事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虽然这些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真实,但是鸳鸯楼的人探查的结果表明,这些故事全都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而唯一真实的,只有那诡异声音和气味儿。

    鸳鸯楼得出的结论就是,河底有邪祟出没,只需要官府招募一些武林人士和江湖术士下水剿灭即可,没有太多的调查价值。

    魏辰进入镇子后,向当地人居民询问了事情的具体经过,便决定去河边看看,如果真是邪祟的话,自己来都来了,顺手解决掉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他刚一来到河边,正准备调查时,怀中突然开始发烫,他将手深入怀里,取出的并不是锦盒,而是那颗被魏辰取名黄粱的珠子,而刚才在县城里买的发簪,魏辰为了防止它被河水打湿,已经随锦盒一起收入黄粱的特殊空间里了。

    他看着手中光芒越来越亮黄粱,面色开始凝重起来,因为黄粱只会在附近有异乡人的时候,才会发光。

    这些异乡人来自各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统一自称穿越者,很多都有着常人没有的特殊能力。有些拥有一种叫系统的东西,成长速度惊人。有些则拥有许多非凡的特殊才能,或是来自他们本土世界的知识,或是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人身上的特殊体质。

    而那些没有系统也没有特殊才能的,才是最难处理的,这部分人直接投胎到拥有大气运的人身上,保留前世记忆,自幼生活在这里,与这个世界的人几乎无异,因为自身便拥有着大气运,人生一帆风顺,处处都有贵人相助,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依仗着这些能力,他们四处游历,到处掠夺气运而不自知,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生出事端,他们所过到地方必会闹出人命。而与他们起争执之人,往往都是或多或少身负气运的人。一旦与他们争斗失败,此地的人文气运,便会被他们尽数收于一身。

    而当地的天地气运,早在他们踏入此地的一瞬间就被吸收殆尽。他们天生就拥有掠夺气运的能力,尽管他们自身并不知晓此事。被他们掠夺过气运的地方,在他们离开后,无一不是秩序崩坏,天灾不断。只有他们在死亡时,气运才会返还给这片天地。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视人命为草芥,当然,也有一部分良善之人,虽游山玩水时与当地人冲突不断,但不曾妄造杀孽,甚至四处行善。只可惜他们掠夺气运的能力,注定了他们是被这片天地所不容的。

    他们的出现似乎也有限制,可能是因为气运的指引,同一个地区的同一时间内,只会存在一个穿越者,并且两个穿越者的人生不会存在任何交集,因此,他们彼此之间并不知晓彼此的存在,并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唯一的天选之人。

    而魏辰的存在,就像是这片天地为了对抗这些穿越者而孕育出的存在一样。

    至少,表面看起来似乎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