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梁我做主 » 第五十五章:何敬容(求收藏)

第五十五章:何敬容(求收藏)

    “此事王袁谢等世家必然竭力反对。此三家在朝堂掌握大半职权,若要推行,只怕不易!”

    徐勉一时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

    恰在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便听到徐世友说道:“爹,是我。孩儿有吴王捎来的话要跟您讲!”

    “进来!”徐勉当即说道。

    徐世友刚刚从外面回来。这段时间,冰天雪地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在操持。不过还好的是,如今的冰天雪地已经完全走上正轨。他只需维持店铺的正常经营秩序,其他的繁琐杂事,都有伙计帮做。

    并且除了操持冰天雪地的生意,偶尔徐世友也会去燕雀湖的工业园看看。有时碰到袁雪妍,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你那抢钱一般的香水,什么时候给我也分点货,卖卖呗!”

    现如今,“香雪儿”这个名字,已经在建康城家喻户晓。只不过这个“家”,指的是豪门贵族世家。因为普通老百姓,对于香雪儿卖的香水,那也只能远远的看一眼——一两一小瓷瓶,这个奢侈度远不是他们能负担得起的!只能暗地里恨恨地说一句“无情!”

    徐世友也知道了袁雪妍和吴王的合作关系,只是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是吴王没有说给他经营售卖香水的指令,他自然也不敢去多问。但袁雪妍却哪壶不开提哪壶,每每都是冷冷回说“这香水又不是我的,你自己去找吴王!”

    搞得徐世友心里痒痒的,白眼翻个不停!再说咱虽然对钱不感兴趣,但这玩意,谁会拒绝它越来越多呀!你这每天日进斗金的,便是菩萨,他也得心动啊!

    “你刚才说,你有吴王捎来的话?”徐勉收起手中的信函,示意徐世友在他对面坐下。

    徐世友额头上挂着汗珠,显然是刚从外面一路跑回来的,喘了口气说道:“是的爹。是吴王的贴身侍卫大鹏亲自跟我讲的——据我发现,这吴王在没封王前,就有这四个贴身侍卫。这大鹏,便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人叫大雕,已跟吴王出巡去了。另外两人是女子,叫扶风和扶摇。如今乃是临安公主的授武师傅。这四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深得吴王器重。他的话,就代表着吴王的话!”

    徐勉静静地听着,等着徐世友继续说。徐世友整天跟着吴王混,他对吴王的了解肯定比自己要多。而且徐勉还听说吴王在燕雀湖那里搞什么工业园。这些徐勉虽然有耳闻,但都不是很了解具体内容。现在听徐世友说起来,更加觉得这吴王殿下行事不简单,

    “吴王说,父亲收到他的信,便只管放心去做。世家那边,他自有把柄约束他们,明日便会有消息送到父亲手上。还说什么如今袁雪妍在跟吴王合作,袁家即便不支持,断然也不会轻易反对。况且司空袁昂向来不过问政事,中书朱异已离朝堂,父亲以宰府之资,必然能够顺利推行。”

    他说完,只觉得新奇得很,又补充道:“吴王还让我带话给袁家的袁雪妍。让袁雪妍跟他父亲说,爹爹您推行的事情让他袁家保持中立,即便不支持,断然也不可反对。”

    徐世友说到这里,不由满脸好奇地问道:“父亲,这吴王殿下,要您推行什么呀?我看这话中的内容,涉及到的人物都不小啊!”

    “吴王若能使袁家不反对,则此事已成一半!”徐勉眉目舒展,随即瞅了一眼对面的徐世友,淡淡地说道:“朝堂之事,你一个白衣,问它作甚。你去一趟何府,把何大人请到府上来。”

    徐勉说的何大人,指的是吏部尚书何敬容。

    南朝官制,吏部隶属尚书台下的二十曹之一,位列其余各曹之首。吏部曹长官称吏部尚书,职管朝廷官吏考核选拔晋升,职权甚大。

    吏部尚书虽然是尚书台的下属长官,但因其特殊的职掌权力,称之位同宰府也不为过。

    南梁中,自何敬容任吏部尚书以来,一改晋宋时期宰府崇尚玄学、清谈文义、不问政务的颓废风气。何敬容聪明识治,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反为世所嗤鄙。

    有皇室宗老萧琛幼子巡者,颇有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等诗以嘲之,敬容处之如初,亦不屑也。

    何敬容身长八尺(2m),白皙美须眉。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何敬容在徐世友的带领下,来到了徐勉的书房。

    随后徐世友便退了出去。

    对于朝廷之事,徐世友向来不太感兴趣。若非涉及到萧欢,他连问都懒得问。

    “徐大人深夜把何某叫到府上来,不知所为何事?”

    何敬容像是个自来客,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看向对面的徐勉缓缓说道。

    徐勉开口问道:“何大人,我朝中正举官之制,自立以来,已有多久时日了?”。

    何敬容闻言一愣,不明白徐勉为何问起这个来,想了想说道:“我朝官吏选拔,由各州举荐,中正官考察,吏部任免。自魏时起,尔来已有二百余年。徐大人缘何问起这个来?”

    徐勉抽出萧欢派人送来的第一封,低开何敬容说道:“这是吴王殿下从宣城送来的书信。何大人看看......”

    何敬容满脸疑惑地接过书信,目光投了上去。随着何敬容目光渐渐下移,他的神情也变得越来越震惊,随后忍不住吸了口气说道:“吴王此举,古今未闻。若能成,则我朝万世可延!”

    徐勉抚须笑道:“何大人向来身当表率,一改前朝重臣玄学清谈风气,勤奋为官,不辞辛苦。登临府阁,指日可待。吴王殿下,深受陛下喜爱。本府已知,陛下已命起部择选吉日,要立吴王为皇太孙,以继皇储之位。何大人若能与本府共推科举,他日吴王登大宝,你我便是新皇重臣。本府虽一生痛恨党锢,然吴王如此贤君,有开万世之雄心。你我皆位居高阁,执掌中枢,若不为其所忠,谈何忠君,谈何为民!”

    “世家大族,戍掌朝廷,仅汉一朝,外戚大臣高爵世家祸乱朝纲者,何其多也!贪赃枉法,官官相护。政律不通,世官勾结,毒瘤百姓,民怨四起,实乃祸国之端。若能解世家独掌官吏而同起寒门,则寒门子弟必念朝廷恩德,敢不为朝廷死生效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