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梁我做主 » 第三十八章: 黑兵

第三十八章: 黑兵

    “咱大孙一片孝心,又有这般能耐,朕高兴地很呐!说吧,这次,想要朕赏赐什么给你?”萧衍睁开了眼,眉宇间都是欣慰之色。

    萧衍身为皇帝,却也最是孤独。

    太子在时,即便身居东宫。可萧衍心里明白,自从腊鹅事件之后,太子就很少与自己交心交谈了。

    其他的皇子王爷又都在各地任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萧欢这样,能够如此贴心的陪着他说说话,而且还出其不意的还拿出一些让他满意的东西来孝敬他。

    这让已入暮年的萧衍,如何不开心!

    “皇爷爷,孙儿说过了。这是孙儿对您的一片孝心,哪还需要皇爷爷赏赐呢!何况,孙儿也的确不缺什么。”萧欢一脸诚恳,笑着摇摇头。

    “当真不需要赏赐?”萧衍再次问道。

    “当真!”萧欢郑重地点点头。

    萧衍见了,只好不再提赏赐的事情。突然记起一件事来,说道:“有一件事,不知你是否知晓。你母妃来找朕,说想去栖霞寺出家,为太子诵佛祈安,为儿孙祈福。此事,朕还在思虑当中。”

    萧欢听了,说道:“此事母妃已与我说了。母妃心意已决,做孩儿的劝说不了,也只能遵其本意。还望皇爷爷能够允了母妃心愿!”

    “如此甚好,既然你也同意。那朕自无不允。”萧衍闻言点点头,接着又道:“近来王府可还好?你那冰天雪地,做得怎么样?”

    “回爷爷的话,孙儿近来一切都安好。孙儿已经准备兑现自己的承诺,开始向建康周边郡县输送冰块,价格还是和建康城的一样。孙儿身为皇室子孙,就该为我大梁的百姓谋幸福!”萧欢答道。

    萧衍听了,满意的点点头道:“天下是万民的天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有此心胸,朕心甚慰。不过朕也知晓,你初为吴王,亦未入封地,上下行事尚有许多不便之处。但朕对你却是寄予厚望。朕已找过许多大臣聊过,除少数人未发表看法外,大多数朝臣都建议朕按祖制立你为皇太孙,以继储位。然朕非循规蹈矩之人,朕要的不是祖制,而是江山稳固。让朕欣慰的是,咱的大孙,没有让朕失望。朕已命起部选定吉日,只待回禀,便下旨群敇,立你为皇太孙,策临东宫。朕仙去后,你可续我大梁江山永固!”

    幸福来得太突然,以致萧欢愣了愣。

    半晌才反应过来,跪拜道:“皇孙萧欢,蒙皇爷爷器重,定不辜负皇爷爷重托!”

    “起来吧。随朕来,朕有样东西要交给你。”萧衍点点头,起身朝内室走去。

    萧欢起身跟了上去。

    萧衍从内室墙上的一个暗格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名册。名册上,还有一块刻着幽灵图案的玉雕。

    “这是朕未登大宝之前在雍州当刺史的时候就创建的‘黑兵’组织。黑兵的成员都是无家可归的亡命之徒,他们为了能够达成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最开始,黑兵只有不到一百人。其目的本是用来刺探军情的。后来朕一路壮大,‘所到之处,黑兵’也开始遍布各地。朕登基之后,黑兵便成了朕稳固江山的一种手段。朕用它时,它就是朕的千里眼,所到之处,莫敢藏匿。朕不用它时,它就是隐藏在黑暗中的一柄锋刃,随时可以利剑出鞘!”

    萧欢记得在此之前,老皇帝提到过一次黑兵。而他对历史上早期的特务机构的了解,也可以看到一些黑兵的字眼。但要说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特务机构,那自然非明朝的厂卫机构。

    萧欢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具备着一些非常人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方方面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不管如何,它们的目的都非常清晰,那就是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以上帝视角去评价这种手段的好与坏。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爷爷想知道的,自然瞒不过您!”萧欢心里震惊,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这些狗屁话从那些臣子们嘴里说出来,听听也就罢了。想要真正的答案,还得靠你自己!”萧衍冷笑一声,接着道:“现在。朕把这黑兵的指挥权交给你。这上面,记载了所有黑兵成员的详细信息,各州各郡的负责人都列在最上头,以及如何联系他们。”

    “这块玉雕,是黑兵的指挥虎符。见玉雕如见朕,所有黑兵成员都会按照你吩咐的事情去办!”萧衍拿起名册上的玉雕说道,“这个名册只有一份,你须妥善保管。从这以后,朕就把它交给你了!”

    ......

    萧欢在皇宫里陪老皇帝一起用了午饭,然后才离开了皇宫。离开皇宫之前,萧欢向皇帝求了一份旨意,允其三日之后,以吴王身份巡行江左六郡,体察民情。

    萧衍自无不允。

    有了这份旨意,萧欢就终于可以离开帝都建康,到外面的州郡去走走看看了。这是萧欢早就计划很久的事情了。如今老皇帝已经明确告诉他,皇储之位会交由他来继承。

    那么在此之前,对江左各州郡的考察,就成了萧欢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在这个信息传播缓慢的时代,很多人即使活在大梁,但是对于他们的皇帝长什么样子,却完全不知道。

    当然,这样的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要有口饭吃,谁当皇帝不是当。

    但是处在这个封建王朝的时代,皇帝是天命之子,就该保持神秘。不是你普通老百姓可以看的。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一听说皇帝要巡视各地,朝堂上的大臣都会极力反对。然后以各种借口阻碍,偏偏他还能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让你根本无法反驳。

    所以历史上的秦始皇,隋炀帝,乃至乾隆。后者还好。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前两者都是做出不世之功的皇帝,在史书上的负面评价,却亦不少。

    萧欢却觉得,这样的“天命之子”,实在无趣!

    他必须要走出去看看。去看看大梁子民的生活,而且是看真实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地知晓这个时代处于怎样的水平。

    而只有实地考察了解民情之后,萧欢才能更好的做出计划。才能把大梁这具外表看似健壮、实则内伤严重的躯体,对症下药,打造成他理想中的不世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