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炼仙魔录 » 第十章 上古神器玄天环

第十章 上古神器玄天环

    话说自关人唐把打铁的要诀传给张顺后,张顺每日温故知新,再加上刻苦练习。

    不消半月,张顺的打铁技艺已经进步神速了。

    如今的张顺,俨然从原先文文弱弱的教书先生,蜕变为一位筋肉饱满的打铁匠人了。

    连邻居苏华大哥见到张顺现在的模样,也惊呼道:“张顺小弟,这打铁当真是锻炼人,才一个月未见,竟大变了样,直教让人快认不出了。”

    某日,却正是易打盹的午后。

    张顺正在屉笼一般焐热的打铁铺里打铁,涔涔的汗,沿着裸露的小麦色的皮肤滑下来。

    只把一条毛巾挂在脖子上,累了的时候,便停下来擦一擦。

    因距离那顽石降世的时日越来越近,故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求打铁技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这时,原本应该正在午睡的关人唐,忽从里屋探出头,神秘兮兮的招呼张顺过去。

    张顺听到师父叫他,遂放下手里的活,走进了里屋。

    刚进屋,关人唐便小声地说道:“把门关上。”

    张顺虽纳闷,但不敢多问,照着师父的意思,插好门闩后,却见关人唐正从床底下摸出一个烫金黑宝匣。

    但看那黑宝匣的做工,材质,应该是价格不菲。

    张顺遂指着那黑宝匣问关人唐,道:“师父,这是……?”

    关人唐并未作答,遂打开黑宝匣。

    但见黑宝匣里用龙纹黄巾包着一个七色的圆环。

    隐隐闪烁着虹色,七色圆环上雕琢着蟠龙流云的图案,栩栩如生,俨然真的一样。

    登时,张顺看得呆住了,指着那七色圆环问道:“师父,这是何等宝贝?”

    张顺向来见到这种宝贝便走不动路了。

    要不那日怎会无端受到至尊魔君化作的道士的引诱,而从他手中接过那个白银葫芦,因一丝贪念起,而误走了那四十九位魔君,酿下了祸端。

    关人唐小心翼翼地捧着那黑宝匣,道:“此为玄天环,是上古的一件神器。”

    玄天环?上古神器?

    听起来比那白银葫芦还要宝贵。

    难道师父要把这件玄天环传给自己吗?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但还是好奇的问道:“师父,您给徒儿看这个干吗?”

    张顺只顾着看那玄天环,并未注意到在那玄天环的下面还压着一张符文。

    这时,关人唐示意他打开那张符文,但见符文上写着一首诗:

    天若降红日,玄天通天应。

    灵石虽顽劣,遇张方能降。

    读罢,张顺捧着符文的手,便禁不住的抖将起来。

    想起那日白银葫芦的封条上便写着“遇张而开”,结果他揭去封条,便犯下了弥天大罪。

    再不敢随便乱来,只狐疑地问道:“师父,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关人唐说道:“张顺,你试着参悟参悟?”

    于是,张顺又把符文上的四句诗通读了几遍,然后,道:“师父,最后一句遇张方能降,难道指的是徒儿吗?”

    关人唐颔首,道:“这四句诗的大意便是说,天降红日时,玄天环便会通达天应,此时灵气最盛,正是那颗灵石,降世之时。他生性顽劣,但本事了得,只有你才能降住他。”

    张顺惊颚道:“师父,徒儿不过是一介凡流,且凭一件玄天环和四句诗,何以能降住那等顽劣之物?”

    关人唐笑而不语:“张顺,这件黑宝匣,便是通天神君留下来的。待你学成之后,且把它交到你手里。如今该教的为师都已经教给你了,而你技术也日益精进。是时候,铸那鼎三百斤重炼丹炉了。”

    张顺惊呼道:“师父,恁地快?可我总觉得自己还稍欠火候。”

    听到师父说要开始铸那鼎三百斤重炼丹炉,张顺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关人唐却道:“张顺,如今凭你的技艺,铸那鼎三百斤重炼丹炉是绰绰有余了。你只需谨记一点,打铁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白了这个,铸炼丹炉便不再是难事了。”

    张顺忽想起那一天与师父探讨生命乃至整个宇宙课题的场景来,便回道:“师父,您告诉徒儿,打铁铸魂,此乃匠人精神。”

    关人唐满意的点点头,道:“不错,正是。张顺,为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铸那炼丹炉的时候,为师会在一旁协助你的。你且放开了干吧!”

    如果仅凭他一人之力的话,张顺是没有多少信心。

    但是若是有了师父的从旁协助后,张顺顿时觉得信心满满。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铸这鼎三百斤重炼丹炉所需的材料,从哪里来?

    关人唐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便对张顺说道:“张顺,你还记得你初来打铁铺,为师便叫你去那打铁山上取七彩的石块吗?”

    张顺颔首,道:“徒儿当然记得。”

    那日张顺在铁树林里结识了朱武大哥。

    已是好些时日未曾见到朱武大哥,当初分别时,兄弟俩还约好一同吃酒。

    待铸成那三百斤重炼丹炉后,定要到打铁村拜会朱武大哥。

    “所以,师父,铸那炼丹炉,也是需要那打铁山上的七彩石吗?”

    只见关人唐摇了摇头,道:“并不是。铸那炼丹炉,只需要打铁山上的一般铁石即可。”

    听到这,张顺略微松了口气。

    但是毕竟是重达三百斤的炼丹炉,因此,光是铁石,就要消耗掉不计其数。

    想到这,张顺的心口上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又压的他透不过气。

    在打铁铺里把明日铸炼丹炉所需要的工具准备妥当后,张顺这才离开打铁铺,直奔家中去了。

    一路上有月亮陪伴着,倒并非索然无味。

    只是这个钟点,大部分人家都已经熄灯睡觉了。

    整条街一扫白天的熙来攘往,变得空荡荡,且静悄悄的。

    只张顺的脚步在青石路面上沙沙的响着,恰如那桑叶上蠕动的蚕。

    这般光景,倒叫张顺想起在黑巷子里起初遇到的由那皮囊魔君所化的那位白发老妪的那天晚上。

    那白发老妪的那句:“年轻人,老朽丢了一件东西,你能帮老朽把它给找回来吗?”

    每每想起来,张顺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环顾四周,竟是黑洞洞、空荡荡的景象。

    张顺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把着两条腿旋风般走着。

    生怕再在这个时候,又碰上那皮囊魔君戴上别人的脸皮,所化之人。

    但是说来也奇怪,自从那天晚上,张顺劈断那柄七彩宝刀,砍断了那皮囊魔君的一双手之后,从此那皮囊魔君就消失匿迹了。

    张顺不由得心想:不知那皮囊魔君是否惧于自己的威力,自那日败北之后,便灰溜溜逃出了京州,永不再回来。

    如此甚好!

    平安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完毕。

    待身体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张顺这才觉得全身的筋肉,仿佛撕裂一般的酸痛。

    疲惫感袭来,但奇怪的是,明明身体已经发出困顿到极点的信号,但张顺就是睡不着。

    在床榻上翻来覆去,似是浑身起了痱子。

    想起今天下午,师父把他叫到里屋,从藏在床底下的黑宝匣里取出一件上古神器玄天环。

    要是单说这件宝贝,绝对没问题。

    但是符文上的那四句话:

    天若降红日,玄天通天应。

    灵石虽顽劣,遇张方能降。

    前三句,依旧没问题。

    但是单单这最后一句,又是遇张方能降。

    上回写这几个字的时候,结果他误走了四十九位魔君。

    而这次,待那灵石里的玩意降世,遇张方能降,是否又是下一个祸端呢?

    那灵石里诞生的究竟会是圣子,还是魔王呢?

    这些张顺一概不知。

    他愈这样想,便愈加的害怕。

    无论是至尊魔君诱骗自己上当,还是被通天神君召唤进仙魔殿,亦或是拜柳桥下的关人唐为师。

    他们与自己的关联,是否正是那符文上写的遇“张”怎么样怎么样呢?

    但是那上面的“张”,缘何就是他张顺呢?

    又或者,姓张的为谁压根儿不重要,重要的是于人海茫茫中捞到一个背锅的。

    一个能够背误走四十九位魔君的大锅的人。

    这么一想,张顺不由得觉得那通天神君有点眼力,竟这么高看自己。

    所以,当日给自己白银葫芦、召唤自己入仙魔殿、拜师的关人唐,这三人都是那通天老儿变的?

    为的是让自己相信,误走四十九位魔君的严重性,并假装深明大义,为自己指出了化解之法——铸那鼎三百斤重炼丹炉,迎接那顽石降世。

    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那即将降世的顽石。

    但是话又说回来,那顽石到底是何许人也?

    连师父都说那顽石虽顽劣,但本事了得。

    “唉……”

    张顺长叹一口气,嗟呼这一切,皆是自己命定。

    如此安慰自己,不再让自己多想。

    静心静气,竟真的睡着了。

    翌日,张顺在外面鸡鸣狗吠中醒来。

    今天是铸那鼎三百斤重炼丹炉的第一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张顺此刻的心情比较复杂,有激动,有兴奋,又有点紧张和担忧。

    正是那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何种滋味!

    匆忙洗了把脸,便直奔打铁铺来了。

    但见关人唐已经在打铁铺进进出出的忙活了起来。

    张顺停在柳桥上,望着师父忙碌的身影,

    某一瞬,竟有点触景生情。

    忽想起自己离世的双亲,难过的想落泪,眼下师父便是他最亲的人了。

    关人唐抬头却见张顺呆立在桥头,便唤道:“张顺,呆愣在那干嘛?”

    张顺回过神,道了一句:“师父,这水里有恁地多鲤鱼。”

    便从桥上小跑下来,眨了眨眼,挤掉了眼眶里噙着的泪。

    走到师父身旁,遂兴奋的对关人唐说:“师父,我今日且去那打铁山把铸炼丹炉所需的铁石给运回来吧!”

    关人唐却道:“这个倒不是最急的,屋里为师之前打铁还囤着一些铁石。眼下木柴不够了。张顺,上午你且去那铁树林里砍些木柴回来。”

    张顺回道:“好的,师父。”

    当下便带上工具,直奔铁树林里去了。

    正是卯时的样子,东边泛起了鱼肚白,太阳还是最温和的时候。

    到达铁树林,放眼望去,一片荡漾的林海。

    林海里耸立着一座以七彩石闻名的打铁山。

    张顺直勾勾望着这片密不透风的铁树林,直教把过往对这里的记忆带了回来。

    已是有月余未来这里,这里的树木又愈加葱茏旺盛了。

    遂拿起砍刀,直逼一棵矮脖子树砍了下去。

    三下五除二,便将那矮脖子树砍倒了。

    却早已大汗淋漓,遂脱去上衣。

    油光的肌肤,在光线的照耀下,散发着年轻、健康的气息。

    稍作休息片刻,正要抡圆胳膊,砍刀一挥。

    却听见前方的灌木丛里响起了沙沙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