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的荣光 » 第16章 两代人

第16章 两代人

    “你笑什么?”陈锋其实是被梅兰妮带笑的。

    “没什么,对了,最后那块,你是怎么做到的?”梅兰妮问陈锋。

    “什么怎么做到的?”陈锋有点没理解。

    “转向啊。”

    “哦这个,这次的有利战位是围绕这颗星系的阿尔法行星来的对吧?”陈锋给梅兰妮解释,“我每次在转向的时候预留一定的转角,不出意外的话,在最后你压住我航线,抢占到有利战位的时候,就能完成转向了。”

    “你在这种强度的作战下还能想到这些?”梅兰妮不可置信地看向陈锋的脑门,“你这脑子怎么长得?你还是个人吗?我听说海博伦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先进,你该不会是什么人造人吧?脑袋里塞了个小规模超算的那种。”

    “你想什么呢。”陈锋撇了撇嘴,“这是天赋,天赋!再说,当时你光顾着对我舰队开火了,应该没注意到我的机动动作有问题吧?”

    “还真是……对了对了,你是怎么想到能用那么小一支分队伪装主力舰队的?”梅兰妮现在就是个好奇宝宝。

    “这个啊,要不是柯涅恩人偷懒,还真做不到。”陈锋说,然后他就给梅兰妮解释了一顿这个战术的原理,给梅兰妮听得一愣一愣的。

    “合着这就是那套提出来快两百年的战术?”梅兰妮听完人都傻了,“这要不是柯涅恩人偷懒,是不是你还用不出来了?”

    “那确实,毕竟除了柯涅恩人,谁会想着往巡洋舰上塞旗舰级的雷达,以及往驱逐舰上塞巡洋舰级别的超空间引擎啊。”陈锋点了点头。

    “你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柯涅恩的一切都是为了压低生产成本,多开两条生产线总比重新设计制造一款专用的超空间引擎来的有效。”梅兰妮在这点上想的比陈锋远,“在大规模量产上,柯涅恩模式确实有独到之处,我国国内最近也有军工企业提出模仿柯涅恩的模式进行舰船设计的需求。”

    “也是,这方面就是我的知识盲区了。”陈锋承认的很干脆。

    “你这家伙居然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啊。”梅兰妮感叹了一句。

    “我又不是人工智能,连上超维通讯网络就等于获取了全世界的知识。”陈锋回答。

    接下来,两人从军事聊到历史,又从历史聊回军事,聊的非常投机,连魏岩进来了都没注意到。

    “对了,忘记问你了,等你毕业了,有没有兴趣来晨曦留学两年?”聊了好一阵,梅兰妮现在感觉和陈锋几乎就是相见恨晚,她想到了当年海博伦和晨曦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于是对陈锋发出了邀请。

    “啊?”陈锋一愣,“现在还有留学生吗?”

    “军校生为什么不可以留学的啊?我们两国在你们国家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帮助海博伦联邦培养优秀的军官也是合作内容之一啊。”梅兰妮说,“只是近十年暂时停下了而已,我已经准备在我的报告里提出重开两国年轻军人交流活动的提案了。”

    “我不是说能不能,只是单纯对这个项目感到悲观,先等能恢复再说吧。”陈锋叹了口气,“你也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停下来的,比起年轻军人交流,我还是觉得支援我国一点教材,多来几次演习来的实际一点。”

    “啊?难道不是因为海博伦当时没有战争威胁,所以你们那边意愿不高吗?难道还有别的原因?”梅兰妮反倒一愣。

    “这是因为我国那可悲的官僚制度。”在边上ob了半天的魏岩开口了,“不介意我打搅二位的谈话吧?”

    “长官好。”两人这才发现魏岩到了,赶忙站起来敬礼。

    “行了行了,坐下吧。”魏岩没那么多架子,“当年我也是交换生来着,梅兰妮小姐现在就读于哪所学院啊?”

    “共和国第一军事学院。”梅兰妮回答。

    “那还真是巧了,你说不定还得喊我一声学长。”魏岩一笑,“我当年交换过去就是考进了第一军事学院的。”

    “学长好。”梅兰妮比陈锋上道多了。

    “哎,你看看人家。”魏岩拍了陈锋肩膀一下,“你长官那个臭脾气就算了,作为赫布准将的副官,他办公室和我办公室是对门,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我二人也是师出同门,一个月了,我可没听你喊过我一声老学长。”

    陈锋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尴尬地挠了挠头。

    “好了,不逗你们了。”魏岩言归正传,“陈锋臭小子知道的估计也就是只言片语,这么说吧,我国和贵国的军校新生交换之所以暂停,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当时在和锡伯帝国的边境冲突结束后,我国暂时没有战争风险,整体国策也向着民用经济状况转移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源自这个项目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在我国作战军官转向文职军人再转向文官系统中,产生的一种的惯性。”

    “惯性?”

    “对,惯性。”魏岩继续说,“在早期,从晨曦共和国培养归国的军官的平均战术战略水平确实比我国自己培养的军官要强,因此,前三批培训归国的军官依靠能力累积军功,晋升速度相当之快,之后培训归国的军官也获得了较快的晋升速度,随着独立战争彻底结束的第一和平发展期到来,大量军人军官转业进入正常的社会发展之后,军官的升迁速度是已经相当程度地放缓了,但是从晨曦培训归国的军官却依旧可以循例获得较快的晋升速度,这在那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是很罕见的事情。”

    “这么说起来,我好像听我爸说过,从第十八期开始,海博伦这边来的人就不太像军人了,我国好像还通过外交方面抗议过。”梅兰妮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因为晋升速度更快,因此从一线军官转入文职的起点也就更高。”魏岩给梅兰妮解释,“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惯性,比如说我国第二任国防部长,当年就是在贵国进行培训后归国的军人,有这种惯性在,很多政客就动了心思,毕竟政客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影响力,而在这个时代,能在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贵国是将我国当做战略合作伙伴看待,肯定不希望自己花大力气帮盟友培养的军事人才结果都是政客。”

    “原来如此。”梅兰妮点了点头,“那看上去重开两国年轻军人交流这件事情还是应该搁置一下的。”

    “正是这样。”魏岩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只不过,这个项目,我认为可以双方都提一下。”

    梅兰妮和陈锋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