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的荣光 » 第15章 决战

第15章 决战

    陈锋敢这么大摇大摆地开出去,原因很简单,他确定梅兰妮百分之百没开雷达。

    到这个年代,传统的电磁波侦测雷达已经过时了。原因也很简单,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是一致的,但是这年头战舰的巡航速度保底都是90%光速,靠电磁波,等回波到位对面都快骑到你脸上了,而且哪怕是亚光速航行,战舰的超空间引擎也是不停机的。在超空间引擎的超空间力场作用下会产生相当明显的空间翘曲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雷达的电磁波的回波还不一定比战舰跑的快呢。

    当然,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对应的,传统雷达不好使不代表更高规格的雷达不存在。比如说现在各国军舰都普遍装备的引力波雷达,可以通过侦测一定范围内的引力波来确定空间变化,从而对方舰队的位置。虽然说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也是光速,但是首先,引力波雷达是通过观测引力波来确定位置的,而不是通过电磁波反射,天生比传统雷达少了电磁波回波的时间。其次,引力波本身的传播速度不会受到空间翘曲现象的影响,因此实时性要远比传统雷达更加优秀,最后,因为引力波雷达本质并不需要像传统雷达一样保持高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因此隐蔽性要高得多。

    只不过这也不是万无一失的,还是那句话,技术的进步是对应的。航速提升让传统雷达失业了,那么为了对策引力波雷达,对应的反引力波雷达设备也出现了。这种设备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引力波雷达的探测能力,但是可以做到基于对方对引力波的观测,确定对方舰队的位置。

    要知道,在太空海战里,索敌才是最难的一环,而一旦被敌方锁定但是己方没有锁定敌方位置,那基本上就死定了。

    因此反引力波雷达装置(后文称为反雷达装置)几乎是彻底改变太空海战格局的东西,只不过现在这种装置属于高精尖设备,像海博伦联邦这种小国自己根本造不了。现在第三舰队里装备有反雷达装置的只有旗舰伯利恒之鹰号,并且型号相当落后,反侦测范围只有255光秒。而五大国的主流引力波雷达的探测范围都在300光秒以上,金鹰帝国最新的引力波雷达探测范围更是高达500光秒,这种代差几乎是毁灭性的。由此可见,没有反雷达装置意味着丧失参加海战的资格。而哪怕是这种级别的反雷达装置,海博伦联邦都没有制造能力。那造不了怎么办?买呗。而买这个行为就意味着你不可能永远买得到最新式的装备。

    人家大国又不是傻子,在现在的银河系里,战乱才是主基调,高精尖的技术肯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来维持代差,哪怕是和自己国家关系密切的小国也不可能。毕竟人类发展这么多年,政治上唯一没有变过的只有【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条了。因此,你指望大国给你销售最先进的装备基本上等于白费。而通过购买,小国基本上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好不好和能不能造的问题。

    可现在陈锋的船又不是海博伦联邦的船,梅兰妮的舰队也不是晨曦共和国的舰队。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战术模拟系统这个东西,战术模拟系统算是现在星海共同体这个建立几千年来就没达成过几项共识的纸糊衙门里,达成的极其有限的几项商议之一。原因也很简单,其算法是各国最精英的技术尖子编写的,在模拟上并不涉及关键的技术参数。在这个前提下,尽管可能会导致己方战术被研究,但是己方也同样可以模拟假想敌的情况,并且还能一定程度上对己方后续的装备研发起到参考作用,所以在五大国的首肯下,战术模拟系统成功登上历史舞台。

    言归正传,陈锋和梅兰妮这次用的都是柯涅恩联合体的船,虽然这次随机到的都是外贸型号,可是两边型号一致的情况下减益约等于无。而柯涅恩联合体的外贸型号,至少在同一外销型号中,侦测和反侦测范围是一致的。

    因此,两边现在的情况都是反侦测装置拉满,然后雷达关掉。换句话说,两边现在事实上,都是瞎子。而陈锋就是打算借着两边事实上都是瞎子的时候,来一手出其不意。

    十分钟后。

    “侦测到引力波雷达信号!”在梅兰妮的CIC面板上,弹出了这么一条。

    “先锁定坐标,之后保持静默。”梅兰妮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准备计算对方航速。”

    三分钟后。

    “已确认航速,和对方旗舰航速一致,引力波雷达频率符合敌方旗舰。”

    梅兰妮长出一口气。

    “计算航速以及航行角度,第四巡洋舰编队,五轮急速射!”

    她也没指望造成损伤,要不然也不可能让相对远离本阵的第四巡洋舰编队开火了。毕竟是个情报,先想办法验验货再说。

    而且,梅兰妮冥冥中有种感觉,陈锋其实离她已经不远了。

    五秒后。

    “已确认击中,对方舰队损失数量……我舰中弹!”

    CIC的信息还没有报完,中弹信息已经到了。

    “方向不对,不是侦测到坐标来袭的攻击?”梅兰妮看了一下受击方向,然后一愣,“计算弹道,判断射击方向,各舰一级战斗准备,采用第二作战机动方案,驱巡编队集合,准备还击!”

    十分钟前。

    “时间到了。”陈锋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第三分舰队现在已经启动了雷达,现在第一分舰队各舰,第一作战航行方案,开始机动,确认到敌方开火后,无需通知旗舰,自行攻击!”

    陈锋的战术很简单,主力舰队,也就是第一分舰队和第三分舰队按照两个方向出航,在一段时间后,第三舰队的旗舰,也就是一艘星蛇级巡洋舰启动引力波雷达,伪装为主力舰队,而主力舰队根据第二分舰队,也就是驱逐舰队获得的情报一步步摸过去,逐步确定梅兰妮舰队的大致位置,然后准备偷袭。

    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星蛇级巡洋舰上那台和旗舰规格一致的引力波雷达上。

    没错,和穷巴巴的海博伦联邦不一样,人柯涅恩联邦的船上,哪怕是巡洋舰引力波雷达的规格,和主力舰上的规格是一致的。

    当然,只是规格上完全一致,这是柯涅恩联邦出于量产角度考虑做出的设计。而要想在巡航中以全功率启动这一台雷达,以巡洋舰的动力炉是基本上没可能的。首先,巡洋舰的舰体空间就那点,能装进去的动力炉规格有限。其次,巡洋舰是高机动型舰种,超空间引擎和推进器的规格要高,在巡航里,高规格的超空间引擎和推进器本身就会占据大量的动力炉功率,最后,你总得留出来武器的功率不是?

    几重debuff之下,在正常情况下,星蛇级巡洋舰的引力波雷达的标准功率也就是旗舰级的三分之一,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巡洋舰并不领先,甚至因为硬塞了这么一台进去,舰内生活空间那是出了名的差。但是,在陈锋这,现在可不是什么正常情况。

    这就得讲一下第三分舰队了。

    第三分舰队由一条星蛇级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构成,这支舰队的任务非常简单,和主力舰队背向航行,然后在航行一段距离,获得一定航速之后,五艘驱逐舰进入和巡洋舰的最小安全距离,之后将动力炉原本给武器的功率余量以及一部分推进器的功率全部转给超空间引擎,由此将超空间引擎的功率提升至亚光速下的最大功率,扩张超空间力场。而巡洋舰则关闭自己的超空间引擎,利用惯性和五艘驱逐舰的超空间力场的笼罩来维持近似旗舰的航行速度,之后将动力炉的全功率用于运转引力波雷达。

    这样,在缺乏光学观测的情况下,在梅兰妮那边就会创造出一个以和她同规格旗舰巡航速度向前航行的引力波雷达信息。陈锋相信梅兰妮百分之百会想办法去验验货,而只要验货,他就能至少确定用来验货的舰队的坐标。到时候哪怕吃掉用来验货的舰队,在局面上也是有优势的。

    这是他计算后的结果,也算是巧合。毕竟柯涅恩联合体作为一个纯商业国家,为了方便量产,他们是把舰船做了相当程度的零部件通用设计的。战列舰和旗舰采用的是同一规格的超空间引擎,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超空间引擎一致。而超空间引擎的超空间力场不存在重叠后的抵消或者增幅效果,只是单纯地扩大面积。

    这一点还是他之前在翻书的时候看到的,当时被认为是没什么用的思路,因为没人会考虑在驱逐舰里塞个巡洋舰的超空间引擎,可现在这不是碰上了嘛。

    梅兰妮已经够小心了,但是她确实没想到这种战术。

    只不过,陈锋为了尽可能达成突袭的效果,整体舰队实际上是一种准脱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波伤害基本上只有高航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这两种战舰对主力舰造成的伤害相当有限,就刚才命中梅兰妮旗舰的那一发光矛,实际上是因为战位问题打歪的,连0.1%的护盾容量都没打掉。而这一波攻击,实际的战果就只有第四分舰队里,一艘规避不及,被三发雷光鱼雷命中的巡洋舰罢了。

    所谓的雷光鱼雷是一种大型无制导鱼雷,亚光速航速四级。作为实弹,雷光鱼雷不需要担心对方的能量护盾,其单发威力足以击穿主力舰的主装甲带,打驱逐舰只要一发,两发就可以击沉巡洋舰,十发可以重创旗舰或者击沉战列舰。

    当然,有这个威力的前提则是雷光鱼雷没有被近防武器系统拦截,只不过这一点比较难,因为为了保证航速和威力,雷光鱼雷连姿态控制器都没。基本上没有机动能力。

    被偷袭了,梅兰妮也没慌,从刚才的损伤情况来看,这一波打击并非是从主力舰队袭来的。这也不是她判断有多准,而是单纯对陈锋的炮术指挥有自信。

    上一次陈锋单纯依靠一艘侦查舰的数据就直接用旗舰主炮命中了自己的旗舰,当时的射程可是在旗舰的光学观测范围外呢,对这一点,梅兰妮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因此,当她发现第一波打击极为轻微的时候,她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弹道计算完成,已确认敌军攻击发起坐标。”

    “已确认敌方发起攻击的单位,合计为3艘巡洋舰以及3艘驱逐舰。”

    “侦测到敌方超维通讯信号,确认目标为敌方旗舰!”

    CIC的信息印证了梅兰妮的思路,只是这些信息也在干扰梅兰妮的判断。

    “不是主力舰队……侦查舰队吗?但是以他的性格……”梅兰妮皱起了眉,“这到底是什么战术……等下,不会吧?难道是这样?”

    一瞬间,她想明白了。

    “那边的是诱饵,然后引诱我开火,然后尽可能先发进行打击,然后由此来获取我军的信息,之后主力舰队再进行攻击,这想的可真是太……”

    “本舰中弹!”CIC的警报声响起,梅兰妮看着自己瞬间掉了三分之一的护盾,知道现在也没必要印证自己的想法了,直接命中,这意味着陈锋的旗舰舰队已经进入光学观测范围。人家已经杀过来了,准备进行决战吧。

    “短兵相接了啊。”陈锋先行开火,梅兰妮也没慌,启动了引力波雷达。

    在这一轮炮战里,她折损了三艘巡洋舰以及五艘驱逐舰,但是和上次不一样,这次她做了预案,主力舰并无损失,驱巡编队的整体队形也更为完整。

    “你现在只有主力舰队的队形完整,驱巡舰队七零八落,换句话说,胜负还犹未可知!”在确认了陈锋的舰队情况之后,梅兰妮关闭了AI辅助航海指挥,自己亲自上手。

    陈锋则是面无表情地在指挥台上下达指令,当然这也不是他装高冷,实在是他现在大脑在超频运转,连给脸部做表情的神经信号都占走了。

    在航海指挥上,陈锋确实比梅兰妮差一点,至少同样战术下,梅兰妮设计的航海方案不可能把驱巡编队的阵型整成陈锋这种跑的到处都是,必须重新编组的满天星。但是两人的炮战水平确实不相上下,再加上陈锋偷袭的先发优势,主力舰队提前抢占了有利战位,因此双方在主力舰队决战中属于是各有优劣。

    决战打响,陈锋选了占据有利战位,进行边缘袭扰的同时,主力舰队利用行星阴影作为掩护,集火敌方主力舰的战术方案,力求一轮集火带走对方一艘主力舰,由此逐步蚕食梅兰妮的舰队,慢慢扩大优势。而梅兰妮直接集中起自己保存相对较为完好的驱巡舰队,利用雷光鱼雷这一大威力无制导武器的威胁性去封锁陈锋舰队的机动空间,之后主力舰队追着陈锋的舰队一顿猛揍,两边打的难解难分。

    终究,梅兰妮的航海技术还是更具优势,她用驱巡编队成功将陈锋的主力舰队逼出了有利战位。而且现在,梅兰妮尚且残留旗舰以及三艘战列舰,再加上五艘驱逐舰,而陈锋的本阵已经仅剩旗舰,两艘战列舰和三艘巡洋舰!

    “将军了!”梅兰妮在公屏上给陈锋发去了一条消息。

    “不,是你被将军了。”陈锋的回复很快。

    “啊?”梅兰妮刚想回怼,然后她就发现,陈锋的主力舰队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转向机动,而她的旗舰,现在正不得不放弃还击,全力超载自己的护盾和近防炮系统。

    原本她大优的局势,已经瞬间崩盘,而崩盘的点,正是在梅兰妮眼中,陈锋那七零八落的驱巡编队。

    在进入主力舰决战之后,陈锋就开始快速召回自己的驱巡编队,但是他没有第一时间让这些编组完成的舰队加入战场,而是瞄准了在他计算中,梅兰妮将要占据的战位,将所有的雷光鱼雷打了出去。

    而这一轮雷击,现在已经命中了梅兰妮的主力舰队本阵,并且击沉了她仅剩的三艘战列舰中的两艘,还有十五发雷光鱼雷正向着旗舰飞来。

    现在陈锋的本阵虽然只有两艘战列舰和一艘旗舰,但是现在他没有防御压力,旗舰和战列舰的各种武器疯狂开火,梅兰妮的舰队如雪花般消逝。

    【失败】

    梅兰妮看着自己变黑的主控台和屏幕上的失败提示,苦笑了一下,擦了把汗。

    这场战术模拟的思考量比她之前进行的任何一次模拟都要大。

    她抬头看向站在对面的陈锋,这个平时看似不拘小节,实际上仪容上一丝不苟的男人,正扯开了领扣和领带,大口灌水。

    两人相视一眼,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