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零成为国宝级大师 » 第十八章 玄黄布袋戏

第十八章 玄黄布袋戏

    陈艺杰一番话语,让唐志勇露出触动神色,停下动作。

    唐志勇不修边幅,看着年纪大,其实今年不过刚二十七岁。

    作为省传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也是天之骄子,全村人的希望。

    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唐志勇分配回家乡畈阳,进入市电视台,摩拳擦掌想干一番事业。

    可是现实往往和理想有很大差距。

    像电视台这类单位,在以后的网络时代确实日渐式微。

    但现在,正是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台发展最为黄金的年代。

    就算畈阳这种市级地方电台,想要上节目、播广告、拍新闻宣传的人和单位,每天都在各部门办公室排队,属于全市最香、效益最好的单位之一。

    而一般像这种单位,关系户最多,论资排辈最为严重。

    别说省传媒大学的高材生,就算top2大学的毕业生进来,照样得从基层干起熬资历。

    陈艺杰上辈子,娱乐圈有一个水木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著名歌手,上访谈节目就曾经聊过这个事。说毕业之后分配到京城电视局工作,每天干的都是打水、接人、跑腿、翻译材料的事。

    想一想人家都得熬资历,唐志勇蹉跎几年不得志,就没什么稀奇。

    陈艺杰一番话,刚好击中唐志军内心郁结之处。

    “你说的对,我不该因为你的年龄轻视你,进来吧。”

    唐志勇道。

    “谢谢。”

    陈艺杰道谢,带着童画进屋。

    能几句话打动唐志勇,当然不是因为陈艺杰出众的语言艺术功底。

    事实上,上辈子陈艺杰对唐志勇相当熟。

    别看对方现在不得志,再过两年,唐志勇就会从畈阳电视台辞职,跑到南省经济特区闯荡。

    后来更成立了一家制作公司,许多爆款节目,像《最声音》、《最歌曲》、《最高挑战》等,都是他的公司制作,属于业界大佬。

    作为文化艺术从业人员,陈艺杰因为项目,接触过唐志勇几次。

    当然,人家在行业最顶层,他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自然没什么多的私下交流。

    可对唐志勇的生平,陈艺杰十分清楚。

    穿越到平行世界后,他就一直想找机会,接触这位未来大佬。

    如今正好需要想办法赚钱,便把计划提前。

    ……

    唐志勇外表虽然看着不修边幅,但宿舍里收拾得很干净。

    虽然只是个十几平的单间,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

    唯独堆满了各种书籍书桌,略显杂乱。

    屋子里只有一把凳子,唐志勇从卫生间搬了个小板凳,自己则坐到床上。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知道我?”

    唐志勇问道。

    “我叫陈艺杰,她是童画,我们俩都是银谷县一中的学生。”

    陈艺杰道:“之所以会来找您,是因为之前电视台的有个节目,叫做《知味畈阳》,我很喜欢,后来看职员表发现节目策划和导演都是您,所以这次才过来找您。”

    听陈艺杰提到《知味畈阳》,唐志勇脸上露出些得意之色,随即又黯淡下去。

    “哎,没想道你会喜欢这个节目,都两几年前的事了。”

    这个节目,是唐志勇刚到电视台那会儿,极力跟领导争取的项目。

    通过拍摄畈阳的传统美食,引出本地的历史文化典故,借以展示畈阳的本地文化内涵。

    可惜,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并不高。最后坚持做了六期,就被腰斩。

    “我觉得您的节目很好,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既能让更多人了解畈阳的美食,又能起到宣传畈阳地区历史文化的作用,在娱乐性和公益性上,都非常出色。”陈艺杰道。

    唐志勇听到陈艺杰道评价,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制作的第一个节目,被上级取消,被同事冷嘲热讽,完完全全失败。

    如今,却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高度评价他的节目,甚至看出他策划节目的核心思想。

    知己!

    唐志勇瞬间对陈艺杰好感拉满。

    “没想到,最懂我的居然会是一个高中生。谢谢你的评价,我很高兴。”唐志勇苦笑中带着欣慰。

    “唐老师,我相信不止我一个能看出您节目的优点,但我想说的是,虽然您的节目立意、制作等方面都不错,却忽视了非常重要问题,所以才导致收视率不高。”

    “什么问题?”

    唐志勇刚被捧了一顿,没成想转眼陈艺杰给了他一棒子。

    “受众问题。”

    陈艺杰目光炯炯道:“您选择切入的美食,都是畈阳有名的菜肴。能做的除开大酒楼,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师傅。老百姓根本没有消费能力,又如何能看得进去呢?想要老百姓能欣赏,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地气,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听到陈艺杰指出的问题,唐志勇如遭雷击。

    眼前少年的一番话,让他苦思不得其解了几年的问题,有了答案。

    不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原来他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

    其实这个致命缺陷,放在几十年后,很容易总结出来。

    但别忘了,现在电视台,那可是百分百的高端行业,不仅具有地域垄断性,还有资源稀缺性。

    从来都是别人求他们,他们却从来没求过谁。

    电视台从上到下,脑子里想的从来不是如何娱乐观众,讨好观众,而是如何做出高大上的节目。

    这就导致,整个行业都看不到民众的需求。

    那些老百姓喜欢的娱乐性质内容,大多靠引进。

    比如前几年大火到家喻户晓的《射雕英雄传》,就是港区无线电视台出品。

    而同时期播放的,由华夏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西游记》,开机于八二年,同年十月放出第一集,之后便进入漫长的拍摄周期。

    直到四年后的八六年,才拍完十一集,在央视播出。全部拍完,还得再等两年。

    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八零到九零年初,电视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以普通观众为核心,哪怕节目或者剧集广受欢迎,也得不到更多支持。

    这还得亏《西游记》属于四大名著,天生根正苗红,又有央视的招牌,能得到各地相关部门支持。

    换成像《射雕英雄传》这样的武侠小说,放在几年前,怕连立项都通不过。

    “你真的是银谷一中的学生?”

    唐志勇回过神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怀疑陈艺杰的身份。

    陈艺杰哭笑不得道:“我真的是学生,要不学生证给您看看,我们随身带着呢。”

    “不用,我信。”

    唐志勇有些不好意思道,随即想起陈艺杰找他是有个策划书想跟他谈,两眼顿时亮起来催促道:“你不是有个节目策划书要给我看吗?快拿出来!”

    陈艺杰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几张写满字的格子信纸,递给唐志勇。

    唐志勇接过,入眼便是开头的五个大字——玄黄布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