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高武三国:自易命序列开始长生 » 第五十五章 进一座观,送一封信,天魔功(6K)

第五十五章 进一座观,送一封信,天魔功(6K)

    六月六,天德值。

    斗木宿,宜祈福,忌开业。

    天朗气清,阳光炽而不烈,已与孟德有约,项稷与刘备便早早来到了北冥观所在的东长街。

    “两位兄台,这边请,孟德今日甚喜,能有二位相伴入观游玩,真是运势眷顾,哈哈哈。”曹操早已至,见两人到来,便自一座阁楼上走出,飘摇落下,来到了他们身前。

    项稷与刘备对视一眼,心中觉得他有些热情过了头,不由拱拱手“孟德兄太客气了。”

    他恐怕是察觉到了阿德体内的龙气?项稷不可避免的有了念头,但他却还不曾在曹操身上感受到龙气与光武碎片的波动,也许是实力不够,也许是时机未至。

    三人联袂而行,沿着东长街一路深入,那座北冥观就坐落在长街尽头,没有什么香客,反而得了真清净。

    路途上,曹操心血来潮,问起项稷算卦一事来“山河兄,孟德一直以来都对易术很感兴趣,只是苦于没有天赋不得入门,今日见兄台在此,有一惑想求开解,是否真的命格天注定,无因亦无果,修善不积德,无命莫强求?”

    “孟德兄所言是一种观点,核心便是万事天注定,一切早有安排,认为只要所有前提具备,必能推出肯定结果,而从肯定结果亦能倒推种种条件,故而笃定一切种种从开始便已决定好,按照既定的规律发展衍变,再怎么挣扎也无用,做善事不会积德,不会为来世累积善果,安心享受自身或苦或好的人生即可。

    这种未必就一定错,但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另一种观点,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东西,从未有注定,反而有着无限的可能,所谓的一切注定其实也只是一种假设,事实上人自身就是一个变数,因为心念与际遇不定,随时都可能做出改变,而涉及的人越多,自然就变数越大,所谓的规律也只是对于大趋势的总结,而不是所有繁琐小事与细节的真理,所以哪怕是算卦,也从没有必然应验的说法。

    世上从不缺乏天命之子,但凭借后天际遇一飞冲天的人难道就少了吗?只是他们走的没有前者远,名声没有那么大而已,世人总是喜欢关注魁首的,往往忽略其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不过在眼下与某些时代里,这三分天意与出生会大于、甚至远大于七分的打拼,是最后的拼图,孟德兄,这便是我的观点。”

    项稷侃侃而谈,结合自己所知与易术感悟道出了观点,他也没有否定其他的观点,只是不‘全盘认同",并未觉得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自己也是后天种种经历与所得才有如此感觉,若是自己先天就生在世家,人生经历大不相同,那就必然又是另一种感悟了,故而他也没有踩一捧一。

    有人重先天而轻后天,山河兄则重后天际遇与可能···曹操似有所悟,不由笑道“有些派别也讲究气运,但他们气运之说非是完全天定,积人积势,或得传神功,收获宝物,皆能提高自身的运势,改变命格,莫非是因为这个缘故?”

    “然也,易道本就有诸多分支,除了开创时便再没有统一过,孟德兄若感兴趣,来日我可为你算上一卦。”项稷点点头,眼下最兴盛的,应当还是汉易,就像紫苑那一脉,有荀氏八龙之一以及大儒郑玄这样的人物撑腰,也难怪可以在洛阳内修建道观,不过后者此时已然下狱,算不得数了。

    闻听此言,曹操不由心中一定,要的不就是这句话吗。

    兜兜转转这么久,他的确是对易术感兴趣,没有说假话,但也不乏有潜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算上一卦,人之常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阿德虽少言语,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多少也看的门清,不由感叹,在这洛阳生活,可比涿县麻烦多了,遍地都是人情往来,但却不可不融入其中,他根底还弱,需要借势,只有真正能独立自主之时,才是展现抱负之日。

    交谈之间,以三人的脚力已是走到了东街尽头,目光所见假山庭池,风光温柔,那北冥观正坐落于丘陵般的凸起上,沿路修有石阶,一直蜿蜒到观门。

    “倒也不大。”项稷扫视道观,发觉占地也就当初楼桑村王老爷子院落那般大小,左右只三栋屋舍,圈了个小院栽花种草,养了些鸡鸭鸟雀,倒也闲散。

    阿德却是笑笑“北冥观又名逍遥观,主求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所以对一些事情并不执着在意,甚至礼仪也多有忽略,从而招致了一些儒生不满。”

    一步上前,曹操便取出了信物给门前的道童看,那是一枚雕刻着鲲鹏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数字‘一"。

    道童见状轻声叮嘱道“可留一日过夜,诸位请备好吃食,入夜歇息时切莫妄动。”

    跟着便打开了檀木门户,一股香烛气味顿时蔓延开来,三人点点头,皆是迈步而入,进了北冥观。

    奇怪的是,道观内外碰到的人,或坐或卧,皆有自在逍遥之态,有的甚至呼呼大睡,披头散发,敞开胸衣,放荡不羁。

    眼见三个陌生人到来,他们是理也不理,偶尔有人抬眼瞥一下,而后便不关注了,仿佛根本不担心。

    “不要见他们闲散便觉得此地疏漏,其实北冥真气发散游离,融入天地之间,反而感应更强烈,整个道观都在他们的目光之下,都是传说中‘北冥气海"的一部分,外松内紧而已,当初也有不少人想要偷摸捞好处,结果可吃足了苦头,观内亦有高手坐镇。”

    孟德叮嘱,便带着他们来到正厅前给北冥观供奉的祖师上了三柱香,那是一个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的道人形象。

    “怎得与师傅参拜的一模一样,他莫不是真与北冥宫有什么关系?”项稷却是神色一震,眉心精神力掀起惊涛骇浪,一头鲲鱼驰骋嘶鸣,像是遇见了同源之物一般。

    阿德见他如此,有些不解;一旁的孟德却是介绍道“这供奉的乃是南华真人,亦为诸子百家时期的庄子,北冥宫便是由其留下的部分传承而发扬光大,早先只是他的一位弟子。”

    原来如此··项稷轻出一口气,心中忽地想到了黄老医,再度对其身份产生了一些想法,但眼下没有多说什么,只跟着曹操继续深入,来到了一处斑驳的大湖前。

    这湖水很奇妙,时而呈现一片金色,时而又化作乌黑,交替变化之间似有阴阳奥妙显露,予人启迪。

    “此地,便是北冥观的造化所在,号称阴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