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问鼎之世 » 第七章 缺钱

第七章 缺钱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天空中有一弯清新的月牙,天幕中布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

    就像千百年来一样,他们在天空中安静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然而对王家两兄弟来说,这却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因为第二天他们很可能就要分离。

    十年来两兄弟的第一次分离。

    王真依稀记得王盛出生的那天,他垫着脚想看看弟弟长什么样,结果跟只小猫一样小,竟然还冲他笑。

    “这是你的弟弟,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哦!”

    妈妈说道。

    当时王真满口答应。

    王盛满一周岁后,父母便不知所踪。

    两兄弟从此便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有一次王真去地里干活,五岁的王盛一个人在家里玩。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了一头受伤的公野猪,在牛家村横冲直撞,弄伤了不少村民。

    王真听说野猪在村里伤人,本能想到自己的弟弟。于是不顾一切冲了回去。

    当时那头野猪就在他们家的篱笆外,王盛却不知所踪。

    那野猪嘴里还在嚼着什么东西,血淋淋的。

    那时候的王真也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男孩,但他救弟心切,便发了疯似的用手中的锄头击打那头野猪。

    野猪在众人的帮助下打死了。

    王真冲进家里,发现一片狼藉。显然有被野猪破坏过。

    当时王真脑子一片空白,以为弟弟被野猪撕碎了,吃掉了。

    哪知王盛吓得躲在自家的床底下,当听见哥哥叫自己的声音后才爬出来。

    当时王盛哭得很伤心,说他很害怕,以为再也见不到哥哥了。

    那次以后,王真无论去哪,都要带着弟弟。

    ……

    第二天一大早。

    王真领着王盛来到周大海的房间里。

    周大海此时满身的酒味还没完全散去。

    王真噗通一声跪在了周大海的面前。

    “王兄弟何必如此呢,是不是想通了,打算跟我学行商啊?”

    周大海有些喜出望外。

    “周大哥,你误会了。不是我跟你学行商,是我弟弟想跟你学行商。”

    一旁的王盛马上也跟着跪下去,显得有些拘谨。

    周大海这下有些看不懂了,昨晚的酒劲又上来了,脑仁生疼。

    “周大哥,你不会看他小不愿意收他吧?”

    王真赶紧问道。

    “哪里,我这是昨晚的酒闹的。行商嘛,年龄问题倒不打。关键是吃不吃得了苦,愿不愿意学,这才是主要的。”

    周大海拿了条毛巾捂在头上。

    “这些我弟弟都没问题。以前在家种地我这弟弟都是把好手,而且特别会理财,咱们家的钱都是他管着呢。”

    王真连忙介绍道。

    这时候王盛也开口说道:“周师傅,你放心,我是实心想跟你学做生意。如果学不出个样来,我也不配做你的徒弟。”

    “好,有志气!我看你也不比你哥差,你以后就跟着我好好干,将来你们哥俩会感谢我的。”

    周大海胸有成竹地说道。

    “那我就把这个弟弟交给了你了啊,你可得答应我把他照顾好了。”

    两兄弟对周大海千恩万谢。

    周大海的马帮预计在县城里吃完中饭便走,这之前在县城里有些生意要打理一下。

    兄弟俩便知趣地离开了。

    “走,去给你买床被子,做件新衣服。”

    王真拉着王盛就要往街上走。

    “不用了,我都有。”

    王盛怕哥哥又要乱花钱。

    王真哪里不明白。

    所谓行商其实大部分时间在外风餐露宿,哪有那么多县城可歇脚的。

    “别犟了,你那被子都破成什么样,在外面根本挡不住寒气。银子哥有,你一个人在外面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王真死活拉着弟弟去。

    他们来到一间被服行,看了看那些棉被,感觉并不实用。

    店老板听说他们是行商,便推荐毛皮毯子,说这个经久耐用,那些行商都用这个。

    王真觉得有道理,便选了一条上好的驼绒毯,一下花去了二两银子。

    买完毛绒毯,他们去了一家裁缝店。

    这个世界都是手工经济,量体裁衣,并没有现成的衣服卖。

    王真于是又花了一两银子让裁缝加急做了两套秋冬装。

    “哥,这衣服用不着。现在还是夏季,哪用得了冬装。”

    王盛有些疑惑。

    “傻弟弟,这个你不懂了吧。咱们这里是夏天,并不代表所有的地方是夏天。像北方的岭州一年四季都是冰雪覆盖,冷的要命。”

    原来王真一早大听过这个情况。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周大海的马帮就要按时启程了。

    王真带着弟弟去裁缝店取了衣服后便赶紧回到住处,等着与周大海碰头。

    这顿午饭吃的很安静。

    即便周大海几次想开个玩笑,结果应者寥寥。

    因为马帮大部分成员都在盘算着接下去怎么走,物资带的够不够,毕竟不是哪个地方都能获得充分的补给。

    王真要去万昌府,与马帮有一段同路。

    王真便把弟弟送出了十多里远,直到马帮彻底从视线里消失。

    告别弟弟和马帮后,王真迈着坚毅有力的步伐向着万昌府进发。

    ……

    万昌府府城,境州境内第一大城市,这里商贾云集,府衙林立。

    也是玉鼎门在俗世最重要的统治依托。

    就像行商周大海所说,仙师本质上修的就是资源,通俗的理解就是烧钱。

    能够供养五大鼎门之一的玉鼎门,所要耗费的资源之巨,无法想象。

    而万昌府府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为玉鼎门的仙师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最简单的如丹药,飞符,各种书籍,图谱,各种稀有材料等等。

    最根本的是提供了培养仙师的人才储备。

    天下九州,五大鼎门各踞其中一二,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而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

    没有优质的储备人才,一切不过都是镜花水月。

    王真便机缘巧合地进入到这个人才储备序列之中。

    一切从气功师开始。

    王真拿着李财主的介绍信来到城中最繁华的一处所在,气功馆。

    气功馆由三间大殿和数十间厢房组成,红墙碧瓦,连绵数里。

    王真转了半天都不知道气功馆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

    最后跟一些行人打听才知道,这刘管事根本不在这气功馆里。

    原来这气功馆在城南还有一个招生机构,叫招生局。刘管事在那里当差呢。

    王真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个这个招生局。

    在衙差的引见下才见到传说中的刘管事。

    刘管事中等身材,挺着个将军肚,听明王真的来意,也看了李财主的引荐信,便给王真建了个档案。

    “明天,你拿着这个档案去档案局备个案,然后就可以去气功馆报到了。”

    王真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刚准备走。

    刘管事赶紧提醒道:“建档费十两银子,如果没有去申请助学贷款,不过你得交滞纳金。”

    什么,一个建档费就要十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啊。老子不学了,行不行。

    王真在心里早骂了千百遍。

    “这么贵啊!”而现实中王真只能摆出一副苦瓜脸说道。

    “你的档案已经生成了,不管多贵都会记在你档案里。所以你最好尽快结清。另外,还要提醒你,明天备案费还需要十两。进气功馆学杂费,生活住宿费加一起需要五十两每年。所以你最好今天就去把钱备齐。不然进了气功馆,没事是不许随便外出的。”

    尼玛,这一共就是七十两,我哪来这么多钱?

    王真摸了摸口袋,仅剩下二两银子了。

    知道学这个烧钱,哪里知道这么烧钱的。而且没有后悔药吃。

    王真都快抓狂了。

    难道真去贷款?做学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