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江湖之约 » 005 老树下的心事

005 老树下的心事

    孙尚不敢继续往下想,他能做的只有沿着这条路继续找下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可若是孙歌真的碰到了野兽,那便是连尸首都找不到了。

    这个夜晚出奇的漫长,孙歌只觉得熬过这一夜便是新生。好在身边还有易城和另一个小男孩,她才不至于那么害怕。

    天渐渐放亮了,孙歌也算是熬过了这无比漆黑的夜,待易城醒后他们便启程了。易城带着小男孩和年仅十岁的孙歌举步艰难地行走在山野丛林之中,没半个时辰就得停下来歇歇脚。易城在树干上做了标志为孙歌指路,说下次再走到这儿时便不会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还说老树都是有灵性的,因而人们常在树根下面埋葬心事,它会帮你完成所愿。孙歌笑着打趣他痴心妄想,不过就是一棵上了年岁的老树罢了,哪有什么超能力。

    易城当然知道这是痴心妄想了,又一棵老树而已能帮你达成什么心愿,可他笑着摸了摸孙歌的头,说她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孙歌半信半疑地瞥了一眼易城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地站在树下许愿。

    “歌歌!”

    孙尚朝着孙歌大步跑了过来,然后蹲下来紧紧地抱住她,他本以为受了苦的孩子会埋在他的怀里大哭一场,可孙歌却冷不丁地说一句原来一切都是真的。孙尚有些摸不着头脑,孙歌便说出了方才许下的心愿,她希望阿爹即刻出现眼前来接她回家。

    孙尚这才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易城和他怀里的小孩子,孙歌便说了他们于树林里偶遇的事,还希望阿爹能帮那个小孩子找一个好的归宿。孙尚是一个极其善良朴实的人,他一生致力于治病救人,若是能找一个合适的人家收养那个小孩又何尝不是一件功德的事。可孙尚却向易城提出此生不与孙歌再相见作为条件,年仅十岁的孙歌哪里懂得阿爹此举是什么目的。中原人擅长舞剑,可易城随身携带的是佩刀,更何况他又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若是孙尚父女与外邦将领私下相面的事传入了元焘皇帝的耳中,只怕会连累身处皇宫的亲生女儿孙禾,也就是宁安郡主。

    易城爽快地答应了孙尚的条件,只因为他也不想让旁的将领知晓自己救了一个敌军的孩童,他是大梁的常胜将军,军功至伟,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抓他的错处呢!孙尚接过孩子后,他们三人与易城就此别过。孙歌自然是不悦的,她与易城相识于危难之中,易城也算是他的恩人了,可孙歌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阿爹却要人家答应大家再不相逢。孙歌不懂,阿爹是知恩图报之人,为何独独对易城一反常态?

    眼看着就是中秋佳节了,皇宫里正筹办着中秋夜宴,还邀请了许多王公大臣一同入宫共度佳节,尚书大人楚灼也在受邀之列。可孙尚却记得八月十五是孙禾的生辰,他也想入宫探望女儿,左右元焘皇帝和宁氏是答应了他可以随时入宫的。孙歌也想去看望一同长大的好姐妹,可是那个小孩怎么办?阿爹并没有将他送给大户人家,而是给他起名为孙允并收他为徒,孙尚想让孙允继承他的衣钵。孙歌不解,阿爹已经在教导自己学医了,甚至让她在医馆坐诊,难道不是将她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嘛?既如此,为何又要另收徒弟呢?

    可孙尚却以为,孙歌是他的女儿而非徒弟,他之所以教导孙歌学医不过是希望她能有一技之长,在这乱世之中得以安生立命;可孙尚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徒弟,将医术代代传承、治病救人。话虽如此,可这二者有何区别?十岁的孙歌给出的答案是对孙尚的称呼不同:一个是阿爹,另一个是师父。

    孙尚是和楚灼一起去长安的,一同前往长安的还有尚书府大小姐楚弥,她可是元焘皇帝特意提及的呢!阿爹离开后,城内的医馆和年幼的孙允就交给了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孙歌白日里在医馆坐诊,黄昏时回到尚书府哄着年幼的小师弟入眠。庆幸的是尚书府少爷楚弘与孙歌极为要好,白日里便由他带着孙允一起玩闹,也算是帮了孙歌的忙了。

    坐诊和带小孩都不是容易事,更何况孙歌也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姑娘呢!坐诊时遇到了束手无策的病人,小师弟淘气着不肯吃饭整日哭闹……许多个瞬间,孙歌只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阿爹还没回来,她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了。趁着孙允终于睡着了,孙歌点亮烛光,坐在书案前将所有的心事写下来,她将这一张张秘密叠成了好看的形状。可这些秘密又该放哪呢?阿爹若是发现了这些纸张,会不会斥责她不懂事呢?思索片刻后,孙歌只能用绢布包住它们然后塞进了衣袖里。

    自阿爹离开后,白日里来医馆看病的百姓便较从前少了一半,不过也好,孙歌便有了更多的时间上山采草药。相比在医馆里看着那些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人,孙歌更喜欢上山采药,还是山野之间更随心自在。走累了便在树下歇脚的孙歌意外地发现了树干上留下的标识,她认识这个记号,这便是易城留下的。孙歌想起了易城的话,她便拿起小斧头在树下挖了个小坑,然后从衣袖里取出绢布放了进去,她将自己的心事偷偷埋在了这棵老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