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跟班始皇帝 » 第29章:四君子,就得整整齐齐

第29章:四君子,就得整整齐齐

    王袍加身为王啊!

    在胡宇之前,这绝对是他们从未想过的道路。

    魏无忌问黄歇,“于礼法之上,这可有不妥?”

    “哈哈哈哈哈。”黄歇笑,道:“信陵君,魏无忌,你觉得当今天下,可还有礼法可言?”

    魏无忌略微有些尴尬。

    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除了那些腐儒,哪还有人讲礼?

    看来,他比起黄歇,赵胜来,脸皮还是不够厚啊!

    这时,赵胜说道:“既然猜不透,那就不管了。”

    “当此之际,已经容不得我们退缩。”

    他看向魏无忌,沉声道:“兄长,当今魏王魏圉,昏聩无能,须得由你执掌,才能在这乱世中保全!”

    而后,赵胜又郑重对冯谖道:“冯君,齐王懦弱胆小,如何让齐国在这乱世中立足?”

    “当由孟尝君之子继位,齐国方有一线生机!”

    赵胜说的,都是事实。

    但同时,他心中也有其他想法,那就是他怕胡宇给他王袍加身这事,里面还有陷阱。

    只要拉上魏无忌和孟尝君之子,赵、魏、齐三国联手,他便有底气多了。

    就算胡宇真搞了什么陷阱在里面,他也能找机会反击!

    “不错!”黄歇赞同道:“当今魏王,齐王,皆不足与谋,须得另立新王!”

    作为少有能够看透当今天下之大势的几人,他们都明白,想要不被秦灭,就必须得联合起来。

    而魏王,齐王,显然无法,也无力承担此重任。

    面对赵胜和黄歇的蛊惑,魏无忌和冯谖,却都没有因此头脑一热,立即答应下来。

    两人齐齐看向黄歇,魏无忌问道:“那么,黄歇你呢?”

    赵胜一滞,瞬间也明白了这话的意思,看向黄歇。

    是啊,同为四君子,他赵胜和魏无忌,孟尝君的儿子,都王袍加身了,那么黄歇呢?

    绝对必须拉到一条船上啊!

    战国四君子,必须整整齐齐!

    “当今楚王并不昏聩!”黄歇立即道:“他能派我来此,与诸位商议此事便是证明!”

    冯谖笑,道:“可是,当今楚国太子,是你儿子啊。”

    这件事,当今楚王可能不知道,但六国部分人,还是知道的。

    在这三位面前,黄歇否认已经没有意义,他跟着道:“在楚国,楚王位置稳固。”

    “不管怎样谋划,楚王之位,都落不到我的头上来。”

    只要不明着说,以后即使这事道破,别人也找不到借口攻击他!

    赵胜,魏无忌,冯谖三人,也不继续在这个事上逼迫。

    是,即使如今黄歇手握大权,手下还掌管着楚国大军,但他依然没有办法,像赵胜这般,王袍加身为楚王。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事在人为嘛。

    待此间事成,三王联手,换一个楚王,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这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思考,如何利用胡宇,来达成他们的目的。

    “选在立夏之日,是因为那个时候,他有把握全身而退吗?”魏无忌问道。

    赵胜看看冯谖,见冯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才开口道:“极有可能!”

    “此子绝不会以身犯险。”

    黄歇问:“他能有何保命手段?”

    赵胜摇头,“不知道。”

    他若是知道,肯定想方设法从胡宇身上挖出来!

    “无忌公子,商丘,是你如今的封邑吧?”黄歇又问:“不知你这些年,可有派人管理?”

    魏无忌摇头,道:“不曾,但我的门客,一部分已经在那住了多年。”

    冯谖跟着道:“大量齐墨,已经进入商丘,不管他有何手段,都只能是砧板上的鱼,任我等宰割。”

    “不可大意!”黄歇严肃道:“他选在立夏这天,定然是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

    “我们必须做好所有防备!”

    “对了。”黄歇想到另外一件事,“其余百家之人,有多少人前往商丘?”

    冯谖在心中思量一番,道:“儒家必定会去。”

    “不够!”黄歇道:“太少了!”

    “还有,各国的士大夫,我们都必须鼓动起来。”

    冯谖点头,道:“明白,我们必须要让他离开秦国那一刻开始,便寸步难行!”

    一场针对胡宇的连环计策,逐渐形成。

    事实上,如赵胜四人一般,天下六国,在知道胡宇的决定之后,各个势力之间,都开始动起来,或合纵,或连横。

    胡宇吞秦墨,触动的,是百家之利。

    新式婚姻规矩,动的,是士大夫的利益。

    无论庙堂还是江湖,对胡宇,都无法继续容忍。

    这个头,必须得遏制下去!

    远在咸阳骊山的胡宇,并不知道天下人已经开始,对他布下天罗地网。

    当然了,胡宇就算知道,也根本不在意。

    天下人再闹腾,也都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

    对胡宇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骊山学宫,开学典礼给办好!

    十月初一,是秦国的新年。

    也是骊山学宫开学的好日子。

    双喜临门!

    晨曦大礼堂内,胡宇站在讲台上,看着一批批走进来的新生们,惬意极了。

    想想他前世,从来只有站在底下听校领导吹牛的份。

    现在好了,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是他!

    因为师资力量的原因,这一学期,骊山加上咸阳,一共只招收了三千名适龄学子。

    就这,还是胡宇给的最大限度了。

    要不是他拦着,昭襄王都想,将所有七到十六岁的所有人员,全都送进学宫。

    学子们的老师,部分来自咸阳城的各个学舍,这些老师,得先自学学宫新教材后,才能上任教学。

    另一部分,则是由擅长相关专业的人员,一边负责骊山相关任务,一边承担教师之责。

    一个人当四五个人用,在骊山,都已经成为惯例了。

    待所有人站好,胡宇开口道:“同学们,老师们。”

    “骊山学宫,于今日,正式开学!”

    “在此,我带领大家一起,跟我宣读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或稚嫩,或低沉,所有人的声音,在此响起,传遍整个骊山。

    将来,亦会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