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之文无第二 » 第24章 七叶妙莲

第24章 七叶妙莲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已入夜。

    一间禅房内。

    “李施主,可有把握?”

    “呵呵,圆智大师,不管我有没有把握,你都是要把《大日如来真经》给我的,不然就退钱!”

    “咳咳,李施主,佛门圣地,请莫谈金银俗物。”

    李谪淡淡地看着圆智,轻哼道:“您就瞧好吧!”

    说着,便淡然的走出房门。

    皓月当空,风清月朗。

    如此撩人的夜色,就连这些将李谪堵在门外的西陲学子们,也都忍受不住倦意,爬在地上睡着了。

    “看,李谪出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所有人瞬间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睡意全无,一个个全都睁大双眼,紧紧地盯着李谪,似乎生怕他跑路。

    “切~”

    李谪看了众人一眼,不屑的嗤笑一声,便立即收回目光,不再理会这些人。

    或者说对他们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而是径直朝承天寺走去。

    “快,跟上!”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连忙跟上。

    待所有人都走了以后,禅房内除了圆智外,渐渐地凝聚出一道朦胧的身影,其全身都浸在满天佛光之中,令人难以凝视。

    圆智急忙恭敬地上前行礼,双手合十,道:“住持师兄!”

    “圆智啊,你虽已悟得佛性真谛,但往往会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容易被一些片面的观点带偏,从而迷惑自身视听,因此,在眼界方面,还需有待提高。”

    住持静静地望着李谪离去的方向,待其走远,直至彻底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才回过头来看了眼圆智,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

    圆智不解,目光也转朝李谪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问道:“莫非师兄对此子也不看好?”

    住持轻轻的摇头,半眯着眼睛问道:“当日我派你前往中土李家,度化李谪,在黄鹤楼时,他可是显化出了古址真境?”

    “不错,而且还是九鹤呈祥,瑞象频生,但谁知,造化弄人,此子竟毫无‘文魂’潜质,想来也无法凝聚舍利。

    因此,师弟无奈之下,只好将其放弃,孤身回了寺中,此事不是一早便向师兄禀告过吗?何以再次提及?”圆智皱眉道。

    住持眼中掠过一道精芒,沉默了好一会,良久,才叹了口气,道:“但以我今日观之,李谪不仅魂力饱满,双目炯炯有神,而且……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的身上似乎还凝聚出了佛光,方才在其闪身的一瞬间,竟有佛光普照?”

    “什么?”圆智闻言,顿时大吃一惊,李谪身上有佛光普照?这怎么可能呢?

    就连住持自己也是露出难以置信之色,感觉十分荒诞,紧皱着眉头,捉摸不定。

    “走吧,一起去承天寺看看,这小子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说不定呢。”

    ……

    “砰砰砰!”

    “张怀民!张怀民!”

    李谪一到承天寺,便直奔张怀民所在的禅房而去,一个劲地疯狂拍打着房门。

    他自然也看见了正在厅堂中央修炼的俞天瑞,只是瞧都没瞧他一眼,把俞天瑞气了个半死。

    “谁……啊~”

    房内立即传来一道有气无力的声音,躺在床上的张怀民感到十分无奈,他才刚一睡下,便被吵醒,这对有起床气的他来说,很是恼火。

    于是,他直接一个箭步,气冲冲地来到门前,他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缺德。

    大晚上的自己不睡觉也就算了,竟还要跑来扰人清梦。

    可一开门,便被眼前的景象给愣住了,只见李谪正带着白天的学子们,在自己房前叫门。

    “李,李公子?”张怀民一愣,指着他身后的众人,疑惑道:“李公子,你这是?”

    李谪呵呵一笑,道:“怀民兄,莫不是忘了,我说过,今晚来此提取天地水元的。”

    “哦。”张怀民困倦的应了一声,打了个哈欠,似乎眼帘都有些抬不起来,道:“今日天色已晚,我还以为公子已经不打算来了,便早早睡下。

    公子如要提取水元,自去奇景感悟法则,进行创作便是,又何须领人来此?”

    他话语中不乏责怪埋怨之意。

    李谪打了个哈哈,拉起他的手,解释道:“可是怀民兄,提取天地水元,还需要你的帮助才行啊。”

    “哎哎哎,李兄,你干嘛?请自重!”

    他不由分说,拉着张怀民就朝刻有“瑶台明月”的木门走去,也正是怀民先前在承天寺内选择的十绝奇景之一。

    二人刚一入内,木门便立刻关闭,他人再无法进入。

    玄光镜内也开始变化起来,呈现出里面的景象。

    李谪正与张怀民一起在瑶台庭院中散步,二人坐在池子旁边,望着由于月光撒下,而显得无比清澈透明的泉水。

    清晰可见,里面还不断地飘荡着水草,和各种藻类植物。

    又看了看两旁的竹林、松柏,以及它们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李谪顿时有感而发,问道:“怀民兄,如此美景,可有所悟?”

    张怀民慵懒地“嗯”了一声,然后立马又闭上了眼睛。

    李谪沉吟了一会,取出事先装备好的纸笔,偷偷地拿出唐僧给他的拟化珠,心中默念:“苏轼!”

    “嗡~”

    当他念出这个名字的时候,身上的气息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拟化珠内传来一股不属于他的气质,骤然覆盖于身。

    “嗯?”

    张怀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睡意也消散了不少,疑惑地看着身旁的李谪。

    他在这一瞬间,好像出现了一种错觉,感到李谪与之前十分陌生,若是之前的李谪具有“文”气,那现在就是在“文”气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道“圣”气。

    仿佛直接换了一个人似的,而且令他一阵心惊,甚至生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就好像眼前的李谪已经不再是李谪,或者说不再是人。

    而是变成了一座山峰,一座永难逾越的高峰!

    “嗯哼。”

    李谪内心一动,能够感觉到承天寺与他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顿时松了口气,知道是身份拟化成功了。

    但拟化的身份有效期,只有一炷香时间,于是提笔便作:

    题诗跃然于纸上,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看,李谪动笔了!”

    “记承天寺夜游?”

    “切,我还以为会有多惊艳呢,没想到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诗名。”

    “哼,真是白期待一场,看样子此人也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害,如此诗名,想必诗句本身也不会精彩到哪里去。”

    “呵呵,一会若是无法提取出天地水元,看他如何下台?”

    俞天瑞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噙着一丝冷笑。

    外界之事,李谪自是不知,依旧写到:

    “慕灵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一直到此处,众人眼中的轻蔑之意还是不曾退去,甚至愈发不屑起来。

    李谪思考了一会,当写下:“怀民亦未寝”时。

    张怀民满头黑线,嘴角猛地抽出几下,白了他一眼,内心暗道:“啊对对对!”

    但他并没有打断李谪的构思,而是任由其继续写到: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笔落,诗成。

    此时,身旁的张怀民表情凝重地环视了一圈四周景象,露出震惊之色,逐渐失去了思考,嘴中不断重复着那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门外,玄光镜下的众人。

    看着此二句诗词,也登时鸦雀无声,之前所有的嘲讽、不屑,顷刻间荡然无存,全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全诗不但自解自矜,自嘲自乐,展现出无穷的豁达,而且心境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皆包含其中。

    连俞天瑞都呆滞地看着那两句诗,内心五味杂陈。

    “啵~”

    忽然,一道轻声响起,瑶台下的泉池中,竟然出现了一朵仙莲。

    众人一惊,顿时抬头望去。

    它的七片莲叶分别呈现出七种不同的颜色,合在莲心一处,升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这是……七叶妙莲?”

    “什么?传说中,七片叶子各代表着七大至强元素的七叶妙莲?”

    远处,承天寺上方的虚空之中,有两个人也在震撼地看着这一切,就连身为佛门中人的圆智也忍不住爆了粗口,道:“雾草!真的是七叶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