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泽 » 第十八章 朝鲜之战

第十八章 朝鲜之战

    朝鲜的战报在之后陆陆续续的传达到了朝廷内,在短短数个月内,日军自对马岛出击,于釜山登陆,沿着数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丰臣秀吉的旧路进入了朝鲜国内。由于受到了来自于大华朝廷的情报,朝鲜国君臣早已整军备战、严正以待,给予了入朝的日军以迎头痛击,奈何朝鲜国小民疲,不是受到了天下霸主大英帝国军事训练的日军的对手,数月之内,朝鲜连丢两京,朝鲜国王携朝廷撤退至平壤城固守等待大华皇帝的援军,求援的信件一日三传入朝,信使连绵不绝往来与平壤城与北京城之间,都在向世人昭示着朝鲜形式的恶劣。到了这个地步,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皇帝与诸王们被迫加快了出兵谈判的进程,并于当年八月二十五日最终达成一致,由朝廷出动五万羽林骑并十万御林军领衔,周王、宁王、楚王、江南王各出兵十万,其余诸王负责供给粮草及后勤物资,并视其实力出动兵员。皇太子胡熙任联军统帅,于九月二十日誓师入朝讨伐日军。

    而姬炎也如愿领到了左卫将军的职衔率领三千羽林骑、三千宁国黑鸟骑及五千周王资助的周国步兵协同皇太子入朝,这是姬炎第一次在大华的领土上统帅大华王朝的士兵,说不激动那时假的,九月十五日,诸王大军陆续抵达昌平,军营连绵数百里,阵势恢弘,姬炎也在这日正式与周宁二王交割了军队,将三只分属不同阵营的军队统一编制,至于整合,只能在入朝作战的路上慢慢进行了。

    留给姬炎整合部队的时间并不充裕,因而自九月十五日起,姬炎便告别了周王周王妃及朱梦蝶,正式入驻军营之中,鉴于其手下军队分属不同诸侯,为了能够迅速得到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姬炎下令将军中隶属周宁及朝廷的裨将全部清除出军队,将军队分为三份,由赵统统帅三千黑鸟骑,赵卓统帅五千周军,其余的三千羽林骑由自己亲自统帅,并且在这几天内连续不断的进行军中演武,从中不断发掘勇猛之辈担任队正等基层军职,彻底将之前宁周二王部署在军中的基层军官排除出去,以此保证军队对自己的绝对忠诚。对于敢于闹事反抗的,姬炎也是直接采取最严厉的举措实行镇压,于是在短短的数日之间,这支混杂了宁周二王亲信的军队便变了颜色,虽谈不上就从此对姬炎死心塌地,但也至少在表面上绝对服从于姬炎的指挥了。至于军佐之职,方入华夏的姬炎因在文人中毫无根基,只能任用前几日周王推荐给姬炎的程辉石了。

    对于周王推荐给姬炎的这位所谓的谋世大才,姬炎的内心一直是充满警惕的,原因无他,深知周王为人的姬炎从不认为周王殿下会是一个用心单纯的人,故而他所推荐的人姬炎也是表面上信任重用,实际上提防,一切的与军队指挥权相关的事宜都不允许其过问,只让其负责后勤、奖惩方面的事宜,还美其名曰付三军生死予其手,置全军命脉于其身。对于姬炎表面重用、实际提防的做法,程辉石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一则他这人本就存着首鼠两端之心,这时也是想考校姬炎是否是明瑞之主再做计较,二则他也是为人谨慎,怕突然向姬炎坦白自己是昌都旧部的身份会引起姬炎的怀疑,因而也就暂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命令其余的昌都旧部偷偷分批潜入朝鲜,以待日后由其引荐进入军队,防止引起朝廷及诸王势力的怀疑。

    就这样到了九月二十日,皇帝亲至昌平举行誓师仪式,在皇帝万岁的欢呼声中,皇帝许下了有功者不吝封王的承诺,于是诸军皆深受鼓舞。

    九月三十日,皇太子率诸军抵达鸭绿江边,下达了随军出征的周王第六子姬韶率周军为东路军首先过江,宁军为南路军紧随其后,其余诸军跟随朝廷大军依次过江的指令。联军部队随后井然有序横渡鸭绿江,周军部队过江后遭遇游弋至此的日军吉野军,并迅速击溃了吉野军主力,为后续过江部队建立起稳定的滩头阵地。

    十月十三日,大华军进至温井附近休整,温井乃朝鲜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华援军过鸭绿江必经温井以进援平壤,有鉴于此,日军派遣极善于野战的本田近元、原平胜雄等部由宁边、龙山洞方向进击温井,长治我也、斋藤翼等部由熙川、宁远方向进击温井,只留少量军队继续围攻平壤,企图于东西两翼共同夹击大华军主力于温井城下,趁大华军远道而来之际彻底击败大华援军,之后再合围平壤。

    日军统帅是日本名将织田历元,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将,在得知大华朝廷已度过鸭绿江之后,便将其主力全数派往温井地区,而其则亲自坐镇中军继续指挥围攻平壤城,做出主力大军依旧还在平壤的假象以迷惑朝鲜军及大华军。在得到日军主力依旧在平壤的错误情报后,大华军开始分兵三路,以朝廷大军并其余诸侯大军作为中路军沿温井、德川方向向平壤挺进,以周军、楚军作为东路军沿温井、熙川方向自宁远向平壤挺进,以宁军、江南王军为西路军龙山洞方向向平壤挺进,以期三军携头并进之势共同扫除沿途日军,迅速挺进平壤会击日军主力,以解平壤之围。

    姬炎由于乃是周王室成员,因而被分配到了东路军中担任前锋,负责为大军前进扫平障碍,这也是胡熙有意让姬炎多立战功的体现,毕竟在现有的情报中,日军主力困顿于平壤坚城之下,只有零星的兵力出现在熙川进行劫掠罢了,以姬炎手上的兵力,只要战术得当,歼灭他们不成问题,这可是唾手可得的战功啊。

    受命之后,姬炎下令赵卓率领步兵跟随大部队前行,而自己与赵统率已经整合的差不多的六千骑兵部队快速前插,以期打熙川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可是才出发不久,侦骑便迅速来报,在前方发现大股日军部队正在快速向着温井方向行军,依据侦骑的经验来看,大约有超过万人,姬炎得报大吃一惊,连忙叫来他现在的所有班底——赵统、程辉石一起过来研究对策了。

    对着地形图研究了半晌,三人都是默然无语,最后还是程辉石作为目前军中的军师人物首先开口说道:“依目前的形式来看,日军在朝鲜兵力大约有五十万左右,其中占据八道留于防守的大约就有二十万,否则无法应对各地朝鲜义军及溃散的朝军侵袭,其他兵马此时应该是大部围攻平壤的,那么我估计我们目前遇到的这路敌军,可能是织田历元派来劫掠温井的军队,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入朝了,故而才敢如此嚣张,敢以如此兵力直面我东路军二十万,我建议趁着敌军尚不知道我军动向,快速突进,趁其不备快速击溃他,一来可以鼓舞三军士气,二来也可以用这支冒失的敌军来练一练我们刚刚整合的部队,有百利而无一害。”听着程辉石,姬炎思索了一下,补充着说道:“日军狂妄,未作侦察就敢在我大军面前晃荡,如此猖狂我岂能容忍他,但是我在日本日久,对日军统帅织田历元多有耳闻,此人号称关中之狐,用兵有如天马行空,我怕今日出现在这里的日军莫不是别有深意,我心中总是不安的很,所以我意,派出全部哨骑加大侦察范围,诸位认为了?”听到姬炎这话,程辉石虽有些不以为意却还是正色道:“蔚城侯殿下未雨绸缪,我没有意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说着看向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统。赵统沉吟了片刻后说道:“那就让属下亲自带人去侦察吧。”姬炎也不废话,只对赵统说了句:“一切小心”。便翻身上马,指挥军队快速向着这股日军冲锋而去。赵统也指挥所有侦骑从侧面向敌人后方快速奔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