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风烟 » 第九章 南中叛乱

第九章 南中叛乱

    进了丞相府,一路来至后殿,也就是诸葛亮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之所。

    刘禅于正位就坐,诸葛亮侧坐其身旁,进入室内的还有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长史杨仪、门下督马忠、主簿董厥、参军姚伷、参军樊建、参军宗预、军祭酒尹默、军祭酒李丰,都各自在堂下分坐左右。

    少顷便有仆人上前置案斟茶,小食酥果也各上了几样。

    待一切停当,刘禅缓缓开口:“相父,朕在宫中忽然想念相父,便没有事先通报,来得匆忙,没打扰相父正事吧?”

    “陛下言重,劳陛下惦念,臣感激不尽,适才臣等正在商议越嶲郡豪族刘胄兴兵作乱之事。”

    刘禅闻言一惊:“哦?何时得的消息?情势严重否?”

    “禀陛下,就在今早,庲降都督张翼送来急报,越嶲郡刘胄屠杀郡守,烧毁郡衙,占领邛都,啸聚万众。苏祁、台登相继失守,兵锋已近阐县,态势十分紧急,故我等正在商议对策。”

    刘禅皱眉:“伯恭(张翼字)急公好义,刚直不阿,在朝中自可忠言谠论,直言正谏,但是都督一方,治理民众,尤其是对南夷诸郡,恐怕有执法过严,难积善望之虞虑。相父好不容易安定的南中民心,若因此而失,实属大憾。”

    在座诸臣闻言又是一惊,陛下深居简出,不问政事,想不到寥寥数语,便一针见血道破此事关键。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便在南中七郡设立庲降都督区,统一管理军政要务。

    始以本地人李恢为都督,尚且上行下恭,官民相处无碍,之后李恢病逝,便又典益州犍为人张翼为庲降都督,牧守一方,可是其性格严肃刚厉,执法何止过严,简直严酷苛峻,不论夷汉,动辄杀人弃市、徒刑流放。短短两年,本已安分守己、相安无事的南夷蛮人和汉族豪强,三番五次举旗造反,幸亏规模都不大,未及成势,便被张翼以雷霆手段弹压。

    想不到这次刘胄造反,拉出了几万人的队伍,跨县连郡,战火波及甚广,张翼纵使久历战阵,一时也焦头烂额,无所拦堵,这才上书朝廷,求兵援救。

    诸葛亮闻言也是眼前一亮,道:“陛下所言甚是,张翼身为一方都帅,一味严刑峻法,不知人事变通,致使民众哀声哉道,才酿此大祸,臣正欲令其卸任庲降都督之职,返京待罪,只是尚未选定替换之人。”

    刘禅点点头:“确实应当调换其职。”

    不想杨仪却长身而立,站到堂前,垂首躬身说道:“陛下,丞相,臣斗胆以为不然,不可令张翼返京。”

    刘禅看看诸葛亮,见其也有几分惊讶,便对杨仪道:“威公有何见解?”

    杨仪直起身道:“陛下,一者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一着不慎,便会引起军中士气溃散,将领士卒各怀其思,无心作战;二者刘胄不过是暂时得势,虽状似有数万兵力,却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其所祸郡县,也仅限于越嶲郡内三两小县,一时气焰猖獗而已。臣以为只需派遣少量援兵,扼守阐县,断其入西川之必经要道,再配合张翼从东南进军,断其辎重补给,一北一南对其形成两面包夹之势,如此甚至不用与其激战,只待其势衰力竭,后续无继,自然溃散,朝廷便可不战而胜。”

    杨仪环视一周继续说道:“三者,臣以为张都督司法公正,纪律严明,并无过错,岂可因执法严正,以法治民而获罪?如此一来岂不令大汉所有忧国奉公、一心一德之官吏寒心哉?”

    “唔……”

    刘禅、诸葛等人都陷入短暂的沉思,不多时,自杨仪右手站起一人,约莫三十多岁,留着短短的山羊胡,面额宽大,五官方正。

    “厥以为杨长史所言差矣。”

    杨仪听闻,眉头大皱,怒目相视。

    诸葛亮开口道:“威公稍安勿躁,且听董龚袭言说。”

    董厥拱手行礼,之后道:“臣窃闻秦赵战于长平,久不能克,迨易其帅,秘密启用白起,这才一战功成,使秦得灭赵之机。臣又闻申胥仕于阖闾,献策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此因地制宜耳。

    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尤为重要!此番张都督运筹南中,时已两年,使庶民难安其家,百姓日日惶恐,这才冒天下之大不韪,举旗作乱,盖因未能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峻法酷刑固然可以起震慑群小之用,然在南中,却是弊大于利也。南中之地,烟瘴横行、夷汉杂居,本就犷悍尚武、难通教化,一味严刑峻法,非但不能令其臣服,反而使其生出桀骜凶狠之心,这才屡发叛乱。

    如今张都督与南中各族已势若水火,恨如仇雠,再任其坐镇庲降,实为不智之选。臣以为当另寻贤良温让之士,进驻建宁,效法丞相当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收抚安民、招安规劝为主,刀兵斧戈、讨其不臣为辅,不出三月,则必见成效。”

    相府主簿董厥这一番话说完,在座之人,除了杨仪,无不默默颔首,深以为然。

    杨仪却是不服,仍要争辩,只是刚要开口,便被诸葛亮打断。

    只见他站起身来,向刘禅和众人各施一礼,言道:“威公与龚袭之言俱是真知灼见,亮受教。”

    他走下坐垫,又示意杨仪和董厥各自回座,便背对刘禅,面向诸臣说道:“如今军情紧急,没有时间仔细商议,亮已有决断,恕亮擅专。门下督马忠何在?”

    “马忠在!”

    一道身影应声而起,男子三十岁上下,身材中等,略显消瘦,但不失健康,脸庞线条柔和、五官端正,眼神温和而深邃,穿一身简单褐袍,头扎一条英雄巾。正是被誉为季汉“平安三侯”之一的马忠马德信。

    “恩,命你率本部人马及五千蜀郡戍卫赶赴味县(建宁郡郡治,庲降都督府驻所),接替张翼庲降都督之职,讨平叛乱、署理地方、安土息民。”

    “喏!”

    “樊建何在?”

    “在!”又一人站起。

    “命你为参军护军,随马忠出征,乱平后返京。”

    “喏!”

    二人先后应诺。

    “咳咳咳……”

    此时立于正中的诸葛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直没再言语的刘禅赶紧站起身,将诸葛亮搀扶回座,两位亲王及董允、杨仪众人也都围拢上来,刘禅便给诸葛亮顺气便说道:“相父,万不可这般焦虑忧心,朕正是听闻相父身体不适,这才匆匆赶来探望,相父千万保重身体啊!”

    刘理他们也都附和道:“丞相保重啊!”

    “无妨无妨,陛下不必惊慌,臣是老毛病了,臣心中有数。”

    “相父……”

    “丞相……”

    ……

    就在堂中嘈杂之时,一员属吏从屋外快步而入。

    “禀陛下,禀丞相,成都县令领着几名青羌人求见,言说是从越嶲而来,有重要军情禀报。”

    诸葛亮已然停止咳嗽,闻言道:“越嶲青羌人?可有通报姓名?”

    “青羌人领头的姓穆名瀚。”

    “穆瀚?越嶲豪族穆氏?越嶲刘胄造反,在这个时间点,同为越嶲豪族的穆氏遣人来成都,必有重大事情。”诸葛亮当机立断,让小吏去将几人带到前殿。

    同时向刘禅拱手道:“陛下,那青羌人来此,目的不明,请陛下与两位王爷在此暂歇,臣且往前殿接见一二。”

    刘禅知道这时候再劝也是徒劳,便只能松开攥住诸葛亮的手,默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