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驱诡人赵厉 » 第3章黄泉路

第3章黄泉路

    我迷迷糊糊的走着,当我走到土包前时,突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身上的疲惫感也随之散去,整个人瞬间精神了许多,于是他便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趴在土包上很快就睡了过去。

    这时我的师傅来到了我的身边,看到我的时候双眼泛红流出了泪水,看到我趴在土包上面熟睡的样子时,不禁回想起了我小的时候,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趴在师傅的身上睡觉。

    看到熟睡的我,师傅他不忍心去叫醒我。

    可是现在马上天亮了,刚去世的灵魂很惧怕阳光,因为强烈的阳光能让刚出生的灵魂魂飞魄散。

    他一边拍打着我一边焦急的喊道“赵厉快醒醒,时间来不及了,太阳一出来我们就完了!”

    不久后我迷迷糊糊的醒来了,他看见师傅后无比的激动,仿佛就像在做梦一样,我不敢相信我的师傅没有死。

    “师……师傅,你没死?”我疑惑的问道

    我的师傅叹了一口气说道:“傻孩子,不仅我死了,你也死了,咱们师徒俩都没有逃过那个红衣女子的魔掌。”

    “我们死了?那为什么你还会在我面前出现,我为什么还能呼吸”我惊讶的说道

    师傅解释道:“这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肉体已经死了,我们现在在另一个世界”

    我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痴痴的笑着。

    紧接着师傅又说道:“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天马上就快要亮了,师傅领你去地府报道,咱们师徒俩一起去投胎”

    说完师傅伸出手,我笑了笑同时也伸出了我的小手,就这样一双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向着地府走去。

    不久之后,我和师傅便来到了地府,在黑白无常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阎王殿。

    大厅之中坐着一个头戴官帽的男子,他的两边站着牛头马面,他的身材高大魁梧,脸上的五官极为吓人,鼻子下面的胡子又黑又长,他就是让众鬼听见都闻风丧胆的阎王。

    “阎王,属下已经把亡灵带来了”黑白无常恭维的说道

    “你们叫什么名字”阎王对着张义和我二人说道

    “回阎王爷在下名叫张义,旁边的是我的徒弟名叫赵厉”师傅恭敬的回答道

    在张义回答完之后,阎王打开生死簿在上面找到了二人的名字,就在阎王用笔勾掉了上面的名字时突然的停了下来,眉头一皱仔细的观看着我,随后还是把我和张义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勾了下去。

    因为他也不敢断定我到底是不是冥王所要找的人。

    “你们二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随后阎王说道

    “我们是被红衣女鬼杀死的”我颤颤巍巍的说道

    “哦~这么说来你们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意外死亡,阳寿未尽就死亡的人是不能转世投胎的”阎王摸了摸胡子说道

    张义和我被阎王的一句话吓得浑身颤抖

    “牛头马面将张义和我带到黄泉路上,等到阳寿已尽之时再送他们上路”

    “是”牛头马面听令

    在牛头马面的带领下,我们二人来到了鬼门关也就是黄泉路的第一关,过了鬼门关他们就变成了真正的鬼。

    当我们踏上黄泉路上的时候,我们被眼前的场景吓的目瞪口呆,因为在这条黄泉路上还有很多鬼魂像他们一样无法转世投胎,最后变成了孤魂野鬼在这条路上来回的游荡。

    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王的发落。

    阎王本想着有时间到帝都找冥王汇报情况,看看这个赵厉是不是冥王要找的那个人,奈何地府的鬼魂太多,以至于把这件事情给抛之于脑后。

    地下一天地上一年,就这样他们在地府游荡了十年。

    片刻之后,牛头马面

    我每天看着眼前的鬼魂前去投胎,心里很着急,但是他的阳寿依旧没有到,只能在黄泉路上来回的游荡着,等待阳寿的到来。

    片刻之后牛头马面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对着我师傅张义说道,“你阳寿已过现在我们将送你去三生石。”

    不知走了多久他们来到了奈何桥边,在奈何桥边上面写着“三生石”

    三生石上面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欠下的债,该还的情,在三生石前,都将会被一笔勾销。

    张义来到三生石前看了看,无奈的摇摇头转身便离开了,走过三生石之后,他来到了望乡台。

    望乡台又称“思乡岭”

    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张义站在望乡台的最高处向家乡的地方望去,他默默的留下了泪水,久久不愿离开,最后还是在鬼差的催促下才离开。

    过了忘川河便能见到孟婆。忘川河横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你可以不喝孟婆汤,便须跳进忘川河。

    牛头马面带着张义走过忘川河,来到了孟婆这里,孟婆对着张义说道:“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因为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爱......

    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张义端起孟婆汤久久不愿喝下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

    孟婆见状便劝告他:“喝下吧!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喝过孟婆汤,能忘掉尘世间的苦与愁,哀与乐。”

    张义含着眼泪喝下了这碗孟婆汤,喝下汤之后他一生的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着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所牵挂之人,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张义喝完孟婆汤之后,牛头马面便带着张义前往帝都,只有得到判官的审判才能转世投胎。

    路程刚走到一半牛头马面便对着张义说道:“接下来的路程只有靠你自己了,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就看到了帝都,到了帝都之后便会有人带你去见判官。”

    “谢谢”张义恭维的说道,说完便转身离去。

    具体他投的什么胎无人知道,或许是人,或是仙,或是畜。

    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怎度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