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心如宝月映琉璃 » 第79章 倒打一耙

第79章 倒打一耙

    几人简单寒暄,进屋说话。

    管家得九红开解几句,知道公子并非对他不满,而是多有体恤之意,心下感动,如同打了鸡血般精神奕奕忙活起来。

    新宅里正缺人手,又正值多事之秋,他得多替公子分担,还怕日后没日子歇着?

    管家指挥下人搬椅子上茶点,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未曾想邢管家离了张员外府上,竟来了沈公子府上做事。我记得当时我们县太爷也曾有意聘用邢管家,却被婉拒,还是沈公子面子大。”

    王捕头大喇喇坐下,接过茶水一饮而尽,末了才想起什么似的,憨憨一笑挠头,不小心碰歪了帽子,又赶紧扶正。

    “叫沈公子见笑了。我就是个粗人,再好的茶水给我也是一口闷,用读书人的话说,就是牛嚼牡丹。不过沈公子身份尊贵,您的茶一定是好茶,是我不会尝罢了。”

    明月华兴味地笑笑,示意管家再给这位出口便是“牛嚼牡丹”的粗人续上一杯。

    “茶水同样是用来解渴,难不成茶圣当年制茶,也要事先焚香沐浴,事后吟诗作赋?没那个道理。”

    “王捕头尽管敞开肚皮喝,这茶能解了王捕头口渴,便是为我大越安危尽忠了。”

    “可不敢这么说!”王全脸上一僵,随即露出更加憨厚质朴的笑容,粗声大气地说道。

    “咱都是为朝廷办事,为皇上效忠,二位贤弟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很是!”

    方仲谋热血方刚,很吃这一套,捧场地大声应是。

    少年热切地看着沈明,郑重一揖道:

    “听闻沈兄就读于京师云麓书院,可曾听闻那《华夏诗集》?据闻那诗集乃是书院一名奇女子所著,沈公子可知道这位才女芳名雅号?”

    沈明一愣,没想到这人竟然还是自己粉丝。

    只是《华夏诗集》印成后,荣锦斋第一时间寄给她一本。

    她看了看没寻出大纰漏,每首诗的作者也都有标注,云麓书院担了个整理成册的名头,哪里有什么才女的事。

    “方兄怕是误听传言了吧?我听山长所言,这本诗集乃是书院诸先生耗费大量心血翻故纸堆,竭尽心力整理所得。”

    “每一首诗几乎都有各自的作者,便是无从考据的,也会注明佚名,万不会有冒名顶替抄袭剽窃之事。”

    明月华面色郑重,肃穆解释。

    “况且,那部诗集风格各异,恢弘大气者有之,婉约清丽者有之,飘逸出尘者有之,沉郁哀痛者亦有之。”

    “风格之多变,几乎囊括所有能想到的类型,最难得的是每一首皆是传唱千古之佳作!纵使天纵奇才,以一人之力,只怕穷其一生,也难得其中一二,何来百余首?”

    方仲谋呆呆怔了片刻,眼神迷茫,喃喃道:

    “可我听说,这些诗词是宰相府的二小姐所做。这位二小姐因诗才得到云麓书院青眼,被破格录用,是山长的亲传弟子。”

    “只是身为大家闺秀高门千金,不好太出风头,这才将姓名掩了。这事京城里都传遍了,总不会每个人都在撒谎吧?”

    方仲谋越说眼神越亮,望向明月华的目光透着谴责。

    “沈公子,咱们昂藏丈夫,自当以功名立世,又何必对一弱质女流咄咄相逼?相府千金生就不凡诗才,此乃我大越文坛兴盛之兆,云麓书院刻意打压,忒也小家子气了些。”

    明月华被怼得一阵无语。

    她虽然也不是原作者吧,但也绝对轮不到其他抄子盗用她搬来的成果,倒打一耙栽赃到她头上。

    她也没为他人做嫁衣的兴趣。

    不过相府二小姐,这听起来略耳熟啊。

    要不是她确信自己没做这样的蠢事,怕还真的以为这世界又玄幻了。

    不,还有一位相府二小姐,沈晶,行迹可疑的那位。

    如此一来,那位沈二小姐重生怕是实锤了。

    明月华其实防的就是这一手。

    有重生穿越嫌疑的相府真小姐对她抱有恶意,她能做的只有未雨绸缪,提前排雷防爆。

    感谢她总结的穿越套路,先一步出诗集,断了其他文抄公的进阶路,真的有用!

    就是不知道误伤了几个。

    穿越这事实在太玄妙,不知道操作原理,只能被动防御。

    不过往好处想,能用一本诗集,鉴定出沈晶这个重生者,也很值得。

    重生的总比穿越的好对付些。

    不是她歧视谁,以沈晶目前的表现来看,真算不得多高明,不像受过高等教育的,甚至生活环境应该也不那么如意。

    很符合没读过书的乡下愚昧妇人的人设。

    沈晶的重生是因为什么呢,含冤而亡?祖宗庇佑?总不会是受到她穿越的影响吧?

    明月华转瞬间闪过几个念头,很快收敛心思,淡然而笑。

    “方兄慎言。我云麓书院才子云集,志存高远,又何惧区区一个所谓的相府千金。”

    “若真有此人存在,想必早已经名动京城,为士林所推崇,甚至被朝廷嘉奖。”

    “就如同你所说,大越能出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乃是何等光耀之事!我大越一纤纤弱质,便能轻易碾压尔等诸国须眉丈夫!”

    “这等宣扬国威之事,必为我大越朝野上下所乐见!缘何声名不显?只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此事有猫腻。”

    方仲谋被他反驳得一愣一愣的,面红耳赤想反驳又无急智辩才。

    反倒是那位颇有些文雅的张参将开口附和道:

    “沈公子所言极是。这才女之名,各地每年都会出个七八回,是对女子终身家族声誉都极有好处的事情,没人会故意藏着掖着。”

    “这本《华夏诗集》我也听说了,其中字字玑珠首首绝唱,听闻河间书院山长闻听其中一首,便昼夜吟诵,三月不识肉味,可见其精妙。”

    “能收入这诗集的书,肯定不会差太多。我同意沈公子说的,有才之人一辈子可以作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好诗;但要每首都叫人三月不识肉味,辗转反侧越咀嚼越有滋味的,还是太勉强了。”

    王捕头也一口咕嘟灌下杯里热茶,一拍桌子一瞪眼道:

    “这事我听县太爷说过,才女这事不靠谱。县太爷也是堂堂两榜进士及第出身,亲自面过圣的,大人说不靠谱,那绝对没跑儿。”

    “我可听说了,那诗集里头连一门两状元的左相父子的诗作都没录用一首,这份傲气,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