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弱势文明 » 第六章我明明是按剧本走的

第六章我明明是按剧本走的

    第二天王阁缠着杏仁一直问太子和王烨之间有什么矛盾

    杏仁也干脆就一直说不知道没过节。

    不过赶巧的是,第三天王阁和朱老头正在弘文馆挑选书籍时,二人迎面遇上了太子。

    按照规矩王阁给太子作揖,但太子却没有回礼。

    太子询问朱老头王阁的学问怎么样?是否正如大家所说的文曲星下凡。

    朱老头恭敬的回答道

    “七皇子的确天资过人,不说在同辈学子中就连朝中大臣的诗词歌赋也未必比的上他”

    太子笑到“真有如此学问?好那我考考他,沥儿你就给我七步之内做首诗吧,做的好我便答应你一件事,做的不好我可要上烨妃那告你的状,就说你徒有其表狂妄自大”。

    王阁心中一喜,我操这剧情我踏马太熟了,当年曹丕和曹植不就这么玩儿的吗!

    这回自己的西海王位置稳了。

    随即王阁便把七步诗诵读一遍

    谁知当王阁背完正得意的看着太子时,就看见太子脸色铁青问到

    “这诗叫什么名字”?

    王阁提了提了气回答道“七步诗”

    “好好好,既然叫七步诗我就给你七脚”说罢太子就一脚踹出,把王阁踢的老远。

    朱老头一看这架势连忙护住王阁,硬生生挨了太子五六脚。

    经过这么一顿踹,朱老头和王阁都躺在地上起不来了。

    王阁疼的嗷嗷直叫,朱老头更是昏死过去。

    直到弘文馆的老妈子路过,才将二人救起,抬到太医令找人救治。

    王烨知道这事后就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王阁躺在床上捂着肚子,刘太医正给他推拿

    王烨赶紧上前询问“刘太医,沥儿怎么样了”?

    刘太医头都没回就答道“没有脏器损伤,七皇子只是腹壁疼痛,应该是腹壁的挫伤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朱侍郎应该是肋骨断了,他帮七皇子挨了几脚到现在还没醒”。

    听到这王烨先是松了一口气,她看看了王阁,又去看了看朱老头。

    然后默默拿起闸药的菜刀向外面走去,幸好杏仁和秀将她拦了下来。

    太医令这时也是人满为患,有不少朱老头的同僚纷纷要去面圣参太子一本。

    次日朱老头的一个同僚传回消息,说太子已被皇上禁足东宫被罚面壁思过。

    不过皇上也得气得够呛,当时就在朝堂上昏了过去。

    这时太医令里的很多言官,纷纷私下议论太子储君的位置可能不保,皇上会不会另立储君等问题。

    本来没过几日就是新年经过太子这么一折腾,宫里瞬间冷清下来。

    皇上也病倒了,新年的夜宴也没有了。

    虽说王阁的伤并不重,没出半日就能下地,但他和王烨还是留在太医令陪朱老头。

    没朱老头替王阁挡着几下,估计新年夜躺在床上就是他自己。

    朱老头的夫人早他几年就先逝了,儿子也一直驻守边疆现在是正六品的武将,这些年两人一直也是聚少离多。

    新年夜里宫外放着烟火,宫内却异常冷清。

    秀儿给朱老头喂完汤药,回身对王烨说到“娘娘要不我再去把菜热热吧,你这几天不吃不喝身体会垮掉的”

    王烨抱着王阁说到“你们吃吧我没什么胃口”

    王阁这时轻声劝到“母后你吃点吧!你若是垮了我该怎么办”

    王烨听后心里也是一阵动容,想想也是要是自己垮了孩子岂不是更没人照顾。

    想明白这点王烨拿起糕点吃了起来,但也就吃了几口。

    对于挨揍这件事王阁也是越想越气,到现在为止都想不明白他明明是按剧本走的,怎么对方不安套路出牌。

    朱老头呻吟着对王烨说到“烨妃现在应该考虑一下退路了,七皇子年幼现在皇上也龙体欠安,太子更是被禁足东宫。将来大周是谁做主还未可知,一切要早做打算啊”。

    王烨连忙询问“朱先生可有和良策还请教”

    朱老头摆摆手说“良策说不上,其一皇上应该早就留下传位诏书,一旦宣布是谁继位,你们就拥立谁。

    其二太子和二王三王之间也许会争抢皇位,藩王这些年的势力也很强,有可能爆发内乱到时候不要轻易站队。

    其三无论是谁登基,你们都要趁乱离开京城回到西海国。虽说西海王是外姓藩王人单势微,但西海国远离京城可避免争端”。

    这朱老头和韦溪南想的一样,都是让自己远离权利中心。现在时局混乱无论谁当上皇帝,但只要回到西海国就能保全自己。

    王烨感激道“谢朱先生赐教,等这几日能动了,您就先出宫到王府养伤吧,过几日我让胡校尉先将您接走”。

    朱老头捂着胸口轻咳

    “谢烨妃好意,但是我就不和你们一起走了,一来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不了那么远,二来犬子还在驻守边关,我若一走恐怕就是天各一方了”

    朱老头的意思很明白,自己之所以不能走,是因为儿子还在朝中为官,要是自己去了西海他儿子很有可能受到牵连。

    王烨也听出朱老头的拒绝,所以没再强求。

    大年初十王阁将书信写好交给杏仁

    这段时间宫里发生的事他都写在里面了,信的结尾王阁特意强调,皇帝可能时日无多,一旦宫中有变自己就马上出宫,还要他们在外面早做准备。

    韦溪南给王阁回信写到,他这几天会和张凯一起去青山郡,看看刘浩在不在北方,预计两个月就回来。在此期间若是要撤离京城就轻装上阵,外面有胡校尉接应,最后还特意强调抓紧抄写宫里资料。

    交换完书信第二天,在宫外的韦溪南就叫张凯和自己出发去青山郡。

    本来张凯并不想走怕到时候宫中有变,自己无法接应。但毕竟是王阁与他交代过的,他也无法拒绝。

    在去青山郡的路上,韦溪南一路打听刘浩的下落,几乎是每到一个村子就问谁家有呆傻的孩子。

    看了一路,也耽误了不少时间,等他们赶到青山郡时已经走了一个多月。

    韦溪南为了能早点拿到轴承成品,便找了青山郡最好的几家铁匠铺,让他们按照图纸分别打造部件样品。

    但是最终将轴承组装在一起时,韦溪南发现每个滚珠的公差都很大,根本无法做到标准化。

    无奈之下他又找人用青铜铸造了一批标准化的滚珠,就这样依靠着锻造和手摇砂轮制造出这世上第一批滚珠轴承。

    虽说只有内外圈是钢制,加工精度也十分感人(滚动体为青铜保持架是黄铜做的),但这却足比车轴瓦领先了一个时代。

    本来韦溪南还想再做出四轮马车的底盘,但是发现自己身上带的钱根本就不够用,而且约定期限早就超了,无奈只能作罢。

    回去的路上虽然张凯没说什么,但是从他的驾车技术当中,韦溪南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焦急。

    好在到了京城范围之后,二人并没有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张凯才将马车的速度降了下来。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王阁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抄写资料。

    朱老头早已能下床走动,这段时间却一直在家中静养。

    两个月过去后王阁依旧没收到韦溪南的消息,杏仁传话回来说高公子和张侍卫还没从青山郡回来,福管家已经派人去找他们了。

    王阁心里也是乱糟糟的,他生怕韦溪南遭遇不测。

    这两个月宫里也是暗流涌动,太子依旧在东宫软禁。

    二王爷和三王爷依靠背地里的势力,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皇帝虽说身体有些好转,但也是日落西山说不准哪天就嗝屁了。

    要是真到那一天,他们能不能安全撤离也是个很大的悬念。

    又过了一个月杏仁带回书信说到“现在高公子和张侍卫都回来了,还让我带回这个东西给七皇子,说使用方法都在书信里”

    王阁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五根很沉的竹筒和一根细麻绳,每根竹筒上面还插着一根引信。

    王阁急忙拿出书信看见上面写到,“我给你做了几根土炸药,要是出不来就把南门炸开。注意点防潮远离火源,点燃引线后大概30秒爆炸,爆炸半径就是细麻绳的长度。

    数秒的方法是连续默念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一直到1030。我把节奏也教给杏仁了,你和她学一下。

    这次北上去青山郡没有找到刘浩,到时候去西海的路上咱们还得再找找。这段时间我打算先写点数理化的教材以后教书用,现在竹笔写字还是太麻烦有空得想办法制造些铅笔和钢笔”。

    王阁看完信心里直犯嘀咕,有了炸药自己要不要去炸东宫复仇,收好炸药他便找了杏仁学习数秒节奏。

    次月韦溪南回信写到“我已经改好了1辆带轴承的两轮马车试验后性能很好,现在准备再造几辆木制底盘的四轮马车。铅笔现在已经造出来了就是成品率不太高,没有橡胶钢笔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